'你為什麼會被交智商稅?讀完這篇文章就知道了'

"


01


之前聽過一位營銷大咖對我說過印象很深刻的幾句話:

“你知道在中國做任何行業生意,最不缺的是什麼?”

“是用戶,因為人多!”

“你知道為什麼中國有那麼多被割韭菜,被交智商稅的人嗎?”

“因為不僅人多,而且沒腦子的人也多。”

生活中每天不斷循環上演的,就是這個社會各式各樣的“割韭菜”套路,資本家用恐慌收割中產;聰明人用智商稅收割普通人,放眼望去,盡是鐮刀。

一個沒有實體支撐、也不清楚資金流向和來源、三五個“大佬”湊起來編造個夢想的項目,就能套利千萬甚至上億元,值得深思。

沒有官網,也沒有任何實體項目,只憑借一個幾乎看不到UI設計痕跡的APP,就能快速進行市場滲透,瘋狂收割著一批批人的智商稅,更加值得思考。

其實,當我們在作出一個判斷或者行動之前,大部分人都努力地思考過,但最後還是發現被騙了,而且時常想不通原因,為什麼當初沒有識破它?

這種不理性的憑直覺判斷事物的行為在心理學上叫做“認知偏差”。

02


目前,心理學已經統計出,人類至少存在上百種認知偏差,但是那些被騙子經常利用的也就這麼這幾種。

第一、賭徒謬論


賭徒謬論是指傾向於相信未來某事發生的機率將會被已經發生的事件所改變,但實際上那是扯淡。

比如,你投擲一枚(正常的)硬幣正面朝上的概率是不會改變的,它永遠是50%,即使你已經連續投出了十次背面朝上,下次投出正面的概率依舊還是50%,不會增大或縮小。

認為概率會改變是很多人都有的認知偏差。

尤其是在賭博的時候,很多人總是認為:今天晚上已經連續輸了十幾次了,這次總該我贏了,繼續,下大賭注。

再者就是炒股的時候,心想:都跌了那麼久了,應該要反轉了,繼續加倉。

現實中,贏的概率並不會因為你輸的次數多而改變;漲的時間點也不會因為跌的太久而改變。很多時候這種概率可變的潛意識讓賭徒們輸得血本無歸。

第二、羊群心理


羊群心理是指傾向於放棄自我意見而隨大流,以此來感到安全和防止衝突。

具有這種心理的人害怕獨立,常常把判斷、決策、思考這些費腦的事寄託在別人身上,自己只需要享受別人判斷的成果就行。

努力而聰明且愛思考的騙子就不斷地向這群人灌輸自己的思想意識,在取得思想上的認可後想讓他們掏錢付費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太多人喜歡住在思考的舒適區,真正掌握言論的意見領袖總是因為稀缺而被擁簇。

比如在薦股詐騙群裡,由騙子扮演的群成員個個對股市行業瞭如指掌,分析解讀資訊一套一套的,儼然一位位專家領袖範,買買買,個個晒戰績表,目的只有一個:大家都賺錢了,你還不撲進去搶錢?

再比如推銷保健品詐騙中,騙子往往事先會安排一大批“託”買買買,讓你感覺這麼多人都買了,你跟著買準錯不了,再不買就斷貨了。

第三、盲目喜好


高情商的騙子都是很會利用“盲信喜好”的高手,所有詐騙的毒藥都是包裹著甜蜜的糖衣,要詐騙先洗腦,一定要讓你對某個騙局深信不疑、甚至讓你愛上這個騙子、愛上這個騙局、只有騙子的話聽得進去,騙子才有可能騙到錢。

比如,以咪蒙為代表的系列自媒體吹捧的田園女權主義,在他們眼裡,男人們個個都成了大豬蹄子、渣男:不做家務的男人都不是好老公,情人節不買禮物的男朋友就該分手……

盼望了千百年男女平等的田園女權者們彷彿一下子遇到了心靈知音和行動首領,從此踏上仇男之路。

雖然這不能說是騙,但絕對是利用大眾女人們“盲信喜好”的高手中的高手了。

只寫你喜歡看的,只罵你想罵的,一篇篇地竭盡全力給你灌輸著精神鴉片,阻止你智慧啟蒙、獨立思考,從來不會真正教你去提升自己。

試問,咪蒙一個自己婚姻都經營不好的女人,天天在那裡暢談夫妻家庭相處模式不可笑嗎?

試問,有幾個田園女權主義信奉者婚姻幸福、事業成功的?

再說,你老公愛不愛你,男朋友適不適合結婚,自己不應該是最清楚的嗎?

奈何不愛思考的人太多,總是喜歡參照別人的言論來考察自己的生活。

比如,微博上一位女權特大V,在網絡裡言語措辭無比激烈偏激,在現實生活中卻言辭得體、溫柔大方、端莊賢淑 ,更為重要的是,事業成績很不錯,每年通過收割那些底層女性的智商稅都能收入過千萬。

她非常明白,絕對不能讓互聯網上的形象與現實本人產升瓜葛,因為她對於自己所說的一切煽動性話語,是一句話都不信的,而且她是一位徹頭徹尾的“平權主義者”,只信奉實力論。

否則,她還怎麼收割你?

第四、錨定效應&消費合理化


假設,哪天蘋果即將發售 iPhone 10,作為一位瘋狂果粉,你打聽到了一家手機店有渠道可以原廠首發預購,要價15000元。

你和店家討價還價,脣槍舌戰,最後13000入手。第二天你發現隔壁老王只花10000元也買了一部,你憤憤不平,欲哭無淚。

這就是在信息有限、無法貨比三家的情況下,商家給你開的第一個價格15000,就是他們定下的

接下來,你覺得自己買虧了,內心中充滿煩躁和懊惱。為了自我安慰和自愈後悔症,此時大腦很容易產生另一種認知偏差,就是“消費合理化”

“漂亮的女生,都自帶燒錢屬性。”

“好看的東西買多了,人也會變好看。”

“別讓兩千以下的風,吹過她的頭髮。”

“去年的衣服,已經配不上今年的你。”

……

在這些吸引眼球的廣告口號背後,是資本家對物慾消費至高無上的推崇。

在某種程度上,它們所宣傳的消費意識,潛移默化地在塑造消費者的消費觀。不知不覺地讓消費者產生消費合理化的認知偏差。

當我們買了一樣東西(特別是很貴又沒有實用價值),我們在 “消費合理化” 的過程中,會自覺地把注意力聚焦在對這種合理化有利的信息上,而屏蔽、拒絕接受反例的信息。

比如,每次瘋狂剁手後很多人總喜歡自我安慰:一身名牌包裝下來真的可以提升自己的名媛氣質。而被刷爆的那些信用卡,欠的幾十萬的債該怎麼辦?這個問題因為她們不想想起,所以就會被大腦暫時屏蔽掉。

這種對能夠證實自己的決定和判斷是正確之信息的偏心,在心理學上叫做“證實偏差”

比如,身邊有的人一旦陷入傳銷後,不管親朋好友如何苦口婆心地勸說都不管用,因為當事人一旦產生了這種證實偏差,會自覺地屏蔽掉外界一切反對的信息。

嚴重者還會用行動去反駁外界反對的聲音,因為在他的認知裡是這樣的:你們都不相信我,看我留在這裡賺大錢了你們就羨慕嫉妒吧!

所以你會發現那些被傳銷嚴重洗腦的人,十頭牛都拉不回來。

03


不管是投資領域的“割韭菜”,還是婚戀情感中的“殺豬盤”,再是恆古不變的傳銷套路、網絡詐騙等等,所有的“騙”都是基於“信”!

被騙者之所以會相信騙子,最常見原因就是產生了認知偏差。而產生認知偏差的原因又是你對這個問題缺乏深入的瞭解和分析。

一個人的認知本身不存在對錯,只存在差異。

比如騙子在某個行業領域非常具有專業性和權威,對這方面感興趣的人就很容易被這位“KOL”的言論和觀點帶跑,等到完全信任以後,收割智商稅也就不是什麼困難的事了。

所以,認知廣泛、獨立思考、深入分析對於降低認知偏差還是很重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