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書並非學習捷徑

文章 樑小民 大學 升學考試 南方都市報 2017-06-19

脫域

●尼德羅

在這個需要與碎片化的注意力持續鬥爭的年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聽書。

前陣子,我跟一個連續創業的大學同學聊天。他告訴我,他認識一個創業圈的人,一年聽了800多本書。經濟學教授樑小民是知名的閱讀量大的人物,2016年,他全年的閱讀量是327本書。這個數字對於一般的讀書人來說,已經是極限值了。但這位仁兄的閱讀數量居然是樑小民教授的2倍多,而且採用的是聽書的模式。照理來說,聽書比看書更慢,暫且不管是什麼書,能夠一年達到800多本,還是得不到令人欽佩。

不過,在進一步的詢問之下,我才知道此公聽書有幾大祕訣,如果不掌握這些祕訣,他是斷然超越不了樑教授的。其一,他聽的書幾乎都是縮寫版,美其名曰“精華版”。一本30萬字的書,可能會被縮寫成1.5萬字;其二,他在聽的時候,選擇了“加速播放”,起初可能是1 .1倍,後來變成1 .2倍、1.3倍。速度越來越快,所用的時間也就越來越少;其三,音頻是一種伴隨性媒體,只要沒有人跟你說話,理論上你可以邊幹其他事邊聽。所以,開車、搭地鐵公交、走路、吃飯,甚至開會、睡覺前,他都可以聽書。

據說此公在求職面試時頗以此為傲,最後還真被某司錄取了。當然,這消息傳了幾個人,到底是因為他聽書量大,還是因為別的優勢被錄取,在這裡我也不敢妄下定論。不過,迷戀聽書,把聽書的數量作為K PI進行自我考核的人,倒是非常有趣。這樣的人,如果沒有閱讀障礙症,那麼一定有乾貨妄想症。

在不少音頻媒體平臺,都可以看到一些名著的精華解讀版,或者暢銷書的精華版。比如去年非常火爆的《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就早早出現了只有一萬多字的縮寫版。而且,很多縮寫版都配了音頻,方便忙忙碌碌但又充滿學習慾望的人群“以聽代看”,吸收書本的精華要義。

一年聽800多本書的仁兄,當然屬於聽書界的極品。一般人都不會選擇“加速播放”,用於聽書的時間也未必有他那麼多,所以很難有他這樣的“成就”。不過,由於音頻媒介本身非常謙遜,不會像視頻那樣具有排他性,而是會滿足你“一心二用”甚至“一心三用”的要求,所以,音頻越來越流行,乃至出現風口,都不令人意外。

一邊跑步,一邊聽音頻;一邊做家務,一邊學習;一邊搭地鐵,一邊聽課程。音頻給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戶,透過這扇窗戶,我們可以以一種非常優雅、從容、舒適的方式進行學習。在這種狀態下,我們不斷下載新的音頻,不斷收聽它們,時間的利用率變得“越來越高”。這種輕鬆學習的狀態,反過來給了我們莫大的安慰:雖然我沒有看書,但我聽書了啊。我一直在學習,從沒有停歇。

這種狀態下的聽書學習,無疑是迷人的。它似乎破解了一個難題,即學習本身原來可以很輕鬆,憑著興趣,湊點碎片時間,就把學習完成了。這比“躺著把錢掙了”感覺還要奢侈。

但實際上,這種處於舒適區的聽書學習,很可能是自欺欺人。不斷下載,不斷收聽的過程,像極了微信上不斷收藏文章的過程。在微信閱讀中,我們經常發現一些很好的文章,然後草草瀏覽,但又不捨得放過,於是就選擇按下“收藏”鍵。久而久之,收藏的文章越來越多。真正增長的並非我的知識、思考力,而是收藏的數量。聽書學習,也極容易陷入這種情境,但比收藏本身更容易隱藏“偽學習”的特點。

學習本身,不能單獨依賴某一種渠道。按照我們日常生活的經驗,閱讀比聽本身更容易記住。這一日常經驗也得到了科學研究的證實:美國愛荷華大學一項發表在PLO S O ne的研究發現,人們對聽到的事物的記憶比較不牢固,人更能記住看到的或者感覺到的事物。研究的結論也提醒學校裡的老師們,課堂上僅僅聽老師講授知識並不是獲取信息的最好方式。在教學中引入視覺因素或動手環節會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知識。

更進一步,聽說讀寫的複合形式,比任何一種單獨的方式都更容易讓人印象深刻,理解到位。如果能夠加入實踐,即把學習的知識用於日常實踐,並作出總結、反饋,甚至對知識本身的修正,這個過程得到的就不只是知識,而是寶貴的人生經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