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盤點文在寅執政後青瓦臺發生的五大變化

文在寅 韓國 朴槿惠 盤點 環球網 2017-05-30

【環球網綜合報道】韓國總統文在寅入主總統府青瓦臺已半月有餘,與朴槿惠執政時期相比,青瓦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韓國《國民日報》盤點了五大場面,深入解讀“變化著的青瓦臺”。

“脫衣服這種小事我自己來”

5月11日是文在寅就任的第二天。當天,他與青瓦臺民政首祕等共進午餐。期間,當警衛想為其脫上衣時,文在寅說,“脫衣服這種小事我自己來”。此外,文在寅下令將總統辦公室搬到青瓦臺輿民館,拉近了與幕僚之間的距離。文在寅在很多事情上都親力親為。據青瓦臺相關人士透露,文在寅曾向警衛室長再三叮囑,希望降低青瓦臺安保強度,這讓警衛室長惶恐不已。

自由茶敘時間

每天上午9時10分許,文在寅都會抽時間與祕書室長任鍾皙等幕僚進行茶敘,討論日程安排和當天需要處理的議題。青瓦臺相關人士解釋說,茶敘時間並非傳達指示,而是彼此交換意見。文在寅在25日的首席助理會議上強調,希望忘掉過去的會議形式,茶敘是大家進行充分討論的時間,希望積極建言獻策。

“三無會議”

文在寅尤其重視會議方式的改變,他將每週召開兩次首席助理會議時間安排在週一下午和週四下午,以減輕助理週日的工作負擔。他還提議“先討論,後決定”,出現了沒有“記筆記”,沒有“既定結論”,沒有“階級之分”的“三無”會議。

“公開透明”

青瓦臺每天上午8時40分都會召開形勢研討會。該會議由祕書室長任鍾皙主持,全體首席祕書及其他祕書人員均會列席。青瓦臺相關人士表示,這是首席祕書們相互交換意見的平臺,大家在會上暢所欲言,積極討論。外長提名人康京和的人事調查就是其中一個代表性的例子。當時康京和被曝出“違章轉戶”及子女“雙重國籍”的問題,青瓦臺經過討論最終決定公開此事。

不再“照本宣科”的春秋館

春秋館是記者們經常出入青瓦臺的地方,隨著文在寅上臺,記者在春秋館的採訪形式也發生了變化。過去政府會事先準備好問題和答案,記者採訪完全是照本宣科。文在寅會在公佈人事提名後向記者詢問是否有問題,然後作答。青瓦臺宣傳首席祕書表示,將積極創造各種非正式的溝通渠道,推動與記者的交流。(實習編譯:張坤 審稿:李小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