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讀中國書:都讀那些?外國看中國書排第一的是哪本書?

文學 狼圖騰 小說 韓國 知象印象 2017-05-06

在越南,近年來中國圖書佔據其一半新書市場。當地讀者對《水滸》、《三國演義》此類經典已耳熟能詳,而早在越南購進中國圖書版權之前,《白鹿原》、《秦腔》等作品的盜版便風行當地。外國人讀中國書:都讀那些?外國看中國書排第一的是哪本書?

越南屬於漢文化圈,與中國人思維相近,加上自身文化產業落後,對中國書籍有巨大需求,連《喜羊羊與灰太狼》也被翻譯成越南語。言情小說更是上品,過去有瓊瑤,如今有明曉溪的《命中註定我愛你》。

韓國也是中國圖書的主要出口國之一。古代韓國曾是中國的附屬國,韓國讀者自然對中國歷史興趣濃厚,易中天的《品三國》,閻崇年的《正說清朝十二帝》、《正說明朝十六帝》等暢銷書十分走俏。對於《老子》、《孟子》這類中國哲學的理解,韓國人同樣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外國人讀中國書:都讀那些?外國看中國書排第一的是哪本書?

馬來西亞、新加坡的華人比例高,在華語教學推廣中,《中國古典文學名著》這樣的書已然深入至中小學的讀書計劃。而在尼泊爾、印度,關於佛教和西藏的圖書更受歡迎。

雖然同屬漢文化圈,日本對中國書卻十分謹慎。2000年到2009年間,日本從中國買入的圖書版權僅四百餘種文化發達的日本,似乎並不需要從中國吸收太多的精神財富。相反《民以何食為天》,書中記述了瘦肉精、毒奶粉、敵敵畏醃製的泡菜……卻有市場,儼然一部“中華料理警示錄”,該書獲得日本《產經生活新聞》“期待暢銷書”銀獎,還被翻譯成英文、德文、意大利文以及韓文。

而在歐洲、美國,由於文化背景不同,讀者很難從書中領略中式敘事的美感,閱讀往往以“實用”為目的,比如改革開放初期,從中國引入中文教材、旅遊書籍及外商投資類的法規;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歐美人渴望從更深層次瞭解中國,現當代中國文學開始受關注這就是為什麼莫言成功地走了出去。他和餘華、蘇童一起成為小說海外譯介前三名。

這多半是張藝謀電影的功勞。正是電影《紅高粱》、《活著》,還有《大紅燈籠高高掛》的走紅,才將小說原著推向國外讀者。同樣因張藝謀一炮走紅的,還有已輸至17個國家的小說《山楂樹之戀》。外國人讀中國書:都讀那些?外國看中國書排第一的是哪本書?

像莫言這樣的成功案例並不多,即便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發生在“偏遠的”山東高密的故事是否能引起閱讀狂潮就像馬爾克斯在中國那樣,讓人心存懷疑。必須承認,每年中國文學書籍在歐美的銷售,遠遜於歐美文學在中國的表現。

姜漢忠認為,“外國人喜歡看故事,而中國人不會寫故事。”舉例來說,荷蘭人高羅佩重新編寫的《狄公案》,一部記載唐朝名相狄仁傑斷案集,之所以風靡全球,關鍵在於他只寫情節,靠推理來破案,而對唐代的典章制度、宮廷禮儀全部略去不談,這才符合西方人的閱讀習慣。

這也是為什麼通俗文學比嚴肅文學作品更易飛入外國百姓家,比如《狼圖騰》和《藏地密碼》這類靠離奇情節取勝的故事。

《狼圖騰》在2005年以10萬美元預付款、10%的版稅率賣給英國企鵝出版公司,創下當時多項紀錄。截至2008年,該書已風靡全球110個國家和地區,被國內出版界標榜為“版權輸出成功典範”。值得一提的是,10萬美元買斷的是全球英文版權。也就是說,《狼圖騰》之所以銷往110個國家(地區),不少是“二道販子”英國人的功勞。

與中國文化背景越不同的國家,進口的中國圖書越少,但傾向於實用性、專業性書籍。據《環球》雜誌報道,肯尼亞由於發病率上升,對中醫頗感興趣;《孫子兵法》普遍難賣,但在受戰亂威脅的以色列地區偏偏銷量較好。外國人讀中國書:都讀那些?外國看中國書排第一的是哪本書?

在上述大部分地區,關於中國領導人的書籍則是“通吃”贏家。《環球》雜誌介紹,在英國最負盛名的大眾書店水石書店,一本關於毛澤東的回憶錄高居中國題材榜單之首。《百年小平》曾以較高的版權費用賣給韓國。印尼甚至還發行了高檔價位的《毛澤東詩選》,不過出版商認為它的讀者群是當地華人。

而類似國務院新聞辦下達的《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白皮書,也出版過英、法、西、德、日、俄、阿7個文種,但這類書籍一般不會出現在大眾書店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