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五年莫言又要出書了,但我還想說說他之前接地氣的作品

時隔五年莫言又要出書了,但我還想說說他之前接地氣的作品

時隔5年,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國作家莫言終於要推新作品了。“這次,我在故鄉山東高密寫了一批短篇小說,最長的一篇也不超過一萬字,估計大家很快就能在《人民文學》和《收穫》上看到。”上個星期莫言這樣說,不過,我還是想說說他的舊作品。

我們對莫言非常熟悉,這種熟悉可能就是從2012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開始的,之前對他知之甚少。

莫言著述頗豐,我記得當時他獲獎後書店賣他的書,一整套是裝箱賣的。然而對於他的作品我讀的比較少,唯一讀過的就是這部《蛙》。

諾貝爾獎並沒有指定是這部《蛙》而獲獎,因為諾貝爾獎是終身成就獎,並不是因為某一部作品而獲獎。但是這部小說是距離獲獎的最近的一部小說。好像獲了獎之後莫言還沒有新作品問世,這是在幾年磨一劍麼?

時隔五年莫言又要出書了,但我還想說說他之前接地氣的作品

然而這部《蛙》在2011年8月,莫言憑藉《蛙》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頒獎辭中說:

“莫言的《蛙》以鄉村醫生別無選擇的命運,折射著我們民族偉大生存鬥爭中經歷的困難和考驗。小說以多端視角呈現歷史和現實的複雜蒼茫,表達了對生命倫理的思考。敘述和戲劇多文本的結構方式建構寬闊的對話空間,從容自由、機智幽默,體現作者強大的敘事能力和執著的創新精神。

果然頒獎詞寫的高大上。

時隔五年莫言又要出書了,但我還想說說他之前接地氣的作品

其實到現在,具體的故事情節已經忘得差不多了,只記得是一個鄉村醫生給人接生,在接生的過程中發生了一系列的故事。

然後就是這部小說的人物名字非常有意思,很多以人體器官命名的名字:陳額、陳鼻、陳耳、陳眉、王腳、王肝、王膽、肖上脣、肖下脣、袁臉、袁腮、趙眼、吳大腸、孫肩、李手、呂牙、張金牙、張拳、郝大手、五官、杜脖子,當然,還有敘述人萬足,萬足之兄萬口,以及主人公萬心(姑姑)。敘述人說這樣起名是當地一個古老的風氣,是由於“賤名者長生”的心裡緣故,也可能是“母親認為孩子是自己身上一塊肉的心裡演變”。這些我們看來奇奇怪怪的名字,孩子的父母認為卻是相當神聖的,一定蘊含著許多美好願望在裡面。

於是我想到了之前的一篇文章下的評論,文章鏈接在最下面,看評論就會笑瘋~~

時隔五年莫言又要出書了,但我還想說說他之前接地氣的作品

當然了,能獲獎說明這本書的文學價值不會太低,反映的問題也是非常深刻的。這本書反映的還是計劃生育的問題,計劃生育問題其實一直都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直到2015年,國家才開放二胎。

計劃生育期間,生多了,是要罰錢的。不過這個時代,生那麼多孩子,物價還這麼貴,不好養呀!

經歷過計劃生育的人,讀這本書也許體會更深。

來自網友的評論:

《蛙》是一部寫實主義作品,它真實地反映了計劃生育國策當年在山東高密東北鄉的艱難推行過程。萬心矛盾地擁有著兩種身份:一種是鄉村醫生,一生接生嬰兒近萬名,人稱“送子娘娘”;另一種是堅決執行計劃生育國策的計生幹部,人又稱之“殺人妖魔”。對於萬心來說,卻必須做到統一,她的一生因而活在無法逃脫的極度矛盾和痛苦之中。讀《蛙》,讀者會時時感到殘酷:一是小說情節和人物命運的殘酷,另一是莫言客觀冷靜地書寫他人靈魂深處極致痛苦的殘酷。

一面搞笑,一面冷峻,是這部書的最大特點。讀新作品前先讀讀舊作品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