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老古董”贖回溥儀抵押在日本的國寶,為國家搶救“中秋貼”

提起郭葆昌,老古董商都知道他出身於古玩行,是古玩行人中出類拔萃者。他的一生令人稱讚的有兩件大事,一是他監督燒造出“居仁堂”和“觶齋”款識的粉彩瓷器;二是他贖回溥儀抵押在日本銀行的《中秋帖》和《伯遠帖》,保護國寶未流入日本。

這位“老古董”贖回溥儀抵押在日本的國寶,為國家搶救“中秋貼”

中秋帖 晉代王獻之所書紙本手卷 縱27cm,橫11.9cm 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中秋帖》為晉代王獻之所書紙本手卷,縱27cm,橫11.9cm,又名《十二月帖》,草書,傳為東晉王獻之的傳世真跡,原為五行三十二字,後被割去二行,現僅存三行二十二字,清乾隆時被收入內府,與《快雪時晴帖》、《伯遠帖》號為“三希”,乾隆遂以“三希堂”為御書房名。

這位“老古董”贖回溥儀抵押在日本的國寶,為國家搶救“中秋貼”

清 郎世寧畫 弘曆中秋賞月行樂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如此重要的一件作品,其身世也跌宕起伏,充滿了戲劇性。1911年以後至1924年溥儀出宮之前,《伯遠帖》、《中秋帖》曾藏在敬懿皇貴妃所居的壽康宮,溥儀出宮之時,敬懿皇貴妃將此帖攜帶出宮,經由她孃家侄孫賣給古玩商,輾轉賣給一位叫做郭世五的收藏家。這位郭世五,就是日後被稱為北平四大收藏家之一的郭葆昌。

這位“老古董”贖回溥儀抵押在日本的國寶,為國家搶救“中秋貼”

郭葆昌

提起郭葆昌,老古董商都知道他出身於古玩行,是古玩行人中出類拔萃者。他的一生令人稱讚的有兩件大事,一是他監督燒造出“居仁堂”和“觶齋”款識的粉彩瓷器;二是他贖回溥儀抵押在日本銀行的《中秋帖》和《伯遠帖》,保護國寶未流入日本。因為他出身古玩行,同古玩行打了一輩子交道,所以他的趣聞軼事在老古玩界人士中傳說不少。

這位“老古董”贖回溥儀抵押在日本的國寶,為國家搶救“中秋貼”

這位“老古董”贖回溥儀抵押在日本的國寶,為國家搶救“中秋貼”

郭葆昌,字世五,別號觶齋主人,河北定興縣人。老古董商都稱呼他“郭五爺”。郭葆昌曾收藏了一件珍貴的青銅觶(古時飲酒用的器皿),便將自己的書房命名為“觶齋”。這位郭五爺原先也是古玩鋪的小學徒,他於光緒二十年(1894)前後從河北定興縣農村老家來北京西華門一家賣舊貨和古玩的小店鋪當學徒。十四五歲時的郭葆昌,只讀過“三本小書”(《百家姓》《千字文》《一字經》)和一本《論語》(上),就來北京學徒。他很聰明,愛學習,不懂就問,善於辭令。當了三年學徒,懂了不少規矩禮法和一般的文物鑑定。

這位“老古董”贖回溥儀抵押在日本的國寶,為國家搶救“中秋貼”

觶與尊

大約在光緒二十二年(1896)的時候,袁世凱以侍郎銜(清代六部即吏、戶、禮、兵、刑、工的長官,尚書為正、侍郎為副)在天津小站訓練新建陸軍,在北京建府。袁世凱在西華門古玩鋪買了四扇鐵鍛花山水花鳥掛屏,郭葆昌給送到袁府,並幫助其佈置客廳。袁世凱看他年輕機靈,長得體面,便把他留下當差。袁世凱罷歸彰德時,在洹上村建養壽園,郭葆昌負責全權辦理。養壽園園中有池,落成後袁準備宴請賓客,散步至此隨口說了句“可惜池中無荷”。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郭連夜從北京豐臺買了數百盆蓮花擺在池中,宴客那天荷花盛開,一片奼紫嫣紅,袁頗驚奇,從此將此人記在心裡。

這位“老古董”贖回溥儀抵押在日本的國寶,為國家搶救“中秋貼”

袁世凱在居仁堂

這位“老古董”贖回溥儀抵押在日本的國寶,為國家搶救“中秋貼”

1913年5月,袁世凱在總統府與一些政府官員及外國駐華使節合影

京城裡的收藏家同古董商交往最長、不分彼此的就是郭葆昌。有人計算說:“郭葆昌從學徒到他去世,大約57年,年年都跟古玩行人來往。”古玩行裡鑑定陶瓷的三代著名人士都熟悉或認識郭葆昌:第一代人趙佩齋、丁濟謙、白五樓、郭小臣、賈騰雲,第二代人楊伯衡、安溪亭、郭靜安、蕭書農、陳中孚、範岐周、孫瀛洲、崔仲良等,第三代人就是當今中外有名的我國陶瓷鑑定專家孫會元和耿寶昌。

這位“老古董”贖回溥儀抵押在日本的國寶,為國家搶救“中秋貼”

校注項氏歷代名瓷圖譜 (民國)郭寶昌校注,(美洲)福開森參訂

郭葆昌同古玩行人長年交往,卻不出資開古玩鋪,而是在海王村前門東頭路北開了家鑄新照相館,專門拍攝古玩照片。他同美國鑑賞收藏家福開森博士合編了《項子京瓷譜》,內容是歷代名貴瓷器的照片和說明。

這位“老古董”贖回溥儀抵押在日本的國寶,為國家搶救“中秋貼”

民國·常雲湄舊藏居仁堂制款粉彩花卉開光長頸瓶,清豆青釉樹葉形筆舔

1913年春節後至1915年中秋節。袁世凱竊取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仿效清廷歷代皇帝在景德鎮燒造有年號款的官窯瓷器,他委任郭葆昌為九江關監督,燒造“居仁堂”款識的瓷器。

這位“老古董”贖回溥儀抵押在日本的國寶,為國家搶救“中秋貼”

百年前的景德鎮景象

郭葆昌於1913年春節後到達景德鎮,這時,清王朝的御器廠已經散了攤子。光緒二十九年(1903)籌辦、宣統二年(1910)正式成立的官商合股的江西瓷業公司,技術力量強。郭葆昌利用江西瓷業公司的實力,在景德鎮給袁世凱燒造瓷器。他用重金聘回原御器廠造型、上釉、繪畫、填彩、焙燒之名手,選用精良瓷土、彩料、燃料,仿照雍、乾官窯粉彩瓷器進行實驗製作。他不惜工本,質量求精。每件瓷器入窯焙燒前,他都要過目,看不上眼的不準入窯;出窯時他件件檢驗,燒不好的,仿效御器廠的辦法,一都砸碎不留。袁世凱倒臺後,郭世五不再為他燒造瓷器。

這位“老古董”贖回溥儀抵押在日本的國寶,為國家搶救“中秋貼”

《中秋帖》卷前的引首是清高宗弘曆行書所題“至寶”兩字,可見對此帖評價之高。

郭葆昌收藏瓷器較多,對法帖、書畫並不大在行。可是當他得知1924年溥儀將《中秋帖》和《伯遠帖》帶出宮,抵押在日本銀行,20世紀30年代某年到期未贖時,他唯恐其失落,就花重金贖回收藏。之後他向故宮博物院文物館副館長馬衡、徐森玉和科長莊嚴允諾,百年之後將此二帖無條件歸還故宮。1940年,郭葆昌去世,此二帖歸其子郭昭俊所有。1949年,北平解放前夕,郭昭俊帶著《中秋帖》和《伯遠帖》逃到臺灣。郭昭俊向故宮博物院的副院長莊嚴表示願意出售“二希”。當時臺灣經濟凋敝,莊嚴四處籌措資金,終究沒能在約定的時間內拿出錢來。郭昭俊因做生意關係遠赴香港,將《中秋帖》和《伯遠帖》押給一位印度人。那印度人以十多萬港幣抵押給香港匯豐銀行,贖期定在1951年11月底。

這位“老古董”贖回溥儀抵押在日本的國寶,為國家搶救“中秋貼”

前隔水乾隆御題一段

1951年10月初,正在香港的徐伯郊得知此事,立即向鄭振鐸報告。徐伯郊又寫信給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馬衡向總理周恩來報告此事的原委。1951年周恩來指示將《伯遠帖》、《中秋帖》以50萬港幣購回,稱:“同意購回《中秋》、《伯遠》二帖。惟須派負責人員及識者前往鑑別真偽,並須經過我方現在香港的可靠銀行,查明物主郭昭俊有無訛騙或高抬押價之事,以保證兩帖能夠順利購回。”,徐鹿君和徐伯郊三人化裝成船員赴港與郭昭俊及匯豐銀行方面談判。是年12月3日,《中秋帖》和《伯遠帖》回到了北京。23日,“二希”在北海團城進行第一次展出,馬敘倫、陳叔通、章伯鈞等均在受邀之列,馬敘倫告訴馬衡,《中秋帖》不是真跡,而是米芾所臨。1951年12月27日,王冶秋親自將《中秋帖》和《伯遠帖》交故宮博物院收藏。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

這位“老古董”贖回溥儀抵押在日本的國寶,為國家搶救“中秋貼”

此帖正文右上是乾隆皇帝御筆題簽的“晉王獻之中秋帖”一行。文字內容為“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這樣的令古往今來誰也讀不通的字句組成。儘管詞句令人頭痛,但並不妨礙人們對這件作品的欣賞。

這位“老古董”贖回溥儀抵押在日本的國寶,為國家搶救“中秋貼”

張懷瓘題“神韻獨超,天姿特秀”八字以及三希堂繪墨梅一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