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紋樣及圖片,絕對漲姿勢

文物 考古 陶瓷 啟明書法 啟明書法 2017-09-01

中國傳統紋樣及圖片,絕對漲姿勢


啟明按:因為啟明文房幾款寶貝以及啟明文房的幾款不乾膠標籤都用到了傳統紋樣,所以我把自己整理收藏的這些紋樣都發在這裡,並且找了相關資料來做說明。希望大家喜歡。


中國傳統紋樣及圖片,絕對漲姿勢


1.雲雷紋


雲雷紋有拍印、壓印、刻劃、彩繪等表現技法,在構圖上通常以四方連續或二方連續式展開。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可能從漩渦紋發展而來。至商代晚期,雲雷紋已經比較少見,但在商代白陶器和商周印紋硬陶、原始青瓷上,雲雷紋仍是主要紋飾。


中國傳統紋樣及圖片,絕對漲姿勢


2.祥雲紋


“祥雲”圖案最早出現在周代中晚期的楚地。從周代中晚期開始,逐漸在楚地形成了以雲紋特別是動物和雲紋結合的變體雲紋為主的裝飾風格。寓意祥瑞之雲氣,表達了吉祥、喜慶、幸福的願望以及對生命的美好向往。


中國傳統紋樣及圖片,絕對漲姿勢


3.蟠螭紋


蟠螭紋是傳統裝飾紋樣的一種,是中國青銅器上的裝飾。螭是傳說中的一種沒有角的龍,張口、卷尾、蟠屈。有的作二方連續排列,有的構成四方連續紋樣。一般都作主紋應用。


盛行於戰國時期。在當時的玉器上,亦常見雕琢有蟠螭紋,表現形象有的有所不同。


中國傳統紋樣及圖片,絕對漲姿勢



4.環帶紋


環帶紋是青銅器紋飾之一,常雕刻在銅壺、簋的腹部,盛行於西周中,後期和春秋初期。環帶曲折如波浪起伏,故又稱“波紋”。以前亦有稱“山雲紋”和“盤雲紋”的,因其如山之起伏,雲繞其間。現也有稱為“波曲紋”的。


中國傳統紋樣及圖片,絕對漲姿勢


5.蒲紋


蒲紋,即蒲席的紋樣,由三種不同方向的平行線交叉組織,用淺而寬的橫線或斜線把玉器表面分割成近乎蜂房排列的六角形的紋樣,六角形有時還琢有陰線的谷紋。此樣紋流行於漢代,宋明之間也有少量製作。


中國傳統紋樣及圖片,絕對漲姿勢



6.忍冬紋


古代寓意紋樣。忍冬為一種蔓生植物,俗呼“金銀花”、“金銀藤”,通稱卷草,其花長瓣垂須,黃白相半,因名金銀花。凌冬不凋,故有忍冬之稱。又稱卷草紋,六朝時期流行的一種植物紋樣。


中國傳統紋樣及圖片,絕對漲姿勢


7.象紋


中國古代青銅器紋飾之一。多見於青銅器、玉器、陶瓷上。《說文》:“象,長鼻牙,南越大獸。”殷商時期,中國中原地區尚有野象。


中國傳統紋樣及圖片,絕對漲姿勢


8.蟠虺紋


蟠虺紋,傳統寓意紋樣,青銅器紋飾之一。又稱“蛇紋”。以蟠屈的小蛇(虺)的形象,構成幾何圖形。有的作二方連續排列,有的構成四方連續紋樣。一般都作主紋應用。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有三角形或圓三角形的頭部,一對突出的大圓眼,體有鱗節,呈捲曲長條形,蛇的特徵很明顯,往往作為附飾縮得很小,有人認為是蠶紋。個別有作為主紋的,見於商代青銅器上。


中國傳統紋樣及圖片,絕對漲姿勢



9.鳳鳥紋


鳳鳥紋,古代青銅器紋飾之一。鳳,在神話傳說中,為群鳥之長,是羽蟲中最美者,飛時百鳥隨之,尊為百鳥之王。在古人的心中,鳳是吉祥之鳥。


中國傳統紋樣及圖片,絕對漲姿勢


10.夔龍紋


夔龍紋是傳統裝飾紋樣,常見於古鐘鼎器物上,主要流行於明、清景德鎮瓷器上。夔龍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奇異動物,似龍而僅有一足;也有記載說是舜的二臣名,分別指樂官和諫官。


中國傳統紋樣及圖片,絕對漲姿勢



11.如意紋


如意紋,中國傳統寓意吉祥圖案的一種。現在所用搔癢工具,叫“癢癢撓” (又稱“不求人”),即中國古時搔仗、如意遺制。按如意形作成的如意紋樣,借喻“稱心”、“如意”,與“瓶”、“戟”、“磐”、“牡丹”等縱成漢族民間廣為應用的“平安如意”、“吉慶如意”、“富貴如意”等吉祥圖案。


中國傳統紋樣及圖片,絕對漲姿勢


12.饕殄紋


饕餮紋,青銅器上常見的花紋之一,最早見於長江中下游地區的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盛行於商代至西周早期。獸面紋有的有軀幹、獸足,有的僅作獸面。“饕餮紋”是後人附會的稱呼。


饕餮此獸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種猛獸的特徵,同時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其中獸的面部巨大而誇張,裝飾性很強,常作為器物的主要紋飾,與古代人民的文化生活息息相關,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能力,研究者稱為獸面紋。


中國傳統紋樣及圖片,絕對漲姿勢


13.蠶紋


蠶紋是傳統裝飾紋樣的一種,是中國古代青銅器上的裝飾。《說文》:“蠶,任絲蟲也。”蠶體屈曲,頭圓,兩眼突出,體屈曲狀。


中國傳統紋樣及圖片,絕對漲姿勢


14.方勝紋


方勝紋是漢族傳統寓意紋樣。方勝是古代婦女的飾物。指蘄蛇背部兩側各有黑褐色與淺棕色組成的菱形大斑紋(24個∧形),其“∧”形的頂端在背中線(脊柱)相連或略交錯,習稱“方勝紋”。

中國傳統紋樣及圖片,絕對漲姿勢

15.曲水紋


古代錦類名。藝人根據唐人詩句“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和宋人詞“落花流水紅”等含意,加以藝術表現創作出一種“落花流水紋”。這種宋代頗為流行的織錦裝飾紋樣又稱曲水紋、紫曲水,是以單朵或折枝形式的梅花或桃花,與水波浪花紋裝飾於錦,這種錦即稱為落花流水錦。

中國傳統紋樣及圖片,絕對漲姿勢


16.唐草紋


唐草紋是一種花紋。日、韓兩國俗稱卷草紋,它是“S”形波狀曲線排列的一種花紋,多數刻畫的是一種青草,因盛行於唐代故名唐草紋。


中國傳統紋樣及圖片,絕對漲姿勢


17.垂鱗紋


垂鱗紋是中國傳統裝飾紋樣。青銅器紋飾之一。近似鱗紋,主線以粗線勾出,中襯以細線之雲雷紋。


中國傳統紋樣及圖片,絕對漲姿勢


18.蟠龍紋


蟠龍紋,青銅器紋飾之一。龍形巨首有兩角,雙目圓睜,身似蛇形,有鱗紋,蟠曲如球狀,空間填以獸、鳥和魚紋等。


中國傳統紋樣及圖片,絕對漲姿勢


19.柺子龍紋


“柺子龍紋”,又稱“柺子紋”,起源於草龍紋,實質是龍紋的一種。其實,柺子龍紋是變體的龍紋,高度簡化的龍頭,而龍身為回紋與卷草紋的結合體,這種式樣是最常見的柺子龍紋。


中國傳統紋樣及圖片,絕對漲姿勢


20.萬字紋


中國古代傳統紋樣之一。萬字紋即“卍”字形紋飾,紋飾寫成“卍”為逆時針方向。“卍”字為古代一種符咒,用做護身符或宗教標誌,常被認為是太陽或火的象徵。“卍”字在梵文中意為“吉祥之所集”,佛教認為它是釋迦牟尼胸部所現的瑞相,有吉祥、萬福和萬壽之意,唐代武則天長壽二年(693年)採用漢字,讀作“萬”。用“卍”字四端向外延伸,又可演化成各種錦紋,這種連鎖花紋常用來寓意綿長不斷和萬福萬壽不斷頭之意,也叫“萬壽錦”。


中國傳統紋樣及圖片,絕對漲姿勢


21.瓔珞紋


瓔珞紋是指的陶瓷器裝飾紋樣之一。瓔珞原是用絲線將珠石編串成多層次的裝飾物品,《晉書·林邑國傳》載:“其王服天冠,被瓔珞。”將瓔珞形象用於塑像或其他器物為裝飾紋樣,稱瓔珞紋。


中國傳統紋樣及圖片,絕對漲姿勢


22.纏枝紋


纏枝紋是中國古代傳統紋飾之一。作為瓷器上最常見的紋樣。盛行於元代以後。明代或稱為“轉枝”,以植物的枝杆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線式的二方連續或四方連續,循環往復,變化無窮。纏枝蓮、纏枝牡丹、纏枝草蔓均屬此類。


中國傳統紋樣及圖片,絕對漲姿勢



23.雲頭紋


雲頭紋又稱“如意雲”,其形狀猶似下垂的如意,是一種典型的雲紋瓷器裝飾紋一種典型的雲紋瓷器裝飾紋樣。因多裝飾在瓶樣。因多裝飾在瓶、罐、壺等器物的肩部,也稱“雲肩紋”;也有裝飾在盤、碗的內心部位,稱作“垂雲紋”。

中國傳統紋樣及圖片,絕對漲姿勢


24.八寶紋


八寶紋是傳統吉祥紋飾。道教把八仙手持的八種器物,作為記教八寶的符號,參見“暗八仙”。佛教中則用“八吉祥”作為八寶的符號。


寓意八寶的紋樣常見的有:一為和合,二為鼓板,三龍門,四玉魚,五仙鶴,六靈芝,七罄,八鬆。但也有用其他物件作為紋飾者,如珠、球、磬、祥雲、方勝、犀角、杯、書、畫、紅葉、艾葉、蕉葉、鼎、靈芝、元寶、錠等,可隨意選擇八種,稱為“八寶紋”。


中國傳統紋樣及圖片,絕對漲姿勢



25.壽字紋


壽字紋是古代中國傳統紋飾之一。屬於是文字紋的一種。多施用於瓷器與布帛之上,以允裝飾。


中國傳統紋樣及圖片,絕對漲姿勢



暫時就整理這麼多吧。


問題來了,請問啟明文房宋坑端硯邊沿所使用的是什麼紋~


中國傳統紋樣及圖片,絕對漲姿勢


推薦書籍:

《Examples of Chinese ornament/中國紋樣集錦》約出版於1867年,是英國當時先鋒建築家兼設計師歐文·瓊斯根據歷史上南肯辛頓博物館部分中國收藏品和部分其它中國古董圖案繪製而成。這些紋樣不僅在精細程度上令人讚歎,色彩運用亦是典範,展示了中國傳統裝飾的風采和韻味,讓人意猶未盡。


歐文·瓊斯在序中說:“中國當時對外戰爭及太平天國之亂,導致許多公共建築遭洗劫,或夷為丘墟;富麗的裝飾藝術品流入歐洲。這些作品不僅在工藝精細程度,還是色彩與裝飾的完美結合程度,是以前非常罕見的。”



· END ·


中國傳統紋樣及圖片,絕對漲姿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