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多國際會議扎堆 鄭州越來越有國際範了

文物 大學 鄭州大學 材料科學 河南手機報 2017-07-16
諸多國際會議扎堆 鄭州越來越有國際範了

2017年“科技政策與管理國際研修班”在鄭舉辦;“新鄭骨骼考古國際培訓班”在鄭開班;金磚國家藥品監管合作會議在鄭召開……最近幾天,諸多國際會議扎堆鄭州,鄭州越來越有國際範了。

開放帶來活力,合作贏得發展。這兩年,鄭州承辦的國際會議越來越多,諸如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十四次會議的成功舉辦,讓世人對鄭州刮目相看。一系列國際會議彙集鄭州,對增進世界對河南的深入瞭解,推動河南與世界的務實合作,擴大鄭州及河南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提升對外開放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從一座火車拉來的內陸城市,到“買全球賣全球”;從米字形高鐵規劃到河南自貿試驗區獲批、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鄭州的每一步成長、每一次提升,都刻錄著決策者夙興夜寐孜孜以求的身影,凝聚著建設者無盡的汗水與智慧。日新月異的鄭州,在國際大舞臺魅力四射,被眾多網友暱稱為“國際鄭”。

好風憑藉力,揚帆正當時。讓“國際鄭”名聲更響亮,鄭州還需更努力。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河南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三區一群”等國家戰略規劃、戰略平臺疊加,為鄭州的進一步開放搞活,增添了強大動力。好政策好環境,是開放發展的陽光雨露,滋養著開放的大樹結出累累碩果。

“國際鄭”,是人們對開放鄭州的讚許,也承載著中原兒女對鄭州對河南進一步加快發展的美好期盼。把握機遇,務實重幹,開放包容、銳意進取的“國際鄭”,一定會給世界帶來更大的驚喜。

“我想來這裡學習一年可以嗎?”在參觀了省農科院橋北基地先進的農作物種植管理模式後,尼日利亞聯邦科技部副處長AlexAdeyemi興奮地向負責人詢問;鄭州翎羽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高科技環保型新材料產品、河南省高遠公路養護技術有限公司的先進技術,則讓埃及科學院總經理HalaAhmedy等提出了合作意向……7月10日至15日,來自中亞、東南亞、北非7個國家的16名科技主管部門官員和專家學者參加了在鄭州舉辦的2017“科技政策與管理國際研修班”,進一步加深了我省對外開放合作交流的力度。

本次研修班由科技部國際合作司與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主辦,旨在加深研修人員對我國科技和社會發展的認識和了解、共同分享科技創新政策和管理經驗,促進我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間的科技合作與交流。省科技廳和省對外科技交流中心承辦了鄭州站活動。

“此次研修班放在河南,是河南科技對外開放進程中的一件大事,是響應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省科技廳副廳長夏培臣表示,在近一週的學習中,研修班學員集中參觀考察了我省有關高校、企業、科研機構,與我省地方科技管理部門、科技產業區的官員深入交流,為雙方進一步開展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通過交流,也彰顯了我省科技優勢領域成果對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吸引力,有助於推動“河南製造”和“河南創造”走出國門、擴大影響、加強合作、參與競爭。

(記者尹江勇)

7月14日,記者從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2017新鄭骨骼考古國際培訓班”在鄭開班。這意味著河南考古事業在國際合作方面又開拓了一個新的領域。

據悉,在接下來的20天裡,從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武漢大學和鄭州大學遴選出的9名學生和省考古研究院的部分青年學者,將以考古發掘出土的人骨為實例,共同探討人骨的基礎測量和記錄、性別年齡鑑定、牙齒的觀察和記錄等方法和骨骼考古研究國際前沿理論。

來豫授課的阿大副教授SandraGarvie-Lok博士激動地表示,“河南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物資源,是考古學家嚮往的地方。現在能夠有機會帶領學生去觀察和研究數千年的骨骼遺存,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

“我省目前已經組建了一支擁有一流實驗設備的高水平科技考古隊伍,同時也積極尋找與國內外大學和科研院所合作的機會。”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劉海旺說,舉辦此次國際培訓班正是為了搭建骨骼考古研究方面的國際合作平臺,為與國內大學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創造條件。

近年來,我省文物科技保護國際合作攻關成果初顯。如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展的龍門石窟保護修復工程、與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共同研究“潮溼環境下土遺址保護”、與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共同研究“金屬製文物保護”、與韓國國立中原文化財研究所合作研究東亞古代冶鐵技術、與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合作研究內黃三楊莊漢代聚落遺址地學環境變遷、與美國紐約大學世界古代研究中心共同研究滎陽關帝廟遺址出土動物骨骼,以及與奧地利維也納大學人類學系合作,運用虛擬成像技術復原化石並研究“許昌人”的種屬問題等等,都促進了學科的發展。

河南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也是中國近代考古學的發祥地。截至目前,河南是獲得“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最多的省份,有43項發現入榜;已在50多個國家100餘座城市舉辦了160多場文物展覽,在肯尼亞、蒙古等國家的考古發掘現場也有了河南考古人的身影;“2015(鄭州)國際博協安全委員會第41屆年會暨主題研討會”、2016年的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落戶鄭州等,都有助於國際社會從歷史的角度瞭解河南和中原。

(記者溫小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