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如煙,臺北故宮博物院有哪些從大陸運去的稀世珍寶

文物 故宮 西周 書法 牆上的蝸牛 2017-05-05

蔣軍戰敗退守臺灣後,帶走了大量稀世珍寶東西,其中不少逆天級別的寶物是可以完爆北京目前收藏的,下面盤點一下!

1,翠玉白菜

歷史如煙,臺北故宮博物院有哪些從大陸運去的稀世珍寶

與真實白菜相似度幾乎為百分之百,是由翠玉所琢碾而成,親切的題材、潔白的菜身與翠綠的葉子,都讓人感覺十分熟悉而親近,別忘了看看菜葉上停留的兩隻昆蟲,它們可是寓意多子多孫的螽斯和蝗蟲。此件作品原置於紫禁城的永和宮,永和宮為光緒皇帝妃子瑾妃的寢宮。

2.東坡肉形石

歷史如煙,臺北故宮博物院有哪些從大陸運去的稀世珍寶

一塊天然的石頭,色峰紋理全是天然形成的,取自一塊黃玉,經人的鬼斧神工,竟然就雕成了一塊玉東坡肉。看上去完全是一塊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塊,無論是色彩還是紋理,都可以亂真。人們似乎都能聞到紅燒肉的香味.真正人間極品,價值連城。其創意構思之巧妙,雕刻技法之精湛令人歎為觀止。

3.顏真卿《祭侄文稿》

歷史如煙,臺北故宮博物院有哪些從大陸運去的稀世珍寶

唐代書法家顏真卿追祭從侄顏季明的草稿,本帖通篇用筆之間情如潮湧,書法氣勢磅礴,縱筆豪放,一瀉千里,常常寫至枯筆,更顯得蒼勁流暢,其英風烈氣,不僅見於筆端,悲憤激昂的心情流露於字裡行間。被元人鮮于樞譽為“天下行書第二

4.毛公鼎

歷史如煙,臺北故宮博物院有哪些從大陸運去的稀世珍寶

毛公鼎為西周晚期的重器,鼎內壁鑄有銘文,是現存青銅器銘文中最長的一篇,堪稱西周青銅器中銘文之最。其內容敘事完整,記載詳實,被譽為“抵得一篇《尚書》”,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該銘書法極其飽滿莊重,充滿了無與倫比的古典美。以至於出土以來,清末書法家們無不為之傾倒。

5.清十九世紀廣東鏤雕象牙雲龍紋套球

歷史如煙,臺北故宮博物院有哪些從大陸運去的稀世珍寶

一體成型,最上面的球共有24層,每一層都可轉動,關鍵是球不可以拆開拿出來的!所以說是隔著外面的球雕刻裡面的球,而且球本身都不大,紋路卻如此清晰細緻,可以想見其鏤雕難度。

6.《快雪時晴貼》

歷史如煙,臺北故宮博物院有哪些從大陸運去的稀世珍寶

是“書聖”王羲之當今存世的唯一書法精品真跡。《快雪時晴帖內容是作者寫他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對親人的問候。清乾隆皇帝曾說:“天下無雙,古今鮮對”;“龍跳天門,虎臥鳳閣”。他把此帖和王珣《伯遠帖》、王獻之《中秋帖》,一同收藏於養心殿西暖閣,併名其堂為“三希堂”,視為稀世瑰寶。

7,《富春山居圖》

歷史如煙,臺北故宮博物院有哪些從大陸運去的稀世珍寶

富春山居圖是元朝的書畫,畫家黃公望為鄭樗(別號:無用師)所繪,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全圖用墨淡雅,山和水的佈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乾溼並用,極富於變化,是黃公望的代表作,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明朝末年傳到收藏家吳洪裕手中,吳洪裕極為喜愛此畫,甚至在臨死前下令將此畫焚燒殉葬,被吳洪裕的侄子從火中搶救出,但此時畫已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較長的後段稱《無用師卷》,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前段稱《剩山圖》,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