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畝均論英雄 再造新機制'

""溫嶺:畝均論英雄 再造新機制

溫嶺城市全景 葉文龍 攝

浙江省溫嶺市,是一座濱海城市,中國大陸新千年、新世紀第一縷曙光首照地。

有溫度的生活始於創造,溫嶺不負美好晨光,節約集約利用國土資源的新曙光,照亮這片926平方公里的大地。溫嶺市不斷提升土地管理利用水平,探索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新機制,充分發揮資源節約集約在轉變發展方式、加快轉型升級中的作用,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資源保障,節約集約新機制的活力得到有效釋放。

“四山一水五分田”的溫嶺,地處浙江東南沿海,長三角地區的南翼,三面臨海,東瀕東海,南連玉環,西鄰樂清及樂清灣,北接台州市區。2018年,溫嶺市實現生產總值1091億元,同比增長7.7%;財政總收入130.7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7.3億元,分別增長13%、13.5%;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5.8萬元、3.1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5%。

在保護中保障發展,改革領跑,破難題、克難關,各項榮譽紛至沓來:2018年,溫嶺市被列為“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閒置土地處置工作較好的市、縣(市、區)”,受省政府通報;入圍“全國百佳不動產便民利民示範窗口”創建單位名單;工業用地“先租後讓”供地模式入選全省經濟體制改革典型經驗,獲評台州市解放思想十佳典型案例;成功創建全省“基本無違建縣(市、區)”,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受原國土資源部通報表揚,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全省領先。

優化空間佈局 增創發展新優勢

溫嶺地少、人多、用地需求旺盛的矛盾非常突出。聚焦高質量發展,通過加強土地利用規劃、計劃統籌,實施村土地利用規劃編制工作,開展“多規合一”工作,發揮土地規劃的控制和引導作用,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增創發展新優勢。

加強土地利用規劃、計劃統籌,充分發揮土地供應的宏觀調控作用。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強化土地利用計劃引導,堅持用地計劃差別化、精準化配置,做好省、市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產業、民生等重大項目用地服務保障工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將有限的規劃空間落到實處,確保項目有效實施。嚴格控制建設用地總量,2018年,全市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執行率高達99%。

實施建設用地總規模和土地開發強度分區分級管控,不突破規劃的控制性指標。到2020年,全市建設用地總規模控制在34.26萬畝以內,土地開發強度控制在21.4%以內。

開展村土地利用規劃編制試點工作,推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2018年,為橫峰大道周邊22個村編制村土地利用規劃,目前已完成14個村的規劃審批,在空間上保障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的有效實施。

開展“多規合一”工作。根據《溫嶺市“多規合一”工作實施方案》,協調整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規劃,形成了“一套指標體系、一張空間藍圖、一個信息平臺、一套審批流程、一套考核體系、一個協調機制”的“六個一”成果體系,以實現優化空間佈局、有效配置土地資源、提高政府空間管控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目標。

"溫嶺:畝均論英雄 再造新機制

溫嶺城市全景 葉文龍 攝

浙江省溫嶺市,是一座濱海城市,中國大陸新千年、新世紀第一縷曙光首照地。

有溫度的生活始於創造,溫嶺不負美好晨光,節約集約利用國土資源的新曙光,照亮這片926平方公里的大地。溫嶺市不斷提升土地管理利用水平,探索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新機制,充分發揮資源節約集約在轉變發展方式、加快轉型升級中的作用,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資源保障,節約集約新機制的活力得到有效釋放。

“四山一水五分田”的溫嶺,地處浙江東南沿海,長三角地區的南翼,三面臨海,東瀕東海,南連玉環,西鄰樂清及樂清灣,北接台州市區。2018年,溫嶺市實現生產總值1091億元,同比增長7.7%;財政總收入130.7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7.3億元,分別增長13%、13.5%;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5.8萬元、3.1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5%。

在保護中保障發展,改革領跑,破難題、克難關,各項榮譽紛至沓來:2018年,溫嶺市被列為“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閒置土地處置工作較好的市、縣(市、區)”,受省政府通報;入圍“全國百佳不動產便民利民示範窗口”創建單位名單;工業用地“先租後讓”供地模式入選全省經濟體制改革典型經驗,獲評台州市解放思想十佳典型案例;成功創建全省“基本無違建縣(市、區)”,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受原國土資源部通報表揚,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全省領先。

優化空間佈局 增創發展新優勢

溫嶺地少、人多、用地需求旺盛的矛盾非常突出。聚焦高質量發展,通過加強土地利用規劃、計劃統籌,實施村土地利用規劃編制工作,開展“多規合一”工作,發揮土地規劃的控制和引導作用,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增創發展新優勢。

加強土地利用規劃、計劃統籌,充分發揮土地供應的宏觀調控作用。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強化土地利用計劃引導,堅持用地計劃差別化、精準化配置,做好省、市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產業、民生等重大項目用地服務保障工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將有限的規劃空間落到實處,確保項目有效實施。嚴格控制建設用地總量,2018年,全市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執行率高達99%。

實施建設用地總規模和土地開發強度分區分級管控,不突破規劃的控制性指標。到2020年,全市建設用地總規模控制在34.26萬畝以內,土地開發強度控制在21.4%以內。

開展村土地利用規劃編制試點工作,推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2018年,為橫峰大道周邊22個村編制村土地利用規劃,目前已完成14個村的規劃審批,在空間上保障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的有效實施。

開展“多規合一”工作。根據《溫嶺市“多規合一”工作實施方案》,協調整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規劃,形成了“一套指標體系、一張空間藍圖、一個信息平臺、一套審批流程、一套考核體系、一個協調機制”的“六個一”成果體系,以實現優化空間佈局、有效配置土地資源、提高政府空間管控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目標。

溫嶺:畝均論英雄 再造新機制

湖漫水庫庫區遷建安置小區石景南苑劉振清 攝

盤活存量土地 加強要素保障

加強要素保障,滿足發展之需,從盤活存量土地開始。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抓手,更是破解用地空間制約、促進土地利用提質增效的根本出路。溫嶺市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341工程”,即從2018年開始到2020年,用三年時間,實施村莊整治行動、“二改一還”農地整治行動、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行動和礦山環境綠色行動等“四大行動”。

按照“項目化、清單式、銷號制”要求,全力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四大行動”12個大項目、186個子項目。加快推進橫峰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2018年底已完成15個村整村簽約,簽約率達99.8%,並同步啟動安置區建設和拆舊區復墾工作。項目竣工後,人均村莊建設用地將從86平方米降至51平方米,村莊平均容積率從0.72提高到2.65,復墾可產生流量建設用地1300畝。

全面構建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耕地保護新格局,對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及示範區,實行嚴格管理、特殊保護,統籌推進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落實藏糧於地戰略。

開展批而未供、供而未用消化處置專項行動,以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城中村改造、老舊工業點改造和小微企業園建設為抓手,以傳統制造業優化升級為引擎,推進舊廠區、舊城鎮、舊村莊改造及“低小散”整治,充分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實現存量建設用地二次開發和集約利用,倒逼產業轉型升級,拓展發展新空間。

2018年,全市共盤活存量建設用地2633畝,完成拆後供地1186畝,實施低效用地再開發2003畝,獲取盤活利用存量掛鉤計劃指標785畝,指標總量位居全臺州各縣(市、區)第一。

2018年消化處置2009年至2015年批而未供土地1639畝,任務完成率115%;處置閒置土地29畝,任務完成率487%。

以“三改一拆”、“基本無違建縣(市、區)”創建為契機,開展“整治農村違法用地突出問題、整治違法開採礦產資源行為”亮劍行動。“三改一拆”以來,全市累計拆除違法建築3785萬平方米,佔地2.53萬畝,其中按規劃進行建設5000多畝、復墾4183餘畝、復綠1972餘畝、臨時用於公共設施9721畝,拆后土地利用率達82.3%。

全市16處新增地質災害隱患點全部完成治理。開展廢棄礦山生態復綠,2018年廢棄礦山整治開工5個,任務完成率100%。持續開展綠色礦山建設,2018年建成綠色礦山5個,並已全部納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庫。

改革創新 探索長效管理機制

經過多年探索,不斷改革創新,溫嶺探索總結了一套“事前把控、事中監督、事後評估”節約集約用地長效管理機制,推動高效用地、節約用地,倒逼企業轉型升級。

這個機制的內涵是:工業“標準地”的事前管理制度+工業用地“先租後讓”的事中把控模式+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的事後評價機制。

改革催生“標準地”落地。2018年7月30日,溫嶺市首個按照“標準地”模式報批的工業項目——浙江理通風機有限公司年產10萬颱風機技改項目完成審批,從項目賦碼備案到領取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僅用了12個工作日。

溫嶺明確,對省級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特色小鎮和鎮(街道)工業集聚區的國有建設用地,全部按照“標準地”要求管理。2018年以來,以“標準地”改革為抓手,推行“先設後立、設審同步,企業承諾、多證同發”項目報批新模式。

出讓後續管理跟進。項目所在地鎮(街道)落實監管責任,加強動態巡查,督促項目投資主體按照約定開發利用土地,對違約事項,各有關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及時依法進行查處和糾正,促進工業項目節約用地。項目驗收分竣工驗收和績效驗收,對績效驗收不達標的項目,在不動產登記環節進行限制,不予抵押、轉租和轉讓。

2018年至2019年7月底,溫嶺工業標準地共掛牌出讓59宗、1626畝。如今,企業投資項目“標準地+”審批“最多30天”已進入常態化。

工業用地“先租後讓”,讓有限的土地資源精準服務實體經濟。2018年1月26日,箬橫鎮三塊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在全省土地使用權網上交易系統掛牌出讓取得成功。

據瞭解,該地塊位於箬橫鎮中庫村、水岸村,以總價4410萬元被三家溫嶺企業競得,用途均為工業用地。這標誌著台州市首宗“先租後讓”工業用地掛牌出讓成功,也因此成為全省率先通過“先租後讓”方式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地區之一。

近年來,工業用地供給緊缺成為溫嶺發展的瓶頸,如何破解企業工業用地難、用地貴、用地慢等問題,實現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及其效益最大化?

為此,溫嶺探索創新工業用地“先租後讓”模式。其主要做法是:先將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租賃給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與國土資源部門簽訂租賃合同,再與鎮(街道)、管委會簽訂投資開發協議,租賃期滿並經驗收合格後,申請辦理協議出讓手續。工業用地出讓的最高年限不超過50年,租賃期間內土地使用者不得擅自改變用途、不得轉租和轉讓,租賃期滿未達到合同約定的產業類型、投資強度、投入產出等標準的,一年內可申請延期一次,超過一年仍未達標的,市政府將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該供地模式通過明確工業用地單位土地投入、產出、節能、環保等約束性指標,優選新增工業用地項目,保障了項目按期建設投產,推動了產業轉型升級。

溫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先租後讓”方式可以更大程度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降低企業用地成本,完善工業用地市場化配置制度、加大工業項目有效投入,從而實現精準服務實體經濟的願景。

“現在有一些企業會通過囤地來變相地轉讓出租獲取利益,‘先租後讓’的模式,既有利於防範這類現象的發生,也有利於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加快城市有機更新,減少‘退二進三’的成本。”溫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以此來留住本地優質企業本土發展,確保真正想做實業的企業能拿到土地。

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在全市所有工業企業和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不含批發零售住宿餐飲、銀行證券保險行業和房地產開發企業),全面實施“畝產效益”綜合評價,根據績效優先原則,將企業劃分為ABCD四個檔次,實施土地使用稅、用電、用能等差別化政策,擠出一度被錯配、劣配、低效配的資源要素。

"溫嶺:畝均論英雄 再造新機制

溫嶺城市全景 葉文龍 攝

浙江省溫嶺市,是一座濱海城市,中國大陸新千年、新世紀第一縷曙光首照地。

有溫度的生活始於創造,溫嶺不負美好晨光,節約集約利用國土資源的新曙光,照亮這片926平方公里的大地。溫嶺市不斷提升土地管理利用水平,探索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新機制,充分發揮資源節約集約在轉變發展方式、加快轉型升級中的作用,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資源保障,節約集約新機制的活力得到有效釋放。

“四山一水五分田”的溫嶺,地處浙江東南沿海,長三角地區的南翼,三面臨海,東瀕東海,南連玉環,西鄰樂清及樂清灣,北接台州市區。2018年,溫嶺市實現生產總值1091億元,同比增長7.7%;財政總收入130.7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7.3億元,分別增長13%、13.5%;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5.8萬元、3.1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5%。

在保護中保障發展,改革領跑,破難題、克難關,各項榮譽紛至沓來:2018年,溫嶺市被列為“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閒置土地處置工作較好的市、縣(市、區)”,受省政府通報;入圍“全國百佳不動產便民利民示範窗口”創建單位名單;工業用地“先租後讓”供地模式入選全省經濟體制改革典型經驗,獲評台州市解放思想十佳典型案例;成功創建全省“基本無違建縣(市、區)”,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受原國土資源部通報表揚,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全省領先。

優化空間佈局 增創發展新優勢

溫嶺地少、人多、用地需求旺盛的矛盾非常突出。聚焦高質量發展,通過加強土地利用規劃、計劃統籌,實施村土地利用規劃編制工作,開展“多規合一”工作,發揮土地規劃的控制和引導作用,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增創發展新優勢。

加強土地利用規劃、計劃統籌,充分發揮土地供應的宏觀調控作用。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強化土地利用計劃引導,堅持用地計劃差別化、精準化配置,做好省、市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產業、民生等重大項目用地服務保障工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將有限的規劃空間落到實處,確保項目有效實施。嚴格控制建設用地總量,2018年,全市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執行率高達99%。

實施建設用地總規模和土地開發強度分區分級管控,不突破規劃的控制性指標。到2020年,全市建設用地總規模控制在34.26萬畝以內,土地開發強度控制在21.4%以內。

開展村土地利用規劃編制試點工作,推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2018年,為橫峰大道周邊22個村編制村土地利用規劃,目前已完成14個村的規劃審批,在空間上保障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的有效實施。

開展“多規合一”工作。根據《溫嶺市“多規合一”工作實施方案》,協調整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規劃,形成了“一套指標體系、一張空間藍圖、一個信息平臺、一套審批流程、一套考核體系、一個協調機制”的“六個一”成果體系,以實現優化空間佈局、有效配置土地資源、提高政府空間管控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目標。

溫嶺:畝均論英雄 再造新機制

湖漫水庫庫區遷建安置小區石景南苑劉振清 攝

盤活存量土地 加強要素保障

加強要素保障,滿足發展之需,從盤活存量土地開始。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抓手,更是破解用地空間制約、促進土地利用提質增效的根本出路。溫嶺市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341工程”,即從2018年開始到2020年,用三年時間,實施村莊整治行動、“二改一還”農地整治行動、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行動和礦山環境綠色行動等“四大行動”。

按照“項目化、清單式、銷號制”要求,全力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四大行動”12個大項目、186個子項目。加快推進橫峰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2018年底已完成15個村整村簽約,簽約率達99.8%,並同步啟動安置區建設和拆舊區復墾工作。項目竣工後,人均村莊建設用地將從86平方米降至51平方米,村莊平均容積率從0.72提高到2.65,復墾可產生流量建設用地1300畝。

全面構建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耕地保護新格局,對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及示範區,實行嚴格管理、特殊保護,統籌推進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落實藏糧於地戰略。

開展批而未供、供而未用消化處置專項行動,以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城中村改造、老舊工業點改造和小微企業園建設為抓手,以傳統制造業優化升級為引擎,推進舊廠區、舊城鎮、舊村莊改造及“低小散”整治,充分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實現存量建設用地二次開發和集約利用,倒逼產業轉型升級,拓展發展新空間。

2018年,全市共盤活存量建設用地2633畝,完成拆後供地1186畝,實施低效用地再開發2003畝,獲取盤活利用存量掛鉤計劃指標785畝,指標總量位居全臺州各縣(市、區)第一。

2018年消化處置2009年至2015年批而未供土地1639畝,任務完成率115%;處置閒置土地29畝,任務完成率487%。

以“三改一拆”、“基本無違建縣(市、區)”創建為契機,開展“整治農村違法用地突出問題、整治違法開採礦產資源行為”亮劍行動。“三改一拆”以來,全市累計拆除違法建築3785萬平方米,佔地2.53萬畝,其中按規劃進行建設5000多畝、復墾4183餘畝、復綠1972餘畝、臨時用於公共設施9721畝,拆后土地利用率達82.3%。

全市16處新增地質災害隱患點全部完成治理。開展廢棄礦山生態復綠,2018年廢棄礦山整治開工5個,任務完成率100%。持續開展綠色礦山建設,2018年建成綠色礦山5個,並已全部納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庫。

改革創新 探索長效管理機制

經過多年探索,不斷改革創新,溫嶺探索總結了一套“事前把控、事中監督、事後評估”節約集約用地長效管理機制,推動高效用地、節約用地,倒逼企業轉型升級。

這個機制的內涵是:工業“標準地”的事前管理制度+工業用地“先租後讓”的事中把控模式+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的事後評價機制。

改革催生“標準地”落地。2018年7月30日,溫嶺市首個按照“標準地”模式報批的工業項目——浙江理通風機有限公司年產10萬颱風機技改項目完成審批,從項目賦碼備案到領取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僅用了12個工作日。

溫嶺明確,對省級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特色小鎮和鎮(街道)工業集聚區的國有建設用地,全部按照“標準地”要求管理。2018年以來,以“標準地”改革為抓手,推行“先設後立、設審同步,企業承諾、多證同發”項目報批新模式。

出讓後續管理跟進。項目所在地鎮(街道)落實監管責任,加強動態巡查,督促項目投資主體按照約定開發利用土地,對違約事項,各有關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及時依法進行查處和糾正,促進工業項目節約用地。項目驗收分竣工驗收和績效驗收,對績效驗收不達標的項目,在不動產登記環節進行限制,不予抵押、轉租和轉讓。

2018年至2019年7月底,溫嶺工業標準地共掛牌出讓59宗、1626畝。如今,企業投資項目“標準地+”審批“最多30天”已進入常態化。

工業用地“先租後讓”,讓有限的土地資源精準服務實體經濟。2018年1月26日,箬橫鎮三塊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在全省土地使用權網上交易系統掛牌出讓取得成功。

據瞭解,該地塊位於箬橫鎮中庫村、水岸村,以總價4410萬元被三家溫嶺企業競得,用途均為工業用地。這標誌著台州市首宗“先租後讓”工業用地掛牌出讓成功,也因此成為全省率先通過“先租後讓”方式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地區之一。

近年來,工業用地供給緊缺成為溫嶺發展的瓶頸,如何破解企業工業用地難、用地貴、用地慢等問題,實現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及其效益最大化?

為此,溫嶺探索創新工業用地“先租後讓”模式。其主要做法是:先將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租賃給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與國土資源部門簽訂租賃合同,再與鎮(街道)、管委會簽訂投資開發協議,租賃期滿並經驗收合格後,申請辦理協議出讓手續。工業用地出讓的最高年限不超過50年,租賃期間內土地使用者不得擅自改變用途、不得轉租和轉讓,租賃期滿未達到合同約定的產業類型、投資強度、投入產出等標準的,一年內可申請延期一次,超過一年仍未達標的,市政府將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該供地模式通過明確工業用地單位土地投入、產出、節能、環保等約束性指標,優選新增工業用地項目,保障了項目按期建設投產,推動了產業轉型升級。

溫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先租後讓”方式可以更大程度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降低企業用地成本,完善工業用地市場化配置制度、加大工業項目有效投入,從而實現精準服務實體經濟的願景。

“現在有一些企業會通過囤地來變相地轉讓出租獲取利益,‘先租後讓’的模式,既有利於防範這類現象的發生,也有利於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加快城市有機更新,減少‘退二進三’的成本。”溫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以此來留住本地優質企業本土發展,確保真正想做實業的企業能拿到土地。

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在全市所有工業企業和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不含批發零售住宿餐飲、銀行證券保險行業和房地產開發企業),全面實施“畝產效益”綜合評價,根據績效優先原則,將企業劃分為ABCD四個檔次,實施土地使用稅、用電、用能等差別化政策,擠出一度被錯配、劣配、低效配的資源要素。

溫嶺:畝均論英雄 再造新機制

塢根鎮“山水林田湖”景 葉文龍 攝

小微園建設 促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民營經濟是溫嶺的發展優勢。把小微企業園建設作為引導小微企業集聚和發展的重要抓手,溫嶺市走出了一條以小微園建設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

智慧利用零散土地,著力破解土地制約難題,小微園建設精心做好“改造、利用、飛地”三大文章。

大刀闊斧推進全域改造。以鞋業重鎮橫峰為突破口,實施近10平方公里的全域改造產業升級實驗區建設,整體規劃5個共1100畝、建築面積120萬平方米的鞋業小微園。目前先行區塊14個村已完成簽約騰空,首個佔地185畝的鞋業小微園已開工建設。

大張旗鼓挖掘存量閒置土地。在充分利用拆後存量建設用地的基礎上,追加205畝新增指標,著力解決夾心地、邊角地等問題,有效盤活存量用地。截至目前,全市40個在庫小微企業園中,拆後利用園區達28個,佔地1700餘畝。

大馬金刀實施跨區域“飛地”。針對拆后土地普遍存在的“散”、“小”、無法直接開發等問題,將面積較小、分佈零散的原工業用地進行整治復墾,騰出用地指標“飛”到異地整合成80畝以上的區塊用於小微企業園開發。截至目前,全市已規劃建設“飛地”小微園區7個,總佔地面積達1138畝。

目前,全市利用存量建設用地已建投產小微企業園28個,佔地1700多畝,入園企業畝均稅收由10.83萬元提升至18.3萬元。

辦好民生實事 提升百姓獲得感

溫嶺市推出實實在在的惠民新舉措,迴應百姓關切,不斷提升百姓的獲得感。

不動產登記涉及千家萬戶,與群眾和企業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點領域。溫嶺在全省率先推行“最多跑一次”、率先實現不動產登記“一證通辦”、率先開通不動產登記微信公眾號、率先建立浙江省規範化數字檔案室、率先開展海域使用權不動產統一登記、率先實現非稅繳款網上移動支付,在全國率先開通不動產登記支付寶APP網上辦事大廳、率先啟用身份證網證、率先實施不動產抵押貸款及登記“一窗受理、延伸服務”,推行“辦事無休日”制度,不動產統一登記提速增效。2018年1月,獲評“浙江省不動產登記便民利民示範窗口”;2018年3月,列入國土資源部“全國百佳不動產登記便民利民示範窗口”創建單位名單。

自不動產統一登記以來,辦證六次提速,所有登記業務從法定20個工作日逐步提速到2個工作日以內,提速增效10倍以上,其中一手房、二手商品房買賣已提速至50分鐘辦結,立等可取、同城通辦。同時,實現了不動產權屬與居民水電氣、閉路電視、網絡寬帶聯動過戶,減少了群眾在部門間“來回跑”。

為了方便群眾,積極開展抵押貸款、抵押登記“一窗受理、延伸服務”工作,2017年6月8日起,在銀行網點設立“不動產抵押貸款及登記綜合受理窗口”,讓群眾辦理不動產抵押登記實現少跑腿,目前已在農商行等9家開展了該項業務。目前,全市延伸銀行抵押登記服務網點數達到45個,共辦理抵押登記與查詢業務35580件。

繼續開展農民建房三年行動計劃。2018年確定有建房需求的254個村為農民建房推進村,持續推進農村宅基地“三統一”工作,按需求完成246個村的村莊規劃修編和調整,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建房難問題。2018年共審批農民建房6133間(套)。

下一步,溫嶺市將迎難而上、埋頭苦幹,堅持規劃引領,抓好全域綜合整治,強化資源要素保障,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為建設“美麗溫嶺、活力溫嶺、幸福溫嶺”作出積極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週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