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村台州溫嶺 | 城南古村,明朝所城之畔,舊時繁華碼頭

浙江台州,溫嶺,城南古村。

位於溫嶺市新河鎮中部,因地處新河舊城南門外,故名。

村南有金清港穿過,村中披雲山柏翠杉青。村內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金清大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烽堠遺址、西方庵、瓜簍井等古蹟,並有一條完整的古街寺前橋街。

探村台州溫嶺 | 城南古村,明朝所城之畔,舊時繁華碼頭


-寺前橋街


總是要有城,才會有城南之名。溫嶺市新河鎮城南村既然名字裡帶個“城”字,隱約裡也就透露出身世的不凡了。

那麼,這個“城”是個什麼“城”呢?走在今日的新河,已經毫無城池之感。然而,600多年前,這裡是另一種景象。當時,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剛統一了天下,新政權甫定,沿海就燃起了烽火,據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載:“張士誠、方國珍餘黨導倭出沒海上,焚民居,掠貨財,北自遼海、山東,南抵閩、浙、東粵,濱海之區,無歲不被其害。”在這種形勢下,洪武年間在沿海大量設置衛所,進行了大規模的造城運動。新河,就是這次造城運動的產物。

那時候,新河稱為“新河守禦千戶所”,新河城即為新河所城。所謂的“所”,是明代軍隊的一種編制。衛所制是明代的基本軍事制度,衛所則是軍隊的編制單位,大抵每衛轄前、後、中、左、右五千戶所,大率以五千六百人為一衛,一千一百二十人為一千戶所,一百十二人為一百戶所。

明洪武十九年(1386) 十二月,設置了新河千戶所。明開國功臣信國公湯和囑咐廣洋衛指揮方鳴謙建造新河所城。新河原有金(錦雞山)鼓(花園山、鼓簍山、瓜簍山)旗 (旗山,又名龍山、五龍山)牛(伏牛山)四山,於是依山築城,高二丈三尺,周圍五里六十八步。一座巍巍新城,屹立在了東海之濱,於是,就有了城南。

城南,的確是得天獨厚。這裡毗鄰金清港,而金清港,則是一條黃金水道。它素為溫嶺黃岩內河主要排澇河道,又是溫嶺市之重要海運吞吐口。金清港船隻往來頻繁,通本市太平、澤國、大溪、箬橫、鬆門以及台州市椒江、路橋等地。隨著交通商貿的需要,俗稱為寺前橋的金清大橋應運而生。而在大橋兩端,也自然而然地伸展出商業街道——寺前橋街。依傍著這個台州六縣水運的中心樞紐,城南想不發展都難。

探村台州溫嶺 | 城南古村,明朝所城之畔,舊時繁華碼頭


-金清大橋


徜徉在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金清大橋上,長64米的橋身曲曲折折,如一條玉帶,飄在碧波上。橋在兩岸各綰了一個結,那就是橋亭了。橋連著亭,靈秀而端莊。而那由石階和平臺相間鋪砌的橋面,起伏有致,獨具匠心,堅硬厚重的石頭彷彿也變得柔軟輕盈,可以如絲綢般舞動。橋欄板及望柱上各種精緻的雕刻,栩栩如生,給大橋增色不少。

穿橋而過,就是寺前橋街。古街的繁華已隨歲月落去。街兩邊的店鋪,曾經開門揖客,人流如龍,人聲鼎沸,如今多已大門緊閉,蕭條冷落,沉默不語了。只有那褪去顏色的店招“保泰川廣道地藥材”等透露出往日的繁華信息。石板鋪砌的街面斑斑駁駁,盡顯歲月的滄桑。街道兩側多為二層樓的木構石板建築,底層略內縮,用斜撐撐起上層的樓房。斜撐是老街重點裝飾的部位。修長的撐木宛如天鵝的脖頸,曲線流轉,不雕飾也自有一份優美,更何況常常雕飾各色圖案,更添韻致了。


探村台州溫嶺 | 城南古村,明朝所城之畔,舊時繁華碼頭


-碼頭


街畔的碼頭曾是台州最大的內河碼頭之一。當年,這一帶集貿市場非常繁榮,開往周邊鄉鎮及縣市的客貨船隻繁多。候船棚裡,人頭攢動。如今,碼頭已廢棄,候船棚已拆,獨留長長的石砌埠頭紀念往日的輝煌。


探村台州溫嶺 | 城南古村,明朝所城之畔,舊時繁華碼頭


-西方庵


西方庵和瓜簍井是城南人最熟識的,前者在精神層面給予村民們慰藉,後者在物質層面提供村民們生活所需。西方庵坐北朝南,是一個由進門、正廳、左右廂房組成的四合院式寺廟,從建築形制看,大約構築於清末或民國初年。進門及廂房皆作二層重簷樓屋,正廳則作一層單簷,空間軒敞,以便供奉菩薩。供奉的菩薩為西方三聖,即西方極樂世界的三位尊神,也就是主尊阿彌陀佛與其兩位脅侍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西方庵亦由此得名。


探村台州溫嶺 | 城南古村,明朝所城之畔,舊時繁華碼頭


-瓜簍井


出西方庵不遠,一口形狀特別的大水井映入眼簾,這就是瓜簍井了。瓜簍井平面呈圓弧形,前寬後窄,形如剖開的瓜簍,故名。井由塊石砌築,較窄的一端設有臺階,直通水面。井水清澈甘美,四里八鄉都知道它的美名。瓜簍井的歷史很久了,久得沒有人知道它確切的建造年代,只有井壁的青苔和小草訴說那一份悠遠。


探村台州溫嶺 | 城南古村,明朝所城之畔,舊時繁華碼頭


-旗杆夾


當然,既在所城腳下,那悠悠往事裡少不了帶有所城的烙印。那證據,就在披雲山上。山上,有一座戚公祠。戚公,即抗倭名將戚繼光。嘉靖四十一年(1562),時任太平(溫嶺舊名)知縣的徐鉞在新河建戚武毅公祠,以繼念戚繼光,並撰《南塘戚公奏捷實記》立碑於祠內,原祠今已毀。1989年,村民集資在披雲山重建戚公祠,並將《南塘戚公奏捷實記》碑搬遷至此。碑由3方白石組成。高2.18米,寬3.09米。碑文62行,行42字,行楷書。碑文如今已經風化,字跡模糊難辨。但戚繼光新河抗倭的英雄事蹟卻沒有在時間的長河中風化,在新河百姓的心中依然鮮明。


探村台州溫嶺 | 城南古村,明朝所城之畔,舊時繁華碼頭


-烽堠遺址


是所城,也就少不了軍事設施。至今在山上,還有當年的烽堠遺址。據明代《嘉靖太平縣誌·地輿》記載,披雲山,“在縣東三十里,每雲冒則雨,居民以為候。山形如趺坐。又名跘踝山,俗稱為淨應山,有淨應寺。國初,置烽堠於上。”遺址是塊石砌成的梯狀方臺,高3米,底每邊長9米,頂每邊長7米。現在,遺址上草木葳蕤,若不是那一方豎立的市級文物保護標誌碑,倒讓人以為是個土包了。遺址東面左側兩米處,有石旗杆夾一副,高1.3米,寬0.25米,厚0.12米,開有凹槽,上下則各開一圓孔。這旗杆夾相傳為宋時朱熹在披雲山頂觀潮揚旗發令所置。

一樁又一樁的往事,在歲月裡釀成了一杯又一杯的陳釀,那香氣,聞著就已醉人。如果有心,細細品去,那一番滋味,當更銷魂了。


古村記編輯自網絡,歡迎關注古村記頭條號

(更多全國縣市古村古鎮關注微信號,搜微信號:gucunji)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