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

(孝感日報毛峰圖/蘇格清文)題記:湖北孝感老澴河,自河口大堤東行18裡,在三軍臺與磙子河(現名槐蔭河)交匯,形成河寬水深,波平浪靜的三汊河水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這裡船隻南來北往,檣帆林立。 “檣帆落處遠鄉思,砧杵動時歸客情。

"

(孝感日報毛峰圖/蘇格清文)題記:湖北孝感老澴河,自河口大堤東行18裡,在三軍臺與磙子河(現名槐蔭河)交匯,形成河寬水深,波平浪靜的三汊河水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這裡船隻南來北往,檣帆林立。 “檣帆落處遠鄉思,砧杵動時歸客情。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

(孝感日報毛峰圖/蘇格清文)題記:湖北孝感老澴河,自河口大堤東行18裡,在三軍臺與磙子河(現名槐蔭河)交匯,形成河寬水深,波平浪靜的三汊河水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這裡船隻南來北往,檣帆林立。 “檣帆落處遠鄉思,砧杵動時歸客情。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三軍臺碼頭

作為城東門戶,三軍臺的富庶,與兩河交匯,特別是與老澴河四通八達有天然聯繫。在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三軍臺漁業、水運發達。其老碼頭,高約三丈,寬有一米多,自下而上,用石頭累積鋪就,就高程和規模而言,僅次於孝感老城的城隍潭大碼頭。該碼頭比較陡峭,小孩在上面爬坡,需要大人攜帶,以防掉進大河裡。跨過碼頭,沿岸街道有各種商業網點。其中早點有油條豆漿,晚餐有餅鋪飯館;衣料布匹,日常雜貨,店鋪為數眾多。還有醫藥門店,隨時應診購藥……碼頭附近,還曾有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的紅色交通站。

"

(孝感日報毛峰圖/蘇格清文)題記:湖北孝感老澴河,自河口大堤東行18裡,在三軍臺與磙子河(現名槐蔭河)交匯,形成河寬水深,波平浪靜的三汊河水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這裡船隻南來北往,檣帆林立。 “檣帆落處遠鄉思,砧杵動時歸客情。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三軍臺碼頭

作為城東門戶,三軍臺的富庶,與兩河交匯,特別是與老澴河四通八達有天然聯繫。在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三軍臺漁業、水運發達。其老碼頭,高約三丈,寬有一米多,自下而上,用石頭累積鋪就,就高程和規模而言,僅次於孝感老城的城隍潭大碼頭。該碼頭比較陡峭,小孩在上面爬坡,需要大人攜帶,以防掉進大河裡。跨過碼頭,沿岸街道有各種商業網點。其中早點有油條豆漿,晚餐有餅鋪飯館;衣料布匹,日常雜貨,店鋪為數眾多。還有醫藥門店,隨時應診購藥……碼頭附近,還曾有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的紅色交通站。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河畈蠻荒之地,原本地廣而人稀。三軍臺發展成為富甲一方的好地方,其起源發展與澴東崔氏、孫氏等家族都密切相關。在立草為標,捐稅為地的明代,先有崔氏在此拓荒。崔氏人丁不旺,引來澴東孫氏加盟。孫氏加盟的具體時間,是514年前的明朝中期。明初開國功臣孫氏忠愍公,賜葬孝邑大東門外九真寺之龍泉井。為舉祭展拜之便,澴東孫氏始祖念聲公,於公元1505年,擇址澴河之濱,被湖(董家湖)面河,披榛劈土,築臺卜宅,命名三軍臺居焉。一直到解放初期,這個地方仍屬河湖沼澤地帶,不時會被兩河淹沒。艱苦創業,是竹爐壁灶維持生計。經過歷代墾殖,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三軍臺才成為孝感城東的一方寶地,老臺子的居住人口,由解放初的不足400人,擴展到現在1.5萬人。在70年時間裡,人口增長37.5倍,成為城東的一個大型社區。

"

(孝感日報毛峰圖/蘇格清文)題記:湖北孝感老澴河,自河口大堤東行18裡,在三軍臺與磙子河(現名槐蔭河)交匯,形成河寬水深,波平浪靜的三汊河水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這裡船隻南來北往,檣帆林立。 “檣帆落處遠鄉思,砧杵動時歸客情。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三軍臺碼頭

作為城東門戶,三軍臺的富庶,與兩河交匯,特別是與老澴河四通八達有天然聯繫。在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三軍臺漁業、水運發達。其老碼頭,高約三丈,寬有一米多,自下而上,用石頭累積鋪就,就高程和規模而言,僅次於孝感老城的城隍潭大碼頭。該碼頭比較陡峭,小孩在上面爬坡,需要大人攜帶,以防掉進大河裡。跨過碼頭,沿岸街道有各種商業網點。其中早點有油條豆漿,晚餐有餅鋪飯館;衣料布匹,日常雜貨,店鋪為數眾多。還有醫藥門店,隨時應診購藥……碼頭附近,還曾有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的紅色交通站。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河畈蠻荒之地,原本地廣而人稀。三軍臺發展成為富甲一方的好地方,其起源發展與澴東崔氏、孫氏等家族都密切相關。在立草為標,捐稅為地的明代,先有崔氏在此拓荒。崔氏人丁不旺,引來澴東孫氏加盟。孫氏加盟的具體時間,是514年前的明朝中期。明初開國功臣孫氏忠愍公,賜葬孝邑大東門外九真寺之龍泉井。為舉祭展拜之便,澴東孫氏始祖念聲公,於公元1505年,擇址澴河之濱,被湖(董家湖)面河,披榛劈土,築臺卜宅,命名三軍臺居焉。一直到解放初期,這個地方仍屬河湖沼澤地帶,不時會被兩河淹沒。艱苦創業,是竹爐壁灶維持生計。經過歷代墾殖,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三軍臺才成為孝感城東的一方寶地,老臺子的居住人口,由解放初的不足400人,擴展到現在1.5萬人。在70年時間裡,人口增長37.5倍,成為城東的一個大型社區。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

(孝感日報毛峰圖/蘇格清文)題記:湖北孝感老澴河,自河口大堤東行18裡,在三軍臺與磙子河(現名槐蔭河)交匯,形成河寬水深,波平浪靜的三汊河水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這裡船隻南來北往,檣帆林立。 “檣帆落處遠鄉思,砧杵動時歸客情。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三軍臺碼頭

作為城東門戶,三軍臺的富庶,與兩河交匯,特別是與老澴河四通八達有天然聯繫。在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三軍臺漁業、水運發達。其老碼頭,高約三丈,寬有一米多,自下而上,用石頭累積鋪就,就高程和規模而言,僅次於孝感老城的城隍潭大碼頭。該碼頭比較陡峭,小孩在上面爬坡,需要大人攜帶,以防掉進大河裡。跨過碼頭,沿岸街道有各種商業網點。其中早點有油條豆漿,晚餐有餅鋪飯館;衣料布匹,日常雜貨,店鋪為數眾多。還有醫藥門店,隨時應診購藥……碼頭附近,還曾有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的紅色交通站。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河畈蠻荒之地,原本地廣而人稀。三軍臺發展成為富甲一方的好地方,其起源發展與澴東崔氏、孫氏等家族都密切相關。在立草為標,捐稅為地的明代,先有崔氏在此拓荒。崔氏人丁不旺,引來澴東孫氏加盟。孫氏加盟的具體時間,是514年前的明朝中期。明初開國功臣孫氏忠愍公,賜葬孝邑大東門外九真寺之龍泉井。為舉祭展拜之便,澴東孫氏始祖念聲公,於公元1505年,擇址澴河之濱,被湖(董家湖)面河,披榛劈土,築臺卜宅,命名三軍臺居焉。一直到解放初期,這個地方仍屬河湖沼澤地帶,不時會被兩河淹沒。艱苦創業,是竹爐壁灶維持生計。經過歷代墾殖,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三軍臺才成為孝感城東的一方寶地,老臺子的居住人口,由解放初的不足400人,擴展到現在1.5萬人。在70年時間裡,人口增長37.5倍,成為城東的一個大型社區。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孫氏的原居人口,在三軍臺老臺子佔90以上。其中船民,在該村落曾佔70%以上。孫家先輩,專題研究河洛之學的有第9世祖榮焯,晚年著有對竹軒文集族內共享。在這個意義範疇內,用客觀公允的觀點看,澴東孫氏的家族史,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著三軍臺社區的發展史。三軍臺的變遷拓展,與三軍臺的孫氏文化,是緊密融合在一起的。三軍臺孫氏的文化基因,集中表現為天下為公,克己奉公;忠孝兼備,省己待人;吃苦耐勞,不屈不撓;深謀遠慮,敢為人先。計劃經濟時代,交公糧稅費,一直走在前列。上水利工程,上級經常把最難完成的河段,交給三軍臺大隊。即使是龍舟比賽,在老澴河不爭第一,也往往不休。

"

(孝感日報毛峰圖/蘇格清文)題記:湖北孝感老澴河,自河口大堤東行18裡,在三軍臺與磙子河(現名槐蔭河)交匯,形成河寬水深,波平浪靜的三汊河水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這裡船隻南來北往,檣帆林立。 “檣帆落處遠鄉思,砧杵動時歸客情。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三軍臺碼頭

作為城東門戶,三軍臺的富庶,與兩河交匯,特別是與老澴河四通八達有天然聯繫。在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三軍臺漁業、水運發達。其老碼頭,高約三丈,寬有一米多,自下而上,用石頭累積鋪就,就高程和規模而言,僅次於孝感老城的城隍潭大碼頭。該碼頭比較陡峭,小孩在上面爬坡,需要大人攜帶,以防掉進大河裡。跨過碼頭,沿岸街道有各種商業網點。其中早點有油條豆漿,晚餐有餅鋪飯館;衣料布匹,日常雜貨,店鋪為數眾多。還有醫藥門店,隨時應診購藥……碼頭附近,還曾有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的紅色交通站。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河畈蠻荒之地,原本地廣而人稀。三軍臺發展成為富甲一方的好地方,其起源發展與澴東崔氏、孫氏等家族都密切相關。在立草為標,捐稅為地的明代,先有崔氏在此拓荒。崔氏人丁不旺,引來澴東孫氏加盟。孫氏加盟的具體時間,是514年前的明朝中期。明初開國功臣孫氏忠愍公,賜葬孝邑大東門外九真寺之龍泉井。為舉祭展拜之便,澴東孫氏始祖念聲公,於公元1505年,擇址澴河之濱,被湖(董家湖)面河,披榛劈土,築臺卜宅,命名三軍臺居焉。一直到解放初期,這個地方仍屬河湖沼澤地帶,不時會被兩河淹沒。艱苦創業,是竹爐壁灶維持生計。經過歷代墾殖,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三軍臺才成為孝感城東的一方寶地,老臺子的居住人口,由解放初的不足400人,擴展到現在1.5萬人。在70年時間裡,人口增長37.5倍,成為城東的一個大型社區。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孫氏的原居人口,在三軍臺老臺子佔90以上。其中船民,在該村落曾佔70%以上。孫家先輩,專題研究河洛之學的有第9世祖榮焯,晚年著有對竹軒文集族內共享。在這個意義範疇內,用客觀公允的觀點看,澴東孫氏的家族史,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著三軍臺社區的發展史。三軍臺的變遷拓展,與三軍臺的孫氏文化,是緊密融合在一起的。三軍臺孫氏的文化基因,集中表現為天下為公,克己奉公;忠孝兼備,省己待人;吃苦耐勞,不屈不撓;深謀遠慮,敢為人先。計劃經濟時代,交公糧稅費,一直走在前列。上水利工程,上級經常把最難完成的河段,交給三軍臺大隊。即使是龍舟比賽,在老澴河不爭第一,也往往不休。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

(孝感日報毛峰圖/蘇格清文)題記:湖北孝感老澴河,自河口大堤東行18裡,在三軍臺與磙子河(現名槐蔭河)交匯,形成河寬水深,波平浪靜的三汊河水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這裡船隻南來北往,檣帆林立。 “檣帆落處遠鄉思,砧杵動時歸客情。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三軍臺碼頭

作為城東門戶,三軍臺的富庶,與兩河交匯,特別是與老澴河四通八達有天然聯繫。在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三軍臺漁業、水運發達。其老碼頭,高約三丈,寬有一米多,自下而上,用石頭累積鋪就,就高程和規模而言,僅次於孝感老城的城隍潭大碼頭。該碼頭比較陡峭,小孩在上面爬坡,需要大人攜帶,以防掉進大河裡。跨過碼頭,沿岸街道有各種商業網點。其中早點有油條豆漿,晚餐有餅鋪飯館;衣料布匹,日常雜貨,店鋪為數眾多。還有醫藥門店,隨時應診購藥……碼頭附近,還曾有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的紅色交通站。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河畈蠻荒之地,原本地廣而人稀。三軍臺發展成為富甲一方的好地方,其起源發展與澴東崔氏、孫氏等家族都密切相關。在立草為標,捐稅為地的明代,先有崔氏在此拓荒。崔氏人丁不旺,引來澴東孫氏加盟。孫氏加盟的具體時間,是514年前的明朝中期。明初開國功臣孫氏忠愍公,賜葬孝邑大東門外九真寺之龍泉井。為舉祭展拜之便,澴東孫氏始祖念聲公,於公元1505年,擇址澴河之濱,被湖(董家湖)面河,披榛劈土,築臺卜宅,命名三軍臺居焉。一直到解放初期,這個地方仍屬河湖沼澤地帶,不時會被兩河淹沒。艱苦創業,是竹爐壁灶維持生計。經過歷代墾殖,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三軍臺才成為孝感城東的一方寶地,老臺子的居住人口,由解放初的不足400人,擴展到現在1.5萬人。在70年時間裡,人口增長37.5倍,成為城東的一個大型社區。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孫氏的原居人口,在三軍臺老臺子佔90以上。其中船民,在該村落曾佔70%以上。孫家先輩,專題研究河洛之學的有第9世祖榮焯,晚年著有對竹軒文集族內共享。在這個意義範疇內,用客觀公允的觀點看,澴東孫氏的家族史,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著三軍臺社區的發展史。三軍臺的變遷拓展,與三軍臺的孫氏文化,是緊密融合在一起的。三軍臺孫氏的文化基因,集中表現為天下為公,克己奉公;忠孝兼備,省己待人;吃苦耐勞,不屈不撓;深謀遠慮,敢為人先。計劃經濟時代,交公糧稅費,一直走在前列。上水利工程,上級經常把最難完成的河段,交給三軍臺大隊。即使是龍舟比賽,在老澴河不爭第一,也往往不休。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

(孝感日報毛峰圖/蘇格清文)題記:湖北孝感老澴河,自河口大堤東行18裡,在三軍臺與磙子河(現名槐蔭河)交匯,形成河寬水深,波平浪靜的三汊河水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這裡船隻南來北往,檣帆林立。 “檣帆落處遠鄉思,砧杵動時歸客情。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三軍臺碼頭

作為城東門戶,三軍臺的富庶,與兩河交匯,特別是與老澴河四通八達有天然聯繫。在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三軍臺漁業、水運發達。其老碼頭,高約三丈,寬有一米多,自下而上,用石頭累積鋪就,就高程和規模而言,僅次於孝感老城的城隍潭大碼頭。該碼頭比較陡峭,小孩在上面爬坡,需要大人攜帶,以防掉進大河裡。跨過碼頭,沿岸街道有各種商業網點。其中早點有油條豆漿,晚餐有餅鋪飯館;衣料布匹,日常雜貨,店鋪為數眾多。還有醫藥門店,隨時應診購藥……碼頭附近,還曾有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的紅色交通站。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河畈蠻荒之地,原本地廣而人稀。三軍臺發展成為富甲一方的好地方,其起源發展與澴東崔氏、孫氏等家族都密切相關。在立草為標,捐稅為地的明代,先有崔氏在此拓荒。崔氏人丁不旺,引來澴東孫氏加盟。孫氏加盟的具體時間,是514年前的明朝中期。明初開國功臣孫氏忠愍公,賜葬孝邑大東門外九真寺之龍泉井。為舉祭展拜之便,澴東孫氏始祖念聲公,於公元1505年,擇址澴河之濱,被湖(董家湖)面河,披榛劈土,築臺卜宅,命名三軍臺居焉。一直到解放初期,這個地方仍屬河湖沼澤地帶,不時會被兩河淹沒。艱苦創業,是竹爐壁灶維持生計。經過歷代墾殖,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三軍臺才成為孝感城東的一方寶地,老臺子的居住人口,由解放初的不足400人,擴展到現在1.5萬人。在70年時間裡,人口增長37.5倍,成為城東的一個大型社區。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孫氏的原居人口,在三軍臺老臺子佔90以上。其中船民,在該村落曾佔70%以上。孫家先輩,專題研究河洛之學的有第9世祖榮焯,晚年著有對竹軒文集族內共享。在這個意義範疇內,用客觀公允的觀點看,澴東孫氏的家族史,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著三軍臺社區的發展史。三軍臺的變遷拓展,與三軍臺的孫氏文化,是緊密融合在一起的。三軍臺孫氏的文化基因,集中表現為天下為公,克己奉公;忠孝兼備,省己待人;吃苦耐勞,不屈不撓;深謀遠慮,敢為人先。計劃經濟時代,交公糧稅費,一直走在前列。上水利工程,上級經常把最難完成的河段,交給三軍臺大隊。即使是龍舟比賽,在老澴河不爭第一,也往往不休。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

(孝感日報毛峰圖/蘇格清文)題記:湖北孝感老澴河,自河口大堤東行18裡,在三軍臺與磙子河(現名槐蔭河)交匯,形成河寬水深,波平浪靜的三汊河水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這裡船隻南來北往,檣帆林立。 “檣帆落處遠鄉思,砧杵動時歸客情。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三軍臺碼頭

作為城東門戶,三軍臺的富庶,與兩河交匯,特別是與老澴河四通八達有天然聯繫。在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三軍臺漁業、水運發達。其老碼頭,高約三丈,寬有一米多,自下而上,用石頭累積鋪就,就高程和規模而言,僅次於孝感老城的城隍潭大碼頭。該碼頭比較陡峭,小孩在上面爬坡,需要大人攜帶,以防掉進大河裡。跨過碼頭,沿岸街道有各種商業網點。其中早點有油條豆漿,晚餐有餅鋪飯館;衣料布匹,日常雜貨,店鋪為數眾多。還有醫藥門店,隨時應診購藥……碼頭附近,還曾有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的紅色交通站。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河畈蠻荒之地,原本地廣而人稀。三軍臺發展成為富甲一方的好地方,其起源發展與澴東崔氏、孫氏等家族都密切相關。在立草為標,捐稅為地的明代,先有崔氏在此拓荒。崔氏人丁不旺,引來澴東孫氏加盟。孫氏加盟的具體時間,是514年前的明朝中期。明初開國功臣孫氏忠愍公,賜葬孝邑大東門外九真寺之龍泉井。為舉祭展拜之便,澴東孫氏始祖念聲公,於公元1505年,擇址澴河之濱,被湖(董家湖)面河,披榛劈土,築臺卜宅,命名三軍臺居焉。一直到解放初期,這個地方仍屬河湖沼澤地帶,不時會被兩河淹沒。艱苦創業,是竹爐壁灶維持生計。經過歷代墾殖,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三軍臺才成為孝感城東的一方寶地,老臺子的居住人口,由解放初的不足400人,擴展到現在1.5萬人。在70年時間裡,人口增長37.5倍,成為城東的一個大型社區。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孫氏的原居人口,在三軍臺老臺子佔90以上。其中船民,在該村落曾佔70%以上。孫家先輩,專題研究河洛之學的有第9世祖榮焯,晚年著有對竹軒文集族內共享。在這個意義範疇內,用客觀公允的觀點看,澴東孫氏的家族史,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著三軍臺社區的發展史。三軍臺的變遷拓展,與三軍臺的孫氏文化,是緊密融合在一起的。三軍臺孫氏的文化基因,集中表現為天下為公,克己奉公;忠孝兼備,省己待人;吃苦耐勞,不屈不撓;深謀遠慮,敢為人先。計劃經濟時代,交公糧稅費,一直走在前列。上水利工程,上級經常把最難完成的河段,交給三軍臺大隊。即使是龍舟比賽,在老澴河不爭第一,也往往不休。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

(孝感日報毛峰圖/蘇格清文)題記:湖北孝感老澴河,自河口大堤東行18裡,在三軍臺與磙子河(現名槐蔭河)交匯,形成河寬水深,波平浪靜的三汊河水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這裡船隻南來北往,檣帆林立。 “檣帆落處遠鄉思,砧杵動時歸客情。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三軍臺碼頭

作為城東門戶,三軍臺的富庶,與兩河交匯,特別是與老澴河四通八達有天然聯繫。在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三軍臺漁業、水運發達。其老碼頭,高約三丈,寬有一米多,自下而上,用石頭累積鋪就,就高程和規模而言,僅次於孝感老城的城隍潭大碼頭。該碼頭比較陡峭,小孩在上面爬坡,需要大人攜帶,以防掉進大河裡。跨過碼頭,沿岸街道有各種商業網點。其中早點有油條豆漿,晚餐有餅鋪飯館;衣料布匹,日常雜貨,店鋪為數眾多。還有醫藥門店,隨時應診購藥……碼頭附近,還曾有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的紅色交通站。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河畈蠻荒之地,原本地廣而人稀。三軍臺發展成為富甲一方的好地方,其起源發展與澴東崔氏、孫氏等家族都密切相關。在立草為標,捐稅為地的明代,先有崔氏在此拓荒。崔氏人丁不旺,引來澴東孫氏加盟。孫氏加盟的具體時間,是514年前的明朝中期。明初開國功臣孫氏忠愍公,賜葬孝邑大東門外九真寺之龍泉井。為舉祭展拜之便,澴東孫氏始祖念聲公,於公元1505年,擇址澴河之濱,被湖(董家湖)面河,披榛劈土,築臺卜宅,命名三軍臺居焉。一直到解放初期,這個地方仍屬河湖沼澤地帶,不時會被兩河淹沒。艱苦創業,是竹爐壁灶維持生計。經過歷代墾殖,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三軍臺才成為孝感城東的一方寶地,老臺子的居住人口,由解放初的不足400人,擴展到現在1.5萬人。在70年時間裡,人口增長37.5倍,成為城東的一個大型社區。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孫氏的原居人口,在三軍臺老臺子佔90以上。其中船民,在該村落曾佔70%以上。孫家先輩,專題研究河洛之學的有第9世祖榮焯,晚年著有對竹軒文集族內共享。在這個意義範疇內,用客觀公允的觀點看,澴東孫氏的家族史,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著三軍臺社區的發展史。三軍臺的變遷拓展,與三軍臺的孫氏文化,是緊密融合在一起的。三軍臺孫氏的文化基因,集中表現為天下為公,克己奉公;忠孝兼備,省己待人;吃苦耐勞,不屈不撓;深謀遠慮,敢為人先。計劃經濟時代,交公糧稅費,一直走在前列。上水利工程,上級經常把最難完成的河段,交給三軍臺大隊。即使是龍舟比賽,在老澴河不爭第一,也往往不休。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後,三軍臺率先轉行改業,從水域經濟改為陸地經濟。在農業經濟的基礎上,大步發展工商業與建築業。抓住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三軍臺的商貿經濟異軍突起,其中兩水產業:水產、水果產業,買全國,賣全國,遠近有名。作為城郊,在水、電、氣等安裝使用方面,在孝南全區屢屢拔得頭籌。宜居環境方面,樓房林立,綠化美化,相關設施的現代化程度高,許多人稱其為孝感的小香港城。

"

(孝感日報毛峰圖/蘇格清文)題記:湖北孝感老澴河,自河口大堤東行18裡,在三軍臺與磙子河(現名槐蔭河)交匯,形成河寬水深,波平浪靜的三汊河水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這裡船隻南來北往,檣帆林立。 “檣帆落處遠鄉思,砧杵動時歸客情。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三軍臺碼頭

作為城東門戶,三軍臺的富庶,與兩河交匯,特別是與老澴河四通八達有天然聯繫。在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三軍臺漁業、水運發達。其老碼頭,高約三丈,寬有一米多,自下而上,用石頭累積鋪就,就高程和規模而言,僅次於孝感老城的城隍潭大碼頭。該碼頭比較陡峭,小孩在上面爬坡,需要大人攜帶,以防掉進大河裡。跨過碼頭,沿岸街道有各種商業網點。其中早點有油條豆漿,晚餐有餅鋪飯館;衣料布匹,日常雜貨,店鋪為數眾多。還有醫藥門店,隨時應診購藥……碼頭附近,還曾有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的紅色交通站。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河畈蠻荒之地,原本地廣而人稀。三軍臺發展成為富甲一方的好地方,其起源發展與澴東崔氏、孫氏等家族都密切相關。在立草為標,捐稅為地的明代,先有崔氏在此拓荒。崔氏人丁不旺,引來澴東孫氏加盟。孫氏加盟的具體時間,是514年前的明朝中期。明初開國功臣孫氏忠愍公,賜葬孝邑大東門外九真寺之龍泉井。為舉祭展拜之便,澴東孫氏始祖念聲公,於公元1505年,擇址澴河之濱,被湖(董家湖)面河,披榛劈土,築臺卜宅,命名三軍臺居焉。一直到解放初期,這個地方仍屬河湖沼澤地帶,不時會被兩河淹沒。艱苦創業,是竹爐壁灶維持生計。經過歷代墾殖,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三軍臺才成為孝感城東的一方寶地,老臺子的居住人口,由解放初的不足400人,擴展到現在1.5萬人。在70年時間裡,人口增長37.5倍,成為城東的一個大型社區。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孫氏的原居人口,在三軍臺老臺子佔90以上。其中船民,在該村落曾佔70%以上。孫家先輩,專題研究河洛之學的有第9世祖榮焯,晚年著有對竹軒文集族內共享。在這個意義範疇內,用客觀公允的觀點看,澴東孫氏的家族史,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著三軍臺社區的發展史。三軍臺的變遷拓展,與三軍臺的孫氏文化,是緊密融合在一起的。三軍臺孫氏的文化基因,集中表現為天下為公,克己奉公;忠孝兼備,省己待人;吃苦耐勞,不屈不撓;深謀遠慮,敢為人先。計劃經濟時代,交公糧稅費,一直走在前列。上水利工程,上級經常把最難完成的河段,交給三軍臺大隊。即使是龍舟比賽,在老澴河不爭第一,也往往不休。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後,三軍臺率先轉行改業,從水域經濟改為陸地經濟。在農業經濟的基礎上,大步發展工商業與建築業。抓住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三軍臺的商貿經濟異軍突起,其中兩水產業:水產、水果產業,買全國,賣全國,遠近有名。作為城郊,在水、電、氣等安裝使用方面,在孝南全區屢屢拔得頭籌。宜居環境方面,樓房林立,綠化美化,相關設施的現代化程度高,許多人稱其為孝感的小香港城。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

(孝感日報毛峰圖/蘇格清文)題記:湖北孝感老澴河,自河口大堤東行18裡,在三軍臺與磙子河(現名槐蔭河)交匯,形成河寬水深,波平浪靜的三汊河水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這裡船隻南來北往,檣帆林立。 “檣帆落處遠鄉思,砧杵動時歸客情。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三軍臺碼頭

作為城東門戶,三軍臺的富庶,與兩河交匯,特別是與老澴河四通八達有天然聯繫。在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三軍臺漁業、水運發達。其老碼頭,高約三丈,寬有一米多,自下而上,用石頭累積鋪就,就高程和規模而言,僅次於孝感老城的城隍潭大碼頭。該碼頭比較陡峭,小孩在上面爬坡,需要大人攜帶,以防掉進大河裡。跨過碼頭,沿岸街道有各種商業網點。其中早點有油條豆漿,晚餐有餅鋪飯館;衣料布匹,日常雜貨,店鋪為數眾多。還有醫藥門店,隨時應診購藥……碼頭附近,還曾有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的紅色交通站。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河畈蠻荒之地,原本地廣而人稀。三軍臺發展成為富甲一方的好地方,其起源發展與澴東崔氏、孫氏等家族都密切相關。在立草為標,捐稅為地的明代,先有崔氏在此拓荒。崔氏人丁不旺,引來澴東孫氏加盟。孫氏加盟的具體時間,是514年前的明朝中期。明初開國功臣孫氏忠愍公,賜葬孝邑大東門外九真寺之龍泉井。為舉祭展拜之便,澴東孫氏始祖念聲公,於公元1505年,擇址澴河之濱,被湖(董家湖)面河,披榛劈土,築臺卜宅,命名三軍臺居焉。一直到解放初期,這個地方仍屬河湖沼澤地帶,不時會被兩河淹沒。艱苦創業,是竹爐壁灶維持生計。經過歷代墾殖,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三軍臺才成為孝感城東的一方寶地,老臺子的居住人口,由解放初的不足400人,擴展到現在1.5萬人。在70年時間裡,人口增長37.5倍,成為城東的一個大型社區。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孫氏的原居人口,在三軍臺老臺子佔90以上。其中船民,在該村落曾佔70%以上。孫家先輩,專題研究河洛之學的有第9世祖榮焯,晚年著有對竹軒文集族內共享。在這個意義範疇內,用客觀公允的觀點看,澴東孫氏的家族史,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著三軍臺社區的發展史。三軍臺的變遷拓展,與三軍臺的孫氏文化,是緊密融合在一起的。三軍臺孫氏的文化基因,集中表現為天下為公,克己奉公;忠孝兼備,省己待人;吃苦耐勞,不屈不撓;深謀遠慮,敢為人先。計劃經濟時代,交公糧稅費,一直走在前列。上水利工程,上級經常把最難完成的河段,交給三軍臺大隊。即使是龍舟比賽,在老澴河不爭第一,也往往不休。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後,三軍臺率先轉行改業,從水域經濟改為陸地經濟。在農業經濟的基礎上,大步發展工商業與建築業。抓住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三軍臺的商貿經濟異軍突起,其中兩水產業:水產、水果產業,買全國,賣全國,遠近有名。作為城郊,在水、電、氣等安裝使用方面,在孝南全區屢屢拔得頭籌。宜居環境方面,樓房林立,綠化美化,相關設施的現代化程度高,許多人稱其為孝感的小香港城。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

(孝感日報毛峰圖/蘇格清文)題記:湖北孝感老澴河,自河口大堤東行18裡,在三軍臺與磙子河(現名槐蔭河)交匯,形成河寬水深,波平浪靜的三汊河水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這裡船隻南來北往,檣帆林立。 “檣帆落處遠鄉思,砧杵動時歸客情。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三軍臺碼頭

作為城東門戶,三軍臺的富庶,與兩河交匯,特別是與老澴河四通八達有天然聯繫。在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三軍臺漁業、水運發達。其老碼頭,高約三丈,寬有一米多,自下而上,用石頭累積鋪就,就高程和規模而言,僅次於孝感老城的城隍潭大碼頭。該碼頭比較陡峭,小孩在上面爬坡,需要大人攜帶,以防掉進大河裡。跨過碼頭,沿岸街道有各種商業網點。其中早點有油條豆漿,晚餐有餅鋪飯館;衣料布匹,日常雜貨,店鋪為數眾多。還有醫藥門店,隨時應診購藥……碼頭附近,還曾有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的紅色交通站。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河畈蠻荒之地,原本地廣而人稀。三軍臺發展成為富甲一方的好地方,其起源發展與澴東崔氏、孫氏等家族都密切相關。在立草為標,捐稅為地的明代,先有崔氏在此拓荒。崔氏人丁不旺,引來澴東孫氏加盟。孫氏加盟的具體時間,是514年前的明朝中期。明初開國功臣孫氏忠愍公,賜葬孝邑大東門外九真寺之龍泉井。為舉祭展拜之便,澴東孫氏始祖念聲公,於公元1505年,擇址澴河之濱,被湖(董家湖)面河,披榛劈土,築臺卜宅,命名三軍臺居焉。一直到解放初期,這個地方仍屬河湖沼澤地帶,不時會被兩河淹沒。艱苦創業,是竹爐壁灶維持生計。經過歷代墾殖,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三軍臺才成為孝感城東的一方寶地,老臺子的居住人口,由解放初的不足400人,擴展到現在1.5萬人。在70年時間裡,人口增長37.5倍,成為城東的一個大型社區。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孫氏的原居人口,在三軍臺老臺子佔90以上。其中船民,在該村落曾佔70%以上。孫家先輩,專題研究河洛之學的有第9世祖榮焯,晚年著有對竹軒文集族內共享。在這個意義範疇內,用客觀公允的觀點看,澴東孫氏的家族史,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著三軍臺社區的發展史。三軍臺的變遷拓展,與三軍臺的孫氏文化,是緊密融合在一起的。三軍臺孫氏的文化基因,集中表現為天下為公,克己奉公;忠孝兼備,省己待人;吃苦耐勞,不屈不撓;深謀遠慮,敢為人先。計劃經濟時代,交公糧稅費,一直走在前列。上水利工程,上級經常把最難完成的河段,交給三軍臺大隊。即使是龍舟比賽,在老澴河不爭第一,也往往不休。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後,三軍臺率先轉行改業,從水域經濟改為陸地經濟。在農業經濟的基礎上,大步發展工商業與建築業。抓住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三軍臺的商貿經濟異軍突起,其中兩水產業:水產、水果產業,買全國,賣全國,遠近有名。作為城郊,在水、電、氣等安裝使用方面,在孝南全區屢屢拔得頭籌。宜居環境方面,樓房林立,綠化美化,相關設施的現代化程度高,許多人稱其為孝感的小香港城。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

(孝感日報毛峰圖/蘇格清文)題記:湖北孝感老澴河,自河口大堤東行18裡,在三軍臺與磙子河(現名槐蔭河)交匯,形成河寬水深,波平浪靜的三汊河水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這裡船隻南來北往,檣帆林立。 “檣帆落處遠鄉思,砧杵動時歸客情。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三軍臺碼頭

作為城東門戶,三軍臺的富庶,與兩河交匯,特別是與老澴河四通八達有天然聯繫。在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三軍臺漁業、水運發達。其老碼頭,高約三丈,寬有一米多,自下而上,用石頭累積鋪就,就高程和規模而言,僅次於孝感老城的城隍潭大碼頭。該碼頭比較陡峭,小孩在上面爬坡,需要大人攜帶,以防掉進大河裡。跨過碼頭,沿岸街道有各種商業網點。其中早點有油條豆漿,晚餐有餅鋪飯館;衣料布匹,日常雜貨,店鋪為數眾多。還有醫藥門店,隨時應診購藥……碼頭附近,還曾有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的紅色交通站。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河畈蠻荒之地,原本地廣而人稀。三軍臺發展成為富甲一方的好地方,其起源發展與澴東崔氏、孫氏等家族都密切相關。在立草為標,捐稅為地的明代,先有崔氏在此拓荒。崔氏人丁不旺,引來澴東孫氏加盟。孫氏加盟的具體時間,是514年前的明朝中期。明初開國功臣孫氏忠愍公,賜葬孝邑大東門外九真寺之龍泉井。為舉祭展拜之便,澴東孫氏始祖念聲公,於公元1505年,擇址澴河之濱,被湖(董家湖)面河,披榛劈土,築臺卜宅,命名三軍臺居焉。一直到解放初期,這個地方仍屬河湖沼澤地帶,不時會被兩河淹沒。艱苦創業,是竹爐壁灶維持生計。經過歷代墾殖,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三軍臺才成為孝感城東的一方寶地,老臺子的居住人口,由解放初的不足400人,擴展到現在1.5萬人。在70年時間裡,人口增長37.5倍,成為城東的一個大型社區。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孫氏的原居人口,在三軍臺老臺子佔90以上。其中船民,在該村落曾佔70%以上。孫家先輩,專題研究河洛之學的有第9世祖榮焯,晚年著有對竹軒文集族內共享。在這個意義範疇內,用客觀公允的觀點看,澴東孫氏的家族史,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著三軍臺社區的發展史。三軍臺的變遷拓展,與三軍臺的孫氏文化,是緊密融合在一起的。三軍臺孫氏的文化基因,集中表現為天下為公,克己奉公;忠孝兼備,省己待人;吃苦耐勞,不屈不撓;深謀遠慮,敢為人先。計劃經濟時代,交公糧稅費,一直走在前列。上水利工程,上級經常把最難完成的河段,交給三軍臺大隊。即使是龍舟比賽,在老澴河不爭第一,也往往不休。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後,三軍臺率先轉行改業,從水域經濟改為陸地經濟。在農業經濟的基礎上,大步發展工商業與建築業。抓住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三軍臺的商貿經濟異軍突起,其中兩水產業:水產、水果產業,買全國,賣全國,遠近有名。作為城郊,在水、電、氣等安裝使用方面,在孝南全區屢屢拔得頭籌。宜居環境方面,樓房林立,綠化美化,相關設施的現代化程度高,許多人稱其為孝感的小香港城。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

(孝感日報毛峰圖/蘇格清文)題記:湖北孝感老澴河,自河口大堤東行18裡,在三軍臺與磙子河(現名槐蔭河)交匯,形成河寬水深,波平浪靜的三汊河水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這裡船隻南來北往,檣帆林立。 “檣帆落處遠鄉思,砧杵動時歸客情。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三軍臺碼頭

作為城東門戶,三軍臺的富庶,與兩河交匯,特別是與老澴河四通八達有天然聯繫。在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三軍臺漁業、水運發達。其老碼頭,高約三丈,寬有一米多,自下而上,用石頭累積鋪就,就高程和規模而言,僅次於孝感老城的城隍潭大碼頭。該碼頭比較陡峭,小孩在上面爬坡,需要大人攜帶,以防掉進大河裡。跨過碼頭,沿岸街道有各種商業網點。其中早點有油條豆漿,晚餐有餅鋪飯館;衣料布匹,日常雜貨,店鋪為數眾多。還有醫藥門店,隨時應診購藥……碼頭附近,還曾有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的紅色交通站。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河畈蠻荒之地,原本地廣而人稀。三軍臺發展成為富甲一方的好地方,其起源發展與澴東崔氏、孫氏等家族都密切相關。在立草為標,捐稅為地的明代,先有崔氏在此拓荒。崔氏人丁不旺,引來澴東孫氏加盟。孫氏加盟的具體時間,是514年前的明朝中期。明初開國功臣孫氏忠愍公,賜葬孝邑大東門外九真寺之龍泉井。為舉祭展拜之便,澴東孫氏始祖念聲公,於公元1505年,擇址澴河之濱,被湖(董家湖)面河,披榛劈土,築臺卜宅,命名三軍臺居焉。一直到解放初期,這個地方仍屬河湖沼澤地帶,不時會被兩河淹沒。艱苦創業,是竹爐壁灶維持生計。經過歷代墾殖,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三軍臺才成為孝感城東的一方寶地,老臺子的居住人口,由解放初的不足400人,擴展到現在1.5萬人。在70年時間裡,人口增長37.5倍,成為城東的一個大型社區。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孫氏的原居人口,在三軍臺老臺子佔90以上。其中船民,在該村落曾佔70%以上。孫家先輩,專題研究河洛之學的有第9世祖榮焯,晚年著有對竹軒文集族內共享。在這個意義範疇內,用客觀公允的觀點看,澴東孫氏的家族史,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著三軍臺社區的發展史。三軍臺的變遷拓展,與三軍臺的孫氏文化,是緊密融合在一起的。三軍臺孫氏的文化基因,集中表現為天下為公,克己奉公;忠孝兼備,省己待人;吃苦耐勞,不屈不撓;深謀遠慮,敢為人先。計劃經濟時代,交公糧稅費,一直走在前列。上水利工程,上級經常把最難完成的河段,交給三軍臺大隊。即使是龍舟比賽,在老澴河不爭第一,也往往不休。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後,三軍臺率先轉行改業,從水域經濟改為陸地經濟。在農業經濟的基礎上,大步發展工商業與建築業。抓住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三軍臺的商貿經濟異軍突起,其中兩水產業:水產、水果產業,買全國,賣全國,遠近有名。作為城郊,在水、電、氣等安裝使用方面,在孝南全區屢屢拔得頭籌。宜居環境方面,樓房林立,綠化美化,相關設施的現代化程度高,許多人稱其為孝感的小香港城。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

(孝感日報毛峰圖/蘇格清文)題記:湖北孝感老澴河,自河口大堤東行18裡,在三軍臺與磙子河(現名槐蔭河)交匯,形成河寬水深,波平浪靜的三汊河水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這裡船隻南來北往,檣帆林立。 “檣帆落處遠鄉思,砧杵動時歸客情。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三軍臺碼頭

作為城東門戶,三軍臺的富庶,與兩河交匯,特別是與老澴河四通八達有天然聯繫。在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三軍臺漁業、水運發達。其老碼頭,高約三丈,寬有一米多,自下而上,用石頭累積鋪就,就高程和規模而言,僅次於孝感老城的城隍潭大碼頭。該碼頭比較陡峭,小孩在上面爬坡,需要大人攜帶,以防掉進大河裡。跨過碼頭,沿岸街道有各種商業網點。其中早點有油條豆漿,晚餐有餅鋪飯館;衣料布匹,日常雜貨,店鋪為數眾多。還有醫藥門店,隨時應診購藥……碼頭附近,還曾有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的紅色交通站。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河畈蠻荒之地,原本地廣而人稀。三軍臺發展成為富甲一方的好地方,其起源發展與澴東崔氏、孫氏等家族都密切相關。在立草為標,捐稅為地的明代,先有崔氏在此拓荒。崔氏人丁不旺,引來澴東孫氏加盟。孫氏加盟的具體時間,是514年前的明朝中期。明初開國功臣孫氏忠愍公,賜葬孝邑大東門外九真寺之龍泉井。為舉祭展拜之便,澴東孫氏始祖念聲公,於公元1505年,擇址澴河之濱,被湖(董家湖)面河,披榛劈土,築臺卜宅,命名三軍臺居焉。一直到解放初期,這個地方仍屬河湖沼澤地帶,不時會被兩河淹沒。艱苦創業,是竹爐壁灶維持生計。經過歷代墾殖,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三軍臺才成為孝感城東的一方寶地,老臺子的居住人口,由解放初的不足400人,擴展到現在1.5萬人。在70年時間裡,人口增長37.5倍,成為城東的一個大型社區。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孫氏的原居人口,在三軍臺老臺子佔90以上。其中船民,在該村落曾佔70%以上。孫家先輩,專題研究河洛之學的有第9世祖榮焯,晚年著有對竹軒文集族內共享。在這個意義範疇內,用客觀公允的觀點看,澴東孫氏的家族史,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著三軍臺社區的發展史。三軍臺的變遷拓展,與三軍臺的孫氏文化,是緊密融合在一起的。三軍臺孫氏的文化基因,集中表現為天下為公,克己奉公;忠孝兼備,省己待人;吃苦耐勞,不屈不撓;深謀遠慮,敢為人先。計劃經濟時代,交公糧稅費,一直走在前列。上水利工程,上級經常把最難完成的河段,交給三軍臺大隊。即使是龍舟比賽,在老澴河不爭第一,也往往不休。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後,三軍臺率先轉行改業,從水域經濟改為陸地經濟。在農業經濟的基礎上,大步發展工商業與建築業。抓住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三軍臺的商貿經濟異軍突起,其中兩水產業:水產、水果產業,買全國,賣全國,遠近有名。作為城郊,在水、電、氣等安裝使用方面,在孝南全區屢屢拔得頭籌。宜居環境方面,樓房林立,綠化美化,相關設施的現代化程度高,許多人稱其為孝感的小香港城。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

(孝感日報毛峰圖/蘇格清文)題記:湖北孝感老澴河,自河口大堤東行18裡,在三軍臺與磙子河(現名槐蔭河)交匯,形成河寬水深,波平浪靜的三汊河水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這裡船隻南來北往,檣帆林立。 “檣帆落處遠鄉思,砧杵動時歸客情。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三軍臺碼頭

作為城東門戶,三軍臺的富庶,與兩河交匯,特別是與老澴河四通八達有天然聯繫。在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三軍臺漁業、水運發達。其老碼頭,高約三丈,寬有一米多,自下而上,用石頭累積鋪就,就高程和規模而言,僅次於孝感老城的城隍潭大碼頭。該碼頭比較陡峭,小孩在上面爬坡,需要大人攜帶,以防掉進大河裡。跨過碼頭,沿岸街道有各種商業網點。其中早點有油條豆漿,晚餐有餅鋪飯館;衣料布匹,日常雜貨,店鋪為數眾多。還有醫藥門店,隨時應診購藥……碼頭附近,還曾有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的紅色交通站。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河畈蠻荒之地,原本地廣而人稀。三軍臺發展成為富甲一方的好地方,其起源發展與澴東崔氏、孫氏等家族都密切相關。在立草為標,捐稅為地的明代,先有崔氏在此拓荒。崔氏人丁不旺,引來澴東孫氏加盟。孫氏加盟的具體時間,是514年前的明朝中期。明初開國功臣孫氏忠愍公,賜葬孝邑大東門外九真寺之龍泉井。為舉祭展拜之便,澴東孫氏始祖念聲公,於公元1505年,擇址澴河之濱,被湖(董家湖)面河,披榛劈土,築臺卜宅,命名三軍臺居焉。一直到解放初期,這個地方仍屬河湖沼澤地帶,不時會被兩河淹沒。艱苦創業,是竹爐壁灶維持生計。經過歷代墾殖,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三軍臺才成為孝感城東的一方寶地,老臺子的居住人口,由解放初的不足400人,擴展到現在1.5萬人。在70年時間裡,人口增長37.5倍,成為城東的一個大型社區。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孫氏的原居人口,在三軍臺老臺子佔90以上。其中船民,在該村落曾佔70%以上。孫家先輩,專題研究河洛之學的有第9世祖榮焯,晚年著有對竹軒文集族內共享。在這個意義範疇內,用客觀公允的觀點看,澴東孫氏的家族史,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著三軍臺社區的發展史。三軍臺的變遷拓展,與三軍臺的孫氏文化,是緊密融合在一起的。三軍臺孫氏的文化基因,集中表現為天下為公,克己奉公;忠孝兼備,省己待人;吃苦耐勞,不屈不撓;深謀遠慮,敢為人先。計劃經濟時代,交公糧稅費,一直走在前列。上水利工程,上級經常把最難完成的河段,交給三軍臺大隊。即使是龍舟比賽,在老澴河不爭第一,也往往不休。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後,三軍臺率先轉行改業,從水域經濟改為陸地經濟。在農業經濟的基礎上,大步發展工商業與建築業。抓住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三軍臺的商貿經濟異軍突起,其中兩水產業:水產、水果產業,買全國,賣全國,遠近有名。作為城郊,在水、電、氣等安裝使用方面,在孝南全區屢屢拔得頭籌。宜居環境方面,樓房林立,綠化美化,相關設施的現代化程度高,許多人稱其為孝感的小香港城。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三軍臺孫氏,站立反帝反封建潮頭,與近代革命關係密切的著名人物,首推孫錦章先生。錦章先生與董必武先生同科、同學,同為是清末秀才。他不僅文章錦秀,而且積極加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的武昌首義。他在黎元洪鄂軍都督府任過要職,以後致力於教育事業,培養了李洞章、丁潤石、樂繼韶、王百強、顏光弟、範陀、塗光緒等一大批革命黨人。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公以民族大義為重,毅然決然送子侄伯勳、啟勳和藻勳到延安,到抗日前線……

"

(孝感日報毛峰圖/蘇格清文)題記:湖北孝感老澴河,自河口大堤東行18裡,在三軍臺與磙子河(現名槐蔭河)交匯,形成河寬水深,波平浪靜的三汊河水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這裡船隻南來北往,檣帆林立。 “檣帆落處遠鄉思,砧杵動時歸客情。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三軍臺碼頭

作為城東門戶,三軍臺的富庶,與兩河交匯,特別是與老澴河四通八達有天然聯繫。在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三軍臺漁業、水運發達。其老碼頭,高約三丈,寬有一米多,自下而上,用石頭累積鋪就,就高程和規模而言,僅次於孝感老城的城隍潭大碼頭。該碼頭比較陡峭,小孩在上面爬坡,需要大人攜帶,以防掉進大河裡。跨過碼頭,沿岸街道有各種商業網點。其中早點有油條豆漿,晚餐有餅鋪飯館;衣料布匹,日常雜貨,店鋪為數眾多。還有醫藥門店,隨時應診購藥……碼頭附近,還曾有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的紅色交通站。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河畈蠻荒之地,原本地廣而人稀。三軍臺發展成為富甲一方的好地方,其起源發展與澴東崔氏、孫氏等家族都密切相關。在立草為標,捐稅為地的明代,先有崔氏在此拓荒。崔氏人丁不旺,引來澴東孫氏加盟。孫氏加盟的具體時間,是514年前的明朝中期。明初開國功臣孫氏忠愍公,賜葬孝邑大東門外九真寺之龍泉井。為舉祭展拜之便,澴東孫氏始祖念聲公,於公元1505年,擇址澴河之濱,被湖(董家湖)面河,披榛劈土,築臺卜宅,命名三軍臺居焉。一直到解放初期,這個地方仍屬河湖沼澤地帶,不時會被兩河淹沒。艱苦創業,是竹爐壁灶維持生計。經過歷代墾殖,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三軍臺才成為孝感城東的一方寶地,老臺子的居住人口,由解放初的不足400人,擴展到現在1.5萬人。在70年時間裡,人口增長37.5倍,成為城東的一個大型社區。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孫氏的原居人口,在三軍臺老臺子佔90以上。其中船民,在該村落曾佔70%以上。孫家先輩,專題研究河洛之學的有第9世祖榮焯,晚年著有對竹軒文集族內共享。在這個意義範疇內,用客觀公允的觀點看,澴東孫氏的家族史,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著三軍臺社區的發展史。三軍臺的變遷拓展,與三軍臺的孫氏文化,是緊密融合在一起的。三軍臺孫氏的文化基因,集中表現為天下為公,克己奉公;忠孝兼備,省己待人;吃苦耐勞,不屈不撓;深謀遠慮,敢為人先。計劃經濟時代,交公糧稅費,一直走在前列。上水利工程,上級經常把最難完成的河段,交給三軍臺大隊。即使是龍舟比賽,在老澴河不爭第一,也往往不休。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後,三軍臺率先轉行改業,從水域經濟改為陸地經濟。在農業經濟的基礎上,大步發展工商業與建築業。抓住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三軍臺的商貿經濟異軍突起,其中兩水產業:水產、水果產業,買全國,賣全國,遠近有名。作為城郊,在水、電、氣等安裝使用方面,在孝南全區屢屢拔得頭籌。宜居環境方面,樓房林立,綠化美化,相關設施的現代化程度高,許多人稱其為孝感的小香港城。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三軍臺孫氏,站立反帝反封建潮頭,與近代革命關係密切的著名人物,首推孫錦章先生。錦章先生與董必武先生同科、同學,同為是清末秀才。他不僅文章錦秀,而且積極加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的武昌首義。他在黎元洪鄂軍都督府任過要職,以後致力於教育事業,培養了李洞章、丁潤石、樂繼韶、王百強、顏光弟、範陀、塗光緒等一大批革命黨人。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公以民族大義為重,毅然決然送子侄伯勳、啟勳和藻勳到延安,到抗日前線……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

(孝感日報毛峰圖/蘇格清文)題記:湖北孝感老澴河,自河口大堤東行18裡,在三軍臺與磙子河(現名槐蔭河)交匯,形成河寬水深,波平浪靜的三汊河水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這裡船隻南來北往,檣帆林立。 “檣帆落處遠鄉思,砧杵動時歸客情。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三軍臺碼頭

作為城東門戶,三軍臺的富庶,與兩河交匯,特別是與老澴河四通八達有天然聯繫。在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三軍臺漁業、水運發達。其老碼頭,高約三丈,寬有一米多,自下而上,用石頭累積鋪就,就高程和規模而言,僅次於孝感老城的城隍潭大碼頭。該碼頭比較陡峭,小孩在上面爬坡,需要大人攜帶,以防掉進大河裡。跨過碼頭,沿岸街道有各種商業網點。其中早點有油條豆漿,晚餐有餅鋪飯館;衣料布匹,日常雜貨,店鋪為數眾多。還有醫藥門店,隨時應診購藥……碼頭附近,還曾有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的紅色交通站。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河畈蠻荒之地,原本地廣而人稀。三軍臺發展成為富甲一方的好地方,其起源發展與澴東崔氏、孫氏等家族都密切相關。在立草為標,捐稅為地的明代,先有崔氏在此拓荒。崔氏人丁不旺,引來澴東孫氏加盟。孫氏加盟的具體時間,是514年前的明朝中期。明初開國功臣孫氏忠愍公,賜葬孝邑大東門外九真寺之龍泉井。為舉祭展拜之便,澴東孫氏始祖念聲公,於公元1505年,擇址澴河之濱,被湖(董家湖)面河,披榛劈土,築臺卜宅,命名三軍臺居焉。一直到解放初期,這個地方仍屬河湖沼澤地帶,不時會被兩河淹沒。艱苦創業,是竹爐壁灶維持生計。經過歷代墾殖,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三軍臺才成為孝感城東的一方寶地,老臺子的居住人口,由解放初的不足400人,擴展到現在1.5萬人。在70年時間裡,人口增長37.5倍,成為城東的一個大型社區。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孫氏的原居人口,在三軍臺老臺子佔90以上。其中船民,在該村落曾佔70%以上。孫家先輩,專題研究河洛之學的有第9世祖榮焯,晚年著有對竹軒文集族內共享。在這個意義範疇內,用客觀公允的觀點看,澴東孫氏的家族史,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著三軍臺社區的發展史。三軍臺的變遷拓展,與三軍臺的孫氏文化,是緊密融合在一起的。三軍臺孫氏的文化基因,集中表現為天下為公,克己奉公;忠孝兼備,省己待人;吃苦耐勞,不屈不撓;深謀遠慮,敢為人先。計劃經濟時代,交公糧稅費,一直走在前列。上水利工程,上級經常把最難完成的河段,交給三軍臺大隊。即使是龍舟比賽,在老澴河不爭第一,也往往不休。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後,三軍臺率先轉行改業,從水域經濟改為陸地經濟。在農業經濟的基礎上,大步發展工商業與建築業。抓住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三軍臺的商貿經濟異軍突起,其中兩水產業:水產、水果產業,買全國,賣全國,遠近有名。作為城郊,在水、電、氣等安裝使用方面,在孝南全區屢屢拔得頭籌。宜居環境方面,樓房林立,綠化美化,相關設施的現代化程度高,許多人稱其為孝感的小香港城。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三軍臺孫氏,站立反帝反封建潮頭,與近代革命關係密切的著名人物,首推孫錦章先生。錦章先生與董必武先生同科、同學,同為是清末秀才。他不僅文章錦秀,而且積極加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的武昌首義。他在黎元洪鄂軍都督府任過要職,以後致力於教育事業,培養了李洞章、丁潤石、樂繼韶、王百強、顏光弟、範陀、塗光緒等一大批革命黨人。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公以民族大義為重,毅然決然送子侄伯勳、啟勳和藻勳到延安,到抗日前線……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鑑古堂祠堂,坐落在三軍帥府小區對面。主堂的建築面積,大約30平方米,院落頗為精緻,縱橫不過百餘平方米。其外圍,目前尚有數百平方米的空地。它,就是三軍社區孫氏投資60餘萬元興建,且落成只有七年時間的新祠堂。該祠堂的前身,為三合堂孫氏支祠。三合堂支祠,建於清乾隆15(庚午)年,即公元1750年,迄今有270多年。由於年代久遠,三合堂僅存青石門檔一塊,門檔朝外一面刻有梅花鹿。孫氏後人,湖北工程學院孫守學教授考證,該門檔應有兩塊,分別刻有蝙蝠、梅花鹿;喜鵲和丹頂鶴,分別寓意福、祿、禧、壽。該祠堂對傳承族間文明,做出過歷史貢獻。突破一門一氏的些小侷限,融入民族發展的宏大格局。鑑古堂祠堂,是三合堂支祠的忠實繼承和全面躍升。據《澴東孫氏譜》記載,清光緒己卯年,即公元1879年,孫氏家族在三軍臺的嫩臺子,修建祠宇期年告成,並正式命名曰鑑古堂,至今已有140年。鑑古,本意為值得警戒和借鑑的往事。更名鑑古祠堂,深遠的寓意是:以古鑑今,鑑古知今;鑑往知來,不違天時;順應時勢,與時俱進。

"

(孝感日報毛峰圖/蘇格清文)題記:湖北孝感老澴河,自河口大堤東行18裡,在三軍臺與磙子河(現名槐蔭河)交匯,形成河寬水深,波平浪靜的三汊河水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這裡船隻南來北往,檣帆林立。 “檣帆落處遠鄉思,砧杵動時歸客情。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三軍臺碼頭

作為城東門戶,三軍臺的富庶,與兩河交匯,特別是與老澴河四通八達有天然聯繫。在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三軍臺漁業、水運發達。其老碼頭,高約三丈,寬有一米多,自下而上,用石頭累積鋪就,就高程和規模而言,僅次於孝感老城的城隍潭大碼頭。該碼頭比較陡峭,小孩在上面爬坡,需要大人攜帶,以防掉進大河裡。跨過碼頭,沿岸街道有各種商業網點。其中早點有油條豆漿,晚餐有餅鋪飯館;衣料布匹,日常雜貨,店鋪為數眾多。還有醫藥門店,隨時應診購藥……碼頭附近,還曾有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的紅色交通站。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河畈蠻荒之地,原本地廣而人稀。三軍臺發展成為富甲一方的好地方,其起源發展與澴東崔氏、孫氏等家族都密切相關。在立草為標,捐稅為地的明代,先有崔氏在此拓荒。崔氏人丁不旺,引來澴東孫氏加盟。孫氏加盟的具體時間,是514年前的明朝中期。明初開國功臣孫氏忠愍公,賜葬孝邑大東門外九真寺之龍泉井。為舉祭展拜之便,澴東孫氏始祖念聲公,於公元1505年,擇址澴河之濱,被湖(董家湖)面河,披榛劈土,築臺卜宅,命名三軍臺居焉。一直到解放初期,這個地方仍屬河湖沼澤地帶,不時會被兩河淹沒。艱苦創業,是竹爐壁灶維持生計。經過歷代墾殖,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三軍臺才成為孝感城東的一方寶地,老臺子的居住人口,由解放初的不足400人,擴展到現在1.5萬人。在70年時間裡,人口增長37.5倍,成為城東的一個大型社區。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孫氏的原居人口,在三軍臺老臺子佔90以上。其中船民,在該村落曾佔70%以上。孫家先輩,專題研究河洛之學的有第9世祖榮焯,晚年著有對竹軒文集族內共享。在這個意義範疇內,用客觀公允的觀點看,澴東孫氏的家族史,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著三軍臺社區的發展史。三軍臺的變遷拓展,與三軍臺的孫氏文化,是緊密融合在一起的。三軍臺孫氏的文化基因,集中表現為天下為公,克己奉公;忠孝兼備,省己待人;吃苦耐勞,不屈不撓;深謀遠慮,敢為人先。計劃經濟時代,交公糧稅費,一直走在前列。上水利工程,上級經常把最難完成的河段,交給三軍臺大隊。即使是龍舟比賽,在老澴河不爭第一,也往往不休。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後,三軍臺率先轉行改業,從水域經濟改為陸地經濟。在農業經濟的基礎上,大步發展工商業與建築業。抓住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三軍臺的商貿經濟異軍突起,其中兩水產業:水產、水果產業,買全國,賣全國,遠近有名。作為城郊,在水、電、氣等安裝使用方面,在孝南全區屢屢拔得頭籌。宜居環境方面,樓房林立,綠化美化,相關設施的現代化程度高,許多人稱其為孝感的小香港城。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三軍臺孫氏,站立反帝反封建潮頭,與近代革命關係密切的著名人物,首推孫錦章先生。錦章先生與董必武先生同科、同學,同為是清末秀才。他不僅文章錦秀,而且積極加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的武昌首義。他在黎元洪鄂軍都督府任過要職,以後致力於教育事業,培養了李洞章、丁潤石、樂繼韶、王百強、顏光弟、範陀、塗光緒等一大批革命黨人。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公以民族大義為重,毅然決然送子侄伯勳、啟勳和藻勳到延安,到抗日前線……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鑑古堂祠堂,坐落在三軍帥府小區對面。主堂的建築面積,大約30平方米,院落頗為精緻,縱橫不過百餘平方米。其外圍,目前尚有數百平方米的空地。它,就是三軍社區孫氏投資60餘萬元興建,且落成只有七年時間的新祠堂。該祠堂的前身,為三合堂孫氏支祠。三合堂支祠,建於清乾隆15(庚午)年,即公元1750年,迄今有270多年。由於年代久遠,三合堂僅存青石門檔一塊,門檔朝外一面刻有梅花鹿。孫氏後人,湖北工程學院孫守學教授考證,該門檔應有兩塊,分別刻有蝙蝠、梅花鹿;喜鵲和丹頂鶴,分別寓意福、祿、禧、壽。該祠堂對傳承族間文明,做出過歷史貢獻。突破一門一氏的些小侷限,融入民族發展的宏大格局。鑑古堂祠堂,是三合堂支祠的忠實繼承和全面躍升。據《澴東孫氏譜》記載,清光緒己卯年,即公元1879年,孫氏家族在三軍臺的嫩臺子,修建祠宇期年告成,並正式命名曰鑑古堂,至今已有140年。鑑古,本意為值得警戒和借鑑的往事。更名鑑古祠堂,深遠的寓意是:以古鑑今,鑑古知今;鑑往知來,不違天時;順應時勢,與時俱進。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

(孝感日報毛峰圖/蘇格清文)題記:湖北孝感老澴河,自河口大堤東行18裡,在三軍臺與磙子河(現名槐蔭河)交匯,形成河寬水深,波平浪靜的三汊河水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這裡船隻南來北往,檣帆林立。 “檣帆落處遠鄉思,砧杵動時歸客情。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三軍臺碼頭

作為城東門戶,三軍臺的富庶,與兩河交匯,特別是與老澴河四通八達有天然聯繫。在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三軍臺漁業、水運發達。其老碼頭,高約三丈,寬有一米多,自下而上,用石頭累積鋪就,就高程和規模而言,僅次於孝感老城的城隍潭大碼頭。該碼頭比較陡峭,小孩在上面爬坡,需要大人攜帶,以防掉進大河裡。跨過碼頭,沿岸街道有各種商業網點。其中早點有油條豆漿,晚餐有餅鋪飯館;衣料布匹,日常雜貨,店鋪為數眾多。還有醫藥門店,隨時應診購藥……碼頭附近,還曾有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的紅色交通站。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河畈蠻荒之地,原本地廣而人稀。三軍臺發展成為富甲一方的好地方,其起源發展與澴東崔氏、孫氏等家族都密切相關。在立草為標,捐稅為地的明代,先有崔氏在此拓荒。崔氏人丁不旺,引來澴東孫氏加盟。孫氏加盟的具體時間,是514年前的明朝中期。明初開國功臣孫氏忠愍公,賜葬孝邑大東門外九真寺之龍泉井。為舉祭展拜之便,澴東孫氏始祖念聲公,於公元1505年,擇址澴河之濱,被湖(董家湖)面河,披榛劈土,築臺卜宅,命名三軍臺居焉。一直到解放初期,這個地方仍屬河湖沼澤地帶,不時會被兩河淹沒。艱苦創業,是竹爐壁灶維持生計。經過歷代墾殖,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三軍臺才成為孝感城東的一方寶地,老臺子的居住人口,由解放初的不足400人,擴展到現在1.5萬人。在70年時間裡,人口增長37.5倍,成為城東的一個大型社區。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孫氏的原居人口,在三軍臺老臺子佔90以上。其中船民,在該村落曾佔70%以上。孫家先輩,專題研究河洛之學的有第9世祖榮焯,晚年著有對竹軒文集族內共享。在這個意義範疇內,用客觀公允的觀點看,澴東孫氏的家族史,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著三軍臺社區的發展史。三軍臺的變遷拓展,與三軍臺的孫氏文化,是緊密融合在一起的。三軍臺孫氏的文化基因,集中表現為天下為公,克己奉公;忠孝兼備,省己待人;吃苦耐勞,不屈不撓;深謀遠慮,敢為人先。計劃經濟時代,交公糧稅費,一直走在前列。上水利工程,上級經常把最難完成的河段,交給三軍臺大隊。即使是龍舟比賽,在老澴河不爭第一,也往往不休。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後,三軍臺率先轉行改業,從水域經濟改為陸地經濟。在農業經濟的基礎上,大步發展工商業與建築業。抓住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三軍臺的商貿經濟異軍突起,其中兩水產業:水產、水果產業,買全國,賣全國,遠近有名。作為城郊,在水、電、氣等安裝使用方面,在孝南全區屢屢拔得頭籌。宜居環境方面,樓房林立,綠化美化,相關設施的現代化程度高,許多人稱其為孝感的小香港城。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三軍臺孫氏,站立反帝反封建潮頭,與近代革命關係密切的著名人物,首推孫錦章先生。錦章先生與董必武先生同科、同學,同為是清末秀才。他不僅文章錦秀,而且積極加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的武昌首義。他在黎元洪鄂軍都督府任過要職,以後致力於教育事業,培養了李洞章、丁潤石、樂繼韶、王百強、顏光弟、範陀、塗光緒等一大批革命黨人。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公以民族大義為重,毅然決然送子侄伯勳、啟勳和藻勳到延安,到抗日前線……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鑑古堂祠堂,坐落在三軍帥府小區對面。主堂的建築面積,大約30平方米,院落頗為精緻,縱橫不過百餘平方米。其外圍,目前尚有數百平方米的空地。它,就是三軍社區孫氏投資60餘萬元興建,且落成只有七年時間的新祠堂。該祠堂的前身,為三合堂孫氏支祠。三合堂支祠,建於清乾隆15(庚午)年,即公元1750年,迄今有270多年。由於年代久遠,三合堂僅存青石門檔一塊,門檔朝外一面刻有梅花鹿。孫氏後人,湖北工程學院孫守學教授考證,該門檔應有兩塊,分別刻有蝙蝠、梅花鹿;喜鵲和丹頂鶴,分別寓意福、祿、禧、壽。該祠堂對傳承族間文明,做出過歷史貢獻。突破一門一氏的些小侷限,融入民族發展的宏大格局。鑑古堂祠堂,是三合堂支祠的忠實繼承和全面躍升。據《澴東孫氏譜》記載,清光緒己卯年,即公元1879年,孫氏家族在三軍臺的嫩臺子,修建祠宇期年告成,並正式命名曰鑑古堂,至今已有140年。鑑古,本意為值得警戒和借鑑的往事。更名鑑古祠堂,深遠的寓意是:以古鑑今,鑑古知今;鑑往知來,不違天時;順應時勢,與時俱進。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光緒年建在嫩臺子的鑑古堂,有上下兩重,一進五間,其中中堂三間,廂房各一間。祠堂周邊,有護祠河道。1945年,開始在鑑古堂辦私塾。族中子女,在此啟蒙。辦學質量,與縣小學,可有一比,其中的洋鼓洋號隊,為全縣當年獨一無二。1951年祭產收歸國有,該小學命名為“鑑古小學”。 1954年老祠堂被洪水沖垮,祠堂位置以後易主而不復存在。1956年,孫氏門宗商議,舉全族之力,興建一所四合院式小學。並將私立“鑑古小學”,改為三軍臺公立小學,統配教師,擴大生源,鄰村的適齡兒童,很多在該小學就讀。1972-1983年,增設三軍中學,生源覆蓋龍店、臥龍、朋興三個區(四個公社)的十個村。

改革開放以後,經濟條件寬裕。2011年,孫氏家族組織專班人馬,啟用多方才俊,廣泛收集史料,精心撰制新篇,族內募集善款,聘請能工巧匠,在三軍臺老臺子現址,高規格重建鑑古祠堂。依據舊制,新建的鑑古祠堂坐北朝南,五步臺階,磚混結構,仿古有據:琉璃瓦面,翹角飛簷,繪樑畫棟,簷廊環繞,石材護欄,進深15尺,闊30尺,高25尺8寸。祠宇正面用大理石陰刻“鑑古堂”三個金色大字。門楣上,有“伐莒奇功”、“封候燕山”繪畫牌匾。旨在頌揚受姓始祖孫書,明初燕山候孫興祖兩大風雲人物。祠堂裡面,神主左右,上下並排,分別立有遠祖和澴東先祖的牌位。孫氏先祖中的傑出人物,均有神情並茂的繪畫圖片。其中有始祖孫書,兵聖孫武,軍事家孫臏,吳國大帝孫權,太宗景帝孫休,映雪讀書孫康,藥王孫思邈,還有國父孫中山的塑像……大縱深,全方位概括展示了孫氏先祖的豐功偉績和不朽風範。該祠堂的神龕兩則,濃墨重彩書寫對聯:安世祖端臥澴東蔭庇故園候門代有人才出,立靈地雄進萬方忠孝相顧一脈精誠興中華。該聯縱貫古今,氣貫長虹,充滿天下為公的大愛情懷,洋溢著積極進取、不屈不撓的陽剛之氣。其中“安世祖端臥澴東”,“立靈地雄進萬方”鮮明突出了老澴河與三軍臺的地域特點。該聯既將先祖業績昭示後昆,便於族中子孫祭祀展拜;同時也具有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可供社會各界瞻仰與緬懷。

關於鑑古祠堂的修繕與使用。我們這個民族,歷盡坎坷而不屈不撓,篳路藍縷而愈戰愈強。總有一種精神,在裡面支撐。歷史是一面鏡子,總能指導我們前進。澴東孫氏的優秀文化基因,始終值得借鑑。鑑古祠堂歷史內涵豐富,表現的內容具有普遍教育意義。在老澴河兩岸沿線,在目力所見的範圍內,這是唯一歷史脈絡清晰,具有更多正能量,人文價值較大的祠堂。該祠堂基礎條件頗好,但目前屬於孫氏私家祠堂,維修不夠及時,管理不夠規範,效能發揮不夠充分,並已出現屋頂局部損毀等問題。如果能夠拓展為鑑古祠堂文化園,納入城區公園和老澴河景點範圍,應該更有利於其傳承與發展。

關於三軍臺碼頭的修復。三軍臺社區,按照功能分區,主定位於經濟貿易和智慧居住區,但該地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恢復澴蔭河與老澴河的通航,三軍臺將再度成為兩河交匯的一個樞紐。在三軍臺一側,恢復重建船碼頭,應該具有歷史與現實的雙重意義。

本專題調查,在酷熱難當的時間裡,課題組在毛峰先生的指導下,多次深入三軍臺社區(包括老臺子、嫩臺子)調查採訪、認真拍攝,取得許多一手資料。筆者分析彙總資料,現就三軍臺與老澴河改造密切相關的四個問題,分成上、下兩節,呈與讀者分享。由毛峰先生主持拍攝。李維亮、羅炯、張豫華、王紅英等先後踴躍參與調查和拍攝。本專題調查,得到三軍臺嫩臺子(星火)、老臺子社區主要負責人的鼎力支持,得到勳亮、改改、自成等孫氏宗親的熱情幫助,在此一併表示衷心感謝!

"

(孝感日報毛峰圖/蘇格清文)題記:湖北孝感老澴河,自河口大堤東行18裡,在三軍臺與磙子河(現名槐蔭河)交匯,形成河寬水深,波平浪靜的三汊河水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這裡船隻南來北往,檣帆林立。 “檣帆落處遠鄉思,砧杵動時歸客情。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三軍臺碼頭

作為城東門戶,三軍臺的富庶,與兩河交匯,特別是與老澴河四通八達有天然聯繫。在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三軍臺漁業、水運發達。其老碼頭,高約三丈,寬有一米多,自下而上,用石頭累積鋪就,就高程和規模而言,僅次於孝感老城的城隍潭大碼頭。該碼頭比較陡峭,小孩在上面爬坡,需要大人攜帶,以防掉進大河裡。跨過碼頭,沿岸街道有各種商業網點。其中早點有油條豆漿,晚餐有餅鋪飯館;衣料布匹,日常雜貨,店鋪為數眾多。還有醫藥門店,隨時應診購藥……碼頭附近,還曾有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的紅色交通站。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河畈蠻荒之地,原本地廣而人稀。三軍臺發展成為富甲一方的好地方,其起源發展與澴東崔氏、孫氏等家族都密切相關。在立草為標,捐稅為地的明代,先有崔氏在此拓荒。崔氏人丁不旺,引來澴東孫氏加盟。孫氏加盟的具體時間,是514年前的明朝中期。明初開國功臣孫氏忠愍公,賜葬孝邑大東門外九真寺之龍泉井。為舉祭展拜之便,澴東孫氏始祖念聲公,於公元1505年,擇址澴河之濱,被湖(董家湖)面河,披榛劈土,築臺卜宅,命名三軍臺居焉。一直到解放初期,這個地方仍屬河湖沼澤地帶,不時會被兩河淹沒。艱苦創業,是竹爐壁灶維持生計。經過歷代墾殖,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三軍臺才成為孝感城東的一方寶地,老臺子的居住人口,由解放初的不足400人,擴展到現在1.5萬人。在70年時間裡,人口增長37.5倍,成為城東的一個大型社區。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孫氏的原居人口,在三軍臺老臺子佔90以上。其中船民,在該村落曾佔70%以上。孫家先輩,專題研究河洛之學的有第9世祖榮焯,晚年著有對竹軒文集族內共享。在這個意義範疇內,用客觀公允的觀點看,澴東孫氏的家族史,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著三軍臺社區的發展史。三軍臺的變遷拓展,與三軍臺的孫氏文化,是緊密融合在一起的。三軍臺孫氏的文化基因,集中表現為天下為公,克己奉公;忠孝兼備,省己待人;吃苦耐勞,不屈不撓;深謀遠慮,敢為人先。計劃經濟時代,交公糧稅費,一直走在前列。上水利工程,上級經常把最難完成的河段,交給三軍臺大隊。即使是龍舟比賽,在老澴河不爭第一,也往往不休。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後,三軍臺率先轉行改業,從水域經濟改為陸地經濟。在農業經濟的基礎上,大步發展工商業與建築業。抓住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三軍臺的商貿經濟異軍突起,其中兩水產業:水產、水果產業,買全國,賣全國,遠近有名。作為城郊,在水、電、氣等安裝使用方面,在孝南全區屢屢拔得頭籌。宜居環境方面,樓房林立,綠化美化,相關設施的現代化程度高,許多人稱其為孝感的小香港城。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三軍臺孫氏,站立反帝反封建潮頭,與近代革命關係密切的著名人物,首推孫錦章先生。錦章先生與董必武先生同科、同學,同為是清末秀才。他不僅文章錦秀,而且積極加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的武昌首義。他在黎元洪鄂軍都督府任過要職,以後致力於教育事業,培養了李洞章、丁潤石、樂繼韶、王百強、顏光弟、範陀、塗光緒等一大批革命黨人。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公以民族大義為重,毅然決然送子侄伯勳、啟勳和藻勳到延安,到抗日前線……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鑑古堂祠堂,坐落在三軍帥府小區對面。主堂的建築面積,大約30平方米,院落頗為精緻,縱橫不過百餘平方米。其外圍,目前尚有數百平方米的空地。它,就是三軍社區孫氏投資60餘萬元興建,且落成只有七年時間的新祠堂。該祠堂的前身,為三合堂孫氏支祠。三合堂支祠,建於清乾隆15(庚午)年,即公元1750年,迄今有270多年。由於年代久遠,三合堂僅存青石門檔一塊,門檔朝外一面刻有梅花鹿。孫氏後人,湖北工程學院孫守學教授考證,該門檔應有兩塊,分別刻有蝙蝠、梅花鹿;喜鵲和丹頂鶴,分別寓意福、祿、禧、壽。該祠堂對傳承族間文明,做出過歷史貢獻。突破一門一氏的些小侷限,融入民族發展的宏大格局。鑑古堂祠堂,是三合堂支祠的忠實繼承和全面躍升。據《澴東孫氏譜》記載,清光緒己卯年,即公元1879年,孫氏家族在三軍臺的嫩臺子,修建祠宇期年告成,並正式命名曰鑑古堂,至今已有140年。鑑古,本意為值得警戒和借鑑的往事。更名鑑古祠堂,深遠的寓意是:以古鑑今,鑑古知今;鑑往知來,不違天時;順應時勢,與時俱進。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光緒年建在嫩臺子的鑑古堂,有上下兩重,一進五間,其中中堂三間,廂房各一間。祠堂周邊,有護祠河道。1945年,開始在鑑古堂辦私塾。族中子女,在此啟蒙。辦學質量,與縣小學,可有一比,其中的洋鼓洋號隊,為全縣當年獨一無二。1951年祭產收歸國有,該小學命名為“鑑古小學”。 1954年老祠堂被洪水沖垮,祠堂位置以後易主而不復存在。1956年,孫氏門宗商議,舉全族之力,興建一所四合院式小學。並將私立“鑑古小學”,改為三軍臺公立小學,統配教師,擴大生源,鄰村的適齡兒童,很多在該小學就讀。1972-1983年,增設三軍中學,生源覆蓋龍店、臥龍、朋興三個區(四個公社)的十個村。

改革開放以後,經濟條件寬裕。2011年,孫氏家族組織專班人馬,啟用多方才俊,廣泛收集史料,精心撰制新篇,族內募集善款,聘請能工巧匠,在三軍臺老臺子現址,高規格重建鑑古祠堂。依據舊制,新建的鑑古祠堂坐北朝南,五步臺階,磚混結構,仿古有據:琉璃瓦面,翹角飛簷,繪樑畫棟,簷廊環繞,石材護欄,進深15尺,闊30尺,高25尺8寸。祠宇正面用大理石陰刻“鑑古堂”三個金色大字。門楣上,有“伐莒奇功”、“封候燕山”繪畫牌匾。旨在頌揚受姓始祖孫書,明初燕山候孫興祖兩大風雲人物。祠堂裡面,神主左右,上下並排,分別立有遠祖和澴東先祖的牌位。孫氏先祖中的傑出人物,均有神情並茂的繪畫圖片。其中有始祖孫書,兵聖孫武,軍事家孫臏,吳國大帝孫權,太宗景帝孫休,映雪讀書孫康,藥王孫思邈,還有國父孫中山的塑像……大縱深,全方位概括展示了孫氏先祖的豐功偉績和不朽風範。該祠堂的神龕兩則,濃墨重彩書寫對聯:安世祖端臥澴東蔭庇故園候門代有人才出,立靈地雄進萬方忠孝相顧一脈精誠興中華。該聯縱貫古今,氣貫長虹,充滿天下為公的大愛情懷,洋溢著積極進取、不屈不撓的陽剛之氣。其中“安世祖端臥澴東”,“立靈地雄進萬方”鮮明突出了老澴河與三軍臺的地域特點。該聯既將先祖業績昭示後昆,便於族中子孫祭祀展拜;同時也具有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可供社會各界瞻仰與緬懷。

關於鑑古祠堂的修繕與使用。我們這個民族,歷盡坎坷而不屈不撓,篳路藍縷而愈戰愈強。總有一種精神,在裡面支撐。歷史是一面鏡子,總能指導我們前進。澴東孫氏的優秀文化基因,始終值得借鑑。鑑古祠堂歷史內涵豐富,表現的內容具有普遍教育意義。在老澴河兩岸沿線,在目力所見的範圍內,這是唯一歷史脈絡清晰,具有更多正能量,人文價值較大的祠堂。該祠堂基礎條件頗好,但目前屬於孫氏私家祠堂,維修不夠及時,管理不夠規範,效能發揮不夠充分,並已出現屋頂局部損毀等問題。如果能夠拓展為鑑古祠堂文化園,納入城區公園和老澴河景點範圍,應該更有利於其傳承與發展。

關於三軍臺碼頭的修復。三軍臺社區,按照功能分區,主定位於經濟貿易和智慧居住區,但該地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恢復澴蔭河與老澴河的通航,三軍臺將再度成為兩河交匯的一個樞紐。在三軍臺一側,恢復重建船碼頭,應該具有歷史與現實的雙重意義。

本專題調查,在酷熱難當的時間裡,課題組在毛峰先生的指導下,多次深入三軍臺社區(包括老臺子、嫩臺子)調查採訪、認真拍攝,取得許多一手資料。筆者分析彙總資料,現就三軍臺與老澴河改造密切相關的四個問題,分成上、下兩節,呈與讀者分享。由毛峰先生主持拍攝。李維亮、羅炯、張豫華、王紅英等先後踴躍參與調查和拍攝。本專題調查,得到三軍臺嫩臺子(星火)、老臺子社區主要負責人的鼎力支持,得到勳亮、改改、自成等孫氏宗親的熱情幫助,在此一併表示衷心感謝!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

(孝感日報毛峰圖/蘇格清文)題記:湖北孝感老澴河,自河口大堤東行18裡,在三軍臺與磙子河(現名槐蔭河)交匯,形成河寬水深,波平浪靜的三汊河水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這裡船隻南來北往,檣帆林立。 “檣帆落處遠鄉思,砧杵動時歸客情。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三軍臺碼頭

作為城東門戶,三軍臺的富庶,與兩河交匯,特別是與老澴河四通八達有天然聯繫。在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前,三軍臺漁業、水運發達。其老碼頭,高約三丈,寬有一米多,自下而上,用石頭累積鋪就,就高程和規模而言,僅次於孝感老城的城隍潭大碼頭。該碼頭比較陡峭,小孩在上面爬坡,需要大人攜帶,以防掉進大河裡。跨過碼頭,沿岸街道有各種商業網點。其中早點有油條豆漿,晚餐有餅鋪飯館;衣料布匹,日常雜貨,店鋪為數眾多。還有醫藥門店,隨時應診購藥……碼頭附近,還曾有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的紅色交通站。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河畈蠻荒之地,原本地廣而人稀。三軍臺發展成為富甲一方的好地方,其起源發展與澴東崔氏、孫氏等家族都密切相關。在立草為標,捐稅為地的明代,先有崔氏在此拓荒。崔氏人丁不旺,引來澴東孫氏加盟。孫氏加盟的具體時間,是514年前的明朝中期。明初開國功臣孫氏忠愍公,賜葬孝邑大東門外九真寺之龍泉井。為舉祭展拜之便,澴東孫氏始祖念聲公,於公元1505年,擇址澴河之濱,被湖(董家湖)面河,披榛劈土,築臺卜宅,命名三軍臺居焉。一直到解放初期,這個地方仍屬河湖沼澤地帶,不時會被兩河淹沒。艱苦創業,是竹爐壁灶維持生計。經過歷代墾殖,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三軍臺才成為孝感城東的一方寶地,老臺子的居住人口,由解放初的不足400人,擴展到現在1.5萬人。在70年時間裡,人口增長37.5倍,成為城東的一個大型社區。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澴東孫氏的原居人口,在三軍臺老臺子佔90以上。其中船民,在該村落曾佔70%以上。孫家先輩,專題研究河洛之學的有第9世祖榮焯,晚年著有對竹軒文集族內共享。在這個意義範疇內,用客觀公允的觀點看,澴東孫氏的家族史,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著三軍臺社區的發展史。三軍臺的變遷拓展,與三軍臺的孫氏文化,是緊密融合在一起的。三軍臺孫氏的文化基因,集中表現為天下為公,克己奉公;忠孝兼備,省己待人;吃苦耐勞,不屈不撓;深謀遠慮,敢為人先。計劃經濟時代,交公糧稅費,一直走在前列。上水利工程,上級經常把最難完成的河段,交給三軍臺大隊。即使是龍舟比賽,在老澴河不爭第一,也往往不休。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1959年老澴河斷源之後,三軍臺率先轉行改業,從水域經濟改為陸地經濟。在農業經濟的基礎上,大步發展工商業與建築業。抓住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三軍臺的商貿經濟異軍突起,其中兩水產業:水產、水果產業,買全國,賣全國,遠近有名。作為城郊,在水、電、氣等安裝使用方面,在孝南全區屢屢拔得頭籌。宜居環境方面,樓房林立,綠化美化,相關設施的現代化程度高,許多人稱其為孝感的小香港城。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三軍臺孫氏,站立反帝反封建潮頭,與近代革命關係密切的著名人物,首推孫錦章先生。錦章先生與董必武先生同科、同學,同為是清末秀才。他不僅文章錦秀,而且積極加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的武昌首義。他在黎元洪鄂軍都督府任過要職,以後致力於教育事業,培養了李洞章、丁潤石、樂繼韶、王百強、顏光弟、範陀、塗光緒等一大批革命黨人。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公以民族大義為重,毅然決然送子侄伯勳、啟勳和藻勳到延安,到抗日前線……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鑑古堂祠堂,坐落在三軍帥府小區對面。主堂的建築面積,大約30平方米,院落頗為精緻,縱橫不過百餘平方米。其外圍,目前尚有數百平方米的空地。它,就是三軍社區孫氏投資60餘萬元興建,且落成只有七年時間的新祠堂。該祠堂的前身,為三合堂孫氏支祠。三合堂支祠,建於清乾隆15(庚午)年,即公元1750年,迄今有270多年。由於年代久遠,三合堂僅存青石門檔一塊,門檔朝外一面刻有梅花鹿。孫氏後人,湖北工程學院孫守學教授考證,該門檔應有兩塊,分別刻有蝙蝠、梅花鹿;喜鵲和丹頂鶴,分別寓意福、祿、禧、壽。該祠堂對傳承族間文明,做出過歷史貢獻。突破一門一氏的些小侷限,融入民族發展的宏大格局。鑑古堂祠堂,是三合堂支祠的忠實繼承和全面躍升。據《澴東孫氏譜》記載,清光緒己卯年,即公元1879年,孫氏家族在三軍臺的嫩臺子,修建祠宇期年告成,並正式命名曰鑑古堂,至今已有140年。鑑古,本意為值得警戒和借鑑的往事。更名鑑古祠堂,深遠的寓意是:以古鑑今,鑑古知今;鑑往知來,不違天時;順應時勢,與時俱進。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光緒年建在嫩臺子的鑑古堂,有上下兩重,一進五間,其中中堂三間,廂房各一間。祠堂周邊,有護祠河道。1945年,開始在鑑古堂辦私塾。族中子女,在此啟蒙。辦學質量,與縣小學,可有一比,其中的洋鼓洋號隊,為全縣當年獨一無二。1951年祭產收歸國有,該小學命名為“鑑古小學”。 1954年老祠堂被洪水沖垮,祠堂位置以後易主而不復存在。1956年,孫氏門宗商議,舉全族之力,興建一所四合院式小學。並將私立“鑑古小學”,改為三軍臺公立小學,統配教師,擴大生源,鄰村的適齡兒童,很多在該小學就讀。1972-1983年,增設三軍中學,生源覆蓋龍店、臥龍、朋興三個區(四個公社)的十個村。

改革開放以後,經濟條件寬裕。2011年,孫氏家族組織專班人馬,啟用多方才俊,廣泛收集史料,精心撰制新篇,族內募集善款,聘請能工巧匠,在三軍臺老臺子現址,高規格重建鑑古祠堂。依據舊制,新建的鑑古祠堂坐北朝南,五步臺階,磚混結構,仿古有據:琉璃瓦面,翹角飛簷,繪樑畫棟,簷廊環繞,石材護欄,進深15尺,闊30尺,高25尺8寸。祠宇正面用大理石陰刻“鑑古堂”三個金色大字。門楣上,有“伐莒奇功”、“封候燕山”繪畫牌匾。旨在頌揚受姓始祖孫書,明初燕山候孫興祖兩大風雲人物。祠堂裡面,神主左右,上下並排,分別立有遠祖和澴東先祖的牌位。孫氏先祖中的傑出人物,均有神情並茂的繪畫圖片。其中有始祖孫書,兵聖孫武,軍事家孫臏,吳國大帝孫權,太宗景帝孫休,映雪讀書孫康,藥王孫思邈,還有國父孫中山的塑像……大縱深,全方位概括展示了孫氏先祖的豐功偉績和不朽風範。該祠堂的神龕兩則,濃墨重彩書寫對聯:安世祖端臥澴東蔭庇故園候門代有人才出,立靈地雄進萬方忠孝相顧一脈精誠興中華。該聯縱貫古今,氣貫長虹,充滿天下為公的大愛情懷,洋溢著積極進取、不屈不撓的陽剛之氣。其中“安世祖端臥澴東”,“立靈地雄進萬方”鮮明突出了老澴河與三軍臺的地域特點。該聯既將先祖業績昭示後昆,便於族中子孫祭祀展拜;同時也具有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可供社會各界瞻仰與緬懷。

關於鑑古祠堂的修繕與使用。我們這個民族,歷盡坎坷而不屈不撓,篳路藍縷而愈戰愈強。總有一種精神,在裡面支撐。歷史是一面鏡子,總能指導我們前進。澴東孫氏的優秀文化基因,始終值得借鑑。鑑古祠堂歷史內涵豐富,表現的內容具有普遍教育意義。在老澴河兩岸沿線,在目力所見的範圍內,這是唯一歷史脈絡清晰,具有更多正能量,人文價值較大的祠堂。該祠堂基礎條件頗好,但目前屬於孫氏私家祠堂,維修不夠及時,管理不夠規範,效能發揮不夠充分,並已出現屋頂局部損毀等問題。如果能夠拓展為鑑古祠堂文化園,納入城區公園和老澴河景點範圍,應該更有利於其傳承與發展。

關於三軍臺碼頭的修復。三軍臺社區,按照功能分區,主定位於經濟貿易和智慧居住區,但該地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恢復澴蔭河與老澴河的通航,三軍臺將再度成為兩河交匯的一個樞紐。在三軍臺一側,恢復重建船碼頭,應該具有歷史與現實的雙重意義。

本專題調查,在酷熱難當的時間裡,課題組在毛峰先生的指導下,多次深入三軍臺社區(包括老臺子、嫩臺子)調查採訪、認真拍攝,取得許多一手資料。筆者分析彙總資料,現就三軍臺與老澴河改造密切相關的四個問題,分成上、下兩節,呈與讀者分享。由毛峰先生主持拍攝。李維亮、羅炯、張豫華、王紅英等先後踴躍參與調查和拍攝。本專題調查,得到三軍臺嫩臺子(星火)、老臺子社區主要負責人的鼎力支持,得到勳亮、改改、自成等孫氏宗親的熱情幫助,在此一併表示衷心感謝!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老澴河影像志之三軍臺碼頭與鑑古祠堂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