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覽】知足知止知恥

【博覽】知足知止知恥

一個人,在名利面前,要是能夠“知足、知止、知恥”,無論做人還是做官,都會坦坦蕩蕩。

“知足不辱”

清人胡澹庵編輯的《解人頤》一書中收錄了一首《不知足詩》:“終日奔波只為飢,方才一飽便思衣……槽頭拴了騾和馬,嘆無官職被人欺。縣丞主簿還嫌小,又要朝中掛紫衣……”細細品味這首詩,雖有“打油”的味道,但是很有道理。

馬克思講過:人們的奮鬥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可以說,對物質和精神文化的需求,是與人類的發展共生共存的,每一個人的慾望也是與生俱來的。唯物主義者從來不否定人們從事一切活動,都包含著對物質利益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但對物質利益的追求應當堅守手段的正當、追求的適度、心理的滿足、獲取的合法,而不能任慾望的野草瘋長、擴張、蔓延、肆虐。

老子曰“禍莫大於不知足”。司馬遷也說過“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一些不知足的人,只看重眼前的實惠,而不放眼未來的遠景;只知道樂此不倦的獲取,而不知“甘半飽”的捨棄。卻不知,“擁有一切”既不現實,也沒必要。正如曾國藩所言“留一份餘地,可迴轉自如”。

“知止不殆”

看過一篇文章,講有一種叫“豬籠草”的植物,分泌蜜滴,斷斷續續通向捕蟲袋,藉以誘捕各種小昆蟲。小昆蟲從吃第一滴蜜開始,便順著蜜味一步一步爬向蜜汁最多的捕蟲袋,一旦落袋後便再無爬出的可能。類似這樣因貪慾而受困、喪命的寓言故事還有很多很多。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在小恩小惠的誘惑面前放鬆了警惕,最終在陰溝裡翻了船,葬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

《大學》中更講“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些傳統的“知止”思想,對於我們本分做人、乾淨做事、正直為官,有著重要的警示意義。

從一定意義上說,做到“知止”比“知足”難,因為知止是自己給自己“叫停”,意味著心中有度,行有所節。知止更意味著心中有“界”與“戒”,它需要我們具備“以止為得”的人生智慧,明白“知足者富,知止者久”的生活道理。“知止”更需有定力,朱熹有言“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則志向有定”。能不能“知止”可以說是一個人高尚與卑鄙、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

“行己有恥”

《論語·子路》中的“行己有恥”,意思是講要用羞恥之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由此可見,在當時“行己有恥”就是衡量“士”的標準之一了。縱覽歷代聖人先哲,哪一位不是珍名惜榮的人傑?從司馬遷“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到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從歐陽修“富貴不染其心,利害不移其守”到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無一不是心繫社稷蒼生的嘉德懿行。

知恥是良好道德的基礎。馬克思曾指出:“恥辱就是一種內向的憤怒”“恥辱本身已是一種內在的革命”。蒙受百年恥辱、進行百年抗爭的民族,對這一真理的感知和理解尤為深刻。文學巨匠魯迅正是因為“靈魂中有毒氣和鬼氣”而感到羞恥,所以才“無情地解剖自己”“月月時時自己和自己戰”,成為民族的精神風骨。

古人把“禮、義、廉、恥”作為“四德”,作為處世的根本。孟子講“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他甚至認為“無羞惡之心,非人也”;朱熹也言“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龔自珍將個人的知恥與國家的興亡聯繫起來,提出了著名的“明良論”,指出:“士皆知有恥,則國家無恥矣;士不知恥,為國之大恥”。反思歷史上的身敗名裂之人,無一不是從“不知恥”開始的,尤其是思想行為上的無恥,為自己言行的墮落找到了潰決的豁口。

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有必要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古老哲言啟迪自己,引以為鑑,以“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的胸襟,正確對待名利、取捨,抑制心中的慾望,在功名利祿面前保持一顆平淡之心,把我們幹事的出發點建立在為黨為國為民作奉獻上。

【博覽】知足知止知恥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博覽】知足知止知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