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互聯網人不可不知的10種主要流行文化

本文介紹十個目前主導著互聯網大眾流行趨勢的文化圈子(文化決定審美),近幾年所有的大眾審美浪潮、熱點事件、流行趨勢基本上均來自於此。enjoy~

解讀:互聯網人不可不知的10種主要流行文化

從提升審美力的過程可見,掌握基本的審美原則並不難,主要的挑戰在於如何跟上轉瞬即逝的審美流行變遷。

互聯網從業者總把要懂年輕人掛在嘴邊,也會刻意的去學兩句粉圈的黑話。但正如用戶洞察部分所說的,你不是真正身處其中是很難真的懂這些主流審美和文化的,你也就難以創造被認為是符合當下審美、潮流和酷的東西。

基於給大家一個起點了解當下主導互聯網輿論的審美和文化類別,給出一系列認識一個流行審美和文化的基本模版,理解當下流行事件爆發的基本模式三個目的。

介紹十個目前主導著互聯網大眾流行趨勢的文化圈子(文化決定審美),近幾年所有的大眾審美浪潮、熱點事件、流行趨勢基本上均來自於此。如果能真的懂這幾個圈子,你才能真的說,你懂現在的年輕人們。

一、段子文化

一個事情成為一個事件的判斷標準。

“段子手,是一個時代真正的弄潮兒”這句話我不知道有沒有人說過,如果沒有的話就當作我說的吧,引用記得標明出處。

你可以不懂任何的流行文化和流行審美,但段子文化你一定要懂。因為當一個文化、審美或者事件被大眾廣泛關注的時候,段子手們一定會第一時間開始基於此來創作,而段圈的屬性和激烈的競爭又要求段子的時效性極高極高(春晚節目播出到段子大批量出現的時間也就是10分鐘左右最多延期1天)。

所以當你關注到段圈開始出現大量基於同一個內容創作的段子,也就意味著這個內容已經成為大眾普遍關注的事件。

同樣,很多從業者都在說自己在做事件營銷,如何判斷你的營銷真的從一個事情爆炸成為了全民關注的熱點事件,觀察是否有段子手在基於你的營銷進行二次段子創作,是一個最簡單的方式(阿里邀請貝克漢姆訪問的段子:‘我爹和我老公在一起’)。

段子圈遍佈於互聯網的各個角落,從你自己的朋友圈到各種群裡搬運的小視頻到微博熱門話題,很少有人能完全脫離於段圈之外。以戲謔、分享、二次創作乃至成為社交貨幣(有些時候搭訕和引起話題就是得靠創造或者搬運幾個段子)為特徵的段子文化已經慢慢成為了一個全民輿論、流行、審美浪潮來臨的必經環節。

一切的亞文化通過段子文化放大,被大眾廣泛的認知、傳播和接受,最終演變為潮流。

回顧一下這樣的一個過程:看到一個朋友轉發的段子,因為不懂其中的一些點又想要融入大家一起哈哈哈哈哈,從而去諮詢和百度瞭解到了一個新的流行浪潮,這樣的過程你應該沒少經歷。

切入段子圈的方法很簡單,已經有很多依靠創造和搬運段子為生的從業者諸如‘不正常人類研究中心’(公眾號)等,關注一些這樣的自媒體,能夠很輕鬆的跟上段圈的最新動態,從而透過段子看到互聯網主流審美主流文化的變化動態。

長期的關注並參與其中慢慢就會讓你有一個神奇的能力叫做‘網感’(也可以描述為能不能get到笑點),也就是我們在用戶洞察部分提到的對大眾用戶口味的把握能力。什麼是流行的,什麼是過時的,什麼是好笑的,什麼是尷尬的。

很難詮釋‘網感’到底是什麼,你得親自去多看看段子,親自去體會。當你知道18年B站的頭號彈幕‘真實’是什麼意思的時候,你也就開始有一些基礎的網感了。而這個網感,是你能否創造段子,創造被大眾用戶認可和追捧作品的重要能力,也歸屬於審美力的一個部分。

二、潮流文化

到底是個性還是跟風已經搞不清楚。

講潮流文化容易中槍,因為誕生於地下和街頭的潮流文化是帶著‘hate’的原罪的,對誰真誰假的爭論無止無休。身在潮流文化中的人大部分一邊在拋棄街頭的純粹、獨立和個性去跟風滿身的Guccilogo一邊又在極其小心翼翼的呵護著只在他們口中存在的‘real’(無意冒犯我自己也是這樣的一個faker)。

他們容不得半點對他們一知半解的潮流文化理解的侮辱,從吳亦凡的skrskr被核心圈層抵制,到全民嘲諷這一事件可見一斑。

我也曾在自己的作品裡面因為一句對suprme發音的戲謔,收到了成千上萬的辱罵私信而深刻感受過這個過程。

但潮流文化你不得不懂,重要性僅次於段子文化。因為潮流文化追求個性和獨立的本質,這個文化的追隨者往往都是朋友圈子和流行文化中的意見領袖角色,進而導致太多主流審美和文化往往自於潮流文化。

看看中國有嘻哈的爆火到各大廠的跟風說唱營銷,從Kanye的一張ins圖片到滿街真真假假的老爹鞋,ABC、野雞大學留學生、火不起來的酒吧藝人(大眾潮流文化的主要構成人群)將抖音帶火成為全民社交軟件的這些故事你就知道,潮流文化不再小眾不能夠再去忽視。

潮流文化是不是來自於街頭已經不再重要,現在的大眾潮流文化已經與五大真正純粹的街頭說唱、街舞、滑板、街球、塗鴉文化漸行漸遠。純粹的始終保持小眾,大眾的始終會演變成為門檻極低的文化和審美。可笑的是,當下的大眾潮流文化你是不是真的潮也不重要了,別人人不認為你潮才重要,以下是‘潮流人士’超級速成指南。

你要先會正確讀supreme的發音,這個是區分潮流人士和他們眼中的‘平民百姓’最主要的標誌。‘撒普瑞母’比較被大陸潮人廣泛認可因為他們大多是從“志明與春嬌”裡面的余文樂那裡學會的,但是能夠說出其實‘蘇普瑞母’更正宗這樣一句話會顯得你更佳資深。

‘蘇坡米’?等著被supreme發音糾正協會辱罵吧,然後你就做好了進入潮流圈的基本準備。

買一雙AJ你算基本入門了,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來一雙OW或者FOG的聯名更佳,穿兵馬俑會顯得愛國和個性一些,真假無所謂,出街而已嘛。限量鞋發售一定要去參與一下抽籤,雖然基本抽不到但是不參與你拿什麼去參與討論。(在此提示鞋圈水深,進入請謹慎)

下一階段我們開始滿身潮牌,好不好看不重要,選擇大陸沒有門店的品牌第一重要(所以韓國boyLondon,aape我們只能歸入傑克瓊斯一類的時尚品牌範疇),logo明顯第二重要。

以當下來說,supreme有點爛大街,ow已經成為接下來要說的蹦迪文化的標準工服;選擇palace會比較好買又適當個性,vetements就算了很多人看不懂也白穿;掛個村上隆太陽花目前在日本爛大街但中國還沒有所以來得及;其他單品根據經濟條件選擇巴黎世家、Gucci、BAPE還是champion、vans、匡威,但其實stussy、carhartt會更小眾純粹;品味足夠的話國潮可以發掘出有很多不錯的品牌開始崛起,渠道暢通的話各種聯名款搞起。

然後我們開始研究潮玩,搞幾個supreme標誌性boxlogo單品整起屬於第一階段;kaws貴一點但是open edition已經放開買了一千多搞一個擺在家裡也不虧況且還可以安慰自己以後漲價了可以二級市場出掉;深入一點開始玩be@rbrick和ron English,be@rbrick的100%不算,400%算基本入門,1000%擺一個在家拍照時候贊才會多;更深入的開始玩簽名版畫,一千多搞個不知名的還不太夠,不如直接四五千來個村上隆才能被認出來,再貴就是藝術品了其他人也認不出來沒必要。

基於以上的準備,我們開始瘋狂的拍照P圖,時間充沛的視頻整起。濾鏡要選hypebeast,下載一個VSCO十塊錢買那個HB系列濾鏡就好,銳度要高,飽和度要高,臉露得越少越好,身上的logo和單品標誌性元素要全部露出來要不然不白買了嗎,視頻的話不管拍什麼標題一定要出現v logo這個字眼(出現了它就是vlog)。

百度一下蒸汽波素材,來回就是那幾個圖片和音樂加進去你也就是蒸汽波了。

發佈平臺ins最佳,沒有翻牆條件的也要選擇小眾的平臺,諸如nice、same之流,雖然沒人看但是你可以把這些平臺的截圖發去朋友圈和微博,配文記得無比莫名其妙,莫名不了乾脆啥都別說。然後接受‘你可真潮’的評價並暗爽。

最後,選擇一個小眾的愛好,五大可以,b-box、衝浪、某種極限運動這類會更佳小眾。不需要精通,半吊子就可以,懶得學習技能就去網易雲音樂找一些小眾歌單(小眾地下說唱作品最佳——聽聽背背,因為主要目的就是在社交網站的個人資料裡填上這個愛好然後深藏功與名。

然後你就會被身邊的人評價為“潮人”。

沒有了,真的,大眾潮流文化和‘潮人’90%都是這個套路,也就這些你需要了解的基本知識。潮流文化到底是個性還是跟風我也說不清楚了,甚至我自己是不是真心喜歡還是在跟風也沒辦法判斷了。

只是想讓大家明白,要把潮流文化以及其審美導向作為一個工具去使用,沒有那麼難,沒有那麼高深,也沒有那麼獨特。要快速掌握這個圈子的最新動態如上一篇文章所說的,關注三大帶貨王Kanyewest、GD、EDC就可以。

如果,有幸的,你真的熱愛這個文化,請你忘掉以上所有我說過的,真的自己去建立自己的潮流觀,真的去熱愛無關價格貴賤你花心思去搶到的任何單品,真的去研究每一個幾千塊錢塑料小人背後的文化和故事並自豪的為你的每一個朋友講述。

‘潮流圈’的朋友認識不少,脫俗的不多,推薦一個純粹的真心熱愛潮流文化的KOL(抖音搜索皓天Andrew),關注一下也許他會教你一些真正’real‘的東西。

三、二次元

獨立的二次元文化和無處不在的泛二次元文化。

二次元文化是大部分不懂年輕人的互聯網人腦海中,對於年輕人的印象:彈幕、宅舞、鬼畜表情、番劇。

因為二次元文化太過於獨立,獨特又融入各種亞文化當中。純粹的二次元文化永遠走不出二次元的圈子,但是二次元文化延伸出的泛二次元文化卻又出現在亞文化的各個片段當中。

這個概念很難理解,所以,作為國內最早的上古cosplay團體‘mirror’的後備成員、B站新星計劃500強第一up主,塞爾達全系列全成就達成者,我嘗試為大家簡單解讀一下二次元文化的真正含義以及泛二次元文化衍生的過程。

二次元文化的本質是什麼,就隱藏在這個名字當中。二次元就是二維的世界,意味著逃離三維的世界,在二次元中追求理想的自己、生活和理想鄉。二次元文化的本質就是逃離真實世界。這個定義有點殘酷,但無意冒犯,只為了容易理解,因為我也是其中一員。

這個逃離的本質從熱衷於二次元文化的主流人群屬性可以看出來,討厭社交的宅男、被學業壓得喘不過氣的學生、滿身才藝但不屑於去向不懂的人展示的藝術家。他們花很多的錢去裝扮自己的虛擬形象,cosplay夢想中應該是自己的漫畫角色,沉浸在虛擬世界中和虛擬的偶像、對象、敵人一起,離主流社交媒體遠遠的在自己的圈子裡面分享自己的作品。

真正的二次元核心圈層和文化永遠是獨立、完整和閉環的,語言模式、社交場景、服裝風格、娛樂方式、流行趨勢變遷都是自成一套,不沾染其他文化一絲一毫。不要嘗試去進入或者利用這個文化,除非你真的也想逃離和真的從中找到了自己的理想。

不是放幾個動漫形象就是二次元了,不是穿上一套洛麗塔就是二次元了,不是在圖片上加幾個日文就是二次元了。為什麼二次元的應援現場這麼瘋狂,因為我們不只是在追星,他們是在追求夢想生活的所有。

可能講的有點嚴重了,二次元圈層向來比較peace,沒有潮流圈的diss文化,所以這個圈層受到冒犯也往往少見反抗而是通過戲謔自嘲來化解。那麼作為曾經其中一員,向圈外人誠懇建議,不懂別瞎玩二次元,容易出現大型翻車現場。

二次元文化是緊密圍繞ACG(動畫漫畫遊戲)衍生出來的,因為這些就是最直接構建理想生活的方法,也是唯一最純粹的二次元世界。然後通過ACG作品衍生出的審美和流行,形成了泛二次元文化。一切來源於二次元ACG的再創作內容以及其追隨者,都屬於泛二次元的範疇。

基於抓住大眾審美和流行趨勢的目的,研究泛二次元文化具有更深刻的意義。泛二次元文化由於其來源於充滿著人類理想的二次元作品,有太多美好的東西可供二次創作,所以往往被各種流行文化切取其中部分進行借用,進而發展到現在二次元文化的碎片充斥於各種流行文化當中(蒸汽波風格里面頻繁出現的上古動畫片段)。

但二次元文化從來沒有被整體的發揚過,泛二次元的文化,也不是經由真正的二次元核心圈層擴散(還是那些創造大眾潮流的人在截取片段利用)。

嘗試對泛二次元文化做出一個定義,用大眾的語言向其他泛二次元文化人群傳遞二次元審美和流行。想要切入泛二次元文化也很容易,在各大社交平臺尋找二次元相關的話題、社群和版塊就可以看到大量的內容,B站和QQ群是目前泛二次元人群最主要的一個社交渠道,用這些內容創造作品去感動廣發的泛二次元人群。而真正的二次元,不懂別打擾。

以上的三個文化圈層,實際就是最主流的三個流行文化圈層,基本上能夠從其中找到任何一個大眾流行浪潮的原點,建議重點研究。而這些文化近期年結合著我國經濟發展、文化開放、國民審美的提升又延伸出了以下的一些亞文化圈層,也有各自的獨特風格,也常常誕生一些全民流行浪潮,需要做一些適當瞭解。

四、草根文化

段子文化的衍生。

不掌握互聯網主流輿論,但人數又遠遠佔據我國網民大頭數量的草根人群,開始漸漸形成一種獨特的語言模式和內容創作套路,形成了草根文化。蹩腳的模仿潮流元素、洗腦的動感歌曲、草根的人生哲學解讀、土味的情話就是草根文化的典型模式。

草根文化無關乎一個人財富的多少還是修養的高低,草根文化的參與者和創造者魚龍混雜,抱著戲謔態度去創作和傳播草根內容的人不在少數(他們往往也是掌握主流輿論的人群)。經這些人的手草根文化也往往誕生很多爆炸式的流行審美和事件,比如:鄉村愛情故事的火熱、租房小吳進軍娛樂圈、小豬佩奇的流行。

然後誕生於草根文化的這些流行,又反向被廣大的草根群體所接受,成為了全民的流行浪潮,所以草根文化是最容易形成全民流行浪潮的。

一直以來互聯網人總喜歡抱著一種自我覺得精英階層的視角,去審視草根文化,覺得low但又想賺這些人的錢而不得不去研究,但內心那份不屑又始終阻礙著我們深入去理解草根文化的內在含義。

草根文化一點都不low,它只是在用一種獨特的方式去描述這個世界。一個草根文化的產物到底土不土,你認真就土,你笑了就是酷。有空看看快手皮皮蝦裡面的段子,你也能發自內心的覺得好笑點個贊,你也就能慢慢去懂草根文化,你才能真正的懂怎麼去做一個下沉市場的作品。

五、直男文化

直男一開始代表著的只是一種粗線條的直男價值觀,直男們也從來無所謂強調自己的文化或者審美,因為他們根本無所謂。但是近幾年震驚互聯網的幾次輿論大戰,直男都是其中的一方(11.28李毅吧與李宇春吧大戰、東方神起吧和WOW吧大戰,虎撲直男與吳亦凡粉絲大戰),其戰鬥過程被二次創作出來的內容在互聯網影響之深遠,讓我們不得不把直男開始當作一種文化來看待。

這些大戰中直男戰鬥的武器就是段子和表情包,而段子和表情包就是由我國人民創造出來的一種偉大的審美和文化形態,看看十年過後姚明、金館長、張學友還充斥於所有的互聯網內容中你就知道要在互聯網主流文化中存活你真的不得不去研究這些戲謔的直男文化。

直男文化很難像其他文化一樣有一個集中的場所可以去觀察和參與,因為直男往往深藏功與名,各自在自己的小天地自娛自樂(足球籃球,遊戲,軍事等)。但是一但互聯網中出現一些挑戰直男普世價值觀(CXK成為NBA形象大使)事件出現的時候,直男們會像軍隊一樣快速的集結、製作彈藥(段子和表情包)、開始捍衛尊嚴。不

妨去真的參與幾次這些直男大戰,去了解一下這個有趣的文化。如果你不懂其中的點,貿然去蹩腳的運用直男文化(很多營銷裡面尷尬的使用表情包),直男也不會罵你,因為他們深藏功與名。

六、文藝青年文化

之所以將文藝青年歸於潮流文化的延伸,在於文藝青年文化的來源和潮流文化原理是一致的(雖然文藝青年的歷史遠早於潮流青年)。追求獨立自我、個性或者是感性體驗的人們開始唾棄大眾流行和審美,尋找更高於大眾的內容。

當從大眾流行文化往更高去走的時候,就碰到了叫做藝術的天花板,在板上的人叫做藝術家,有一點藝術感覺但又說不清道不明被夾在其中不上不下的這些人,就是文藝青年。

隨著吃飽飯穿暖衣的人越來越多,追求審美提升但又不幸被夾在中間的文藝青年成為了大多數。進而針對這批文藝青年所創作的消費品大量的誕生了,王家衛的電影、宋冬野的民謠、韓寒的文章。這些作者是藝術家,創作的是藝術品,到底是大眾的追捧讓其成為了文藝消費品,還是一開始就是為了滿足文藝青年群體的需求,而創作已經難以判斷。

和潮流青年一致,文藝青年往往也扮演著意見領袖的角色,所以文藝青年追捧的也往往流行和大眾(然後又被文藝青年拋棄)。

要真正理解文藝青年,需要理解文藝和藝術的邊界是模糊的,其中又分為了很多鄙視鏈等級,難以定義其中的刻度。往藝術的方向走,你的內容會站在更高的鄙視鏈,但是會有更少的受眾;往文藝的方向走就是相反的作用,玩文藝的技巧就在於對這個度的把握。

七、蹦迪文化

是的蹦迪這種娛樂方式要追溯歷史數幾個爸爸輩都可以,蹦迪為年輕的男男女女提供了一種極其直接的社交場景,而被任何年代的年輕人所廣泛接受。舞池中年輕人通過展示自己是如何的時尚和潮流,來吸引對方(你爹當年蹦迪穿的喇叭褲和你的束腿褲是一個道理),而這種與每個年代的潮流文化緊緊綁定的蹦迪社交開始形成一些固定的模式、圈層和套路以後,蹦迪文化就出現了。

以當下的蹦迪文化來說,穿上一件或真或假的owT恤然後儘可能把身上的其他logo展示出來;洋酒兌上軟飲以便最快速的喝醉進入狀態;搖骰子前問一下對方單骰重搖還是算零是基本的禮貌;舞池裡面任意動作,只要是左右左左右左右右的節奏就會顯得比較專業;迪曲進行到最高潮的時候,記得跟大家一起把紙巾灑向空中。然後藉著或真或假的酒勁,找個對眼的異性開始越靠越近,羞澀的話可以先加個微信。

以上的描述可能帶著一些戲謔但絕無惡意,因為我自己一般就是舞池中央的那個角色(但我不穿OW)。因為蹦迪文化是有趣的,合理和必要的,如上所述他是每個年代年輕人合法又最極致的社交方式。

很多未曾放開自己融入迪廳的人,對蹦迪文化總是帶著一點有色眼鏡去看,覺得不齒和陰暗。但真的沒有那麼可怕,其實蹦迪文化只是年輕人的一種合法宣洩(當然也有一些不好的人不這麼看),你應該去融入其中體會幾次,陌生異性社交的原動力是什麼、難點在哪、套路如何。

畢竟,能在迪廳中用裝扮、舞姿或是段子吸引異性注意的人,往往就是最符合當下大眾流行和審美的那個小哥哥。

八、新民族文化

我認為潮流文化最有意義的一個衍生。隨著民族自豪感的持續提升,中國的東西被認為是土的、差的、過時的時代不知不覺已經遠去。李寧的悟道系列以及‘中國李寧’logo產品被瘋狂搶購、方言說唱大行其道、CLOTxAJ的兵馬俑聯名追捧者甚至有Eminem。

國潮在近幾年的大爆發,讓越來越多人把目光從對國外潮流的跟隨轉移回到我們國家幾千年歷史積累下的豐富文化素材。藝術家、生意人、KOL們或深或淺用新的方式對傳統文化的解讀很酷,也許很多經不起考驗甚至蹩腳,但真真實實的讓越來越多年輕人隨之開始關注中國傳統文化。這個浪潮已經開始發生,並且在未來會越來越發洶湧。

抱著尊重、嚴謹和真的熱愛去學習我國燦爛的傳統文化是每一個年輕人都應該去做的,去驕傲的作為炎黃子孫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流行和審美,讓其傳遍世界吧。

九、追星和八卦

追星文化的誕生來自於二次元同樣的過程,追求理想的自己、對象和生活。但追星文化又因為其中蘊含的巨大商業價值,在各種娛樂產業的干預下變成了一個龐大的獨特的亞文化乃至主流文化。

不理解追星文化的人,往往困惑於為什麼一個人可以對一個陌生的明星如此痴迷,所以大部分關聯到追星文化的創造,基本侷限在明星代言肖像權使用這些初級的階段,明星的代言可以對品牌帶來背書的效應,但是你還沒有真正掌握追星文化的核心價值。

追星不是單純追人,而是追的人設。

人設是支撐著追星文化所有體系運行的根本,飯圈裡面常見的吃瓜、虐粉等概念都是藝人或者經濟公司對人設的運作。為什麼農夫山泉和偶像練習生的聯動如此成功,都是背後那些奮鬥努力競爭排名的人設故事驅動著粉絲們成箱的購買。同時之所以八卦圈這麼火熱,每一次明星八卦事件都會形成全民探討,也都是人設崩塌的故事。

所以,想要進入追星文化,研究一個偶像的生日興趣愛好只是皮毛,你要進入飯圈去理解人設到底是什麼,你才能真正發掘出追星文化的價值。另外,追星文化的一個顯著特徵是,飯圈是根據偶像個體以及人設分成不同割裂的群體的,甚至一個團隊內的藝人都會有各自的‘私生飯’,其水火不容和對外排斥的力量在和直男大戰中已經體現了,注意別踩雷。

十、電競

二次元文化的ACG只有G衍生出了年收入千萬的二次內容創作者(遊戲主播)和龐大的關聯產業,可見電競文化已經足以成為一個獨立的文化圈層。又由於電競圈和直男圈的緊密關聯,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熱門事件和流行趨勢來自於電競文化。

IG奪冠到王校長表情包的二次創作衍生品,吃雞類遊戲和關聯二次創作品的流行,LOL術語成為互聯網熱門詞語(德瑪西亞!)。

電競文化因為其本身帶著的原罪(沉迷)雖然一直不被認為是主流文化,永遠在亞文化的頂點徘徊多年,但當ig奪冠的消息刷遍了每一個人的朋友圈時候,你應該意識到不得不去了解這個文化了。

如何瞭解電競文化應該不需要我去贅述,你的身邊一定充斥著沉迷於吃雞LOL的朋友,而且你大概率也是其中之一。

以上便是我認為作為活動運營,你應該需要去了解的十個主流文化圈層,適當深入的瞭解能夠做到合理運用不踩雷是你的審美力的核心構成。當然還有很多小眾文化值得去研究,也許很多文化也會在未來慢慢發揚光大,請保持對流行文化和審美變遷的高度關注,這是你必須的核心競爭力。

以上對各種文化的解讀也許充滿著個人認知侷限和偏見,但是作為引起思考甚至是批判吐槽的起點已經足以發揮價值。

#專欄作家#

SKY#沙鉉皓,微信公眾號:skyhahalife,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騰訊,京東7年專注活動運營領域;砍價,眾籌禮包等社交裂變模型原創者。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