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宜居城市:連續十年位列第一,從幼兒園到博士全免費

在中國人眼裡,宜居城市的標準主要以空氣質量、人均收入以及交通便利為主,但國際上評選最宜居城市時,需要考核住房、福利、交通、經濟、教育、社會環境以及休閒娛樂和公共服務等領域,其中一點低於參選平均水平都會被淘汰。在如此嚴苛的條件下,奧地利維也納卻連續十年奪得全球最宜居城市的桂冠,可想而知有多“完美”。

全球最宜居城市:連續十年位列第一,從幼兒園到博士全免費

從歷史角度來說,維也納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的跡象,肥沃的土地與良好的天氣提供了穩定的生活環境。當然,背靠阿爾卑斯山脈、東臨盆地平原、西北繁密森林又緊鄰多瑙河的維也納,也曾經歷了一系列毀滅式打擊:羅馬人居住時期發生一場火災,整座城市被夷為平地;剛剛復建又被匈牙利馬紮兒人佔領近百年之久。

全球最宜居城市:連續十年位列第一,從幼兒園到博士全免費

維也納的繁榮源自“巴伐利亞公國”,當時的亨利二世公爵下令將維也納列為優先經濟發展城市,即所有路過的商人都必須在城內售賣商品,同時在多瑙河畔建了當時歐洲最大的貨運碼頭。《哈布斯堡》一書是這麼形容的:這是座偉大的貿易之城,商人們的馬車需要排隊才能進城,多瑙河邊等待通關的貨船並排到4英里外(約6.4千米)。

全球最宜居城市:連續十年位列第一,從幼兒園到博士全免費

12世紀的維也納就已經是奧地利首都,但中世紀遺留的老舊建築以及驅逐猶太人等各種原因,最終還是導致維也納被剝奪首都資格。16世紀奧斯曼帝國圍城時,維也納人靠著殘缺不全的古城牆艱難抵禦進攻,好在提前來臨的冬季迫使奧斯曼軍隊撤離,痛定思痛之下決定翻建維也納,在土耳其人二次圍攻中硬扛兩個月,才有瞭如今400多平方公里的面積。

全球最宜居城市:連續十年位列第一,從幼兒園到博士全免費

當然,維也納也沒有躲過拿破崙的“魔爪”以及兩次世界大戰的圍堵與炮火,德軍第一次空襲就炸掉了23%建築,蘇軍抵達後與德軍展開維也納戰役,短短八天就有4萬軍民喪命。戰後又經歷了長達十年的四國(美、法、英、蘇)共管期,直到1955年才完全獨立成一座中立城市,為後期的聯合國“總部”之一打下基礎。

全球最宜居城市:連續十年位列第一,從幼兒園到博士全免費

都說維也納是座幸運的城市,搭上馬歇爾計劃的便車進入飛速復甦與重建期,再加上籤下的《國家條約》禁止維也納加入北約和華約任何一方,周邊各國以及美蘇都認為維也納壯大並不會影響自身。於是,上個世紀70年代,奧地利宣佈在維也納成立國際中心,專門給聯合國辦事處、毒品犯罪辦公室、國際原子能、石油輸出等組織用作辦公。

全球最宜居城市:連續十年位列第一,從幼兒園到博士全免費

聯合國四大官方駐地的身份,讓各大國際組織也將總部放在維也納,從而進一步帶動維也納的經濟發展與國際地位的提升,不過十多年就以200萬居民的規模躍居歐洲第四大城市,僅次於倫敦、巴黎與柏林(現居第九位)。但維也納的人均收入卻絲毫不輸其他城市,2013年就以47200歐元的人均年收入被列為歐盟最富裕的城市之一。

全球最宜居城市:連續十年位列第一,從幼兒園到博士全免費

世界銀行給出的數據顯示:維也納60%的收入來自於外國企業的直接投資,主要以貿易、科技、房地產以及旅遊業為主。其中最大亮點是每年都有8000多家高精尖科技企業入駐維也納,這也是維也納早在2000年就開始規劃“人才、初創”雙向發展的主要原因,足足比歐美一線城市領先近十年。

全球最宜居城市:連續十年位列第一,從幼兒園到博士全免費

去過維也納的遊客都知道這是全球聞名的“音樂之都”,其藝術與文化氛圍濃郁到流浪漢都是音樂“大家”。但很少人知道維也納全城是世界遺產,2017年有1600多萬遊客選擇在維也納過夜,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遊客紛至沓來?只說一個小插曲就能理解:維也納政府曾準備建造綜合大樓,其中75米高的塔樓將作為地標性建築,結果被市民投票禁止了。

全球最宜居城市:連續十年位列第一,從幼兒園到博士全免費

維也納人對宜居評選並沒有太多反應,因為在這些榮譽早已拿到手軟,拋開優良環境不說,就說從幼兒園到博士都全免的教育、每月40歐的免費醫療、原工資80%的失業補助、每年20%的退稅以及名目繁多、拿到手軟的孕婦、家庭、兒童津貼,再加上家庭月收入低於1300歐元(約9792元人民幣)即可享受低保,也就是說,月薪不過萬就是低保,其宜居程度可想而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