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

文|恩醬

來源:魯豫有約公號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魯豫有約】微信公號獲取授權。


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他們要求你時刻保持聯繫,一旦沒回微信,就會坐立難安,甚至對你百般控訴。

在嗎?為什麼現在才回我信息?回覆別人一下很難嗎?……

微信的出現,讓我們24小時保持“在線”狀態,逐漸模糊了生活和社交的界限。

有人覺得,自己好像被“社交綁架”了,一點都不自由。

前段時間,微博有個熱門話題——

"

文|恩醬

來源:魯豫有約公號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魯豫有約】微信公號獲取授權。


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他們要求你時刻保持聯繫,一旦沒回微信,就會坐立難安,甚至對你百般控訴。

在嗎?為什麼現在才回我信息?回覆別人一下很難嗎?……

微信的出現,讓我們24小時保持“在線”狀態,逐漸模糊了生活和社交的界限。

有人覺得,自己好像被“社交綁架”了,一點都不自由。

前段時間,微博有個熱門話題——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如今年輕人的社交,也越來越自閉了。

“不擅長社交,找不到好朋友,在公共場所恨不得把自己縮到最小,越長大越不容易敞開心扉。”

就像姜思達說的,“有時候,我只想當一頭安靜的豬,不想跟外界保持聯繫。”

當代年輕人的自閉式社交

在綜藝《各位遊客請注意》中,有一幕描繪出當下年輕人的社交狀況。

陳學冬和團員初次見面時,說:“在群裡聊得熱絡,見面一定都很尷尬,年輕人都這樣子。”

"

文|恩醬

來源:魯豫有約公號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魯豫有約】微信公號獲取授權。


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他們要求你時刻保持聯繫,一旦沒回微信,就會坐立難安,甚至對你百般控訴。

在嗎?為什麼現在才回我信息?回覆別人一下很難嗎?……

微信的出現,讓我們24小時保持“在線”狀態,逐漸模糊了生活和社交的界限。

有人覺得,自己好像被“社交綁架”了,一點都不自由。

前段時間,微博有個熱門話題——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如今年輕人的社交,也越來越自閉了。

“不擅長社交,找不到好朋友,在公共場所恨不得把自己縮到最小,越長大越不容易敞開心扉。”

就像姜思達說的,“有時候,我只想當一頭安靜的豬,不想跟外界保持聯繫。”

當代年輕人的自閉式社交

在綜藝《各位遊客請注意》中,有一幕描繪出當下年輕人的社交狀況。

陳學冬和團員初次見面時,說:“在群裡聊得熱絡,見面一定都很尷尬,年輕人都這樣子。”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果然等待團員到來時,氣氛一度很尷尬。

每一組嘉賓都是簡單打過招呼後,保持“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不說話,好像很尷尬?想說話,但又不知道聊啥?

"

文|恩醬

來源:魯豫有約公號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魯豫有約】微信公號獲取授權。


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他們要求你時刻保持聯繫,一旦沒回微信,就會坐立難安,甚至對你百般控訴。

在嗎?為什麼現在才回我信息?回覆別人一下很難嗎?……

微信的出現,讓我們24小時保持“在線”狀態,逐漸模糊了生活和社交的界限。

有人覺得,自己好像被“社交綁架”了,一點都不自由。

前段時間,微博有個熱門話題——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如今年輕人的社交,也越來越自閉了。

“不擅長社交,找不到好朋友,在公共場所恨不得把自己縮到最小,越長大越不容易敞開心扉。”

就像姜思達說的,“有時候,我只想當一頭安靜的豬,不想跟外界保持聯繫。”

當代年輕人的自閉式社交

在綜藝《各位遊客請注意》中,有一幕描繪出當下年輕人的社交狀況。

陳學冬和團員初次見面時,說:“在群裡聊得熱絡,見面一定都很尷尬,年輕人都這樣子。”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果然等待團員到來時,氣氛一度很尷尬。

每一組嘉賓都是簡單打過招呼後,保持“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不說話,好像很尷尬?想說話,但又不知道聊啥?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

文|恩醬

來源:魯豫有約公號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魯豫有約】微信公號獲取授權。


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他們要求你時刻保持聯繫,一旦沒回微信,就會坐立難安,甚至對你百般控訴。

在嗎?為什麼現在才回我信息?回覆別人一下很難嗎?……

微信的出現,讓我們24小時保持“在線”狀態,逐漸模糊了生活和社交的界限。

有人覺得,自己好像被“社交綁架”了,一點都不自由。

前段時間,微博有個熱門話題——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如今年輕人的社交,也越來越自閉了。

“不擅長社交,找不到好朋友,在公共場所恨不得把自己縮到最小,越長大越不容易敞開心扉。”

就像姜思達說的,“有時候,我只想當一頭安靜的豬,不想跟外界保持聯繫。”

當代年輕人的自閉式社交

在綜藝《各位遊客請注意》中,有一幕描繪出當下年輕人的社交狀況。

陳學冬和團員初次見面時,說:“在群裡聊得熱絡,見面一定都很尷尬,年輕人都這樣子。”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果然等待團員到來時,氣氛一度很尷尬。

每一組嘉賓都是簡單打過招呼後,保持“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不說話,好像很尷尬?想說話,但又不知道聊啥?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陳學冬想跟一個團員打招呼,對方卻快速地低頭走過。

有人直呼:“這完全是我的社交真實寫照。”

不會迅速跟別人熱絡,見了面後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能在微信上交流的問題,絕不面對面聊。

"

文|恩醬

來源:魯豫有約公號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魯豫有約】微信公號獲取授權。


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他們要求你時刻保持聯繫,一旦沒回微信,就會坐立難安,甚至對你百般控訴。

在嗎?為什麼現在才回我信息?回覆別人一下很難嗎?……

微信的出現,讓我們24小時保持“在線”狀態,逐漸模糊了生活和社交的界限。

有人覺得,自己好像被“社交綁架”了,一點都不自由。

前段時間,微博有個熱門話題——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如今年輕人的社交,也越來越自閉了。

“不擅長社交,找不到好朋友,在公共場所恨不得把自己縮到最小,越長大越不容易敞開心扉。”

就像姜思達說的,“有時候,我只想當一頭安靜的豬,不想跟外界保持聯繫。”

當代年輕人的自閉式社交

在綜藝《各位遊客請注意》中,有一幕描繪出當下年輕人的社交狀況。

陳學冬和團員初次見面時,說:“在群裡聊得熱絡,見面一定都很尷尬,年輕人都這樣子。”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果然等待團員到來時,氣氛一度很尷尬。

每一組嘉賓都是簡單打過招呼後,保持“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不說話,好像很尷尬?想說話,但又不知道聊啥?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陳學冬想跟一個團員打招呼,對方卻快速地低頭走過。

有人直呼:“這完全是我的社交真實寫照。”

不會迅速跟別人熱絡,見了面後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能在微信上交流的問題,絕不面對面聊。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2019年年初,微信之父張小龍說:“每天有7.5億人使用微信朋友圈。”

不過,其中超過一億人設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見”

"

文|恩醬

來源:魯豫有約公號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魯豫有約】微信公號獲取授權。


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他們要求你時刻保持聯繫,一旦沒回微信,就會坐立難安,甚至對你百般控訴。

在嗎?為什麼現在才回我信息?回覆別人一下很難嗎?……

微信的出現,讓我們24小時保持“在線”狀態,逐漸模糊了生活和社交的界限。

有人覺得,自己好像被“社交綁架”了,一點都不自由。

前段時間,微博有個熱門話題——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如今年輕人的社交,也越來越自閉了。

“不擅長社交,找不到好朋友,在公共場所恨不得把自己縮到最小,越長大越不容易敞開心扉。”

就像姜思達說的,“有時候,我只想當一頭安靜的豬,不想跟外界保持聯繫。”

當代年輕人的自閉式社交

在綜藝《各位遊客請注意》中,有一幕描繪出當下年輕人的社交狀況。

陳學冬和團員初次見面時,說:“在群裡聊得熱絡,見面一定都很尷尬,年輕人都這樣子。”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果然等待團員到來時,氣氛一度很尷尬。

每一組嘉賓都是簡單打過招呼後,保持“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不說話,好像很尷尬?想說話,但又不知道聊啥?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陳學冬想跟一個團員打招呼,對方卻快速地低頭走過。

有人直呼:“這完全是我的社交真實寫照。”

不會迅速跟別人熱絡,見了面後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能在微信上交流的問題,絕不面對面聊。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2019年年初,微信之父張小龍說:“每天有7.5億人使用微信朋友圈。”

不過,其中超過一億人設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見”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是因為當代人不願意社交了嗎?

不,大家似乎都患上一種病——社交倦怠症

曾經熱鬧非凡的朋友圈,如今卻成為了人們感到負擔的地方。

有博主曾被好友問:“為什麼你有力氣刷微博,沒力氣回我微信?”

他為此發了一條微博澄清:

"

文|恩醬

來源:魯豫有約公號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魯豫有約】微信公號獲取授權。


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他們要求你時刻保持聯繫,一旦沒回微信,就會坐立難安,甚至對你百般控訴。

在嗎?為什麼現在才回我信息?回覆別人一下很難嗎?……

微信的出現,讓我們24小時保持“在線”狀態,逐漸模糊了生活和社交的界限。

有人覺得,自己好像被“社交綁架”了,一點都不自由。

前段時間,微博有個熱門話題——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如今年輕人的社交,也越來越自閉了。

“不擅長社交,找不到好朋友,在公共場所恨不得把自己縮到最小,越長大越不容易敞開心扉。”

就像姜思達說的,“有時候,我只想當一頭安靜的豬,不想跟外界保持聯繫。”

當代年輕人的自閉式社交

在綜藝《各位遊客請注意》中,有一幕描繪出當下年輕人的社交狀況。

陳學冬和團員初次見面時,說:“在群裡聊得熱絡,見面一定都很尷尬,年輕人都這樣子。”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果然等待團員到來時,氣氛一度很尷尬。

每一組嘉賓都是簡單打過招呼後,保持“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不說話,好像很尷尬?想說話,但又不知道聊啥?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陳學冬想跟一個團員打招呼,對方卻快速地低頭走過。

有人直呼:“這完全是我的社交真實寫照。”

不會迅速跟別人熱絡,見了面後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能在微信上交流的問題,絕不面對面聊。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2019年年初,微信之父張小龍說:“每天有7.5億人使用微信朋友圈。”

不過,其中超過一億人設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見”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是因為當代人不願意社交了嗎?

不,大家似乎都患上一種病——社交倦怠症

曾經熱鬧非凡的朋友圈,如今卻成為了人們感到負擔的地方。

有博主曾被好友問:“為什麼你有力氣刷微博,沒力氣回我微信?”

他為此發了一條微博澄清: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裝死”不是真的因為忙,而是給自己一個放鬆的機會。

底下不少評論紛紛贊同,“有時候不想回,是因為組織語言太累了。”

"

文|恩醬

來源:魯豫有約公號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魯豫有約】微信公號獲取授權。


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他們要求你時刻保持聯繫,一旦沒回微信,就會坐立難安,甚至對你百般控訴。

在嗎?為什麼現在才回我信息?回覆別人一下很難嗎?……

微信的出現,讓我們24小時保持“在線”狀態,逐漸模糊了生活和社交的界限。

有人覺得,自己好像被“社交綁架”了,一點都不自由。

前段時間,微博有個熱門話題——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如今年輕人的社交,也越來越自閉了。

“不擅長社交,找不到好朋友,在公共場所恨不得把自己縮到最小,越長大越不容易敞開心扉。”

就像姜思達說的,“有時候,我只想當一頭安靜的豬,不想跟外界保持聯繫。”

當代年輕人的自閉式社交

在綜藝《各位遊客請注意》中,有一幕描繪出當下年輕人的社交狀況。

陳學冬和團員初次見面時,說:“在群裡聊得熱絡,見面一定都很尷尬,年輕人都這樣子。”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果然等待團員到來時,氣氛一度很尷尬。

每一組嘉賓都是簡單打過招呼後,保持“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不說話,好像很尷尬?想說話,但又不知道聊啥?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陳學冬想跟一個團員打招呼,對方卻快速地低頭走過。

有人直呼:“這完全是我的社交真實寫照。”

不會迅速跟別人熱絡,見了面後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能在微信上交流的問題,絕不面對面聊。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2019年年初,微信之父張小龍說:“每天有7.5億人使用微信朋友圈。”

不過,其中超過一億人設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見”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是因為當代人不願意社交了嗎?

不,大家似乎都患上一種病——社交倦怠症

曾經熱鬧非凡的朋友圈,如今卻成為了人們感到負擔的地方。

有博主曾被好友問:“為什麼你有力氣刷微博,沒力氣回我微信?”

他為此發了一條微博澄清: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裝死”不是真的因為忙,而是給自己一個放鬆的機會。

底下不少評論紛紛贊同,“有時候不想回,是因為組織語言太累了。”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有人說,如今的朋友圈不像朋友圈,像“人設圈”

我們每天被無窮無盡的內容、信息、聯繫人所包圍,信息負荷越來越重,難免讓人產生了想逃離的衝動。

為什麼能聊天的人越來越少了?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

想發朋友圈,寫了一長串感慨最後還是刪掉;

打開通訊錄,內心憋了滿腔情緒卻不知對誰說;

對待老朋友,一句“我想你”到了嘴邊又咽回去。

這是成年人之間的交友默契,互不打擾,保持體面的分寸感。

微博上一張圖,反映了當代人近年來的交友狀況——

"

文|恩醬

來源:魯豫有約公號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魯豫有約】微信公號獲取授權。


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他們要求你時刻保持聯繫,一旦沒回微信,就會坐立難安,甚至對你百般控訴。

在嗎?為什麼現在才回我信息?回覆別人一下很難嗎?……

微信的出現,讓我們24小時保持“在線”狀態,逐漸模糊了生活和社交的界限。

有人覺得,自己好像被“社交綁架”了,一點都不自由。

前段時間,微博有個熱門話題——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如今年輕人的社交,也越來越自閉了。

“不擅長社交,找不到好朋友,在公共場所恨不得把自己縮到最小,越長大越不容易敞開心扉。”

就像姜思達說的,“有時候,我只想當一頭安靜的豬,不想跟外界保持聯繫。”

當代年輕人的自閉式社交

在綜藝《各位遊客請注意》中,有一幕描繪出當下年輕人的社交狀況。

陳學冬和團員初次見面時,說:“在群裡聊得熱絡,見面一定都很尷尬,年輕人都這樣子。”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果然等待團員到來時,氣氛一度很尷尬。

每一組嘉賓都是簡單打過招呼後,保持“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不說話,好像很尷尬?想說話,但又不知道聊啥?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陳學冬想跟一個團員打招呼,對方卻快速地低頭走過。

有人直呼:“這完全是我的社交真實寫照。”

不會迅速跟別人熱絡,見了面後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能在微信上交流的問題,絕不面對面聊。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2019年年初,微信之父張小龍說:“每天有7.5億人使用微信朋友圈。”

不過,其中超過一億人設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見”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是因為當代人不願意社交了嗎?

不,大家似乎都患上一種病——社交倦怠症

曾經熱鬧非凡的朋友圈,如今卻成為了人們感到負擔的地方。

有博主曾被好友問:“為什麼你有力氣刷微博,沒力氣回我微信?”

他為此發了一條微博澄清: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裝死”不是真的因為忙,而是給自己一個放鬆的機會。

底下不少評論紛紛贊同,“有時候不想回,是因為組織語言太累了。”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有人說,如今的朋友圈不像朋友圈,像“人設圈”

我們每天被無窮無盡的內容、信息、聯繫人所包圍,信息負荷越來越重,難免讓人產生了想逃離的衝動。

為什麼能聊天的人越來越少了?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

想發朋友圈,寫了一長串感慨最後還是刪掉;

打開通訊錄,內心憋了滿腔情緒卻不知對誰說;

對待老朋友,一句“我想你”到了嘴邊又咽回去。

這是成年人之間的交友默契,互不打擾,保持體面的分寸感。

微博上一張圖,反映了當代人近年來的交友狀況——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當代人的社交困境:“朋友圈的人越來越多,能聊天的卻越來越少。”

知乎上有人提問:從無話不說到淪為點贊之交是什麼體驗?

有一個回答說:“你不可能和100個朋友都保持親密聯繫,在社交網絡上,用點讚的方式維護一段關係最無需成本。”

美劇《再造淑女》中,艾莉莎在網上擁有26萬個好友,是名副其實的社交達人。

"

文|恩醬

來源:魯豫有約公號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魯豫有約】微信公號獲取授權。


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他們要求你時刻保持聯繫,一旦沒回微信,就會坐立難安,甚至對你百般控訴。

在嗎?為什麼現在才回我信息?回覆別人一下很難嗎?……

微信的出現,讓我們24小時保持“在線”狀態,逐漸模糊了生活和社交的界限。

有人覺得,自己好像被“社交綁架”了,一點都不自由。

前段時間,微博有個熱門話題——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如今年輕人的社交,也越來越自閉了。

“不擅長社交,找不到好朋友,在公共場所恨不得把自己縮到最小,越長大越不容易敞開心扉。”

就像姜思達說的,“有時候,我只想當一頭安靜的豬,不想跟外界保持聯繫。”

當代年輕人的自閉式社交

在綜藝《各位遊客請注意》中,有一幕描繪出當下年輕人的社交狀況。

陳學冬和團員初次見面時,說:“在群裡聊得熱絡,見面一定都很尷尬,年輕人都這樣子。”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果然等待團員到來時,氣氛一度很尷尬。

每一組嘉賓都是簡單打過招呼後,保持“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不說話,好像很尷尬?想說話,但又不知道聊啥?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陳學冬想跟一個團員打招呼,對方卻快速地低頭走過。

有人直呼:“這完全是我的社交真實寫照。”

不會迅速跟別人熱絡,見了面後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能在微信上交流的問題,絕不面對面聊。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2019年年初,微信之父張小龍說:“每天有7.5億人使用微信朋友圈。”

不過,其中超過一億人設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見”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是因為當代人不願意社交了嗎?

不,大家似乎都患上一種病——社交倦怠症

曾經熱鬧非凡的朋友圈,如今卻成為了人們感到負擔的地方。

有博主曾被好友問:“為什麼你有力氣刷微博,沒力氣回我微信?”

他為此發了一條微博澄清: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裝死”不是真的因為忙,而是給自己一個放鬆的機會。

底下不少評論紛紛贊同,“有時候不想回,是因為組織語言太累了。”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有人說,如今的朋友圈不像朋友圈,像“人設圈”

我們每天被無窮無盡的內容、信息、聯繫人所包圍,信息負荷越來越重,難免讓人產生了想逃離的衝動。

為什麼能聊天的人越來越少了?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

想發朋友圈,寫了一長串感慨最後還是刪掉;

打開通訊錄,內心憋了滿腔情緒卻不知對誰說;

對待老朋友,一句“我想你”到了嘴邊又咽回去。

這是成年人之間的交友默契,互不打擾,保持體面的分寸感。

微博上一張圖,反映了當代人近年來的交友狀況——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當代人的社交困境:“朋友圈的人越來越多,能聊天的卻越來越少。”

知乎上有人提問:從無話不說到淪為點贊之交是什麼體驗?

有一個回答說:“你不可能和100個朋友都保持親密聯繫,在社交網絡上,用點讚的方式維護一段關係最無需成本。”

美劇《再造淑女》中,艾莉莎在網上擁有26萬個好友,是名副其實的社交達人。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她隨便一張照片,都有成千上萬的人為她點贊。

可是現實中,在她高燒不退時,身邊竟然連一個願意送藥的朋友都沒有。

最諷刺的一幕是:她溼漉漉地躺在浴缸痛哭,還要麻木地回覆著粉絲的留言。

那一刻她深刻體會到:“互粉好友,不等於真正的朋友。”

"

文|恩醬

來源:魯豫有約公號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魯豫有約】微信公號獲取授權。


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他們要求你時刻保持聯繫,一旦沒回微信,就會坐立難安,甚至對你百般控訴。

在嗎?為什麼現在才回我信息?回覆別人一下很難嗎?……

微信的出現,讓我們24小時保持“在線”狀態,逐漸模糊了生活和社交的界限。

有人覺得,自己好像被“社交綁架”了,一點都不自由。

前段時間,微博有個熱門話題——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如今年輕人的社交,也越來越自閉了。

“不擅長社交,找不到好朋友,在公共場所恨不得把自己縮到最小,越長大越不容易敞開心扉。”

就像姜思達說的,“有時候,我只想當一頭安靜的豬,不想跟外界保持聯繫。”

當代年輕人的自閉式社交

在綜藝《各位遊客請注意》中,有一幕描繪出當下年輕人的社交狀況。

陳學冬和團員初次見面時,說:“在群裡聊得熱絡,見面一定都很尷尬,年輕人都這樣子。”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果然等待團員到來時,氣氛一度很尷尬。

每一組嘉賓都是簡單打過招呼後,保持“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不說話,好像很尷尬?想說話,但又不知道聊啥?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陳學冬想跟一個團員打招呼,對方卻快速地低頭走過。

有人直呼:“這完全是我的社交真實寫照。”

不會迅速跟別人熱絡,見了面後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能在微信上交流的問題,絕不面對面聊。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2019年年初,微信之父張小龍說:“每天有7.5億人使用微信朋友圈。”

不過,其中超過一億人設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見”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是因為當代人不願意社交了嗎?

不,大家似乎都患上一種病——社交倦怠症

曾經熱鬧非凡的朋友圈,如今卻成為了人們感到負擔的地方。

有博主曾被好友問:“為什麼你有力氣刷微博,沒力氣回我微信?”

他為此發了一條微博澄清: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裝死”不是真的因為忙,而是給自己一個放鬆的機會。

底下不少評論紛紛贊同,“有時候不想回,是因為組織語言太累了。”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有人說,如今的朋友圈不像朋友圈,像“人設圈”

我們每天被無窮無盡的內容、信息、聯繫人所包圍,信息負荷越來越重,難免讓人產生了想逃離的衝動。

為什麼能聊天的人越來越少了?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

想發朋友圈,寫了一長串感慨最後還是刪掉;

打開通訊錄,內心憋了滿腔情緒卻不知對誰說;

對待老朋友,一句“我想你”到了嘴邊又咽回去。

這是成年人之間的交友默契,互不打擾,保持體面的分寸感。

微博上一張圖,反映了當代人近年來的交友狀況——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當代人的社交困境:“朋友圈的人越來越多,能聊天的卻越來越少。”

知乎上有人提問:從無話不說到淪為點贊之交是什麼體驗?

有一個回答說:“你不可能和100個朋友都保持親密聯繫,在社交網絡上,用點讚的方式維護一段關係最無需成本。”

美劇《再造淑女》中,艾莉莎在網上擁有26萬個好友,是名副其實的社交達人。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她隨便一張照片,都有成千上萬的人為她點贊。

可是現實中,在她高燒不退時,身邊竟然連一個願意送藥的朋友都沒有。

最諷刺的一幕是:她溼漉漉地躺在浴缸痛哭,還要麻木地回覆著粉絲的留言。

那一刻她深刻體會到:“互粉好友,不等於真正的朋友。”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有人說,朋友圈是一群人的偽狂歡,也是一個人的真孤單。

在《群體性孤獨》書中寫道,網絡社交營造出三大錯覺——

1. 我們能自由分配精力在任何想關注的地方;

2. 幻想總有人傾聽我們;

3. 以為自己永遠不用獨自一人。

社交媒體讓我們成為自己的主角,成為好友的焦點。

"

文|恩醬

來源:魯豫有約公號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魯豫有約】微信公號獲取授權。


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他們要求你時刻保持聯繫,一旦沒回微信,就會坐立難安,甚至對你百般控訴。

在嗎?為什麼現在才回我信息?回覆別人一下很難嗎?……

微信的出現,讓我們24小時保持“在線”狀態,逐漸模糊了生活和社交的界限。

有人覺得,自己好像被“社交綁架”了,一點都不自由。

前段時間,微博有個熱門話題——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如今年輕人的社交,也越來越自閉了。

“不擅長社交,找不到好朋友,在公共場所恨不得把自己縮到最小,越長大越不容易敞開心扉。”

就像姜思達說的,“有時候,我只想當一頭安靜的豬,不想跟外界保持聯繫。”

當代年輕人的自閉式社交

在綜藝《各位遊客請注意》中,有一幕描繪出當下年輕人的社交狀況。

陳學冬和團員初次見面時,說:“在群裡聊得熱絡,見面一定都很尷尬,年輕人都這樣子。”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果然等待團員到來時,氣氛一度很尷尬。

每一組嘉賓都是簡單打過招呼後,保持“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不說話,好像很尷尬?想說話,但又不知道聊啥?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陳學冬想跟一個團員打招呼,對方卻快速地低頭走過。

有人直呼:“這完全是我的社交真實寫照。”

不會迅速跟別人熱絡,見了面後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能在微信上交流的問題,絕不面對面聊。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2019年年初,微信之父張小龍說:“每天有7.5億人使用微信朋友圈。”

不過,其中超過一億人設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見”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是因為當代人不願意社交了嗎?

不,大家似乎都患上一種病——社交倦怠症

曾經熱鬧非凡的朋友圈,如今卻成為了人們感到負擔的地方。

有博主曾被好友問:“為什麼你有力氣刷微博,沒力氣回我微信?”

他為此發了一條微博澄清: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裝死”不是真的因為忙,而是給自己一個放鬆的機會。

底下不少評論紛紛贊同,“有時候不想回,是因為組織語言太累了。”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有人說,如今的朋友圈不像朋友圈,像“人設圈”

我們每天被無窮無盡的內容、信息、聯繫人所包圍,信息負荷越來越重,難免讓人產生了想逃離的衝動。

為什麼能聊天的人越來越少了?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

想發朋友圈,寫了一長串感慨最後還是刪掉;

打開通訊錄,內心憋了滿腔情緒卻不知對誰說;

對待老朋友,一句“我想你”到了嘴邊又咽回去。

這是成年人之間的交友默契,互不打擾,保持體面的分寸感。

微博上一張圖,反映了當代人近年來的交友狀況——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當代人的社交困境:“朋友圈的人越來越多,能聊天的卻越來越少。”

知乎上有人提問:從無話不說到淪為點贊之交是什麼體驗?

有一個回答說:“你不可能和100個朋友都保持親密聯繫,在社交網絡上,用點讚的方式維護一段關係最無需成本。”

美劇《再造淑女》中,艾莉莎在網上擁有26萬個好友,是名副其實的社交達人。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她隨便一張照片,都有成千上萬的人為她點贊。

可是現實中,在她高燒不退時,身邊竟然連一個願意送藥的朋友都沒有。

最諷刺的一幕是:她溼漉漉地躺在浴缸痛哭,還要麻木地回覆著粉絲的留言。

那一刻她深刻體會到:“互粉好友,不等於真正的朋友。”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有人說,朋友圈是一群人的偽狂歡,也是一個人的真孤單。

在《群體性孤獨》書中寫道,網絡社交營造出三大錯覺——

1. 我們能自由分配精力在任何想關注的地方;

2. 幻想總有人傾聽我們;

3. 以為自己永遠不用獨自一人。

社交媒體讓我們成為自己的主角,成為好友的焦點。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漸漸地,點贊也成為了社交質量的標準。

但現實永遠很殘酷,“點贊之交”往往是無效型社交。

真正值得的朋友,不需要太多

現在人們不僅懶得回微信,也經常在朋友圈“裝死”。

為什麼越來越少人發朋友圈了?

有人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你的喜悅可能會刺激著別人的悲痛。你的傷心可能會淹沒於別人的歡聲笑語之中。”

"

文|恩醬

來源:魯豫有約公號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魯豫有約】微信公號獲取授權。


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他們要求你時刻保持聯繫,一旦沒回微信,就會坐立難安,甚至對你百般控訴。

在嗎?為什麼現在才回我信息?回覆別人一下很難嗎?……

微信的出現,讓我們24小時保持“在線”狀態,逐漸模糊了生活和社交的界限。

有人覺得,自己好像被“社交綁架”了,一點都不自由。

前段時間,微博有個熱門話題——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如今年輕人的社交,也越來越自閉了。

“不擅長社交,找不到好朋友,在公共場所恨不得把自己縮到最小,越長大越不容易敞開心扉。”

就像姜思達說的,“有時候,我只想當一頭安靜的豬,不想跟外界保持聯繫。”

當代年輕人的自閉式社交

在綜藝《各位遊客請注意》中,有一幕描繪出當下年輕人的社交狀況。

陳學冬和團員初次見面時,說:“在群裡聊得熱絡,見面一定都很尷尬,年輕人都這樣子。”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果然等待團員到來時,氣氛一度很尷尬。

每一組嘉賓都是簡單打過招呼後,保持“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不說話,好像很尷尬?想說話,但又不知道聊啥?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陳學冬想跟一個團員打招呼,對方卻快速地低頭走過。

有人直呼:“這完全是我的社交真實寫照。”

不會迅速跟別人熱絡,見了面後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能在微信上交流的問題,絕不面對面聊。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2019年年初,微信之父張小龍說:“每天有7.5億人使用微信朋友圈。”

不過,其中超過一億人設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見”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是因為當代人不願意社交了嗎?

不,大家似乎都患上一種病——社交倦怠症

曾經熱鬧非凡的朋友圈,如今卻成為了人們感到負擔的地方。

有博主曾被好友問:“為什麼你有力氣刷微博,沒力氣回我微信?”

他為此發了一條微博澄清: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裝死”不是真的因為忙,而是給自己一個放鬆的機會。

底下不少評論紛紛贊同,“有時候不想回,是因為組織語言太累了。”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有人說,如今的朋友圈不像朋友圈,像“人設圈”

我們每天被無窮無盡的內容、信息、聯繫人所包圍,信息負荷越來越重,難免讓人產生了想逃離的衝動。

為什麼能聊天的人越來越少了?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

想發朋友圈,寫了一長串感慨最後還是刪掉;

打開通訊錄,內心憋了滿腔情緒卻不知對誰說;

對待老朋友,一句“我想你”到了嘴邊又咽回去。

這是成年人之間的交友默契,互不打擾,保持體面的分寸感。

微博上一張圖,反映了當代人近年來的交友狀況——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當代人的社交困境:“朋友圈的人越來越多,能聊天的卻越來越少。”

知乎上有人提問:從無話不說到淪為點贊之交是什麼體驗?

有一個回答說:“你不可能和100個朋友都保持親密聯繫,在社交網絡上,用點讚的方式維護一段關係最無需成本。”

美劇《再造淑女》中,艾莉莎在網上擁有26萬個好友,是名副其實的社交達人。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她隨便一張照片,都有成千上萬的人為她點贊。

可是現實中,在她高燒不退時,身邊竟然連一個願意送藥的朋友都沒有。

最諷刺的一幕是:她溼漉漉地躺在浴缸痛哭,還要麻木地回覆著粉絲的留言。

那一刻她深刻體會到:“互粉好友,不等於真正的朋友。”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有人說,朋友圈是一群人的偽狂歡,也是一個人的真孤單。

在《群體性孤獨》書中寫道,網絡社交營造出三大錯覺——

1. 我們能自由分配精力在任何想關注的地方;

2. 幻想總有人傾聽我們;

3. 以為自己永遠不用獨自一人。

社交媒體讓我們成為自己的主角,成為好友的焦點。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漸漸地,點贊也成為了社交質量的標準。

但現實永遠很殘酷,“點贊之交”往往是無效型社交。

真正值得的朋友,不需要太多

現在人們不僅懶得回微信,也經常在朋友圈“裝死”。

為什麼越來越少人發朋友圈了?

有人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你的喜悅可能會刺激著別人的悲痛。你的傷心可能會淹沒於別人的歡聲笑語之中。”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在綜藝《心動的信號2》中,主持人問楊超越如何平衡社交關係。

她說,自己交朋友的時候,不是一下子就很熟絡,要相處一段時間。

“覺得是值得的人,才會劃為自己的朋友圈。”

朋友就那麼幾個,但是都玩得特別好。

"

文|恩醬

來源:魯豫有約公號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魯豫有約】微信公號獲取授權。


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他們要求你時刻保持聯繫,一旦沒回微信,就會坐立難安,甚至對你百般控訴。

在嗎?為什麼現在才回我信息?回覆別人一下很難嗎?……

微信的出現,讓我們24小時保持“在線”狀態,逐漸模糊了生活和社交的界限。

有人覺得,自己好像被“社交綁架”了,一點都不自由。

前段時間,微博有個熱門話題——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如今年輕人的社交,也越來越自閉了。

“不擅長社交,找不到好朋友,在公共場所恨不得把自己縮到最小,越長大越不容易敞開心扉。”

就像姜思達說的,“有時候,我只想當一頭安靜的豬,不想跟外界保持聯繫。”

當代年輕人的自閉式社交

在綜藝《各位遊客請注意》中,有一幕描繪出當下年輕人的社交狀況。

陳學冬和團員初次見面時,說:“在群裡聊得熱絡,見面一定都很尷尬,年輕人都這樣子。”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果然等待團員到來時,氣氛一度很尷尬。

每一組嘉賓都是簡單打過招呼後,保持“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不說話,好像很尷尬?想說話,但又不知道聊啥?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陳學冬想跟一個團員打招呼,對方卻快速地低頭走過。

有人直呼:“這完全是我的社交真實寫照。”

不會迅速跟別人熱絡,見了面後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能在微信上交流的問題,絕不面對面聊。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2019年年初,微信之父張小龍說:“每天有7.5億人使用微信朋友圈。”

不過,其中超過一億人設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見”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是因為當代人不願意社交了嗎?

不,大家似乎都患上一種病——社交倦怠症

曾經熱鬧非凡的朋友圈,如今卻成為了人們感到負擔的地方。

有博主曾被好友問:“為什麼你有力氣刷微博,沒力氣回我微信?”

他為此發了一條微博澄清: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裝死”不是真的因為忙,而是給自己一個放鬆的機會。

底下不少評論紛紛贊同,“有時候不想回,是因為組織語言太累了。”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有人說,如今的朋友圈不像朋友圈,像“人設圈”

我們每天被無窮無盡的內容、信息、聯繫人所包圍,信息負荷越來越重,難免讓人產生了想逃離的衝動。

為什麼能聊天的人越來越少了?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

想發朋友圈,寫了一長串感慨最後還是刪掉;

打開通訊錄,內心憋了滿腔情緒卻不知對誰說;

對待老朋友,一句“我想你”到了嘴邊又咽回去。

這是成年人之間的交友默契,互不打擾,保持體面的分寸感。

微博上一張圖,反映了當代人近年來的交友狀況——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當代人的社交困境:“朋友圈的人越來越多,能聊天的卻越來越少。”

知乎上有人提問:從無話不說到淪為點贊之交是什麼體驗?

有一個回答說:“你不可能和100個朋友都保持親密聯繫,在社交網絡上,用點讚的方式維護一段關係最無需成本。”

美劇《再造淑女》中,艾莉莎在網上擁有26萬個好友,是名副其實的社交達人。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她隨便一張照片,都有成千上萬的人為她點贊。

可是現實中,在她高燒不退時,身邊竟然連一個願意送藥的朋友都沒有。

最諷刺的一幕是:她溼漉漉地躺在浴缸痛哭,還要麻木地回覆著粉絲的留言。

那一刻她深刻體會到:“互粉好友,不等於真正的朋友。”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有人說,朋友圈是一群人的偽狂歡,也是一個人的真孤單。

在《群體性孤獨》書中寫道,網絡社交營造出三大錯覺——

1. 我們能自由分配精力在任何想關注的地方;

2. 幻想總有人傾聽我們;

3. 以為自己永遠不用獨自一人。

社交媒體讓我們成為自己的主角,成為好友的焦點。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漸漸地,點贊也成為了社交質量的標準。

但現實永遠很殘酷,“點贊之交”往往是無效型社交。

真正值得的朋友,不需要太多

現在人們不僅懶得回微信,也經常在朋友圈“裝死”。

為什麼越來越少人發朋友圈了?

有人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你的喜悅可能會刺激著別人的悲痛。你的傷心可能會淹沒於別人的歡聲笑語之中。”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在綜藝《心動的信號2》中,主持人問楊超越如何平衡社交關係。

她說,自己交朋友的時候,不是一下子就很熟絡,要相處一段時間。

“覺得是值得的人,才會劃為自己的朋友圈。”

朋友就那麼幾個,但是都玩得特別好。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這也是許多年輕人的交友觀,不是真的“自閉式社交”,而是知道什麼對自己更重要。

之所以很少朋友,不是因為“不合群”,而是很看重友誼質量。

“不喜歡重新去迎合別人,不喜歡尬聊,就喜歡坐著不說話也很安心。”

"

文|恩醬

來源:魯豫有約公號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魯豫有約】微信公號獲取授權。


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他們要求你時刻保持聯繫,一旦沒回微信,就會坐立難安,甚至對你百般控訴。

在嗎?為什麼現在才回我信息?回覆別人一下很難嗎?……

微信的出現,讓我們24小時保持“在線”狀態,逐漸模糊了生活和社交的界限。

有人覺得,自己好像被“社交綁架”了,一點都不自由。

前段時間,微博有個熱門話題——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如今年輕人的社交,也越來越自閉了。

“不擅長社交,找不到好朋友,在公共場所恨不得把自己縮到最小,越長大越不容易敞開心扉。”

就像姜思達說的,“有時候,我只想當一頭安靜的豬,不想跟外界保持聯繫。”

當代年輕人的自閉式社交

在綜藝《各位遊客請注意》中,有一幕描繪出當下年輕人的社交狀況。

陳學冬和團員初次見面時,說:“在群裡聊得熱絡,見面一定都很尷尬,年輕人都這樣子。”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果然等待團員到來時,氣氛一度很尷尬。

每一組嘉賓都是簡單打過招呼後,保持“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不說話,好像很尷尬?想說話,但又不知道聊啥?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陳學冬想跟一個團員打招呼,對方卻快速地低頭走過。

有人直呼:“這完全是我的社交真實寫照。”

不會迅速跟別人熱絡,見了面後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能在微信上交流的問題,絕不面對面聊。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2019年年初,微信之父張小龍說:“每天有7.5億人使用微信朋友圈。”

不過,其中超過一億人設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見”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是因為當代人不願意社交了嗎?

不,大家似乎都患上一種病——社交倦怠症

曾經熱鬧非凡的朋友圈,如今卻成為了人們感到負擔的地方。

有博主曾被好友問:“為什麼你有力氣刷微博,沒力氣回我微信?”

他為此發了一條微博澄清: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裝死”不是真的因為忙,而是給自己一個放鬆的機會。

底下不少評論紛紛贊同,“有時候不想回,是因為組織語言太累了。”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有人說,如今的朋友圈不像朋友圈,像“人設圈”

我們每天被無窮無盡的內容、信息、聯繫人所包圍,信息負荷越來越重,難免讓人產生了想逃離的衝動。

為什麼能聊天的人越來越少了?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

想發朋友圈,寫了一長串感慨最後還是刪掉;

打開通訊錄,內心憋了滿腔情緒卻不知對誰說;

對待老朋友,一句“我想你”到了嘴邊又咽回去。

這是成年人之間的交友默契,互不打擾,保持體面的分寸感。

微博上一張圖,反映了當代人近年來的交友狀況——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當代人的社交困境:“朋友圈的人越來越多,能聊天的卻越來越少。”

知乎上有人提問:從無話不說到淪為點贊之交是什麼體驗?

有一個回答說:“你不可能和100個朋友都保持親密聯繫,在社交網絡上,用點讚的方式維護一段關係最無需成本。”

美劇《再造淑女》中,艾莉莎在網上擁有26萬個好友,是名副其實的社交達人。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她隨便一張照片,都有成千上萬的人為她點贊。

可是現實中,在她高燒不退時,身邊竟然連一個願意送藥的朋友都沒有。

最諷刺的一幕是:她溼漉漉地躺在浴缸痛哭,還要麻木地回覆著粉絲的留言。

那一刻她深刻體會到:“互粉好友,不等於真正的朋友。”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有人說,朋友圈是一群人的偽狂歡,也是一個人的真孤單。

在《群體性孤獨》書中寫道,網絡社交營造出三大錯覺——

1. 我們能自由分配精力在任何想關注的地方;

2. 幻想總有人傾聽我們;

3. 以為自己永遠不用獨自一人。

社交媒體讓我們成為自己的主角,成為好友的焦點。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漸漸地,點贊也成為了社交質量的標準。

但現實永遠很殘酷,“點贊之交”往往是無效型社交。

真正值得的朋友,不需要太多

現在人們不僅懶得回微信,也經常在朋友圈“裝死”。

為什麼越來越少人發朋友圈了?

有人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你的喜悅可能會刺激著別人的悲痛。你的傷心可能會淹沒於別人的歡聲笑語之中。”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在綜藝《心動的信號2》中,主持人問楊超越如何平衡社交關係。

她說,自己交朋友的時候,不是一下子就很熟絡,要相處一段時間。

“覺得是值得的人,才會劃為自己的朋友圈。”

朋友就那麼幾個,但是都玩得特別好。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這也是許多年輕人的交友觀,不是真的“自閉式社交”,而是知道什麼對自己更重要。

之所以很少朋友,不是因為“不合群”,而是很看重友誼質量。

“不喜歡重新去迎合別人,不喜歡尬聊,就喜歡坐著不說話也很安心。”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如果身邊都是無效社交,那還不如獨處來得舒服。

張子楓曾在採訪中說,自己微信互動頻率低,甚至可以刪掉微信。

被問是否有閨蜜,她也只是淡淡地說:“沒有遇到合適的。”

"

文|恩醬

來源:魯豫有約公號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魯豫有約】微信公號獲取授權。


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他們要求你時刻保持聯繫,一旦沒回微信,就會坐立難安,甚至對你百般控訴。

在嗎?為什麼現在才回我信息?回覆別人一下很難嗎?……

微信的出現,讓我們24小時保持“在線”狀態,逐漸模糊了生活和社交的界限。

有人覺得,自己好像被“社交綁架”了,一點都不自由。

前段時間,微博有個熱門話題——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如今年輕人的社交,也越來越自閉了。

“不擅長社交,找不到好朋友,在公共場所恨不得把自己縮到最小,越長大越不容易敞開心扉。”

就像姜思達說的,“有時候,我只想當一頭安靜的豬,不想跟外界保持聯繫。”

當代年輕人的自閉式社交

在綜藝《各位遊客請注意》中,有一幕描繪出當下年輕人的社交狀況。

陳學冬和團員初次見面時,說:“在群裡聊得熱絡,見面一定都很尷尬,年輕人都這樣子。”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果然等待團員到來時,氣氛一度很尷尬。

每一組嘉賓都是簡單打過招呼後,保持“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不說話,好像很尷尬?想說話,但又不知道聊啥?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陳學冬想跟一個團員打招呼,對方卻快速地低頭走過。

有人直呼:“這完全是我的社交真實寫照。”

不會迅速跟別人熱絡,見了面後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能在微信上交流的問題,絕不面對面聊。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2019年年初,微信之父張小龍說:“每天有7.5億人使用微信朋友圈。”

不過,其中超過一億人設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見”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是因為當代人不願意社交了嗎?

不,大家似乎都患上一種病——社交倦怠症

曾經熱鬧非凡的朋友圈,如今卻成為了人們感到負擔的地方。

有博主曾被好友問:“為什麼你有力氣刷微博,沒力氣回我微信?”

他為此發了一條微博澄清: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裝死”不是真的因為忙,而是給自己一個放鬆的機會。

底下不少評論紛紛贊同,“有時候不想回,是因為組織語言太累了。”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有人說,如今的朋友圈不像朋友圈,像“人設圈”

我們每天被無窮無盡的內容、信息、聯繫人所包圍,信息負荷越來越重,難免讓人產生了想逃離的衝動。

為什麼能聊天的人越來越少了?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

想發朋友圈,寫了一長串感慨最後還是刪掉;

打開通訊錄,內心憋了滿腔情緒卻不知對誰說;

對待老朋友,一句“我想你”到了嘴邊又咽回去。

這是成年人之間的交友默契,互不打擾,保持體面的分寸感。

微博上一張圖,反映了當代人近年來的交友狀況——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當代人的社交困境:“朋友圈的人越來越多,能聊天的卻越來越少。”

知乎上有人提問:從無話不說到淪為點贊之交是什麼體驗?

有一個回答說:“你不可能和100個朋友都保持親密聯繫,在社交網絡上,用點讚的方式維護一段關係最無需成本。”

美劇《再造淑女》中,艾莉莎在網上擁有26萬個好友,是名副其實的社交達人。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她隨便一張照片,都有成千上萬的人為她點贊。

可是現實中,在她高燒不退時,身邊竟然連一個願意送藥的朋友都沒有。

最諷刺的一幕是:她溼漉漉地躺在浴缸痛哭,還要麻木地回覆著粉絲的留言。

那一刻她深刻體會到:“互粉好友,不等於真正的朋友。”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有人說,朋友圈是一群人的偽狂歡,也是一個人的真孤單。

在《群體性孤獨》書中寫道,網絡社交營造出三大錯覺——

1. 我們能自由分配精力在任何想關注的地方;

2. 幻想總有人傾聽我們;

3. 以為自己永遠不用獨自一人。

社交媒體讓我們成為自己的主角,成為好友的焦點。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漸漸地,點贊也成為了社交質量的標準。

但現實永遠很殘酷,“點贊之交”往往是無效型社交。

真正值得的朋友,不需要太多

現在人們不僅懶得回微信,也經常在朋友圈“裝死”。

為什麼越來越少人發朋友圈了?

有人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你的喜悅可能會刺激著別人的悲痛。你的傷心可能會淹沒於別人的歡聲笑語之中。”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在綜藝《心動的信號2》中,主持人問楊超越如何平衡社交關係。

她說,自己交朋友的時候,不是一下子就很熟絡,要相處一段時間。

“覺得是值得的人,才會劃為自己的朋友圈。”

朋友就那麼幾個,但是都玩得特別好。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這也是許多年輕人的交友觀,不是真的“自閉式社交”,而是知道什麼對自己更重要。

之所以很少朋友,不是因為“不合群”,而是很看重友誼質量。

“不喜歡重新去迎合別人,不喜歡尬聊,就喜歡坐著不說話也很安心。”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如果身邊都是無效社交,那還不如獨處來得舒服。

張子楓曾在採訪中說,自己微信互動頻率低,甚至可以刪掉微信。

被問是否有閨蜜,她也只是淡淡地說:“沒有遇到合適的。”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張韶涵在《吐槽大會》上說:“不是我朋友少,是我對朋友的定義不一樣。”

給你點讚的不一定是朋友,你的朋友圈發的也不一定是真實的自己。

朋友圈已經從熟人社交圈,變成陌生人的廣場。

"

文|恩醬

來源:魯豫有約公號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魯豫有約】微信公號獲取授權。


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他們要求你時刻保持聯繫,一旦沒回微信,就會坐立難安,甚至對你百般控訴。

在嗎?為什麼現在才回我信息?回覆別人一下很難嗎?……

微信的出現,讓我們24小時保持“在線”狀態,逐漸模糊了生活和社交的界限。

有人覺得,自己好像被“社交綁架”了,一點都不自由。

前段時間,微博有個熱門話題——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如今年輕人的社交,也越來越自閉了。

“不擅長社交,找不到好朋友,在公共場所恨不得把自己縮到最小,越長大越不容易敞開心扉。”

就像姜思達說的,“有時候,我只想當一頭安靜的豬,不想跟外界保持聯繫。”

當代年輕人的自閉式社交

在綜藝《各位遊客請注意》中,有一幕描繪出當下年輕人的社交狀況。

陳學冬和團員初次見面時,說:“在群裡聊得熱絡,見面一定都很尷尬,年輕人都這樣子。”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果然等待團員到來時,氣氛一度很尷尬。

每一組嘉賓都是簡單打過招呼後,保持“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不說話,好像很尷尬?想說話,但又不知道聊啥?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陳學冬想跟一個團員打招呼,對方卻快速地低頭走過。

有人直呼:“這完全是我的社交真實寫照。”

不會迅速跟別人熱絡,見了面後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能在微信上交流的問題,絕不面對面聊。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2019年年初,微信之父張小龍說:“每天有7.5億人使用微信朋友圈。”

不過,其中超過一億人設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見”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是因為當代人不願意社交了嗎?

不,大家似乎都患上一種病——社交倦怠症

曾經熱鬧非凡的朋友圈,如今卻成為了人們感到負擔的地方。

有博主曾被好友問:“為什麼你有力氣刷微博,沒力氣回我微信?”

他為此發了一條微博澄清: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裝死”不是真的因為忙,而是給自己一個放鬆的機會。

底下不少評論紛紛贊同,“有時候不想回,是因為組織語言太累了。”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有人說,如今的朋友圈不像朋友圈,像“人設圈”

我們每天被無窮無盡的內容、信息、聯繫人所包圍,信息負荷越來越重,難免讓人產生了想逃離的衝動。

為什麼能聊天的人越來越少了?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

想發朋友圈,寫了一長串感慨最後還是刪掉;

打開通訊錄,內心憋了滿腔情緒卻不知對誰說;

對待老朋友,一句“我想你”到了嘴邊又咽回去。

這是成年人之間的交友默契,互不打擾,保持體面的分寸感。

微博上一張圖,反映了當代人近年來的交友狀況——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當代人的社交困境:“朋友圈的人越來越多,能聊天的卻越來越少。”

知乎上有人提問:從無話不說到淪為點贊之交是什麼體驗?

有一個回答說:“你不可能和100個朋友都保持親密聯繫,在社交網絡上,用點讚的方式維護一段關係最無需成本。”

美劇《再造淑女》中,艾莉莎在網上擁有26萬個好友,是名副其實的社交達人。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她隨便一張照片,都有成千上萬的人為她點贊。

可是現實中,在她高燒不退時,身邊竟然連一個願意送藥的朋友都沒有。

最諷刺的一幕是:她溼漉漉地躺在浴缸痛哭,還要麻木地回覆著粉絲的留言。

那一刻她深刻體會到:“互粉好友,不等於真正的朋友。”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有人說,朋友圈是一群人的偽狂歡,也是一個人的真孤單。

在《群體性孤獨》書中寫道,網絡社交營造出三大錯覺——

1. 我們能自由分配精力在任何想關注的地方;

2. 幻想總有人傾聽我們;

3. 以為自己永遠不用獨自一人。

社交媒體讓我們成為自己的主角,成為好友的焦點。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漸漸地,點贊也成為了社交質量的標準。

但現實永遠很殘酷,“點贊之交”往往是無效型社交。

真正值得的朋友,不需要太多

現在人們不僅懶得回微信,也經常在朋友圈“裝死”。

為什麼越來越少人發朋友圈了?

有人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你的喜悅可能會刺激著別人的悲痛。你的傷心可能會淹沒於別人的歡聲笑語之中。”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在綜藝《心動的信號2》中,主持人問楊超越如何平衡社交關係。

她說,自己交朋友的時候,不是一下子就很熟絡,要相處一段時間。

“覺得是值得的人,才會劃為自己的朋友圈。”

朋友就那麼幾個,但是都玩得特別好。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這也是許多年輕人的交友觀,不是真的“自閉式社交”,而是知道什麼對自己更重要。

之所以很少朋友,不是因為“不合群”,而是很看重友誼質量。

“不喜歡重新去迎合別人,不喜歡尬聊,就喜歡坐著不說話也很安心。”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如果身邊都是無效社交,那還不如獨處來得舒服。

張子楓曾在採訪中說,自己微信互動頻率低,甚至可以刪掉微信。

被問是否有閨蜜,她也只是淡淡地說:“沒有遇到合適的。”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張韶涵在《吐槽大會》上說:“不是我朋友少,是我對朋友的定義不一樣。”

給你點讚的不一定是朋友,你的朋友圈發的也不一定是真實的自己。

朋友圈已經從熟人社交圈,變成陌生人的廣場。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成年人的友誼,不求朋友成群,只願知己一二。

網上曾有一個14萬人參與的投票:“你越來越不想開口說話的原因是什麼? ”

最多人選擇的是:“說了也沒人聽,聽了也沒人懂。”

我們需要友誼,但並不代表朋友越多越好。

有的人,一個眼神就懂你,有的人,千萬句話都還不懂。

"

文|恩醬

來源:魯豫有約公號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魯豫有約】微信公號獲取授權。


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他們要求你時刻保持聯繫,一旦沒回微信,就會坐立難安,甚至對你百般控訴。

在嗎?為什麼現在才回我信息?回覆別人一下很難嗎?……

微信的出現,讓我們24小時保持“在線”狀態,逐漸模糊了生活和社交的界限。

有人覺得,自己好像被“社交綁架”了,一點都不自由。

前段時間,微博有個熱門話題——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如今年輕人的社交,也越來越自閉了。

“不擅長社交,找不到好朋友,在公共場所恨不得把自己縮到最小,越長大越不容易敞開心扉。”

就像姜思達說的,“有時候,我只想當一頭安靜的豬,不想跟外界保持聯繫。”

當代年輕人的自閉式社交

在綜藝《各位遊客請注意》中,有一幕描繪出當下年輕人的社交狀況。

陳學冬和團員初次見面時,說:“在群裡聊得熱絡,見面一定都很尷尬,年輕人都這樣子。”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果然等待團員到來時,氣氛一度很尷尬。

每一組嘉賓都是簡單打過招呼後,保持“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不說話,好像很尷尬?想說話,但又不知道聊啥?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陳學冬想跟一個團員打招呼,對方卻快速地低頭走過。

有人直呼:“這完全是我的社交真實寫照。”

不會迅速跟別人熱絡,見了面後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能在微信上交流的問題,絕不面對面聊。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2019年年初,微信之父張小龍說:“每天有7.5億人使用微信朋友圈。”

不過,其中超過一億人設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見”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是因為當代人不願意社交了嗎?

不,大家似乎都患上一種病——社交倦怠症

曾經熱鬧非凡的朋友圈,如今卻成為了人們感到負擔的地方。

有博主曾被好友問:“為什麼你有力氣刷微博,沒力氣回我微信?”

他為此發了一條微博澄清: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裝死”不是真的因為忙,而是給自己一個放鬆的機會。

底下不少評論紛紛贊同,“有時候不想回,是因為組織語言太累了。”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有人說,如今的朋友圈不像朋友圈,像“人設圈”

我們每天被無窮無盡的內容、信息、聯繫人所包圍,信息負荷越來越重,難免讓人產生了想逃離的衝動。

為什麼能聊天的人越來越少了?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

想發朋友圈,寫了一長串感慨最後還是刪掉;

打開通訊錄,內心憋了滿腔情緒卻不知對誰說;

對待老朋友,一句“我想你”到了嘴邊又咽回去。

這是成年人之間的交友默契,互不打擾,保持體面的分寸感。

微博上一張圖,反映了當代人近年來的交友狀況——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當代人的社交困境:“朋友圈的人越來越多,能聊天的卻越來越少。”

知乎上有人提問:從無話不說到淪為點贊之交是什麼體驗?

有一個回答說:“你不可能和100個朋友都保持親密聯繫,在社交網絡上,用點讚的方式維護一段關係最無需成本。”

美劇《再造淑女》中,艾莉莎在網上擁有26萬個好友,是名副其實的社交達人。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她隨便一張照片,都有成千上萬的人為她點贊。

可是現實中,在她高燒不退時,身邊竟然連一個願意送藥的朋友都沒有。

最諷刺的一幕是:她溼漉漉地躺在浴缸痛哭,還要麻木地回覆著粉絲的留言。

那一刻她深刻體會到:“互粉好友,不等於真正的朋友。”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有人說,朋友圈是一群人的偽狂歡,也是一個人的真孤單。

在《群體性孤獨》書中寫道,網絡社交營造出三大錯覺——

1. 我們能自由分配精力在任何想關注的地方;

2. 幻想總有人傾聽我們;

3. 以為自己永遠不用獨自一人。

社交媒體讓我們成為自己的主角,成為好友的焦點。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漸漸地,點贊也成為了社交質量的標準。

但現實永遠很殘酷,“點贊之交”往往是無效型社交。

真正值得的朋友,不需要太多

現在人們不僅懶得回微信,也經常在朋友圈“裝死”。

為什麼越來越少人發朋友圈了?

有人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你的喜悅可能會刺激著別人的悲痛。你的傷心可能會淹沒於別人的歡聲笑語之中。”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在綜藝《心動的信號2》中,主持人問楊超越如何平衡社交關係。

她說,自己交朋友的時候,不是一下子就很熟絡,要相處一段時間。

“覺得是值得的人,才會劃為自己的朋友圈。”

朋友就那麼幾個,但是都玩得特別好。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這也是許多年輕人的交友觀,不是真的“自閉式社交”,而是知道什麼對自己更重要。

之所以很少朋友,不是因為“不合群”,而是很看重友誼質量。

“不喜歡重新去迎合別人,不喜歡尬聊,就喜歡坐著不說話也很安心。”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如果身邊都是無效社交,那還不如獨處來得舒服。

張子楓曾在採訪中說,自己微信互動頻率低,甚至可以刪掉微信。

被問是否有閨蜜,她也只是淡淡地說:“沒有遇到合適的。”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張韶涵在《吐槽大會》上說:“不是我朋友少,是我對朋友的定義不一樣。”

給你點讚的不一定是朋友,你的朋友圈發的也不一定是真實的自己。

朋友圈已經從熟人社交圈,變成陌生人的廣場。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成年人的友誼,不求朋友成群,只願知己一二。

網上曾有一個14萬人參與的投票:“你越來越不想開口說話的原因是什麼? ”

最多人選擇的是:“說了也沒人聽,聽了也沒人懂。”

我們需要友誼,但並不代表朋友越多越好。

有的人,一個眼神就懂你,有的人,千萬句話都還不懂。

我們有沒有不回微信的自由?

就像劉瑜在《送你一顆子彈》中寫道:

“我其實並不孤僻,甚至可以說開朗活潑。但大多時候我很懶,懶得經營一個關係。還有一些時候是愛自由,覺得任何一種關係都會束縛自己。”

“知音難尋, 人這一生,會遇到很多人,漸漸地你就會明白:有些人值得深交,而有些人,只需要認識就好。

-----------------

插圖:文章配圖來自網絡,不做商業用途。

PS:更多新鮮好文好物可關注微信公眾號:魯豫有約(ID:lyyy_scndgs)每週三晚偶遇陳魯豫,陪你走心地聊聊天,一切不止於《魯豫有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