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貢獻了韋小寶兩位夫人的沐王府,真實歷史上到底是什麼來頭?

這個貢獻了韋小寶兩位夫人的沐王府,真實歷史上到底是什麼來頭?

金庸老爺子似乎很喜歡在雲南這個地方“搞事情”,先是在《射鵰英雄傳》裡塑造了南帝一燈大師這麼個悲天憫人的高手,之後又在《天龍八部》裡刻畫了段譽這個大情聖,到了《鹿鼎記》裡,圍繞著平西王吳三桂父子又展開了各個勢力間的你爭我奪,好不熱鬧。

眾所周知,韋小寶的七位夫人各個都是當世的美女,就算是阿珂和蘇荃這樣最初與他處於對立陣營的“母老虎”,最終都甘願成了他懷裡的小乖貓,不得不佩服韋爵爺高超的情商!剛剛提到雲南這個神奇的地方,也出了兩位韋夫人——這就是來自沐王府的方怡和沐劍屏。

這個貢獻了韋小寶兩位夫人的沐王府,真實歷史上到底是什麼來頭?

沐劍屏是沐王府的小郡主,沐劍聲的小妹妹。由於沐王府和天地會發生了一些誤會,被錢老本綁票,以“花雕茯苓豬”的名義送到了當時還是御膳房總管太監韋小寶的房裡。嬌俏可人卻善良單純的她,最初被韋小寶這個“小惡人”捉弄了好幾次,但隨著互相瞭解的加深,小郡主卻漸漸喜歡上了這個有點奸猾小聰明,卻也仗義重情的傢伙。而方怡作為小郡主的師姐,則與師妹性格大不相同:成熟冷靜,且有點心高氣傲。開始時根本瞧不起韋小寶這個卑賤的“太監”,直到他出手相救劉一舟等人,對他的印象才大為改觀。此後出於不得已曾數次欺騙韋小寶,小寶瞭解真相後選擇了諒解。總而言之,一個御姐一個蘿莉,都被小寶抱得美人歸。

不過霜月君此番弄筆,並非為了寫韋爵爺如何風花雪月,情場得意,更不是要描寫什麼帳帷香豔之事,而是要探探這兩位韋家娘子出身的家族,到底在真實歷史上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我們不妨將時光回溯到將近三百年前的洪武十四年。是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傅友德、藍玉率兵三十萬徵雲南。隨軍出征的,還有太祖義子,西平侯沐英。

沐英自幼在兵亂中失去父母,八歲流浪到濠州城時為朱元璋收留,長大後隨軍征戰,屢立戰功。大明建國後,沐英更是以大都督府同知的身份征討吐蕃、西番,可謂獨當一面。此次征討雲南,沐英依然沒有令太祖失望。他先是趁霧閃擊曲靖,將盤踞西南的殘元勢力一氣蕩平;隨後又兵鋒西指,將仗峙蒼山洱海天險的割據大理一帶近百餘年的段氏一鍋端掉,徹底恢復了雲南的和平。但云貴一帶勢力交錯龐雜,各個土官即便暫時降服,也隨時有可能再次起兵作亂,明太祖思來想去,決定將沐英留在雲南鎮守,封黔國公,這便是沐王府的開端。

這個貢獻了韋小寶兩位夫人的沐王府,真實歷史上到底是什麼來頭?

要說沐英的確是個人才,武能上馬定乾坤,文也能提筆安天下。經略雲南期間,他大力發展屯田,解決糧食問題,並將屯田增減的情況作為考察官吏政績的主要依據,使屯田總數超過了一百萬畝。他還在各地興建儒學學宮,增設府州縣學十幾所,親頒學制、學規,禮聘人才任教。難怪太祖會高興地說:“有沐英鎮守西南,朕可以高枕無憂了。”

可惜天不假年,洪武二十五年六月,在獲悉了太子朱標去世後,過度悲傷、哭到咳血的沐英病逝於雲南,年僅四十八歲。沐英去世後,他的子孫繼續鎮守雲南。到了永樂年間,成祖朱棣唯恐自己靠“靖難”得來的龍椅坐不穩當,便將在邊陲戍守的藩王紛紛召回中央,以瓦解他們的權力,預防叛亂。但云南情勢複雜,而沐家在此處可謂根深蒂固,倘若突然撤掉,反而可能造成更大的動盪。何況沐家後人雖沒有沐英那麼精明強幹,卻也忠心耿耿。朱棣思來想去,終於還是讓沐家繼續鎮在雲南。

這個貢獻了韋小寶兩位夫人的沐王府,真實歷史上到底是什麼來頭?

兩百多年過去,風風雨雨中大明王朝歷經了十幾個皇帝,從強盛走向腐朽。而沐家自沐英去世後開始,子子孫孫同樣是一代不如一代。史載明英宗時的黔國公沐晟“置田園三百六十區……善事朝貴,賂遺不絕”,而滇人則“懾晟父子威信”,敢怒不敢言。嘉靖朝的黔國公沐朝弼更是道德敗壞,不僅在民間大肆搜刮,還霸佔寡嫂的產業。而這些大蛀蟲違法亂紀、貪殘虐民的種種罪行,都可以依靠祖宗有功,免於嚴查深究。可見到了明朝中後期,朝綱混亂,法紀蕩然已經到了何種程度!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此倒行逆施當然會招來民眾的反抗,何況是在原本就盤根錯節,動盪不安的西南。先有天啟元年的永寧土司奢崇明誅殺巡撫,起兵反明;後有崇禎初年的滇南土司普名聲聯絡周邊各地土官,協同叛亂。這些藉著沸騰的民怨企圖割據一方的野心家雖然最終紛紛被沐家聯合朝廷軍馬鎮壓,但西南的叛亂卻極大分散了明朝的財力軍力,導致東北方面戰事吃緊。可以說,這種聽任地方大員貪腐無忌的政策正是將明王朝引向滅亡的根由之一。而不出意外的話,雲南沐家將作為腐朽的明王朝的附庸,一齊被歷史默默埋葬。但末代黔國公沐天波的降世,卻讓這個兩百餘年的家族為動亂的十七世紀中國增添了一抹亮色。

沐天波十歲時,父親沐啟元暴卒,年幼的他雖然襲爵但不懂政事,一切都由母親陳太夫人和管家阮氏兄弟把持。到了沐天波真正掌權時,崇禎帝已然自縊煤山,雲南隨著整個華夏共同處在風雨飄搖之中。沐王府還未來得及定奪出路時,雲南的大土司沙定洲發動了叛亂。

朱皇帝都沒了,哪還有什麼黔國公,如今的天下是誰有兵誰就是老大。吃定了這一點的沙定洲,趁著與沐天波會面之機,親自率兵突襲黔國公府,同時分派部眾佔領省城各門。由於變生意外,沐天波被打得措手不及,只得在心腹的保護下逃往楚雄。母親陳氏和妻子焦氏卻因未能隨行,又怕被捉受辱,選擇了逃入尼姑庵自盡,沐天波的兩個弟弟也在亂軍中遇害。如此血海深仇,我們這位失勢的黔國公心中的悲恨可想而知。但此時自己無兵無權,也只得暫時在楚雄棲身隱忍,看著沙定洲作威作福。

這個貢獻了韋小寶兩位夫人的沐王府,真實歷史上到底是什麼來頭?

順治四年,永曆帝麾下的孫可望、李定國等率原屬大西的南明軍入滇,節節推進,將企圖依靠地形固守的沙定洲迅速擒殺。“定洲降,械以歸,剝皮死”,沐天波總算是報了大仇。此時放眼全國,清廷已經基本平定江南、兩湖和福建,隆武政權宣告覆滅,天下三分之二盡數歸清。而大西南明軍南下後,尾隨而來的清軍迅速填補了川渝一帶的權力真空,留給南明的舞臺已經所剩無幾。但令沐天波失望的是,此時的南明小朝廷內部仍是勾心鬥角,出身農民起義軍的孫可望為人狂悖無禮,目無上官,是個隨時可能反水的不安定因素(此人後來果然反叛,不敵李定國後倒戈降清)。南明朝廷中則大多是昏庸無能之輩,李定國雖可謂用兵如神,卻當真是孤掌難鳴。如此看來,永曆恐怕會步隆武政權的後塵。是降清還是繼續死磕?或許是為了成全自己報國的忠義,或許是為了洗刷沐家兩百年在雲南的汙名,沐天波決定與南明共存亡!

這個貢獻了韋小寶兩位夫人的沐王府,真實歷史上到底是什麼來頭?

順治十五年,清軍進佔昆明,沐天波隨永曆帝逃入緬甸。入緬之初,這個番邦小國還頗為恭順,紛紛下馬參拜。但沐天波覺得緬人未必可信,他與國舅王維恭等商量說:“如今皇上入緬,我們應該保護少主進入茶山,這樣既可以調度諸營,又能讓緬人有所忌憚,不敢輕易翻臉。”沐天波這個提議冷靜客觀,起碼可以保證南明在緬甸境內站穩腳跟。但以皇后為首的一波王公卻未能聽從,情況很快惡化。

永曆帝進入緬甸後,軍力盡失,人心萎靡,緬甸一方的態度也不斷變壞。一次沐天波參加緬歷年節,緬甸君臣竟不准他著明朝衣冠,而是強迫他換上民族服裝,光腳同緬屬小邦使者一道以臣禮朝見。大勢已去,沐天波心知南明的滅亡不過是時間問題了,不禁悲從中來,嚎啕大哭。

順治十八年,緬甸國王之弟莽白髮動政變,處死老王而自立為新王。莽白派人向永曆流亡朝廷索要賀禮,可一直以來坐吃山空的永曆帝哪能拿得出什麼賀禮,於是“以其事不正,遂不遣賀”。莽白聽聞後面色一沉:這不是明擺著給臉不要臉麼?還以為自己是中華正統,讓老子當大爺供著?該照照鏡子看看自己那副模樣了吧!

是年七月十八日,莽白給永曆帝捎去口信,讓他前來同飲咒水盟誓,以結友好。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永曆帝只得派沐天波等前往赴約。不想一眾文武官員渡河後剛到指定地點,便被緬軍三千人團團圍住。沐天波心知生變,臨危不懼,奪取衛士的刀奮力反抗,殺掉緬兵九人。但寡不敵眾,沐天波與同行官員全部遇難,他的小兒子沐忠亮也隨父被害。在廣西征戰的李定國可謂遠水救不得近火,永曆帝身邊此時無人無權無兵,只能任人宰割。不久,莽白寫信給清軍的吳三桂,隨後用弓弦將永曆帝勒死,明朝徹底滅亡。

這個貢獻了韋小寶兩位夫人的沐王府,真實歷史上到底是什麼來頭?

《鹿鼎記》中清純可愛的沐劍屏,在人物設定上正是沐天波的幼女。而方怡所代表的方家,則是沐天波幾大家將之一。小說中所敘的沐王府,不過是南明消亡後散落民間的江湖團體。但他們的身上,卻真正貫徹了沐天波為國盡節的一腔忠義。也許諸如天地會、紅花會和沐王府這樣反清復明的團體只是懷著愚忠之心,不斷追逐一個根本無法實現的夢想。但當後人談起這些草莽義士時,卻仍不禁為他們的執著和熱血擊節讚歎!

作者:琴劍霜月

版權聲明:本文由「魚羊祕史」原創制作,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