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燾乾的第2件事,在歷史上可就大大有名了;喚作太武滅佛!

魏太武帝 北魏 嵩山 南北朝 道教 碧血黃沙2016 2018-12-01

閒話南北朝之天下歸一——太武滅佛

第二件事,在歷史上可就大大有名了,尤其是在中國佛教史上;這件事的名稱喚作太武滅佛!

拓跋燾乾的第2件事,在歷史上可就大大有名了;喚作太武滅佛!

要把這事兒說清楚,咱還得倒回去點兒時間,從一個對北魏影響深遠的人說起,此人,名叫寇謙之。

寇謙之,字輔真,老家上谷,也就是現在北京昌平;後來家裡遭難,就從上谷遷到馮翊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閻良區武屯鄉境內),其父寇修之,早在前秦時當過官,最高做到東萊太守。

拓跋燾乾的第2件事,在歷史上可就大大有名了;喚作太武滅佛!

按說這是個官二代,不論當官、經商那都有著先天的優勢;但咱這位寇衙內偏偏對這些都沒興趣,打小兒開始,人寇衙內便一心一意,想要修道成仙。為此寇衙內可是下了血本兒,不僅每天除了跟家裡打坐誦經,其他任事不幹外,還花重金買來大量保健品,希望吃完之後能羽化飛仙。

這麼一整,就是好幾年;保健品雖說吃了不少,可是屁用不頂,寇衙內該生病生病,該抑鬱抑鬱,一點兒得道的意思都沒有。

儘管做了無用功,寇衙內還是很執著,依舊每天堅持。

估計是跟家裡呆著太氣悶,這天,寇衙內決定出去串個門兒,去看看自己的姨媽。

在姨媽家,寇衙內發現,她家有個長工,長相凶悍,身材魁梧,幹起活兒來不惜力,有點兒像剛進高老莊的豬剛鬣;寇衙內就上了心了,跟自己姨媽打了個招呼,說借您家這位長工到我們家去用幾天。

一個長工值個腎,姨媽說,那你就帶走吧。

這個長工名叫成公興,跟著寇衙內回家之後,依舊老實人本色,眼裡有活兒,而且不怕髒不怕累,因此寇家上上下下對這個長工都非常滿意。

這天寇衙內正在書法做奧數(實話實話,這可比奧數難多了,寇衙內當時在用《周脾算經》演算日、月和五大行星運行規程),怎麼算都算不對;寇衙內就有點兒上火了;正在此時,這位成公興溜達過來了,剛扭著脖子瞧了一眼,正兀自氣惱的寇衙內就連轟帶踹的把他趕走了。

成公興也沒惱,又轉回來;他對寇衙內說,做數學不能急,要不,我說個路子您試試?

寇衙內正算的愁眉苦臉,聽他這麼說,其實打心眼兒裡是不大信的;你一個長工,學過高數嗎?學過微積分嗎?

成公興沒在乎寇衙內臉色不好看,就把自己解題的路子說給寇衙內聽;結果,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寇衙內按成公興的算法,居然真的解開了;算出了“七曜”運行的規程。

寇衙內驚喜交加,再定眼兒看看成公興,次奧,顏值不高,學霸啊!他當即就要拜成公興為師。

好玩兒的是,成公興說,大佬,別鬧;您是老闆,我是長工,哪能您拜我呢,我拜你為師還差不多,說罷倒頭就拜。

寇衙內這師傅當的挺莫名;不過話已至此,也就半推半就的收了成公興。

不久之後,成公興對寇衙內說,既然您有意學道,乾脆,給我離家出走吧,咱找個地方隱居?

按說這會兒寇衙內已經過了叛逆期,可是他一聽這話,居然非常高興,成公興讓他齋戒三天後,倆人手拉手離家來到華山。

到了華山,成公興讓寇衙內住在一個石洞裡,而他則入山採藥;二人每天吃藥為生。

又過了一段時間,倆人又去了嵩山;到了嵩山,定居了;一住就是一年多。

這天,成公興跟寇衙內說,我出趟門兒,這段時間有人會來送藥,你吃就是了;甭害怕!不久,還真有人來了;來人送來一筐東西,寇衙內打開一看,可給他嚇壞了;滿滿一筐毒蛇、糞土。

寇衙內連噁心帶害怕,撒腿就跑;等成公興回來,寇衙內把情況一說,成公興長嘆一聲,得了,您是成不了神仙了!

就這麼著,二人‘相濡以沫’的過了7年;一天成公興對寇衙內說,我大限已到,明兒就將去世,我死以後,您給我洗洗澡,有人會來接我。

說完,成公興往床上一躺,第二天果真便世了。寇衙內按約定給他洗漱完畢;接著便有人上門,來的是倆小孩兒,一個拿著法衣,一個拿著缽盂柺杖。

寇衙內帶倆小孩兒來到成公興遺體旁,驚悚的一幕出現了,成公興突然站起身來,穿上法衣,拿起柺杖缽盂就走了。

後來有傳說,這位成公興是仙人,因在天上失火燒燬了七間房屋,被貶謫下凡罰作寇衙內徒弟七年。

這事兒真的還是假的,信與不信,您自己看著辦!反正史書上是這麼寫的。不過跟後面寇衙內自己說的其他事兒,上面這些還真是小兒科——

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是為公元415年,這一年十月乙卯日,寇衙內跟人說,他碰上真神了,遇到了誰了呢?太上老君!而且把雙方會面的描述的活靈活現:太上老君乘雲駕龍,從天而降,二人聊的很嗨,聊完,太上老君授予《雲中音誦新科之誡》二十卷給他,並傳授給他服氣導引口訣。之後,太上老君要求寇衙內替他整頓道教,把道教中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都廢了(男女合氣之術)。

這事兒沒完,泰常八年,即公元423年10月戊戌日,寇衙內對外稱,太上老君的玄孫李譜文又傳授給他《天中三真太文錄》、《錄圖真經》、《天宮靜輪之法》,要求他輔佐北方太平真君!

誰是北方的太平真君?第二年,拓跋燾登基了!

說這話是公元424年,這年拓跋嗣駕崩,拓跋燾繼位。這一年,寇衙內,60了!

當寇衙內聽說拓跋燾登基的消息後,二話不說風塵僕僕的就從嵩山來到了平城;四處找門子要求見拓跋燾。

不過那陣子拓跋燾根本沒空兒搭理他,因為拓跋燾一繼位頭等大事是打柔然,哪兒有閒工夫聽寇衙內扯蛋;因此拓跋燾翻了翻寇衙內走門子送來的書後,就讓人把寇衙內安置在一個名叫張曜的大臣家,然後自己就出徵了。

看拓跋燾不太接自己的茬兒,寇衙內倒也沒氣餒,每天早出晚歸,給北魏大臣們講經說法,試圖造成‘農村包圍城市’的效果,通過眾大臣,最後影響拓跋燾。

不過,他忙活了一溜兒十三遭後,效果不太好,北魏朝臣及民眾大都對寇衙內持懷疑態度。這裡邊有兩個原因,一是大家都認為什麼太上老君啥的都是寇衙內自己說的,你自己說你見過神仙,有且只有你自己見過;這事兒聽著就不老靠譜兒。而且寇衙內給人講的東西,別人也認為有水分;比如寇衙內說‘辟穀’如何如何的好;這事兒到底如何個好法兒,在下不好妄議,但有一點肯定不會讓人覺得舒服,那就是‘辟穀’是要控制飲食,換句話說,是要餓肚子的!所以很多人都不太信寇衙內講的這些東西。這是其一。

其二,寇衙內在平城遇到了一個非常強勁的對手,這就是佛教。

佛教什麼時候傳入中國,有興趣的兄弟可以翻翻佛教史;於此不做贅述。但拓跋燾時代佛教在北魏一度很牛叉,但最後下場很慘這個過程,說起來就有點兒意思了。

咱現在知道寇衙內寇謙之的門派是道教,否則他也不會‘見到’太上老君了。那麼在當時的北魏,不論佛、道其實都很有市場,這是個挺好玩兒的現象:北魏開國的幾任皇帝,張口說無量天尊,閉嘴準說阿彌陀佛!

比如拓跋珪,人拓跋珪很喜歡《道德經》,史書記載,拓跋珪能大段大段的背誦《道德經》中的內容;而且跟人聊天兒還經常把老子的話掛在嘴邊。到了後期,拓跋珪還設置了仙人博士這一職務;可見其對道教的青睞;當然拓跋珪醉心黃老的同時,也非常喜歡佛法。

明元帝拓跋嗣也是既喜歡黃老,又尊崇佛教。等拓跋燾繼位後,最先引起其興趣的,也是佛教,史載這夥計常常招引和尚一起談論,並在每年四月初八釋迦摩尼誕辰日,允許和尚們抬著佛像遊行,而拓跋燾自己則站在御門樓上散花、禮拜。

拓跋燾之所以對佛教青眼有加,這還跟一個人有關;此人也是個和尚,法名惠始。

拓跋燾乾的第2件事,在歷史上可就大大有名了;喚作太武滅佛!

惠始和尚挺有來頭,在後秦時期師從西域高僧鳩摩羅什修行,劉裕滅後秦後,劉義真鎮守長安,對這位惠始和尚非常敬重;後來熊孩子把關中整丟了,赫連勃勃攻入長安;匈奴兵見人就殺,長安城成了人間地獄,當時惠始和尚也被抓住了;匈奴大兵以為這就是個普通和尚,上去就砍,可是不論怎麼刀砍斧剁,這位惠始和尚皆毫髮無損,把周圍看熱鬧的匈奴兵驚的目瞪口呆;後來赫連勃勃聽說這事兒了,大怒,吩咐把惠始和尚帶來,他要親自破除偽科學,待把惠始和尚帶來,赫連勃勃親自下場用手中的寶劍劈砍惠始,後者依然毫髮無損,幾個回合下來,赫連勃勃怕了,把劍一扔,納頭便拜。這時惠始開始自我介紹:自己修行了五十多年了,這50多年間從未睡過覺;走路不穿鞋,腳底下也不會粘泥,時人稱其為白腳師。

再後來,拓跋燾平定赫連氏的大夏之後,惠始和尚又被拓跋燾的部下抓住;展示神通之後,拓跋燾對他也非常敬重。

由於有這麼檔子事兒,佛教開始在北魏境內盛行起來。不過這也只是個開始,佛教真正在北魏根深葉茂,還要等到公元439年,拓跋燾滅了北涼;涼州地接西域,自張軌前涼開始,涼州民眾就有信佛的傳統,迄今已逾百年;信到什麼程度?據專家考證當年在涼州境內別說大點兒的城市,就是村落之間都能見到佛寺;可見佛教在涼州影響力有多大。

等北涼滅亡後,拓跋燾將大批北涼百姓遷往平城,這期間大量的僧侶也跟著大部隊被遷到了平城;一時間,平城城中,不僅和尚人數劇增,信佛的人也比以往大為增加。

佛教幾乎成為北魏的主流意識形態,那寇衙內怎麼突出重圍呢?

這就不得不說寇衙內‘農村’路線起了效果——

他在給北魏眾大臣講經的時候,別人都對他講的玄幻故事不以為然,唯有崔浩對他說的這一套深信不疑,並且拜了寇衙內做了老師。

有兄弟可能會說,崔浩人精子一個,他怎麼會信寇衙內講的這些神話故事?

呵呵!您接著往下看。

寇衙內北上魏國,說的難聽點兒,個人功利目的非常強;在這兒多說一句,不論什麼宗教,佛也好,道也罷,宗教領袖勢必要依附世俗政權,目的不言而喻,就是為了弘揚本門宗教。對此,其他人可能沒有感覺,但崔浩一眼就看穿了寇衙內的用心。於是,咱崔大人決定,好好兒利用這個可居的奇貨。

從史料上看,崔浩的動機不簡單——

首先,藉機翻身。咱前面說過,崔浩很得北魏皇帝的信任,每每能影響北魏重大的軍國決策;咱們前面沒說過,就在寇衙內剛到北魏的那段時間,拓跋燾把崔浩給‘留黨查看’了;原因嘛,展開來說一大堆,不過如果透過現象看本質,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崔浩得罪的鮮卑貴族太多,那些人合起夥來在拓跋燾面前施加壓力,拓跋燾為了朝廷‘和諧’,就把崔浩暫時冷凍了。

現在崔浩想要翻身,就必須得有拿得出手的東西,才能重新得到拓跋燾的賞識;那啥東西才能讓拓跋燾眼前一亮呢?

簡單,這也是歷代皇帝夢寐以求想要解決的痛點——長生不老!

歷朝歷代的統治者,但凡對哪種宗教感興趣,絕逼不是對該教派的深奧的理論感興趣,基本上都是出於祈求長生不老的願望,才會對某種宗教青眼有加。

拓跋燾自然也不可能免俗;而寇衙內主持的道教正好能滿足拓跋燾希望長生不老的願望——畢竟作為凡人,你想長生不老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你可以修仙啊,修成神仙之軀,自然就可以‘壽與天齊’了。

而一旦拓跋燾接受了‘修仙’的觀點,作為推薦者,崔浩的好處,肯定大大的有!

其次,個人好惡。翻翻史書,其實崔浩是個挺有意思的人,《魏書·崔浩傳》稱,(崔浩)“能為雜說,不長屬文,而留心於制度、科律及經術之言,作家祭法,次序五宗,蒸嘗之禮,豐儉之節,義理可觀。性不好《老》、《莊》之書,每讀不過數十行,輒棄之,曰:‘此矯誣之說,不近人情,必非老子所作。老聃習禮,仲尼所師,豈設敗法之書,以亂先王之教。袁生所謂家人筐篋中物,不可揚於王庭也。’”

由此可知,崔浩大致屬於偏重實用學術的儒學雜家;這哥們兒對理論,尤其是宗教理論其實是嗤之以鼻的;像這哥們兒看老莊的書‘每讀不過數十行,輒棄之’就很能說明問題。

煩老莊也就罷了,崔浩尤其討厭佛教。

這裡邊兒有兩個原因,其一跟華夷之分和意識形態有關,北方佛教的興起,跟石勒的前趙大力宣揚有關;石勒就說過這樣的話:自己是胡人,佛是戎神;言下之意,佛是胡人們的守護神。崔浩是什麼人?標準的漢族士大夫!這些人除了孔孟,誰都不尿;除了孔孟之說以外,其他的都是異端邪說。

其二,這就要說跟崔浩的夢想有關了;崔浩有什麼夢?簡單說,他要改造北魏的意識形態;換句話說,他要把北魏打造成跟中原王朝一樣的漢化政權。而且只有這樣,做為漢族士大夫的崔浩,以及其他漢人,在北魏朝廷上才會有話語權;這點絕非在下瞎扯,翻翻北魏初期朝廷的官員名錄,漢人擔任最多的都是些顧問、祕書之類的官職,在朝廷中屬於絕對的從屬地位(還經常被鮮卑官員欺負)。

可是如果把北魏朝廷漢化了呢?做為漢族士大夫的代表人物,崔浩會有什麼樣的利益,不用再說了吧?!

崔浩要漢化北魏,首先就要抵制佛教,如上述,佛是西方傳來的,是外來戶,是胡神;要抵制佛教,崔浩就要找一位能跟佛教相抗衡的本土宗教的領軍人物,現在不論從哪方面來說,寇衙內都是最合適的人選。

崔浩,是個有野心的政治家;寇衙內,是個暫時失意,但有野心的宗教領袖。於是,崔浩拜寇衙內為師,並上書拓跋燾——

聖王受命,上天一定會有徵兆。《河圖》、《洛書》,都是將寓意隱藏於簡單的符號裡面,不象如今這樣神仙親自寫下文字,這是從來未有的事情。過去,漢高祖劉邦雖然為一代英傑,但商山四皓尚不屈節於他,現在,大德神仙不召自至,這正是陛下應天受命的預兆,豈能因為世俗常談而違背上天的旨意,臣對此非常擔心。

拓跋燾看了崔浩的奏表非常高興,就派遣使者前往嵩山祭拜,並將寇衙內在留在山中的其他徒弟一併召來;尊寇衙內為天師,弘揚道教。

等到四十多名嵩山的道士來到平城以後,拓跋燾下令在平城東南建了一個天師道場,立了一座五層高的道壇,供給120名道士的衣食,定時祭拜,每月還安排一次由數千人蔘加的茶話會。

道教在北魏的市場份額,開始上升!

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重新回到朝廷的崔浩和開始進入朝廷的寇衙內形成了良好的互動;每每在北魏一些重大決策上,崔浩負責擺事實、講道理,說服拓跋燾;而寇衙內則負責擺天道、論鬼神,嚇服拓跋燾。

這裡邊兒有一件事兒很有意思,事情是這樣的——

公元429年拓跋燾要北伐柔然,當時朝中除了崔浩之外,所有的大臣都反對,弄的拓跋燾很無語;此時寇衙內已經被拓跋燾封為‘國師’,看大臣們都反對,拓跋燾就來問寇衙內,想看看神仙們會不會支持自己北伐。

皇上不恥下問,寇衙內不敢怠慢,可是此等軍國大事,豈可胡言亂語,一旦說錯,那可是要承擔責任的!

寇衙內先天道循環的掰了一頓穩住拓跋燾,然後飛快跑去找崔浩問:此次北征,結果會怎麼樣?真的能成功嗎?

崔浩一撇嘴,這還用問嗎?肯定能夠成功;我只擔心眾將目光短淺,畏首畏尾,不敢乘勝深入,不能取得全勝。

得到肯定回答後,寇衙內趕緊又飛奔回去,對拓跋燾又來了一番天道如何;堅定了拓跋燾北伐的信心和決心。

不過寇衙內沒想到,這次他吹的勁兒使得有點兒大。

怎麼呢?

敢情拓跋燾為了多一份來自神仙的幫助,特意把他這位能跟神界溝通的翻譯帶在了身邊一起出師北伐。

這讓寇衙內極其鬱悶。

可是他又不敢說不,只好肚裡罵著娘跟著拓跋燾走了。

好在戰局如崔浩所料,柔然一觸即潰,拓跋燾帶著鮮卑騎兵所向披靡,一直打到涿邪山(又稱涿塗山,今蒙古國尼赤金山,在滿達勒戈壁以南一帶);到了此處,眾將見山勢險惡,擔心會遇到柔然的伏兵,便紛紛勸說拓跋燾見好就收。

拓跋燾當然不肯,可手下意見太過統一,拓跋燾便又去找寇衙內,想從他這兒得到支持。

還是那句話,對軍國大事,寇衙內一竅不通;看著拓跋燾滿是期待的臉色,寇衙內一咬牙,決定賭一賭,就按出發前崔浩的說法兒回話!

寇衙內跟拓跋燾說,皇上,別聽他們的,神仙們說啦,只要您繼續前進,一定能收穫滿滿!

有了來自‘神仙’的支持,拓跋燾有底了,他強行下令,部隊繼續追擊;果然把狼狽逃竄的柔然打的大敗,擄掠了大批人口和牲畜,可以說是大獲全勝;打的柔然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元氣大傷,不得不跟北魏求和。

有了這件事兒,拓跋燾對崔浩和寇衙內非常信任;對這二位幾乎是言聽計從。

老大這麼得皇上的賞識,那道教不用說,自然水漲船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