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暴力,恢復穩定,聚焦發展”——社會各界盼香港重振旗鼓再出發'

"

新華社香港9月9日電(記者方棟、周文其)貿易額大幅下降、企業信心備受打擊、基層從業者“零收入”……持續的暴力事件已經把曾經璀璨的“東方之珠”推向滑落深淵的邊緣。香港各界人士呼籲,暴力不能解決問題,只有恢復理性、重建秩序,才能為擺脫經濟社會困局創造條件,才能把握未來發展機遇,讓香港重振旗鼓再出發。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8日指出,過去數月的暴力衝擊嚴重打擊香港作為安全城市及商貿、航空和金融中心的國際形象,重創當地經濟,其中旅遊、零售和酒店業方面遭受的打擊尤為嚴重。

數據顯示,8月訪港旅客人次跌幅持續擴大,比去年同期減少近四成;部分地區酒店入住率跌逾一半,房價下跌四至七成;香港8月採購經理人指數下探至逾10年新低,並連續17個月處於收縮區間,香港企業信心跌至歷史最低水平;香港經濟可能在第三季度陷入衰退。

評級機構惠譽日前將香港的信用評級由“AA+”下調為“AA”,並將評級展望由“穩定”轉為“負面”。

“香港經濟接近蕭條,沒有任何人會從中受惠。”香港嶺南大學中國經濟研究部副總監周文港在評價暴力事件的負面影響時說,外來遊客對香港望而卻步,商場和店鋪出現退租現象,建設項目大面積開工不足,甚至失業率也開始抬頭。

面對危機,特區政府8月中旬公佈開支規模為191億港元的系列措施,旨在“撐企業”“保就業”,減輕市民生活負擔。日前,特區政府又大力為中小企業輸血,實施更寬鬆的融資擔保計劃,力圖幫助企業撐過經濟困難時期。

香港工業總會發布聲明指出,為穩經濟、保就業,政府要密切留意最新情況,必要時應再加強措施助業界渡過難關。

然而,任何支持措施都只能暫時緩解企業經營壓力。“歸根結底還是要儘快停止當前的暴力事件,讓社會重新穩定下來,才能真正解決廣大基層從業者面臨的困境。”香港旅遊從業員聯會主席葉志偉說。

“香港正處於維護‘一國兩制’和香港繁榮穩定的重要關頭。止暴制亂仍是當務之急。”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8日在網誌中說。

特區政府律政司前刑事檢控專員江樂士認為,任何形式的暴力都應該受到譴責,應該全力支持執法部門止暴制亂。“特區政府律政司應該儘快提起檢控,越快越好,絕對不能長時間耽擱。”

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特邀會員朱家健認為,暴力行為破壞社會穩定的根基,令市民生活於惶恐,叫停暴力已經是香港人心所向的社會共識。

和平穩定的環境是發展的基礎。專家指出,要解決香港經濟社會中存在的包括貧富懸殊、土地緊缺、產業空心化等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香港更要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從廣闊的內地市場尋找發展動力和轉型機遇。

“香港市場規模有限,經濟結構簡單,沒有內地完備的工業產業體系,所以不能只把目光侷限在本地,應該放眼更加廣闊的舞臺。”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說。

今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綱要的頒佈為香港擺脫經濟桎梏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之道,指明瞭未來發展方向。

雷鼎鳴指出,香港高校擁有很好的科研能力,但是在本地卻很難找到產業化、商業化的機會,而深圳和東莞等大灣區內其他城市擁有世界領先的製造業基地以及各個產業鏈條的人才,與內地相結合,香港的優勢才能發揮出來。

“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廣闊,也能為香港年輕人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樑海明說,大灣區內產業齊全,企業眾多,從初創企業到行業巨頭,無論什麼專業背景的香港年輕人都能夠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符合自己發展的領域,從而發揮所長。

在全球貿易環境不穩定和修例風波的雙重影響下,香港面臨嚴峻的經濟形勢。但作為溝通中外的橋樑,香港仍然具有獨特的發展優勢,背靠祖國強大後盾,發展前景依然廣闊。

“香港社會正需要強大的正能量,我誠盼社會各界放下成見,與政府攜手,努力為香港尋找出路,讓東方之珠可繼續閃耀生輝。”張建宗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