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

作者:喬永勝

"

作者:喬永勝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衛青)

我一直以為慣於在沙場征戰的衛青,一定是個血氣方剛、孔武有力的猛將。在看過許多關於衛將軍的資料後,才漸漸發現,這個對漢室江山立下莫大功勞,對重塑漢人形象多有建樹的英雄,竟然是一個沉穩內斂、低調懷柔的人物。

衛青的成名始於漢朝對匈奴的作戰。

在十餘年的沙場鏖戰中,衛青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但他從不居功自傲。與他那個英氣飛揚的小外甥霍去病相比,他的處事顯得格外平和。《資治通鑑·漢紀十》載:衛青雖然出身微賤,但善於騎射,材力過人;與士大夫交往很注意禮節,對士卒很關心、很寬容,常施恩惠,大家也樂於接受衛青的調遣。(“青雖出於奴虜,然善騎射,材力絕人;遇士大夫以禮,與士卒有恩,眾樂為用,有將帥材,故每出輒有功。”)

"

作者:喬永勝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衛青)

我一直以為慣於在沙場征戰的衛青,一定是個血氣方剛、孔武有力的猛將。在看過許多關於衛將軍的資料後,才漸漸發現,這個對漢室江山立下莫大功勞,對重塑漢人形象多有建樹的英雄,竟然是一個沉穩內斂、低調懷柔的人物。

衛青的成名始於漢朝對匈奴的作戰。

在十餘年的沙場鏖戰中,衛青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但他從不居功自傲。與他那個英氣飛揚的小外甥霍去病相比,他的處事顯得格外平和。《資治通鑑·漢紀十》載:衛青雖然出身微賤,但善於騎射,材力過人;與士大夫交往很注意禮節,對士卒很關心、很寬容,常施恩惠,大家也樂於接受衛青的調遣。(“青雖出於奴虜,然善騎射,材力絕人;遇士大夫以禮,與士卒有恩,眾樂為用,有將帥材,故每出輒有功。”)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一)衛青的累累戰功

衛青出身在平陽侯府的一個幫傭家庭,從小就被烙上家奴的身份。直到姐姐衛子夫因為偶然機會受到漢武帝寵愛後,才被召到宮裡當差。然而,一直與漢為患的匈奴卻給了這個年輕人立身揚名的機會。

公元前129年,匈奴興兵南下,漢武帝任命衛青為車騎將軍,迎擊匈奴。從此,衛青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也開啟了漢匈戰爭的新篇章。從那一年至公元前119年,衛青參加和指揮了七次反擊匈奴的大戰,在極其艱苦的戰爭環境下,他作戰英勇頑強,身先士卒,遇敵臨危不懼,指揮若定,並且善於利用機動靈活的策略,竟然連戰連捷。

戰場上的衛青,勝利總是出奇不意地垂青他。衛青首次出戰的四路兵馬中,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返。只有他率領的那支勁旅,英勇善戰,直搗龍城(匈奴祭掃天地祖先的地方),斬首 700人。

這次勝利打破了自漢初以來“匈奴不可戰勝”的神話,大大鼓舞了漢軍士氣,成為漢匈戰爭的轉折點,為漢朝持續對匈反擊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礎。

"

作者:喬永勝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衛青)

我一直以為慣於在沙場征戰的衛青,一定是個血氣方剛、孔武有力的猛將。在看過許多關於衛將軍的資料後,才漸漸發現,這個對漢室江山立下莫大功勞,對重塑漢人形象多有建樹的英雄,竟然是一個沉穩內斂、低調懷柔的人物。

衛青的成名始於漢朝對匈奴的作戰。

在十餘年的沙場鏖戰中,衛青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但他從不居功自傲。與他那個英氣飛揚的小外甥霍去病相比,他的處事顯得格外平和。《資治通鑑·漢紀十》載:衛青雖然出身微賤,但善於騎射,材力過人;與士大夫交往很注意禮節,對士卒很關心、很寬容,常施恩惠,大家也樂於接受衛青的調遣。(“青雖出於奴虜,然善騎射,材力絕人;遇士大夫以禮,與士卒有恩,眾樂為用,有將帥材,故每出輒有功。”)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一)衛青的累累戰功

衛青出身在平陽侯府的一個幫傭家庭,從小就被烙上家奴的身份。直到姐姐衛子夫因為偶然機會受到漢武帝寵愛後,才被召到宮裡當差。然而,一直與漢為患的匈奴卻給了這個年輕人立身揚名的機會。

公元前129年,匈奴興兵南下,漢武帝任命衛青為車騎將軍,迎擊匈奴。從此,衛青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也開啟了漢匈戰爭的新篇章。從那一年至公元前119年,衛青參加和指揮了七次反擊匈奴的大戰,在極其艱苦的戰爭環境下,他作戰英勇頑強,身先士卒,遇敵臨危不懼,指揮若定,並且善於利用機動靈活的策略,竟然連戰連捷。

戰場上的衛青,勝利總是出奇不意地垂青他。衛青首次出戰的四路兵馬中,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返。只有他率領的那支勁旅,英勇善戰,直搗龍城(匈奴祭掃天地祖先的地方),斬首 700人。

這次勝利打破了自漢初以來“匈奴不可戰勝”的神話,大大鼓舞了漢軍士氣,成為漢匈戰爭的轉折點,為漢朝持續對匈反擊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礎。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隔年秋天,匈奴再次大舉進犯漢朝北部邊境,衛青率兵出襲,共殺俘敵人數千。

又過了一年,衛青率四萬大軍迂迴繞到匈奴軍的後方,趁機攻佔了河套地區,史書盛讚此役漢軍“全甲兵而還”。

之後,漢政府在此設置朔方、五原兩郡,從內地遷徙十萬人到此實邊。

這次勝利,不但解除了匈奴騎兵對長安的直接威脅,而且建立起反擊匈奴的前方基地。不甘心失敗的匈奴三年後再次興兵,欲奪河朔,衛青率軍奇襲高闕,俘虜匈奴萬餘人。

緊接著衛青又率軍兩出定襄,再敗匈奴。五年後,兵強馬壯的漢軍由衛青與霍去病各率一支,主動出征漠北,圍剿匈奴軍,雙方在沙漠之中展開絞殺,匈奴軍九萬人陳屍荒漠,元氣大傷。從此,匈奴再也沒有能力南下窺視漢朝,並開始逐漸向西北遷徙,出現了“漠南無王庭”,匈奴對漢朝的軍事威脅基本上解除了。

"

作者:喬永勝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衛青)

我一直以為慣於在沙場征戰的衛青,一定是個血氣方剛、孔武有力的猛將。在看過許多關於衛將軍的資料後,才漸漸發現,這個對漢室江山立下莫大功勞,對重塑漢人形象多有建樹的英雄,竟然是一個沉穩內斂、低調懷柔的人物。

衛青的成名始於漢朝對匈奴的作戰。

在十餘年的沙場鏖戰中,衛青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但他從不居功自傲。與他那個英氣飛揚的小外甥霍去病相比,他的處事顯得格外平和。《資治通鑑·漢紀十》載:衛青雖然出身微賤,但善於騎射,材力過人;與士大夫交往很注意禮節,對士卒很關心、很寬容,常施恩惠,大家也樂於接受衛青的調遣。(“青雖出於奴虜,然善騎射,材力絕人;遇士大夫以禮,與士卒有恩,眾樂為用,有將帥材,故每出輒有功。”)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一)衛青的累累戰功

衛青出身在平陽侯府的一個幫傭家庭,從小就被烙上家奴的身份。直到姐姐衛子夫因為偶然機會受到漢武帝寵愛後,才被召到宮裡當差。然而,一直與漢為患的匈奴卻給了這個年輕人立身揚名的機會。

公元前129年,匈奴興兵南下,漢武帝任命衛青為車騎將軍,迎擊匈奴。從此,衛青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也開啟了漢匈戰爭的新篇章。從那一年至公元前119年,衛青參加和指揮了七次反擊匈奴的大戰,在極其艱苦的戰爭環境下,他作戰英勇頑強,身先士卒,遇敵臨危不懼,指揮若定,並且善於利用機動靈活的策略,竟然連戰連捷。

戰場上的衛青,勝利總是出奇不意地垂青他。衛青首次出戰的四路兵馬中,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返。只有他率領的那支勁旅,英勇善戰,直搗龍城(匈奴祭掃天地祖先的地方),斬首 700人。

這次勝利打破了自漢初以來“匈奴不可戰勝”的神話,大大鼓舞了漢軍士氣,成為漢匈戰爭的轉折點,為漢朝持續對匈反擊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礎。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隔年秋天,匈奴再次大舉進犯漢朝北部邊境,衛青率兵出襲,共殺俘敵人數千。

又過了一年,衛青率四萬大軍迂迴繞到匈奴軍的後方,趁機攻佔了河套地區,史書盛讚此役漢軍“全甲兵而還”。

之後,漢政府在此設置朔方、五原兩郡,從內地遷徙十萬人到此實邊。

這次勝利,不但解除了匈奴騎兵對長安的直接威脅,而且建立起反擊匈奴的前方基地。不甘心失敗的匈奴三年後再次興兵,欲奪河朔,衛青率軍奇襲高闕,俘虜匈奴萬餘人。

緊接著衛青又率軍兩出定襄,再敗匈奴。五年後,兵強馬壯的漢軍由衛青與霍去病各率一支,主動出征漠北,圍剿匈奴軍,雙方在沙漠之中展開絞殺,匈奴軍九萬人陳屍荒漠,元氣大傷。從此,匈奴再也沒有能力南下窺視漢朝,並開始逐漸向西北遷徙,出現了“漠南無王庭”,匈奴對漢朝的軍事威脅基本上解除了。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二)盛名下內斂的衛青

衛青的赫赫戰功,不僅大大彰顯了漢軍的士氣,而且也獲得了武帝前所未有的推崇。他被封為大將軍,一時間權傾朝野,但衛青仍然非常謹慎地對待自己的言行。

衛氏一門顯赫後,京城歌傳:生男無喜,生女無怨,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

風聞此言的衛青深深地知道,儘管他戰功卓著,但高高在上的漢武帝才是他的知遇恩人。他從小就生活在被人歧視奴役的環境裡,他所能做的只能是謹慎做事、小心做人。他甚至不敢公開自己的志向,像那個秦末舉旗的陳勝一樣,發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牢騷。如果不是憑著姐姐衛子夫的受寵,憑藉武帝施予的機會,再加上自己的好運氣,戰場上再怎麼浴血奮戰,自己也很難從一個卑賤的家奴成為貴極人臣的大將軍!他的姐姐只是母因子貴,一旦失寵,自己的明天還不知怎麼樣。漢祚以來的外戚專權,幾乎沒有好下場。

"

作者:喬永勝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衛青)

我一直以為慣於在沙場征戰的衛青,一定是個血氣方剛、孔武有力的猛將。在看過許多關於衛將軍的資料後,才漸漸發現,這個對漢室江山立下莫大功勞,對重塑漢人形象多有建樹的英雄,竟然是一個沉穩內斂、低調懷柔的人物。

衛青的成名始於漢朝對匈奴的作戰。

在十餘年的沙場鏖戰中,衛青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但他從不居功自傲。與他那個英氣飛揚的小外甥霍去病相比,他的處事顯得格外平和。《資治通鑑·漢紀十》載:衛青雖然出身微賤,但善於騎射,材力過人;與士大夫交往很注意禮節,對士卒很關心、很寬容,常施恩惠,大家也樂於接受衛青的調遣。(“青雖出於奴虜,然善騎射,材力絕人;遇士大夫以禮,與士卒有恩,眾樂為用,有將帥材,故每出輒有功。”)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一)衛青的累累戰功

衛青出身在平陽侯府的一個幫傭家庭,從小就被烙上家奴的身份。直到姐姐衛子夫因為偶然機會受到漢武帝寵愛後,才被召到宮裡當差。然而,一直與漢為患的匈奴卻給了這個年輕人立身揚名的機會。

公元前129年,匈奴興兵南下,漢武帝任命衛青為車騎將軍,迎擊匈奴。從此,衛青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也開啟了漢匈戰爭的新篇章。從那一年至公元前119年,衛青參加和指揮了七次反擊匈奴的大戰,在極其艱苦的戰爭環境下,他作戰英勇頑強,身先士卒,遇敵臨危不懼,指揮若定,並且善於利用機動靈活的策略,竟然連戰連捷。

戰場上的衛青,勝利總是出奇不意地垂青他。衛青首次出戰的四路兵馬中,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返。只有他率領的那支勁旅,英勇善戰,直搗龍城(匈奴祭掃天地祖先的地方),斬首 700人。

這次勝利打破了自漢初以來“匈奴不可戰勝”的神話,大大鼓舞了漢軍士氣,成為漢匈戰爭的轉折點,為漢朝持續對匈反擊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礎。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隔年秋天,匈奴再次大舉進犯漢朝北部邊境,衛青率兵出襲,共殺俘敵人數千。

又過了一年,衛青率四萬大軍迂迴繞到匈奴軍的後方,趁機攻佔了河套地區,史書盛讚此役漢軍“全甲兵而還”。

之後,漢政府在此設置朔方、五原兩郡,從內地遷徙十萬人到此實邊。

這次勝利,不但解除了匈奴騎兵對長安的直接威脅,而且建立起反擊匈奴的前方基地。不甘心失敗的匈奴三年後再次興兵,欲奪河朔,衛青率軍奇襲高闕,俘虜匈奴萬餘人。

緊接著衛青又率軍兩出定襄,再敗匈奴。五年後,兵強馬壯的漢軍由衛青與霍去病各率一支,主動出征漠北,圍剿匈奴軍,雙方在沙漠之中展開絞殺,匈奴軍九萬人陳屍荒漠,元氣大傷。從此,匈奴再也沒有能力南下窺視漢朝,並開始逐漸向西北遷徙,出現了“漠南無王庭”,匈奴對漢朝的軍事威脅基本上解除了。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二)盛名下內斂的衛青

衛青的赫赫戰功,不僅大大彰顯了漢軍的士氣,而且也獲得了武帝前所未有的推崇。他被封為大將軍,一時間權傾朝野,但衛青仍然非常謹慎地對待自己的言行。

衛氏一門顯赫後,京城歌傳:生男無喜,生女無怨,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

風聞此言的衛青深深地知道,儘管他戰功卓著,但高高在上的漢武帝才是他的知遇恩人。他從小就生活在被人歧視奴役的環境裡,他所能做的只能是謹慎做事、小心做人。他甚至不敢公開自己的志向,像那個秦末舉旗的陳勝一樣,發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牢騷。如果不是憑著姐姐衛子夫的受寵,憑藉武帝施予的機會,再加上自己的好運氣,戰場上再怎麼浴血奮戰,自己也很難從一個卑賤的家奴成為貴極人臣的大將軍!他的姐姐只是母因子貴,一旦失寵,自己的明天還不知怎麼樣。漢祚以來的外戚專權,幾乎沒有好下場。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衛子夫)

自己無論怎樣位極人臣,也要識得自己的份量。武帝的膽識、謀略也確實讓自己景仰。他為漢室征戰的這十多年,武帝對他的信任和賞識才是他縱橫馳騁的精神動力。他的輝煌戰績,也是君臣之間的不猜忌、不干涉的真實寫照。

因此,他在朝廷從不結黨,更不養士。謀士蘇建曾經勸告衛青養士以獲得好名聲,而衛青認為養士會讓天子忌諱,而且作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職就可以了,沒必要去養士。

這種清醒的感恩心境,使武帝對他備感放心。適時寡居的平陽公主,要在列侯中選婿,漢武帝欣然讓衛青迎娶公主。衛青這個過去做過平陽公主侍從的人,不僅和先前的主子聯姻,成了皇親國戚,而且還是武帝的姐夫。這對衛青來說,簡直是無上的恩眷。這一切對於衛青來說,只是做人成功的一個點綴。

"

作者:喬永勝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衛青)

我一直以為慣於在沙場征戰的衛青,一定是個血氣方剛、孔武有力的猛將。在看過許多關於衛將軍的資料後,才漸漸發現,這個對漢室江山立下莫大功勞,對重塑漢人形象多有建樹的英雄,竟然是一個沉穩內斂、低調懷柔的人物。

衛青的成名始於漢朝對匈奴的作戰。

在十餘年的沙場鏖戰中,衛青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但他從不居功自傲。與他那個英氣飛揚的小外甥霍去病相比,他的處事顯得格外平和。《資治通鑑·漢紀十》載:衛青雖然出身微賤,但善於騎射,材力過人;與士大夫交往很注意禮節,對士卒很關心、很寬容,常施恩惠,大家也樂於接受衛青的調遣。(“青雖出於奴虜,然善騎射,材力絕人;遇士大夫以禮,與士卒有恩,眾樂為用,有將帥材,故每出輒有功。”)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一)衛青的累累戰功

衛青出身在平陽侯府的一個幫傭家庭,從小就被烙上家奴的身份。直到姐姐衛子夫因為偶然機會受到漢武帝寵愛後,才被召到宮裡當差。然而,一直與漢為患的匈奴卻給了這個年輕人立身揚名的機會。

公元前129年,匈奴興兵南下,漢武帝任命衛青為車騎將軍,迎擊匈奴。從此,衛青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也開啟了漢匈戰爭的新篇章。從那一年至公元前119年,衛青參加和指揮了七次反擊匈奴的大戰,在極其艱苦的戰爭環境下,他作戰英勇頑強,身先士卒,遇敵臨危不懼,指揮若定,並且善於利用機動靈活的策略,竟然連戰連捷。

戰場上的衛青,勝利總是出奇不意地垂青他。衛青首次出戰的四路兵馬中,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返。只有他率領的那支勁旅,英勇善戰,直搗龍城(匈奴祭掃天地祖先的地方),斬首 700人。

這次勝利打破了自漢初以來“匈奴不可戰勝”的神話,大大鼓舞了漢軍士氣,成為漢匈戰爭的轉折點,為漢朝持續對匈反擊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礎。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隔年秋天,匈奴再次大舉進犯漢朝北部邊境,衛青率兵出襲,共殺俘敵人數千。

又過了一年,衛青率四萬大軍迂迴繞到匈奴軍的後方,趁機攻佔了河套地區,史書盛讚此役漢軍“全甲兵而還”。

之後,漢政府在此設置朔方、五原兩郡,從內地遷徙十萬人到此實邊。

這次勝利,不但解除了匈奴騎兵對長安的直接威脅,而且建立起反擊匈奴的前方基地。不甘心失敗的匈奴三年後再次興兵,欲奪河朔,衛青率軍奇襲高闕,俘虜匈奴萬餘人。

緊接著衛青又率軍兩出定襄,再敗匈奴。五年後,兵強馬壯的漢軍由衛青與霍去病各率一支,主動出征漠北,圍剿匈奴軍,雙方在沙漠之中展開絞殺,匈奴軍九萬人陳屍荒漠,元氣大傷。從此,匈奴再也沒有能力南下窺視漢朝,並開始逐漸向西北遷徙,出現了“漠南無王庭”,匈奴對漢朝的軍事威脅基本上解除了。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二)盛名下內斂的衛青

衛青的赫赫戰功,不僅大大彰顯了漢軍的士氣,而且也獲得了武帝前所未有的推崇。他被封為大將軍,一時間權傾朝野,但衛青仍然非常謹慎地對待自己的言行。

衛氏一門顯赫後,京城歌傳:生男無喜,生女無怨,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

風聞此言的衛青深深地知道,儘管他戰功卓著,但高高在上的漢武帝才是他的知遇恩人。他從小就生活在被人歧視奴役的環境裡,他所能做的只能是謹慎做事、小心做人。他甚至不敢公開自己的志向,像那個秦末舉旗的陳勝一樣,發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牢騷。如果不是憑著姐姐衛子夫的受寵,憑藉武帝施予的機會,再加上自己的好運氣,戰場上再怎麼浴血奮戰,自己也很難從一個卑賤的家奴成為貴極人臣的大將軍!他的姐姐只是母因子貴,一旦失寵,自己的明天還不知怎麼樣。漢祚以來的外戚專權,幾乎沒有好下場。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衛子夫)

自己無論怎樣位極人臣,也要識得自己的份量。武帝的膽識、謀略也確實讓自己景仰。他為漢室征戰的這十多年,武帝對他的信任和賞識才是他縱橫馳騁的精神動力。他的輝煌戰績,也是君臣之間的不猜忌、不干涉的真實寫照。

因此,他在朝廷從不結黨,更不養士。謀士蘇建曾經勸告衛青養士以獲得好名聲,而衛青認為養士會讓天子忌諱,而且作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職就可以了,沒必要去養士。

這種清醒的感恩心境,使武帝對他備感放心。適時寡居的平陽公主,要在列侯中選婿,漢武帝欣然讓衛青迎娶公主。衛青這個過去做過平陽公主侍從的人,不僅和先前的主子聯姻,成了皇親國戚,而且還是武帝的姐夫。這對衛青來說,簡直是無上的恩眷。這一切對於衛青來說,只是做人成功的一個點綴。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三)衛青內斂的原因

如果說衛青的成功源於他在用兵之中熟稔了做人之道,那麼他的自保則在於他對自己卑微出身的敬畏。在戰爭的實踐中,他懂得:“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作為一位統帥漢軍的將軍,他顯赫的戰功一旦引起主子的猜忌,頃刻間就會身陷牢獄。

漢初的功臣韓信、彭越等,無不是因為手握重兵、位高權重,遭到高祖的猜忌,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戰爭中的用謀用智、調兵遣將等,比起做人來的精細,畢竟只是大巫見小巫。一個位極人臣的大將軍,成功“自保”才是全勝。自己是漢軍統帥,姐姐是武帝寵幸的女人。如何在光環籠罩在自己身上時,能夠避開躲在暗處的眾人射向自己的毒箭,這才是他的全勝之道。

在這種情勢下,他只能低調內斂、心平氣靜地接受生活。即使後來外甥霍去病受漢武帝恩寵日盛,超過了自己的聲望,過去皈依自己門下的許多故舊,都轉到了霍去病門下時,衛青依然心甘情願、毫無怨言。他明白人生的取捨,實質就是對自己的負責。

"

作者:喬永勝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衛青)

我一直以為慣於在沙場征戰的衛青,一定是個血氣方剛、孔武有力的猛將。在看過許多關於衛將軍的資料後,才漸漸發現,這個對漢室江山立下莫大功勞,對重塑漢人形象多有建樹的英雄,竟然是一個沉穩內斂、低調懷柔的人物。

衛青的成名始於漢朝對匈奴的作戰。

在十餘年的沙場鏖戰中,衛青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但他從不居功自傲。與他那個英氣飛揚的小外甥霍去病相比,他的處事顯得格外平和。《資治通鑑·漢紀十》載:衛青雖然出身微賤,但善於騎射,材力過人;與士大夫交往很注意禮節,對士卒很關心、很寬容,常施恩惠,大家也樂於接受衛青的調遣。(“青雖出於奴虜,然善騎射,材力絕人;遇士大夫以禮,與士卒有恩,眾樂為用,有將帥材,故每出輒有功。”)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一)衛青的累累戰功

衛青出身在平陽侯府的一個幫傭家庭,從小就被烙上家奴的身份。直到姐姐衛子夫因為偶然機會受到漢武帝寵愛後,才被召到宮裡當差。然而,一直與漢為患的匈奴卻給了這個年輕人立身揚名的機會。

公元前129年,匈奴興兵南下,漢武帝任命衛青為車騎將軍,迎擊匈奴。從此,衛青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也開啟了漢匈戰爭的新篇章。從那一年至公元前119年,衛青參加和指揮了七次反擊匈奴的大戰,在極其艱苦的戰爭環境下,他作戰英勇頑強,身先士卒,遇敵臨危不懼,指揮若定,並且善於利用機動靈活的策略,竟然連戰連捷。

戰場上的衛青,勝利總是出奇不意地垂青他。衛青首次出戰的四路兵馬中,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返。只有他率領的那支勁旅,英勇善戰,直搗龍城(匈奴祭掃天地祖先的地方),斬首 700人。

這次勝利打破了自漢初以來“匈奴不可戰勝”的神話,大大鼓舞了漢軍士氣,成為漢匈戰爭的轉折點,為漢朝持續對匈反擊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礎。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隔年秋天,匈奴再次大舉進犯漢朝北部邊境,衛青率兵出襲,共殺俘敵人數千。

又過了一年,衛青率四萬大軍迂迴繞到匈奴軍的後方,趁機攻佔了河套地區,史書盛讚此役漢軍“全甲兵而還”。

之後,漢政府在此設置朔方、五原兩郡,從內地遷徙十萬人到此實邊。

這次勝利,不但解除了匈奴騎兵對長安的直接威脅,而且建立起反擊匈奴的前方基地。不甘心失敗的匈奴三年後再次興兵,欲奪河朔,衛青率軍奇襲高闕,俘虜匈奴萬餘人。

緊接著衛青又率軍兩出定襄,再敗匈奴。五年後,兵強馬壯的漢軍由衛青與霍去病各率一支,主動出征漠北,圍剿匈奴軍,雙方在沙漠之中展開絞殺,匈奴軍九萬人陳屍荒漠,元氣大傷。從此,匈奴再也沒有能力南下窺視漢朝,並開始逐漸向西北遷徙,出現了“漠南無王庭”,匈奴對漢朝的軍事威脅基本上解除了。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二)盛名下內斂的衛青

衛青的赫赫戰功,不僅大大彰顯了漢軍的士氣,而且也獲得了武帝前所未有的推崇。他被封為大將軍,一時間權傾朝野,但衛青仍然非常謹慎地對待自己的言行。

衛氏一門顯赫後,京城歌傳:生男無喜,生女無怨,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

風聞此言的衛青深深地知道,儘管他戰功卓著,但高高在上的漢武帝才是他的知遇恩人。他從小就生活在被人歧視奴役的環境裡,他所能做的只能是謹慎做事、小心做人。他甚至不敢公開自己的志向,像那個秦末舉旗的陳勝一樣,發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牢騷。如果不是憑著姐姐衛子夫的受寵,憑藉武帝施予的機會,再加上自己的好運氣,戰場上再怎麼浴血奮戰,自己也很難從一個卑賤的家奴成為貴極人臣的大將軍!他的姐姐只是母因子貴,一旦失寵,自己的明天還不知怎麼樣。漢祚以來的外戚專權,幾乎沒有好下場。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衛子夫)

自己無論怎樣位極人臣,也要識得自己的份量。武帝的膽識、謀略也確實讓自己景仰。他為漢室征戰的這十多年,武帝對他的信任和賞識才是他縱橫馳騁的精神動力。他的輝煌戰績,也是君臣之間的不猜忌、不干涉的真實寫照。

因此,他在朝廷從不結黨,更不養士。謀士蘇建曾經勸告衛青養士以獲得好名聲,而衛青認為養士會讓天子忌諱,而且作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職就可以了,沒必要去養士。

這種清醒的感恩心境,使武帝對他備感放心。適時寡居的平陽公主,要在列侯中選婿,漢武帝欣然讓衛青迎娶公主。衛青這個過去做過平陽公主侍從的人,不僅和先前的主子聯姻,成了皇親國戚,而且還是武帝的姐夫。這對衛青來說,簡直是無上的恩眷。這一切對於衛青來說,只是做人成功的一個點綴。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三)衛青內斂的原因

如果說衛青的成功源於他在用兵之中熟稔了做人之道,那麼他的自保則在於他對自己卑微出身的敬畏。在戰爭的實踐中,他懂得:“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作為一位統帥漢軍的將軍,他顯赫的戰功一旦引起主子的猜忌,頃刻間就會身陷牢獄。

漢初的功臣韓信、彭越等,無不是因為手握重兵、位高權重,遭到高祖的猜忌,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戰爭中的用謀用智、調兵遣將等,比起做人來的精細,畢竟只是大巫見小巫。一個位極人臣的大將軍,成功“自保”才是全勝。自己是漢軍統帥,姐姐是武帝寵幸的女人。如何在光環籠罩在自己身上時,能夠避開躲在暗處的眾人射向自己的毒箭,這才是他的全勝之道。

在這種情勢下,他只能低調內斂、心平氣靜地接受生活。即使後來外甥霍去病受漢武帝恩寵日盛,超過了自己的聲望,過去皈依自己門下的許多故舊,都轉到了霍去病門下時,衛青依然心甘情願、毫無怨言。他明白人生的取捨,實質就是對自己的負責。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相比於歷史上好多出身貧賤的人,一旦在際遇改變、平步青雲後忙著粉飾自己的出身,甚至不敢正視自己貧賤的歷史,衛青的沉潛是個絕好的教材。中國的傳統道德觀總是諄諄教導並要求我們做人不要“忘本”。然而,縱觀歷史,卻是忘本的人多,不忘本的人少。

所以盧敦基評價衛青說:“如果一定要說他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說他還可挑剔,就是他平日太無可挑剔。”(盧敦基,現任浙江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所長)。

縱觀浩瀚的歷史煙雲,衛青才是一個仁愛與智慧,勇武與溫和兼備的戰場上的王者、人生中的勝者。

"

作者:喬永勝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衛青)

我一直以為慣於在沙場征戰的衛青,一定是個血氣方剛、孔武有力的猛將。在看過許多關於衛將軍的資料後,才漸漸發現,這個對漢室江山立下莫大功勞,對重塑漢人形象多有建樹的英雄,竟然是一個沉穩內斂、低調懷柔的人物。

衛青的成名始於漢朝對匈奴的作戰。

在十餘年的沙場鏖戰中,衛青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但他從不居功自傲。與他那個英氣飛揚的小外甥霍去病相比,他的處事顯得格外平和。《資治通鑑·漢紀十》載:衛青雖然出身微賤,但善於騎射,材力過人;與士大夫交往很注意禮節,對士卒很關心、很寬容,常施恩惠,大家也樂於接受衛青的調遣。(“青雖出於奴虜,然善騎射,材力絕人;遇士大夫以禮,與士卒有恩,眾樂為用,有將帥材,故每出輒有功。”)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一)衛青的累累戰功

衛青出身在平陽侯府的一個幫傭家庭,從小就被烙上家奴的身份。直到姐姐衛子夫因為偶然機會受到漢武帝寵愛後,才被召到宮裡當差。然而,一直與漢為患的匈奴卻給了這個年輕人立身揚名的機會。

公元前129年,匈奴興兵南下,漢武帝任命衛青為車騎將軍,迎擊匈奴。從此,衛青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也開啟了漢匈戰爭的新篇章。從那一年至公元前119年,衛青參加和指揮了七次反擊匈奴的大戰,在極其艱苦的戰爭環境下,他作戰英勇頑強,身先士卒,遇敵臨危不懼,指揮若定,並且善於利用機動靈活的策略,竟然連戰連捷。

戰場上的衛青,勝利總是出奇不意地垂青他。衛青首次出戰的四路兵馬中,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返。只有他率領的那支勁旅,英勇善戰,直搗龍城(匈奴祭掃天地祖先的地方),斬首 700人。

這次勝利打破了自漢初以來“匈奴不可戰勝”的神話,大大鼓舞了漢軍士氣,成為漢匈戰爭的轉折點,為漢朝持續對匈反擊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礎。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隔年秋天,匈奴再次大舉進犯漢朝北部邊境,衛青率兵出襲,共殺俘敵人數千。

又過了一年,衛青率四萬大軍迂迴繞到匈奴軍的後方,趁機攻佔了河套地區,史書盛讚此役漢軍“全甲兵而還”。

之後,漢政府在此設置朔方、五原兩郡,從內地遷徙十萬人到此實邊。

這次勝利,不但解除了匈奴騎兵對長安的直接威脅,而且建立起反擊匈奴的前方基地。不甘心失敗的匈奴三年後再次興兵,欲奪河朔,衛青率軍奇襲高闕,俘虜匈奴萬餘人。

緊接著衛青又率軍兩出定襄,再敗匈奴。五年後,兵強馬壯的漢軍由衛青與霍去病各率一支,主動出征漠北,圍剿匈奴軍,雙方在沙漠之中展開絞殺,匈奴軍九萬人陳屍荒漠,元氣大傷。從此,匈奴再也沒有能力南下窺視漢朝,並開始逐漸向西北遷徙,出現了“漠南無王庭”,匈奴對漢朝的軍事威脅基本上解除了。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二)盛名下內斂的衛青

衛青的赫赫戰功,不僅大大彰顯了漢軍的士氣,而且也獲得了武帝前所未有的推崇。他被封為大將軍,一時間權傾朝野,但衛青仍然非常謹慎地對待自己的言行。

衛氏一門顯赫後,京城歌傳:生男無喜,生女無怨,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

風聞此言的衛青深深地知道,儘管他戰功卓著,但高高在上的漢武帝才是他的知遇恩人。他從小就生活在被人歧視奴役的環境裡,他所能做的只能是謹慎做事、小心做人。他甚至不敢公開自己的志向,像那個秦末舉旗的陳勝一樣,發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牢騷。如果不是憑著姐姐衛子夫的受寵,憑藉武帝施予的機會,再加上自己的好運氣,戰場上再怎麼浴血奮戰,自己也很難從一個卑賤的家奴成為貴極人臣的大將軍!他的姐姐只是母因子貴,一旦失寵,自己的明天還不知怎麼樣。漢祚以來的外戚專權,幾乎沒有好下場。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衛子夫)

自己無論怎樣位極人臣,也要識得自己的份量。武帝的膽識、謀略也確實讓自己景仰。他為漢室征戰的這十多年,武帝對他的信任和賞識才是他縱橫馳騁的精神動力。他的輝煌戰績,也是君臣之間的不猜忌、不干涉的真實寫照。

因此,他在朝廷從不結黨,更不養士。謀士蘇建曾經勸告衛青養士以獲得好名聲,而衛青認為養士會讓天子忌諱,而且作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職就可以了,沒必要去養士。

這種清醒的感恩心境,使武帝對他備感放心。適時寡居的平陽公主,要在列侯中選婿,漢武帝欣然讓衛青迎娶公主。衛青這個過去做過平陽公主侍從的人,不僅和先前的主子聯姻,成了皇親國戚,而且還是武帝的姐夫。這對衛青來說,簡直是無上的恩眷。這一切對於衛青來說,只是做人成功的一個點綴。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三)衛青內斂的原因

如果說衛青的成功源於他在用兵之中熟稔了做人之道,那麼他的自保則在於他對自己卑微出身的敬畏。在戰爭的實踐中,他懂得:“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作為一位統帥漢軍的將軍,他顯赫的戰功一旦引起主子的猜忌,頃刻間就會身陷牢獄。

漢初的功臣韓信、彭越等,無不是因為手握重兵、位高權重,遭到高祖的猜忌,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戰爭中的用謀用智、調兵遣將等,比起做人來的精細,畢竟只是大巫見小巫。一個位極人臣的大將軍,成功“自保”才是全勝。自己是漢軍統帥,姐姐是武帝寵幸的女人。如何在光環籠罩在自己身上時,能夠避開躲在暗處的眾人射向自己的毒箭,這才是他的全勝之道。

在這種情勢下,他只能低調內斂、心平氣靜地接受生活。即使後來外甥霍去病受漢武帝恩寵日盛,超過了自己的聲望,過去皈依自己門下的許多故舊,都轉到了霍去病門下時,衛青依然心甘情願、毫無怨言。他明白人生的取捨,實質就是對自己的負責。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相比於歷史上好多出身貧賤的人,一旦在際遇改變、平步青雲後忙著粉飾自己的出身,甚至不敢正視自己貧賤的歷史,衛青的沉潛是個絕好的教材。中國的傳統道德觀總是諄諄教導並要求我們做人不要“忘本”。然而,縱觀歷史,卻是忘本的人多,不忘本的人少。

所以盧敦基評價衛青說:“如果一定要說他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說他還可挑剔,就是他平日太無可挑剔。”(盧敦基,現任浙江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所長)。

縱觀浩瀚的歷史煙雲,衛青才是一個仁愛與智慧,勇武與溫和兼備的戰場上的王者、人生中的勝者。

如果一定要說衛青還有錯誤,就是他一生幾乎不犯錯誤?

【作者簡介】喬永勝,太原作協會員,致力於用現代視角檢視歷史人物,更多還原人性的寫作。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推薦:

探祕蒙哥大汗之死因

衛子夫從灰姑娘逆襲成皇后,一生戰戰兢兢,為何還不得善終?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