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時代(一)中國稱霸到日本為王

圍棋 日本 吳清源 丹朱 雲比賽 雲比賽 2017-08-06

圍棋時代(一)中國稱霸到日本為王

圍棋起源於中國古代,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博物志》中有過一種說法:堯的兒子丹朱頑劣,堯為了讓丹朱能夠收心,便創造了圍棋來教育他,並陶冶其情操。春秋戰國時期,圍棋在社會上已經廣泛流傳了。而弈秋是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圍棋專業棋手。據推測,弈秋是與孟子同時代的人,孟子稱弈秋為“通國之善弈者”,認為他是當時全國最會下棋的人。意思與後代的“國手”大同小異。

南北朝時期,出現了圍棋九品制,對有一定水平的“棋士”,授予同棋藝相當的等級,《南史·柳惲傳》載:“梁武帝好弈,使惲品定棋譜,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日本圍棋的“九段制”即來源於此。

而到了隋唐時期,圍棋棋盤定型為現代的19道棋盤,取代過去的17道棋盤。由於帝王們的喜愛以及其他種種原因,圍棋得到長足的發展,逐漸成為中國古代知識階層修身養性的一項必修課目,為“琴棋書畫”四藝之一。而唐朝也開始實行“棋待詔”制度,成為中國圍棋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而棋待詔,就是翰林院中專門陪同皇帝下棋的專業棋手,當時被稱為“國手”。

圍棋時代(一)中國稱霸到日本為王

清朝初年,出現了中國古代圍棋的發展一個高峰期。大批著名棋手湧現,留下大量名局棋譜,如黃龍士與徐星友的“血淚篇”,施襄夏與範西屏的“當湖十局”。 同時,圍棋理論的研究亦達到一個高峰,代表作有徐星友的《兼山堂弈譜》和施襄夏的《弈理指歸》等。但隨後,中國圍棋漸漸衰微,圍棋發展的中心也轉移到日本。

到19世紀中葉後,日本的圍棋水平趕上中國,並在其後的一百年間,將中國遠遠拋在身後。

圍棋時代(一)中國稱霸到日本為王

而日本圍棋史又是如何?圍棋傳到日本的具體時間眾說紛壇,一直到奈良時代(公元710—794),圍棋才在日本宮廷盛行起來。戰國末期,豐臣秀吉設立“棋所”;德川幕府時代,出現了在天皇或將軍面前對弈的“御城棋”。日本圍棋逐漸興盛,出現了本因坊,安井,井上,林家等圍棋世家。其中坊門尤其人才輩出,先後出現了道策、 丈和、 秀和、秀策、秀甫、秀榮等傑出棋士。在日本一般認為,由1682年道策擊敗琉球開始,日本圍棋水平已經超過中國。但現代棋界泰斗吳清源先生指出:當時的日本圍棋著作《發揚論》、《棋經眾妙》、《死活機妙》等書,大多取材於中國的《玄玄棋經》,並認為,乾隆年間是圍棋發展史上的最高峰。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曾問過吳清源先生,乾隆年間名手的實力相當於日本的幾段,吳氏答曰:已相當高了,大致不遜於日本的“名人”吧。而後日本圍棋穩步發展,據文獻記載,1841年在日本有棋手七段以上8人,六段6人,五段10人,五段以下257人。弘化(1844—1848年)年間見於記載的棋手共有431人。

明治維新以後,棋手失去幕府支持,開始謀求新的謀生手段,導致了新聞棋戰和現代段位制的出現,並創立了全國性的日本棋院。而日本棋院的建立,則代表著圍棋中心由中國轉向日本,而圍棋時代也從“中國稱霸”變為“日本為王”。

圍棋時代(一)中國稱霸到日本為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