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最美茶鄉——萬源市白羊鄉茶園坪村

四月的大巴山,很早就醒來。頭半夜的雨將鉛華洗盡,空氣中瀰漫著嫩綠的春天氣息。

萬源市白羊鄉茶園坪村是巴山腹地的一個小村落。醒來後的村莊突然爆開一陣笑聲,打破了大山的寧靜。這笑聲像具有傳染性,很快就連成了一片。有男人的笑聲,有女人的笑聲,有老人的笑聲,有小孩的笑聲。笑聲傳自一眼望不到邊的茶園,笑聲傳自一幢幢別墅式的小洋房。


四川最美茶鄉——萬源市白羊鄉茶園坪村

四川最美茶鄉——萬源市白羊鄉茶園坪村



見到有客人來,68歲的徐世其和老伴趕忙從房後的茶園回到家中,張羅著遞上茶水、瓜子。作為易地扶貧搬遷戶,徐世其老兩口和么兒子是去年底搬進新房的。75平方米的小洋房外觀精美,內部設計合理。房內陳設簡樸而規整,客廳的牆上掛著毛澤東同志的畫像。一說到房子,老徐的眉彎裡都溢出笑聲。老徐共搬過三次家,第一次是搬進茅草房,第二次是搬進土坯房,第三次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搬進現在的新房。老徐對新房的質量特別滿意,他說:“修房子期間,萬源市上的、白羊鄉上的和村上的幹部經常來監督,對水泥標號、每道工序都卡得很嚴,連修房的工人們都有意見了。”住上這樣的好房子,是老徐過去做夢都沒夢到過的。老徐一陣爽朗的笑聲後,說:“你們說說看,我這算不算過上了共產主義生活。”


四川最美茶鄉——萬源市白羊鄉茶園坪村

四川最美茶鄉



吳明承也是去年底搬進易地扶貧搬遷新房的。老吳的老伴常年多病,大女兒已經出嫁,兒子在外打工,小女兒在鄉上學校讀書。過去家庭非常貧困,住的房子是“夏不遮雨,冬不擋風”。在鄉黨委、政府的幫助下,老吳不但住進了好房子,家庭經濟也逐漸好轉起來。老吳家裡養了兩頭母牛,一年收入近萬元;養豬養雞收入2000多元;家裡2畝茶園進入豐產後收入上萬元;就近務工收入3000多元。“可以了,可以了,謝謝黨的好政策。”吳明承對當前的生活感到非常滿足,讓他特別興奮的是,自從搬進新家後,長年多病的老伴奇蹟般地好了,家裡的藥罐罐也扔了。說話間,他的老伴正在利索地收拾樓上最大一間臥室的床鋪。鄰居見狀打趣老吳,“你們看,這間大房子是留給兒媳婦的。新房子修起了,吳明承盼了多年的兒媳婦就要進屋了。”這話說到了吳明承兩口子的心坎上,只見老吳憨憨地笑了半天,應道:“就怕別人姑娘看不上我們家喲。”

四川最美茶鄉——萬源市白羊鄉茶園坪村

今年80歲的徐代蓉坐著板凳在園子裡採茶

78歲的汪維生老人獨自在家,老伴一大早就去茶葉收購點交茶葉去了。“我們老年人手腳慢些,一天可以摘上兩三斤,收入100多塊錢。老年人勤快一些,既給子女減輕負擔,也給政府減輕負擔。”汪維生不是貧困戶,但他對黨的扶貧政策理解得很透徹。他站在屋前,指著山裡縱橫交錯的道路網絡和望不到邊的茶園,說:“這些道路、水利設施,還有茶業,都是黨和政府拿的錢。貧困戶在享受,我們非貧困戶也照樣在享受。歷朝歷代,哪有這樣的好政策喲!”老汪三個女兒,么女兒一家隨老兩口生活。女兒女婿都在廣東打工,大外孫女在讀研究生,小外孫女在讀大三。“你們別看我們七老八十的,身體好得很呢。兩個外孫女讀書,全靠我們老的。”老汪一家有5畝土地,過去種水稻、玉米、紅薯,一年的收入就一兩千元。2014年開始發展茶葉,去年開始進入豐產期後,僅茶葉一項收入就達到了1.2萬元。“農村人就是要勤勞,不能老靠著國家。”一陣笑聲過後,老汪這話顯得很硬氣。


四川最美茶鄉——萬源市白羊鄉茶園坪村

王永兵在自家茶園裡採茶



“小鄧書記早哇!”“小鄧書記,昨晚上夢見你老婆沒有?” 長期駐紮在村裡的黨支部“第一書記”鄧錫珺與群眾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村裡巡視一圈,此起彼伏的招呼聲讓帥帥的鄧錫珺很有成就感。鄧錫珺是四川儲備局的幹部,去年駐村以來只回去了成都三次。一年來學會了自己煮飯,學會了養雞,更學會了農村的工作方法。“我這個第一書記是過五關斬六將,優中選優,靠競爭爭取來的。”說這話時,鄧錫珺滿臉的自豪。四川儲備局的局領導每個月來一次,集中解決村上的難題,局裡還成立了一個16人組成的黨員服務隊,一年集中駐紮村裡一個月,幫助群眾發展生產。聯繫幫扶茶園坪村以來,四川儲備局投資50多萬元,為村裡安裝了89盞太陽能路燈;出資50萬元,完善連戶路7.6公里;黨員服務隊捐資4.5萬元,幫助改造了136戶群眾的老舊線路,給貧困戶送去舊院黑雞苗3500只;投資1000萬元,在茶園坪村建設一個茶葉加工廠,解決鮮葉就近加工的問題。“儲備局真幫實扶,小鄧書記真幫實扶。這分恩情,我們全村人民永遠銘記在心。”茶園坪村黨支部書記葉前華說這話時,滿臉的凝重。“大山裡的群眾太好了太淳樸了。我的住房前,隔三岔五就有群眾送來各種時令蔬菜,還有臘肉,他們不留姓、不留名,但這份感情值得我一生珍惜。”鄧錫珺說這話時,也是一臉的凝重。


四川最美茶鄉——萬源市白羊鄉茶園坪村

徐世其和老伴在茶園採茶


“今年的茶葉條形好,湯色好。”茶農在笑,茶葉公司也在笑。萬源市蜀韻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鬍運海是一個有著傳奇故事的人。在外打拼20餘年發家致富後,回到了家鄉,於2012年開始致力於現代農業的發展。公司共有茶葉種植基地8000多畝,覆蓋了包括茶園坪村在內的全鄉10個村,自主開發的“巴山早”茶葉品牌已形成了較強的市場認知能力。公司在發展過程中,一直將幫助鄉親脫貧致富作為公司的最高使命。“不幫助鄉里鄉親,我要捱罵呀。”胡運海已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但笑起來仍不改大巴山農民的本色。“在全鄉的扶貧攻堅戰中,胡運海的公司確實起到了很好的牽引作用。隨著茶葉種植面積的擴大,國家的扶貧政策同時也幫助他的公司做得更大更強。他是得了便宜還賣乖。”白羊鄉黨委書記廖開軍、鄉長王君華同時指著胡運海一陣大笑。2014年以來,在國家扶貧政策的幫助下,白羊鄉新發展茶葉1.2萬畝,目前全鄉茶葉種植面積達到了1.5萬畝,有省級龍頭企業1家、規模作坊式加工企業13家,全鄉有7000多人服務於茶葉產業鏈條,去年茶業產值達到了8000多萬元,成為了萬源市唯一的一個“產業強鄉”。通過幾年的脫貧攻堅戰,全鄉原有4個國定貧困村685戶建卡貧困戶2285人,已有3個村成功退出,目前只有梨樹坪村18戶64人尚未退出。“產業是脫貧攻堅的根本。幫扶梨樹坪這18戶困難群眾脫貧,我們今年絕對有信心!”說完這話,廖開軍、王君華又是一陣笑聲。笑聲中透著自信,透著堅強。

春天在笑。巴山在笑。

□文/圖 本報記者 何南觀 黃江濤 劉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