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銘:萬科股權之爭並沒有劃上句號

萬科集團 句號 王石 財經 金融界 2017-06-15

本文作者為財經名博、資深市場評論人士 曹中銘

隨著恆大將持有的15.5億股萬科股份轉讓給深鐵集團,深鐵超越寶能系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目前看來,萬科第一大股東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塵埃落定”了。有觀點因此認為,萬科“股權爭奪戰”就此落幕。對此,筆者並不敢苟同。

在恆大與深鐵的交易完成後,萬科股權結構發生變化。其中,深鐵集團持股29.38%位列第一大股東,寶能系持股25.40%退居老二,安邦以6.18%位居第三大股東,隸屬萬科管理層的國信金鵬資管計劃、招商德富計劃分別持有4.14%、2.98%排行第六、第七大股東,萬科工會持股0.61%為第八大股東。

回顧歷時近兩年的萬科“股權爭奪戰”,堪稱跌宕起伏,“劇情”的發展頻頻讓人“意外”。從萬科2015年12月18日的突然停牌,到復牌後股價持續下跌恆大突然殺入其中,安邦進場攪局,到最後監管部門關於妖精、野蠻人的講話,以及前海人壽遭到處罰,導致寶能系從最初的意氣風發,到後來的偃旗息鼓,及至如今的“沉默是金”。而在這一系列變化的背後,卻也折射出資本市場並不尋常的一面。

在萬科“股權爭奪戰”中,寶能系欲罷免萬科董事會與監事會,萬科董事會欲引進深鐵集團抗衡寶能系,雖然遭到寶能系與其時的華潤集團的反對,但最終,寶能系的計劃“流產”了,而深鐵集團入主了萬科。因此,在王石與寶能系姚老闆的大戰中,王石可以說笑到了最後,成為贏家,而姚老闆則成為輸家。成為贏家的還有深鐵集團、萬科管理層等。

應該說,在恆大將股權轉讓給深鐵集團之後,萬科前兩大股東排位“定型”了,但“股權爭奪戰”卻並非因此結束了。首先,萬科公司將面臨著董事會、監事會等的選舉問題。由於萬科現董事會任期已於今年3月份到期,選舉董事會成員不僅受到市場的關注,也迫在眉睫。根據萬科6月11日披露的權益變動報告書,作為第一大股東的深鐵集團,將會推薦合格的董事與監事候選人。而退居第二大股東的寶能系,同樣會推出自己的人選。那麼,繼“股權爭奪戰”之後,萬科將迎來董事會與監事會改選的博弈,而這亦可看成“股權爭奪戰”的延續。

如果萬科董事會與監事會改選,如今的寶能系將面臨著非常不利的局面。前八大股東中,安邦曾表態支持萬科管理層,因此這七大股東無異於“一致行動人”,那麼寶能系將陷入孤軍奮戰的境地。寶能系又將如何破局呢?

其二,萬科“股權爭奪戰”引人深思的另一個問題是公司治理。在資本市場中,奉行“資本多數決”的原則。曾經,寶能系欲用資本說話,但王石頻頻祭起情懷的法寶。但資本市場不應相信眼淚,更不可拿情懷來說事。一切應該以資本說了算。

儘管此前萬科被認為是國內公司治理做得最好的公司之一,但萬科董事會亦曾遭受內部人控制的質疑,而此次的“股權爭奪戰”,則更暴露出其公司治理的短板。一個最突出的例證即為隨意停牌。在寶能系虎視眈眈之時,萬科在沒有任何重組標的的狀況下,為應對寶能系的舉牌,竟然長時間停牌。不僅引發質疑,也剝奪了投資者的交易權。即使今後萬科公司的治理再好,這一汙點將永遠揮之不去。

其三,監管問題。寶能系在舉牌萬科過程中,證監會並沒有對其作出任何的處罰。保監會雖然對前海人壽作出處罰,但其用於舉牌萬科的資金並不認為違規。不過,監管部門相關妖精、害人精、野蠻人等的表述,背後卻不無“站隊”的嫌疑。

萬科“股權爭奪戰”與當年的“寶延風波”一樣,本應是中國資本(港股00170)市場發展過程中的“經典”案例,涉及併購、公司治理、市場監管等多方面,背後的標杆式意義不言而喻。但由於監管部門的“站隊”,使該案例的價值嚴重打折。筆者以為,資本市場就應靠資本說話,不是靠情懷。只要“資本”進入後,不損害上市公司與投資者的利益,能夠將上市公司進一步做大做強,即使資本是“野蠻人”,我們同樣應該歡迎。

(本文作者授權金融界網站刊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如果您有乾貨觀點或文章,願意為廣大投資者提供最權威最專業的意見參考。無論您是權威專家、財經評論家還是智庫機構,我們都歡迎您積極踴躍投稿,入駐金融界網站名家專欄,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諮詢電話:010-83363000-3477。期待您的加入!)

微信公眾號曹中銘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