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振華 神奇不再



“寶萬之爭”硝煙尚未散盡。

但作為一家壽險機構,前海人壽想要實現資金保值增值,就必須繼續尋找其他投資標的。對於萬科的投資再成功,也只能是其經營發展中的一個片段。

萬科也從來都不是前海人壽的唯一標籤。2015年,在凶猛增持萬科股份的同時,前海人壽並未將所有兵鋒指向萬科一家企業,而是付出了300億元以上的現金,買入了多家上市公司股份。

這其中包括了山東高速(600350.SH)、中炬高新(600872.SH)、天虹股份(002419.SZ)、深南電A(000037.SZ)、南玻 A(000012.SZ)、中國國旅(601888.SH)等等,其中有不少持有至今,收穫頗豐。

2016年投資格力電器(000651.SZ)之後,前海人壽一直在投資各種不同類型的企業,但卻再也沒有和萬科、格力、中炬高新一樣的神奇的收益表現。

投資重點轉向

隨後兩年多的時間裡,前海人壽旗下各產品又進入了多家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的名列當中。

2016年底,前海人壽已經不再增持萬科A、格力電器,並且明確了自己在這兩家企業中“財務投資者”的地位。

隨後兩年多的時間裡,前海人壽旗下各產品又進入了多家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的名列當中,但一直沒有太多亮眼的表現。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大手筆”,就是在汽車產業上進行的大量佈局。觀察其控股股東寶能集團在汽車產業中的佈局,可以看到些許同步的節奏。

資料顯示,2017年3月,寶能集團註冊成立了寶能汽車有限公司,隨後這家新公司投資了包括汕頭市寶能汽車貿易有限公司、杭州晶厚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寶能汽車有限公司等在內的12家企業。

寶能集團在汽車領域最大的一筆投資發生在2017年底,以66.3億元收購了觀致汽車51%的股份,成為控股股東。

2018年的觀致汽車經銷商大會上,姚振華更是宣稱將連續五年、每年投入100億元用於觀致汽車的新車研發。可以說,對於寶能集團來說,對於汽車產業的投資是其過去幾年最大的動作。

在前海人壽的角度,汽車類上市公司也成了重點的投資對象,自2017年開始,先後投資了主營業務之一是汽車配件的美晨生態(300237.SZ)、與汽車產業關係密切的原材料供應商新鋼股份(600782.SH)、柳鋼股份(601003.SH)、華凌鋼鐵(000932.SZ)、圍繞北斗衛星導航應用的振芯科技(300101.SZ)等。

但截至2019年一季度,這些投資並沒有給前海人壽帶來足夠的回報。按照天眼查提供的資料顯示,前海人壽對美晨生態的投資開始於2017年半年報,當時其股價在8-9元附近震盪。

2018半年報,又有旗下“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聚富產品”新進入美晨生態前十大股東,持股2908.13萬股,到2019年一季報已經增持至3520.12萬股。

但到2019年5月24日收盤,這些投資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美晨生態已經跌至每股3.83元,2019年一季報營業收入、淨利潤雙雙負增長超過30%。

投資風格混亂

前海人壽對多個產業進行了投資。

除了汽車產業之外,2017-2018年之間,前海人壽對多個產業進行了投資。

房地產領域,前海人壽在2017年投資了北辰實業(601588.SH)。整個2017年之間,北辰實業的股價一直在5.5-6.5元之間震盪波動,2018年開始出現大幅度的下跌,2018年中報顯示,前海人壽還對其進行了一定的增持,並一直持有到2019年一季報。

截至2019年4月29日收盤,北辰實業股價3.82元,較2018年開年下跌超過30%。

自2018半年報開始,前海人壽旗下產品還對A股另外一家地產公司金地集團(600383.SH)進行了投資,4045.09萬股,佔金地集團總股本的0.90%,並且在隨後進行了一定的增持。

可以看到,萬科之後,房地產仍然在前海人壽的投資名單之中。

但與目前市場中的主流觀點——投資龍頭房企不同的是,前海人壽選擇的並非行業內具備競爭優勢的企業,而是把估值低看做更加重要的考慮因素。

和早期更專注大消費、地產等傳統行業不同的是,2018年開始前海人壽在科技領域也進行了一些投資的嘗試,一季度投資了華天科技(002185.SZ),買入時價格在6.5-8.5元左右的區域,但2018半年報就顯示已經退出,這期間華天科技累計跌幅約30%左右;

朗科科技(300042.SZ)2018年三季報顯示,前海人壽旗下“聚富產品”新進買入169.97萬股,期間價格在15-20元左右,但隨即在2018年第四季度中清盤退出,在這期間,股價累計跌幅在50%左右。

根據2018年報統計,前海人壽在2018年新進成為數家企業的前十大股東,包括中小板電器機械企業森源電氣(002358.SZ)、深圳的另外一家大型地產企業招商蛇口(001979.SH)、增長穩定的醫藥企業恩華藥業(002262.SZ)等。

這其中招商蛇口、恩華藥業都屬於業績穩健的低估值品種,但森源電氣則是2018年開始業績下滑、淨資產收益率連年下降、市盈率常年較高(上市以來歷史最低19.35倍)的高估值品種。

沉重的偶像包袱

轉型之後,前海人壽應該如何才能延續神奇的投資能力?至少目前還有待觀察。

從前海人壽發展早期的商業模式來看,其對“萬能險”的依賴非常明顯,這種險種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到期時間短,更像是一種理財產品而不是保險產品。

2016年之後,強監管之下曾經熱鬧的萬能險市場逐漸冷卻,前海人壽一度面臨嚴峻的經營環境,但在幾個重要投資項目上的鉅額利潤,為其贏得了足夠的時間。

2017年被看做是前海人壽的轉型年,董事長張金順當時曾多次表示,前海人壽要“以鋼鐵般的決心”推進轉型,大力發展風險保障型和長期儲蓄型產品。

在2018上半年,前海人壽保險業務收入為337.22億元,比2017年同期的210.02億元增長60.57%。

截至二季度末,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65.02%,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30.05%,經營狀況已經比較穩定。

經過一段時期的轉型,前海人壽的經營層面和負債端已經日趨好轉。但在資產端,2015年前海人壽於萬科一戰成名之後,實際上揹負了一定的“偶像包袱”。

很多人希望看到前海人壽再複製萬科和格力投資的傳奇經歷,因此社會上對於姚振華、前海人壽的投資動向也頗為關係,不論是對汽車業的佈局,還是其旗下企業之間股權的各種換手操作,都很關注。

但通過前文所述,可以看到其不僅沒有複製當年萬科和格力的投資成功,反而出現了不少虧損情況,甚至有上一季度買入、下一季度賣出的短線炒作情況。

轉型之後,前海人壽應該如何才能延續神奇的投資能力?至少目前還有待觀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