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劉俏言 秦鈺陽

如果做一款純粹的國潮玩具,它會是什麼樣的?

首先它一定要是美的,不是在潮鞋上隨意加兩個中國字的混搭,更不是在絲巾上敷衍印著西湖風景圖的文創。中國人骨子裡對美的理解,是美在勤勞,美在實用。

這麼一想,沒有什麼比古建築更合適的了:這是每一個勞動人民都能塑造美的空間,藝術在這裡誕生,同時建築本身也成為了藝術。

而如果只取古建築中一處稱之為精巧,當屬斗拱。這個在立柱與屋簷之間、層層複雜的稱重結構,撐起了中國建築特有的長屋簷。雨季倚柱而立,觀簷下雨滴由點成線,這場景從古至今不知讓國人生出多少情緒,吟出多少名篇。


"

文 | 劉俏言 秦鈺陽

如果做一款純粹的國潮玩具,它會是什麼樣的?

首先它一定要是美的,不是在潮鞋上隨意加兩個中國字的混搭,更不是在絲巾上敷衍印著西湖風景圖的文創。中國人骨子裡對美的理解,是美在勤勞,美在實用。

這麼一想,沒有什麼比古建築更合適的了:這是每一個勞動人民都能塑造美的空間,藝術在這裡誕生,同時建築本身也成為了藝術。

而如果只取古建築中一處稱之為精巧,當屬斗拱。這個在立柱與屋簷之間、層層複雜的稱重結構,撐起了中國建築特有的長屋簷。雨季倚柱而立,觀簷下雨滴由點成線,這場景從古至今不知讓國人生出多少情緒,吟出多少名篇。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其中的榫卯結構,不需要一顆釘子,單憑嚴絲縫合的木工技藝,就可平衡力量,抵抗地震。奇技淫巧,亦是中國人獨有的智慧之美。

再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問題——讓每個人都能用零部件的積木組合榫卯結構,再拼成斗拱,重新審視古建築的美,就是匠人劉文輝給出的答案。


"

文 | 劉俏言 秦鈺陽

如果做一款純粹的國潮玩具,它會是什麼樣的?

首先它一定要是美的,不是在潮鞋上隨意加兩個中國字的混搭,更不是在絲巾上敷衍印著西湖風景圖的文創。中國人骨子裡對美的理解,是美在勤勞,美在實用。

這麼一想,沒有什麼比古建築更合適的了:這是每一個勞動人民都能塑造美的空間,藝術在這裡誕生,同時建築本身也成為了藝術。

而如果只取古建築中一處稱之為精巧,當屬斗拱。這個在立柱與屋簷之間、層層複雜的稱重結構,撐起了中國建築特有的長屋簷。雨季倚柱而立,觀簷下雨滴由點成線,這場景從古至今不知讓國人生出多少情緒,吟出多少名篇。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其中的榫卯結構,不需要一顆釘子,單憑嚴絲縫合的木工技藝,就可平衡力量,抵抗地震。奇技淫巧,亦是中國人獨有的智慧之美。

再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問題——讓每個人都能用零部件的積木組合榫卯結構,再拼成斗拱,重新審視古建築的美,就是匠人劉文輝給出的答案。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我做什麼都比別人晚一點

劉文輝的淘寶店取名“晚峰書屋”,是因為他做什麼都比別人晚一步。

2015年底考上中國美院研究生的同時開始著手製造斗拱積木,那一年他38歲,一切事業從頭來過。

38歲之前,劉文輝在國外打拼了12年,高管的位子剛剛坐熱就放下所有的項目回了國。他說,“再在國外呆著,就會慢慢忘記自己的根。”


"

文 | 劉俏言 秦鈺陽

如果做一款純粹的國潮玩具,它會是什麼樣的?

首先它一定要是美的,不是在潮鞋上隨意加兩個中國字的混搭,更不是在絲巾上敷衍印著西湖風景圖的文創。中國人骨子裡對美的理解,是美在勤勞,美在實用。

這麼一想,沒有什麼比古建築更合適的了:這是每一個勞動人民都能塑造美的空間,藝術在這裡誕生,同時建築本身也成為了藝術。

而如果只取古建築中一處稱之為精巧,當屬斗拱。這個在立柱與屋簷之間、層層複雜的稱重結構,撐起了中國建築特有的長屋簷。雨季倚柱而立,觀簷下雨滴由點成線,這場景從古至今不知讓國人生出多少情緒,吟出多少名篇。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其中的榫卯結構,不需要一顆釘子,單憑嚴絲縫合的木工技藝,就可平衡力量,抵抗地震。奇技淫巧,亦是中國人獨有的智慧之美。

再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問題——讓每個人都能用零部件的積木組合榫卯結構,再拼成斗拱,重新審視古建築的美,就是匠人劉文輝給出的答案。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我做什麼都比別人晚一點

劉文輝的淘寶店取名“晚峰書屋”,是因為他做什麼都比別人晚一步。

2015年底考上中國美院研究生的同時開始著手製造斗拱積木,那一年他38歲,一切事業從頭來過。

38歲之前,劉文輝在國外打拼了12年,高管的位子剛剛坐熱就放下所有的項目回了國。他說,“再在國外呆著,就會慢慢忘記自己的根。”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在越南打拼的劉文輝


2013年回國辦了自己的畫室,難為情地半夜溜進隔壁小區電梯間貼小廣告的事兒也做了不少,結果六個月下來只有一個學生,還是朋友的孩子。靠著口碑,畫室的情況剛剛好轉起來,他就開了自己的淘寶店“文峰書屋”,專門倒騰藝術書籍。

劉文輝懂裝幀知識,又有耐心。那時候,淘寶還未出現細分書籍類目的書店模式,他把自己精挑細選進來的書分成了繪畫、書法、園藝、建築等等類型,還用宣紙仔細包著。沒過多久,店鋪的一月銷售額就做到了3萬。

但只有劉文輝自己知道,無論是辦培訓班還是賣書,都是在給自己要乾的那件“大事兒”鋪路。

那是一個關乎於童年,模糊又遙遠的夢。夢裡,生長於山西汾陽的劉文輝站在自家的四合院裡看著雨滴沿著屋簷而下,在青磚上砸出一個個小小的洞。夢裡,他在離家很近的文峰塔下玩耍,抬頭看見的,抬耳聽見的,盡是古樓的囈語。


"

文 | 劉俏言 秦鈺陽

如果做一款純粹的國潮玩具,它會是什麼樣的?

首先它一定要是美的,不是在潮鞋上隨意加兩個中國字的混搭,更不是在絲巾上敷衍印著西湖風景圖的文創。中國人骨子裡對美的理解,是美在勤勞,美在實用。

這麼一想,沒有什麼比古建築更合適的了:這是每一個勞動人民都能塑造美的空間,藝術在這裡誕生,同時建築本身也成為了藝術。

而如果只取古建築中一處稱之為精巧,當屬斗拱。這個在立柱與屋簷之間、層層複雜的稱重結構,撐起了中國建築特有的長屋簷。雨季倚柱而立,觀簷下雨滴由點成線,這場景從古至今不知讓國人生出多少情緒,吟出多少名篇。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其中的榫卯結構,不需要一顆釘子,單憑嚴絲縫合的木工技藝,就可平衡力量,抵抗地震。奇技淫巧,亦是中國人獨有的智慧之美。

再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問題——讓每個人都能用零部件的積木組合榫卯結構,再拼成斗拱,重新審視古建築的美,就是匠人劉文輝給出的答案。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我做什麼都比別人晚一點

劉文輝的淘寶店取名“晚峰書屋”,是因為他做什麼都比別人晚一步。

2015年底考上中國美院研究生的同時開始著手製造斗拱積木,那一年他38歲,一切事業從頭來過。

38歲之前,劉文輝在國外打拼了12年,高管的位子剛剛坐熱就放下所有的項目回了國。他說,“再在國外呆著,就會慢慢忘記自己的根。”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在越南打拼的劉文輝


2013年回國辦了自己的畫室,難為情地半夜溜進隔壁小區電梯間貼小廣告的事兒也做了不少,結果六個月下來只有一個學生,還是朋友的孩子。靠著口碑,畫室的情況剛剛好轉起來,他就開了自己的淘寶店“文峰書屋”,專門倒騰藝術書籍。

劉文輝懂裝幀知識,又有耐心。那時候,淘寶還未出現細分書籍類目的書店模式,他把自己精挑細選進來的書分成了繪畫、書法、園藝、建築等等類型,還用宣紙仔細包著。沒過多久,店鋪的一月銷售額就做到了3萬。

但只有劉文輝自己知道,無論是辦培訓班還是賣書,都是在給自己要乾的那件“大事兒”鋪路。

那是一個關乎於童年,模糊又遙遠的夢。夢裡,生長於山西汾陽的劉文輝站在自家的四合院裡看著雨滴沿著屋簷而下,在青磚上砸出一個個小小的洞。夢裡,他在離家很近的文峰塔下玩耍,抬頭看見的,抬耳聽見的,盡是古樓的囈語。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劉文輝家鄉的塔


2013年,在上海松江區的一個小私人博物館裡,劉文輝望著展出的一座古建築模型出了神,“不對,不應該是這樣的,這麼美好的東西不應該被放在博物館的玻璃罩裡,被匆匆一眼看過後遺忘,它應該是可以被觸碰到、讓每個人都能夠參與其中的。”

回家,翻閱古籍,童年的那個夢越來越清晰,劉文輝終於發現,回國之前他只是知道自己不要什麼,而這之後他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

一切還都不晚。


"

文 | 劉俏言 秦鈺陽

如果做一款純粹的國潮玩具,它會是什麼樣的?

首先它一定要是美的,不是在潮鞋上隨意加兩個中國字的混搭,更不是在絲巾上敷衍印著西湖風景圖的文創。中國人骨子裡對美的理解,是美在勤勞,美在實用。

這麼一想,沒有什麼比古建築更合適的了:這是每一個勞動人民都能塑造美的空間,藝術在這裡誕生,同時建築本身也成為了藝術。

而如果只取古建築中一處稱之為精巧,當屬斗拱。這個在立柱與屋簷之間、層層複雜的稱重結構,撐起了中國建築特有的長屋簷。雨季倚柱而立,觀簷下雨滴由點成線,這場景從古至今不知讓國人生出多少情緒,吟出多少名篇。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其中的榫卯結構,不需要一顆釘子,單憑嚴絲縫合的木工技藝,就可平衡力量,抵抗地震。奇技淫巧,亦是中國人獨有的智慧之美。

再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問題——讓每個人都能用零部件的積木組合榫卯結構,再拼成斗拱,重新審視古建築的美,就是匠人劉文輝給出的答案。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我做什麼都比別人晚一點

劉文輝的淘寶店取名“晚峰書屋”,是因為他做什麼都比別人晚一步。

2015年底考上中國美院研究生的同時開始著手製造斗拱積木,那一年他38歲,一切事業從頭來過。

38歲之前,劉文輝在國外打拼了12年,高管的位子剛剛坐熱就放下所有的項目回了國。他說,“再在國外呆著,就會慢慢忘記自己的根。”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在越南打拼的劉文輝


2013年回國辦了自己的畫室,難為情地半夜溜進隔壁小區電梯間貼小廣告的事兒也做了不少,結果六個月下來只有一個學生,還是朋友的孩子。靠著口碑,畫室的情況剛剛好轉起來,他就開了自己的淘寶店“文峰書屋”,專門倒騰藝術書籍。

劉文輝懂裝幀知識,又有耐心。那時候,淘寶還未出現細分書籍類目的書店模式,他把自己精挑細選進來的書分成了繪畫、書法、園藝、建築等等類型,還用宣紙仔細包著。沒過多久,店鋪的一月銷售額就做到了3萬。

但只有劉文輝自己知道,無論是辦培訓班還是賣書,都是在給自己要乾的那件“大事兒”鋪路。

那是一個關乎於童年,模糊又遙遠的夢。夢裡,生長於山西汾陽的劉文輝站在自家的四合院裡看著雨滴沿著屋簷而下,在青磚上砸出一個個小小的洞。夢裡,他在離家很近的文峰塔下玩耍,抬頭看見的,抬耳聽見的,盡是古樓的囈語。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劉文輝家鄉的塔


2013年,在上海松江區的一個小私人博物館裡,劉文輝望著展出的一座古建築模型出了神,“不對,不應該是這樣的,這麼美好的東西不應該被放在博物館的玻璃罩裡,被匆匆一眼看過後遺忘,它應該是可以被觸碰到、讓每個人都能夠參與其中的。”

回家,翻閱古籍,童年的那個夢越來越清晰,劉文輝終於發現,回國之前他只是知道自己不要什麼,而這之後他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

一切還都不晚。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周圍的人都以為我瘋了

其實早在辦培訓班的時候,劉文輝就自己找上海的加工廠代工了30套斗拱。第一代斗拱還不能稱之為積木,幾個零部件只能勉勉強強堆在一起,他覺得差極了,但它們還是很快在QQ空間裡被陌生的買家買去了。

有市場,劉文輝就覺得有幹頭。2016年過了美院初試之後,劉文輝便把精力全都投到了建自己的工廠上。他通過朋友結識了自己的老鄉——祖傳三代在山西做古建築的木匠張宇,並說服他帶著兩個朋友來杭州跟他一起創業。就這樣,第一間工廠算是做起來了。

翻《營造法式》找圖樣,打稿,做圖,拆分,落地……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細節都要自己盯著,事情越來越多,劉文輝果斷放棄了培訓班,漸漸停掉了已改名為“晚峰書屋”的淘寶店之後,專心做起了斗拱積木。


"

文 | 劉俏言 秦鈺陽

如果做一款純粹的國潮玩具,它會是什麼樣的?

首先它一定要是美的,不是在潮鞋上隨意加兩個中國字的混搭,更不是在絲巾上敷衍印著西湖風景圖的文創。中國人骨子裡對美的理解,是美在勤勞,美在實用。

這麼一想,沒有什麼比古建築更合適的了:這是每一個勞動人民都能塑造美的空間,藝術在這裡誕生,同時建築本身也成為了藝術。

而如果只取古建築中一處稱之為精巧,當屬斗拱。這個在立柱與屋簷之間、層層複雜的稱重結構,撐起了中國建築特有的長屋簷。雨季倚柱而立,觀簷下雨滴由點成線,這場景從古至今不知讓國人生出多少情緒,吟出多少名篇。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其中的榫卯結構,不需要一顆釘子,單憑嚴絲縫合的木工技藝,就可平衡力量,抵抗地震。奇技淫巧,亦是中國人獨有的智慧之美。

再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問題——讓每個人都能用零部件的積木組合榫卯結構,再拼成斗拱,重新審視古建築的美,就是匠人劉文輝給出的答案。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我做什麼都比別人晚一點

劉文輝的淘寶店取名“晚峰書屋”,是因為他做什麼都比別人晚一步。

2015年底考上中國美院研究生的同時開始著手製造斗拱積木,那一年他38歲,一切事業從頭來過。

38歲之前,劉文輝在國外打拼了12年,高管的位子剛剛坐熱就放下所有的項目回了國。他說,“再在國外呆著,就會慢慢忘記自己的根。”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在越南打拼的劉文輝


2013年回國辦了自己的畫室,難為情地半夜溜進隔壁小區電梯間貼小廣告的事兒也做了不少,結果六個月下來只有一個學生,還是朋友的孩子。靠著口碑,畫室的情況剛剛好轉起來,他就開了自己的淘寶店“文峰書屋”,專門倒騰藝術書籍。

劉文輝懂裝幀知識,又有耐心。那時候,淘寶還未出現細分書籍類目的書店模式,他把自己精挑細選進來的書分成了繪畫、書法、園藝、建築等等類型,還用宣紙仔細包著。沒過多久,店鋪的一月銷售額就做到了3萬。

但只有劉文輝自己知道,無論是辦培訓班還是賣書,都是在給自己要乾的那件“大事兒”鋪路。

那是一個關乎於童年,模糊又遙遠的夢。夢裡,生長於山西汾陽的劉文輝站在自家的四合院裡看著雨滴沿著屋簷而下,在青磚上砸出一個個小小的洞。夢裡,他在離家很近的文峰塔下玩耍,抬頭看見的,抬耳聽見的,盡是古樓的囈語。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劉文輝家鄉的塔


2013年,在上海松江區的一個小私人博物館裡,劉文輝望著展出的一座古建築模型出了神,“不對,不應該是這樣的,這麼美好的東西不應該被放在博物館的玻璃罩裡,被匆匆一眼看過後遺忘,它應該是可以被觸碰到、讓每個人都能夠參與其中的。”

回家,翻閱古籍,童年的那個夢越來越清晰,劉文輝終於發現,回國之前他只是知道自己不要什麼,而這之後他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

一切還都不晚。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周圍的人都以為我瘋了

其實早在辦培訓班的時候,劉文輝就自己找上海的加工廠代工了30套斗拱。第一代斗拱還不能稱之為積木,幾個零部件只能勉勉強強堆在一起,他覺得差極了,但它們還是很快在QQ空間裡被陌生的買家買去了。

有市場,劉文輝就覺得有幹頭。2016年過了美院初試之後,劉文輝便把精力全都投到了建自己的工廠上。他通過朋友結識了自己的老鄉——祖傳三代在山西做古建築的木匠張宇,並說服他帶著兩個朋友來杭州跟他一起創業。就這樣,第一間工廠算是做起來了。

翻《營造法式》找圖樣,打稿,做圖,拆分,落地……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細節都要自己盯著,事情越來越多,劉文輝果斷放棄了培訓班,漸漸停掉了已改名為“晚峰書屋”的淘寶店之後,專心做起了斗拱積木。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其實當時來杭州也是基於淘寶店的考量,覺得杭州的物流會更快,文化創業氛圍更強。”劉文輝說道。

創業做斗拱積木,是一件從來沒人做過的事情。眼看著開銷流水一樣從口袋裡淌走,之前攢下來的積蓄馬上就花得一分錢也不剩,劉文輝把自己的畫室賣了,100萬投到公司裡就聽了個響兒。

他不敢告訴父母自己的窘境,周圍的人也都覺得劉文輝瘋了:一堆木頭能搞出什麼名堂?在17年那段最難熬的歲月裡,撐著劉文輝挺過來的,是那些在旺旺上閃爍著的陌生人頭像。


"

文 | 劉俏言 秦鈺陽

如果做一款純粹的國潮玩具,它會是什麼樣的?

首先它一定要是美的,不是在潮鞋上隨意加兩個中國字的混搭,更不是在絲巾上敷衍印著西湖風景圖的文創。中國人骨子裡對美的理解,是美在勤勞,美在實用。

這麼一想,沒有什麼比古建築更合適的了:這是每一個勞動人民都能塑造美的空間,藝術在這裡誕生,同時建築本身也成為了藝術。

而如果只取古建築中一處稱之為精巧,當屬斗拱。這個在立柱與屋簷之間、層層複雜的稱重結構,撐起了中國建築特有的長屋簷。雨季倚柱而立,觀簷下雨滴由點成線,這場景從古至今不知讓國人生出多少情緒,吟出多少名篇。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其中的榫卯結構,不需要一顆釘子,單憑嚴絲縫合的木工技藝,就可平衡力量,抵抗地震。奇技淫巧,亦是中國人獨有的智慧之美。

再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問題——讓每個人都能用零部件的積木組合榫卯結構,再拼成斗拱,重新審視古建築的美,就是匠人劉文輝給出的答案。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我做什麼都比別人晚一點

劉文輝的淘寶店取名“晚峰書屋”,是因為他做什麼都比別人晚一步。

2015年底考上中國美院研究生的同時開始著手製造斗拱積木,那一年他38歲,一切事業從頭來過。

38歲之前,劉文輝在國外打拼了12年,高管的位子剛剛坐熱就放下所有的項目回了國。他說,“再在國外呆著,就會慢慢忘記自己的根。”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在越南打拼的劉文輝


2013年回國辦了自己的畫室,難為情地半夜溜進隔壁小區電梯間貼小廣告的事兒也做了不少,結果六個月下來只有一個學生,還是朋友的孩子。靠著口碑,畫室的情況剛剛好轉起來,他就開了自己的淘寶店“文峰書屋”,專門倒騰藝術書籍。

劉文輝懂裝幀知識,又有耐心。那時候,淘寶還未出現細分書籍類目的書店模式,他把自己精挑細選進來的書分成了繪畫、書法、園藝、建築等等類型,還用宣紙仔細包著。沒過多久,店鋪的一月銷售額就做到了3萬。

但只有劉文輝自己知道,無論是辦培訓班還是賣書,都是在給自己要乾的那件“大事兒”鋪路。

那是一個關乎於童年,模糊又遙遠的夢。夢裡,生長於山西汾陽的劉文輝站在自家的四合院裡看著雨滴沿著屋簷而下,在青磚上砸出一個個小小的洞。夢裡,他在離家很近的文峰塔下玩耍,抬頭看見的,抬耳聽見的,盡是古樓的囈語。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劉文輝家鄉的塔


2013年,在上海松江區的一個小私人博物館裡,劉文輝望著展出的一座古建築模型出了神,“不對,不應該是這樣的,這麼美好的東西不應該被放在博物館的玻璃罩裡,被匆匆一眼看過後遺忘,它應該是可以被觸碰到、讓每個人都能夠參與其中的。”

回家,翻閱古籍,童年的那個夢越來越清晰,劉文輝終於發現,回國之前他只是知道自己不要什麼,而這之後他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

一切還都不晚。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周圍的人都以為我瘋了

其實早在辦培訓班的時候,劉文輝就自己找上海的加工廠代工了30套斗拱。第一代斗拱還不能稱之為積木,幾個零部件只能勉勉強強堆在一起,他覺得差極了,但它們還是很快在QQ空間裡被陌生的買家買去了。

有市場,劉文輝就覺得有幹頭。2016年過了美院初試之後,劉文輝便把精力全都投到了建自己的工廠上。他通過朋友結識了自己的老鄉——祖傳三代在山西做古建築的木匠張宇,並說服他帶著兩個朋友來杭州跟他一起創業。就這樣,第一間工廠算是做起來了。

翻《營造法式》找圖樣,打稿,做圖,拆分,落地……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細節都要自己盯著,事情越來越多,劉文輝果斷放棄了培訓班,漸漸停掉了已改名為“晚峰書屋”的淘寶店之後,專心做起了斗拱積木。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其實當時來杭州也是基於淘寶店的考量,覺得杭州的物流會更快,文化創業氛圍更強。”劉文輝說道。

創業做斗拱積木,是一件從來沒人做過的事情。眼看著開銷流水一樣從口袋裡淌走,之前攢下來的積蓄馬上就花得一分錢也不剩,劉文輝把自己的畫室賣了,100萬投到公司裡就聽了個響兒。

他不敢告訴父母自己的窘境,周圍的人也都覺得劉文輝瘋了:一堆木頭能搞出什麼名堂?在17年那段最難熬的歲月裡,撐著劉文輝挺過來的,是那些在旺旺上閃爍著的陌生人頭像。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慢慢地,他接到了第一個海外訂單,第一筆購買全套斗拱的大額訂單,認識了第一個陌生的合夥人。

“他看到我們的淘寶店之後,就來找我談了一次,說要入股。我當時以為他開玩笑,後來有一陣子公司窮得走投無路了,我打電話問他當初說的是不是真的,他說是,正式面談的第三天,我卡里就收到了30萬。”劉文輝聊到對古建築無比熱愛的合夥人,感嘆著機緣巧合之妙。


"

文 | 劉俏言 秦鈺陽

如果做一款純粹的國潮玩具,它會是什麼樣的?

首先它一定要是美的,不是在潮鞋上隨意加兩個中國字的混搭,更不是在絲巾上敷衍印著西湖風景圖的文創。中國人骨子裡對美的理解,是美在勤勞,美在實用。

這麼一想,沒有什麼比古建築更合適的了:這是每一個勞動人民都能塑造美的空間,藝術在這裡誕生,同時建築本身也成為了藝術。

而如果只取古建築中一處稱之為精巧,當屬斗拱。這個在立柱與屋簷之間、層層複雜的稱重結構,撐起了中國建築特有的長屋簷。雨季倚柱而立,觀簷下雨滴由點成線,這場景從古至今不知讓國人生出多少情緒,吟出多少名篇。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其中的榫卯結構,不需要一顆釘子,單憑嚴絲縫合的木工技藝,就可平衡力量,抵抗地震。奇技淫巧,亦是中國人獨有的智慧之美。

再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問題——讓每個人都能用零部件的積木組合榫卯結構,再拼成斗拱,重新審視古建築的美,就是匠人劉文輝給出的答案。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我做什麼都比別人晚一點

劉文輝的淘寶店取名“晚峰書屋”,是因為他做什麼都比別人晚一步。

2015年底考上中國美院研究生的同時開始著手製造斗拱積木,那一年他38歲,一切事業從頭來過。

38歲之前,劉文輝在國外打拼了12年,高管的位子剛剛坐熱就放下所有的項目回了國。他說,“再在國外呆著,就會慢慢忘記自己的根。”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在越南打拼的劉文輝


2013年回國辦了自己的畫室,難為情地半夜溜進隔壁小區電梯間貼小廣告的事兒也做了不少,結果六個月下來只有一個學生,還是朋友的孩子。靠著口碑,畫室的情況剛剛好轉起來,他就開了自己的淘寶店“文峰書屋”,專門倒騰藝術書籍。

劉文輝懂裝幀知識,又有耐心。那時候,淘寶還未出現細分書籍類目的書店模式,他把自己精挑細選進來的書分成了繪畫、書法、園藝、建築等等類型,還用宣紙仔細包著。沒過多久,店鋪的一月銷售額就做到了3萬。

但只有劉文輝自己知道,無論是辦培訓班還是賣書,都是在給自己要乾的那件“大事兒”鋪路。

那是一個關乎於童年,模糊又遙遠的夢。夢裡,生長於山西汾陽的劉文輝站在自家的四合院裡看著雨滴沿著屋簷而下,在青磚上砸出一個個小小的洞。夢裡,他在離家很近的文峰塔下玩耍,抬頭看見的,抬耳聽見的,盡是古樓的囈語。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劉文輝家鄉的塔


2013年,在上海松江區的一個小私人博物館裡,劉文輝望著展出的一座古建築模型出了神,“不對,不應該是這樣的,這麼美好的東西不應該被放在博物館的玻璃罩裡,被匆匆一眼看過後遺忘,它應該是可以被觸碰到、讓每個人都能夠參與其中的。”

回家,翻閱古籍,童年的那個夢越來越清晰,劉文輝終於發現,回國之前他只是知道自己不要什麼,而這之後他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

一切還都不晚。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周圍的人都以為我瘋了

其實早在辦培訓班的時候,劉文輝就自己找上海的加工廠代工了30套斗拱。第一代斗拱還不能稱之為積木,幾個零部件只能勉勉強強堆在一起,他覺得差極了,但它們還是很快在QQ空間裡被陌生的買家買去了。

有市場,劉文輝就覺得有幹頭。2016年過了美院初試之後,劉文輝便把精力全都投到了建自己的工廠上。他通過朋友結識了自己的老鄉——祖傳三代在山西做古建築的木匠張宇,並說服他帶著兩個朋友來杭州跟他一起創業。就這樣,第一間工廠算是做起來了。

翻《營造法式》找圖樣,打稿,做圖,拆分,落地……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細節都要自己盯著,事情越來越多,劉文輝果斷放棄了培訓班,漸漸停掉了已改名為“晚峰書屋”的淘寶店之後,專心做起了斗拱積木。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其實當時來杭州也是基於淘寶店的考量,覺得杭州的物流會更快,文化創業氛圍更強。”劉文輝說道。

創業做斗拱積木,是一件從來沒人做過的事情。眼看著開銷流水一樣從口袋裡淌走,之前攢下來的積蓄馬上就花得一分錢也不剩,劉文輝把自己的畫室賣了,100萬投到公司裡就聽了個響兒。

他不敢告訴父母自己的窘境,周圍的人也都覺得劉文輝瘋了:一堆木頭能搞出什麼名堂?在17年那段最難熬的歲月裡,撐著劉文輝挺過來的,是那些在旺旺上閃爍著的陌生人頭像。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慢慢地,他接到了第一個海外訂單,第一筆購買全套斗拱的大額訂單,認識了第一個陌生的合夥人。

“他看到我們的淘寶店之後,就來找我談了一次,說要入股。我當時以為他開玩笑,後來有一陣子公司窮得走投無路了,我打電話問他當初說的是不是真的,他說是,正式面談的第三天,我卡里就收到了30萬。”劉文輝聊到對古建築無比熱愛的合夥人,感嘆著機緣巧合之妙。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被改變的山西木匠和“中國樂高”

在晚峰書屋的工廠廠長張宇眼裡,那是另外一個版本的故事。

2015年剛剛跟著劉文輝的時候,張宇沒想到磨合會這麼難。他是老木匠了,一家子在山西專門做古建築的建造和修復,一個積木零件該做成什麼樣,他用手一摸心裡就有譜了,但是劉文輝不同意,說一定要做到精細化,規定了0.25毫米的誤差。


"

文 | 劉俏言 秦鈺陽

如果做一款純粹的國潮玩具,它會是什麼樣的?

首先它一定要是美的,不是在潮鞋上隨意加兩個中國字的混搭,更不是在絲巾上敷衍印著西湖風景圖的文創。中國人骨子裡對美的理解,是美在勤勞,美在實用。

這麼一想,沒有什麼比古建築更合適的了:這是每一個勞動人民都能塑造美的空間,藝術在這裡誕生,同時建築本身也成為了藝術。

而如果只取古建築中一處稱之為精巧,當屬斗拱。這個在立柱與屋簷之間、層層複雜的稱重結構,撐起了中國建築特有的長屋簷。雨季倚柱而立,觀簷下雨滴由點成線,這場景從古至今不知讓國人生出多少情緒,吟出多少名篇。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其中的榫卯結構,不需要一顆釘子,單憑嚴絲縫合的木工技藝,就可平衡力量,抵抗地震。奇技淫巧,亦是中國人獨有的智慧之美。

再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問題——讓每個人都能用零部件的積木組合榫卯結構,再拼成斗拱,重新審視古建築的美,就是匠人劉文輝給出的答案。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我做什麼都比別人晚一點

劉文輝的淘寶店取名“晚峰書屋”,是因為他做什麼都比別人晚一步。

2015年底考上中國美院研究生的同時開始著手製造斗拱積木,那一年他38歲,一切事業從頭來過。

38歲之前,劉文輝在國外打拼了12年,高管的位子剛剛坐熱就放下所有的項目回了國。他說,“再在國外呆著,就會慢慢忘記自己的根。”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在越南打拼的劉文輝


2013年回國辦了自己的畫室,難為情地半夜溜進隔壁小區電梯間貼小廣告的事兒也做了不少,結果六個月下來只有一個學生,還是朋友的孩子。靠著口碑,畫室的情況剛剛好轉起來,他就開了自己的淘寶店“文峰書屋”,專門倒騰藝術書籍。

劉文輝懂裝幀知識,又有耐心。那時候,淘寶還未出現細分書籍類目的書店模式,他把自己精挑細選進來的書分成了繪畫、書法、園藝、建築等等類型,還用宣紙仔細包著。沒過多久,店鋪的一月銷售額就做到了3萬。

但只有劉文輝自己知道,無論是辦培訓班還是賣書,都是在給自己要乾的那件“大事兒”鋪路。

那是一個關乎於童年,模糊又遙遠的夢。夢裡,生長於山西汾陽的劉文輝站在自家的四合院裡看著雨滴沿著屋簷而下,在青磚上砸出一個個小小的洞。夢裡,他在離家很近的文峰塔下玩耍,抬頭看見的,抬耳聽見的,盡是古樓的囈語。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劉文輝家鄉的塔


2013年,在上海松江區的一個小私人博物館裡,劉文輝望著展出的一座古建築模型出了神,“不對,不應該是這樣的,這麼美好的東西不應該被放在博物館的玻璃罩裡,被匆匆一眼看過後遺忘,它應該是可以被觸碰到、讓每個人都能夠參與其中的。”

回家,翻閱古籍,童年的那個夢越來越清晰,劉文輝終於發現,回國之前他只是知道自己不要什麼,而這之後他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

一切還都不晚。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周圍的人都以為我瘋了

其實早在辦培訓班的時候,劉文輝就自己找上海的加工廠代工了30套斗拱。第一代斗拱還不能稱之為積木,幾個零部件只能勉勉強強堆在一起,他覺得差極了,但它們還是很快在QQ空間裡被陌生的買家買去了。

有市場,劉文輝就覺得有幹頭。2016年過了美院初試之後,劉文輝便把精力全都投到了建自己的工廠上。他通過朋友結識了自己的老鄉——祖傳三代在山西做古建築的木匠張宇,並說服他帶著兩個朋友來杭州跟他一起創業。就這樣,第一間工廠算是做起來了。

翻《營造法式》找圖樣,打稿,做圖,拆分,落地……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細節都要自己盯著,事情越來越多,劉文輝果斷放棄了培訓班,漸漸停掉了已改名為“晚峰書屋”的淘寶店之後,專心做起了斗拱積木。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其實當時來杭州也是基於淘寶店的考量,覺得杭州的物流會更快,文化創業氛圍更強。”劉文輝說道。

創業做斗拱積木,是一件從來沒人做過的事情。眼看著開銷流水一樣從口袋裡淌走,之前攢下來的積蓄馬上就花得一分錢也不剩,劉文輝把自己的畫室賣了,100萬投到公司裡就聽了個響兒。

他不敢告訴父母自己的窘境,周圍的人也都覺得劉文輝瘋了:一堆木頭能搞出什麼名堂?在17年那段最難熬的歲月裡,撐著劉文輝挺過來的,是那些在旺旺上閃爍著的陌生人頭像。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慢慢地,他接到了第一個海外訂單,第一筆購買全套斗拱的大額訂單,認識了第一個陌生的合夥人。

“他看到我們的淘寶店之後,就來找我談了一次,說要入股。我當時以為他開玩笑,後來有一陣子公司窮得走投無路了,我打電話問他當初說的是不是真的,他說是,正式面談的第三天,我卡里就收到了30萬。”劉文輝聊到對古建築無比熱愛的合夥人,感嘆著機緣巧合之妙。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被改變的山西木匠和“中國樂高”

在晚峰書屋的工廠廠長張宇眼裡,那是另外一個版本的故事。

2015年剛剛跟著劉文輝的時候,張宇沒想到磨合會這麼難。他是老木匠了,一家子在山西專門做古建築的建造和修復,一個積木零件該做成什麼樣,他用手一摸心裡就有譜了,但是劉文輝不同意,說一定要做到精細化,規定了0.25毫米的誤差。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劉文輝的工作室裡放了兩個紙箱,一箱寫著“死刑”,一箱寫著“死緩”,都是他認為的廢料,有的是因為磨圓處理不到位,有的僅僅是因為木頭的花紋不好看。後來,張宇慢慢習慣了劉文輝的規矩,工廠的規模也越做越大,遷址到了2000多平米的新廠。

看著工資慢慢越漲越高,張宇把自己的父親、姑姑的孩子也從家裡接了過來,親戚帶著朋友,朋友又叫著親戚,20多個山西木工背井離鄉,填滿了劉文輝的工廠。

“在這賺的能比在家裡的一倍還多”張宇說。在這裡,普通木工一個月的工資是8000元,資格最老的木工能拿到一萬五。起初,他們只能接到一些很小批的訂單,後來開始從山西進了核桃木、紫檀木,訂單的種類多,要求也越來越高,現在為了趕九月份淘寶造物節的單子,工人們都在加班加點地趕工。


"

文 | 劉俏言 秦鈺陽

如果做一款純粹的國潮玩具,它會是什麼樣的?

首先它一定要是美的,不是在潮鞋上隨意加兩個中國字的混搭,更不是在絲巾上敷衍印著西湖風景圖的文創。中國人骨子裡對美的理解,是美在勤勞,美在實用。

這麼一想,沒有什麼比古建築更合適的了:這是每一個勞動人民都能塑造美的空間,藝術在這裡誕生,同時建築本身也成為了藝術。

而如果只取古建築中一處稱之為精巧,當屬斗拱。這個在立柱與屋簷之間、層層複雜的稱重結構,撐起了中國建築特有的長屋簷。雨季倚柱而立,觀簷下雨滴由點成線,這場景從古至今不知讓國人生出多少情緒,吟出多少名篇。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其中的榫卯結構,不需要一顆釘子,單憑嚴絲縫合的木工技藝,就可平衡力量,抵抗地震。奇技淫巧,亦是中國人獨有的智慧之美。

再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問題——讓每個人都能用零部件的積木組合榫卯結構,再拼成斗拱,重新審視古建築的美,就是匠人劉文輝給出的答案。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我做什麼都比別人晚一點

劉文輝的淘寶店取名“晚峰書屋”,是因為他做什麼都比別人晚一步。

2015年底考上中國美院研究生的同時開始著手製造斗拱積木,那一年他38歲,一切事業從頭來過。

38歲之前,劉文輝在國外打拼了12年,高管的位子剛剛坐熱就放下所有的項目回了國。他說,“再在國外呆著,就會慢慢忘記自己的根。”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在越南打拼的劉文輝


2013年回國辦了自己的畫室,難為情地半夜溜進隔壁小區電梯間貼小廣告的事兒也做了不少,結果六個月下來只有一個學生,還是朋友的孩子。靠著口碑,畫室的情況剛剛好轉起來,他就開了自己的淘寶店“文峰書屋”,專門倒騰藝術書籍。

劉文輝懂裝幀知識,又有耐心。那時候,淘寶還未出現細分書籍類目的書店模式,他把自己精挑細選進來的書分成了繪畫、書法、園藝、建築等等類型,還用宣紙仔細包著。沒過多久,店鋪的一月銷售額就做到了3萬。

但只有劉文輝自己知道,無論是辦培訓班還是賣書,都是在給自己要乾的那件“大事兒”鋪路。

那是一個關乎於童年,模糊又遙遠的夢。夢裡,生長於山西汾陽的劉文輝站在自家的四合院裡看著雨滴沿著屋簷而下,在青磚上砸出一個個小小的洞。夢裡,他在離家很近的文峰塔下玩耍,抬頭看見的,抬耳聽見的,盡是古樓的囈語。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劉文輝家鄉的塔


2013年,在上海松江區的一個小私人博物館裡,劉文輝望著展出的一座古建築模型出了神,“不對,不應該是這樣的,這麼美好的東西不應該被放在博物館的玻璃罩裡,被匆匆一眼看過後遺忘,它應該是可以被觸碰到、讓每個人都能夠參與其中的。”

回家,翻閱古籍,童年的那個夢越來越清晰,劉文輝終於發現,回國之前他只是知道自己不要什麼,而這之後他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

一切還都不晚。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周圍的人都以為我瘋了

其實早在辦培訓班的時候,劉文輝就自己找上海的加工廠代工了30套斗拱。第一代斗拱還不能稱之為積木,幾個零部件只能勉勉強強堆在一起,他覺得差極了,但它們還是很快在QQ空間裡被陌生的買家買去了。

有市場,劉文輝就覺得有幹頭。2016年過了美院初試之後,劉文輝便把精力全都投到了建自己的工廠上。他通過朋友結識了自己的老鄉——祖傳三代在山西做古建築的木匠張宇,並說服他帶著兩個朋友來杭州跟他一起創業。就這樣,第一間工廠算是做起來了。

翻《營造法式》找圖樣,打稿,做圖,拆分,落地……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細節都要自己盯著,事情越來越多,劉文輝果斷放棄了培訓班,漸漸停掉了已改名為“晚峰書屋”的淘寶店之後,專心做起了斗拱積木。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其實當時來杭州也是基於淘寶店的考量,覺得杭州的物流會更快,文化創業氛圍更強。”劉文輝說道。

創業做斗拱積木,是一件從來沒人做過的事情。眼看著開銷流水一樣從口袋裡淌走,之前攢下來的積蓄馬上就花得一分錢也不剩,劉文輝把自己的畫室賣了,100萬投到公司裡就聽了個響兒。

他不敢告訴父母自己的窘境,周圍的人也都覺得劉文輝瘋了:一堆木頭能搞出什麼名堂?在17年那段最難熬的歲月裡,撐著劉文輝挺過來的,是那些在旺旺上閃爍著的陌生人頭像。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慢慢地,他接到了第一個海外訂單,第一筆購買全套斗拱的大額訂單,認識了第一個陌生的合夥人。

“他看到我們的淘寶店之後,就來找我談了一次,說要入股。我當時以為他開玩笑,後來有一陣子公司窮得走投無路了,我打電話問他當初說的是不是真的,他說是,正式面談的第三天,我卡里就收到了30萬。”劉文輝聊到對古建築無比熱愛的合夥人,感嘆著機緣巧合之妙。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被改變的山西木匠和“中國樂高”

在晚峰書屋的工廠廠長張宇眼裡,那是另外一個版本的故事。

2015年剛剛跟著劉文輝的時候,張宇沒想到磨合會這麼難。他是老木匠了,一家子在山西專門做古建築的建造和修復,一個積木零件該做成什麼樣,他用手一摸心裡就有譜了,但是劉文輝不同意,說一定要做到精細化,規定了0.25毫米的誤差。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劉文輝的工作室裡放了兩個紙箱,一箱寫著“死刑”,一箱寫著“死緩”,都是他認為的廢料,有的是因為磨圓處理不到位,有的僅僅是因為木頭的花紋不好看。後來,張宇慢慢習慣了劉文輝的規矩,工廠的規模也越做越大,遷址到了2000多平米的新廠。

看著工資慢慢越漲越高,張宇把自己的父親、姑姑的孩子也從家裡接了過來,親戚帶著朋友,朋友又叫著親戚,20多個山西木工背井離鄉,填滿了劉文輝的工廠。

“在這賺的能比在家裡的一倍還多”張宇說。在這裡,普通木工一個月的工資是8000元,資格最老的木工能拿到一萬五。起初,他們只能接到一些很小批的訂單,後來開始從山西進了核桃木、紫檀木,訂單的種類多,要求也越來越高,現在為了趕九月份淘寶造物節的單子,工人們都在加班加點地趕工。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為了這一次的淘寶造物節,劉文輝特意設計了濟公殿的斗拱。在杭州呆了三年,這是他第一次觸碰杭州元素。“因為不瞭解這裡的文化,所以一直沒敢碰這一塊。後來我們還原了整個濟公殿的大模型,才給了我做小斗拱的靈感。”劉文輝表示。


"

文 | 劉俏言 秦鈺陽

如果做一款純粹的國潮玩具,它會是什麼樣的?

首先它一定要是美的,不是在潮鞋上隨意加兩個中國字的混搭,更不是在絲巾上敷衍印著西湖風景圖的文創。中國人骨子裡對美的理解,是美在勤勞,美在實用。

這麼一想,沒有什麼比古建築更合適的了:這是每一個勞動人民都能塑造美的空間,藝術在這裡誕生,同時建築本身也成為了藝術。

而如果只取古建築中一處稱之為精巧,當屬斗拱。這個在立柱與屋簷之間、層層複雜的稱重結構,撐起了中國建築特有的長屋簷。雨季倚柱而立,觀簷下雨滴由點成線,這場景從古至今不知讓國人生出多少情緒,吟出多少名篇。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其中的榫卯結構,不需要一顆釘子,單憑嚴絲縫合的木工技藝,就可平衡力量,抵抗地震。奇技淫巧,亦是中國人獨有的智慧之美。

再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問題——讓每個人都能用零部件的積木組合榫卯結構,再拼成斗拱,重新審視古建築的美,就是匠人劉文輝給出的答案。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我做什麼都比別人晚一點

劉文輝的淘寶店取名“晚峰書屋”,是因為他做什麼都比別人晚一步。

2015年底考上中國美院研究生的同時開始著手製造斗拱積木,那一年他38歲,一切事業從頭來過。

38歲之前,劉文輝在國外打拼了12年,高管的位子剛剛坐熱就放下所有的項目回了國。他說,“再在國外呆著,就會慢慢忘記自己的根。”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在越南打拼的劉文輝


2013年回國辦了自己的畫室,難為情地半夜溜進隔壁小區電梯間貼小廣告的事兒也做了不少,結果六個月下來只有一個學生,還是朋友的孩子。靠著口碑,畫室的情況剛剛好轉起來,他就開了自己的淘寶店“文峰書屋”,專門倒騰藝術書籍。

劉文輝懂裝幀知識,又有耐心。那時候,淘寶還未出現細分書籍類目的書店模式,他把自己精挑細選進來的書分成了繪畫、書法、園藝、建築等等類型,還用宣紙仔細包著。沒過多久,店鋪的一月銷售額就做到了3萬。

但只有劉文輝自己知道,無論是辦培訓班還是賣書,都是在給自己要乾的那件“大事兒”鋪路。

那是一個關乎於童年,模糊又遙遠的夢。夢裡,生長於山西汾陽的劉文輝站在自家的四合院裡看著雨滴沿著屋簷而下,在青磚上砸出一個個小小的洞。夢裡,他在離家很近的文峰塔下玩耍,抬頭看見的,抬耳聽見的,盡是古樓的囈語。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劉文輝家鄉的塔


2013年,在上海松江區的一個小私人博物館裡,劉文輝望著展出的一座古建築模型出了神,“不對,不應該是這樣的,這麼美好的東西不應該被放在博物館的玻璃罩裡,被匆匆一眼看過後遺忘,它應該是可以被觸碰到、讓每個人都能夠參與其中的。”

回家,翻閱古籍,童年的那個夢越來越清晰,劉文輝終於發現,回國之前他只是知道自己不要什麼,而這之後他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

一切還都不晚。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周圍的人都以為我瘋了

其實早在辦培訓班的時候,劉文輝就自己找上海的加工廠代工了30套斗拱。第一代斗拱還不能稱之為積木,幾個零部件只能勉勉強強堆在一起,他覺得差極了,但它們還是很快在QQ空間裡被陌生的買家買去了。

有市場,劉文輝就覺得有幹頭。2016年過了美院初試之後,劉文輝便把精力全都投到了建自己的工廠上。他通過朋友結識了自己的老鄉——祖傳三代在山西做古建築的木匠張宇,並說服他帶著兩個朋友來杭州跟他一起創業。就這樣,第一間工廠算是做起來了。

翻《營造法式》找圖樣,打稿,做圖,拆分,落地……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細節都要自己盯著,事情越來越多,劉文輝果斷放棄了培訓班,漸漸停掉了已改名為“晚峰書屋”的淘寶店之後,專心做起了斗拱積木。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其實當時來杭州也是基於淘寶店的考量,覺得杭州的物流會更快,文化創業氛圍更強。”劉文輝說道。

創業做斗拱積木,是一件從來沒人做過的事情。眼看著開銷流水一樣從口袋裡淌走,之前攢下來的積蓄馬上就花得一分錢也不剩,劉文輝把自己的畫室賣了,100萬投到公司裡就聽了個響兒。

他不敢告訴父母自己的窘境,周圍的人也都覺得劉文輝瘋了:一堆木頭能搞出什麼名堂?在17年那段最難熬的歲月裡,撐著劉文輝挺過來的,是那些在旺旺上閃爍著的陌生人頭像。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慢慢地,他接到了第一個海外訂單,第一筆購買全套斗拱的大額訂單,認識了第一個陌生的合夥人。

“他看到我們的淘寶店之後,就來找我談了一次,說要入股。我當時以為他開玩笑,後來有一陣子公司窮得走投無路了,我打電話問他當初說的是不是真的,他說是,正式面談的第三天,我卡里就收到了30萬。”劉文輝聊到對古建築無比熱愛的合夥人,感嘆著機緣巧合之妙。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被改變的山西木匠和“中國樂高”

在晚峰書屋的工廠廠長張宇眼裡,那是另外一個版本的故事。

2015年剛剛跟著劉文輝的時候,張宇沒想到磨合會這麼難。他是老木匠了,一家子在山西專門做古建築的建造和修復,一個積木零件該做成什麼樣,他用手一摸心裡就有譜了,但是劉文輝不同意,說一定要做到精細化,規定了0.25毫米的誤差。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劉文輝的工作室裡放了兩個紙箱,一箱寫著“死刑”,一箱寫著“死緩”,都是他認為的廢料,有的是因為磨圓處理不到位,有的僅僅是因為木頭的花紋不好看。後來,張宇慢慢習慣了劉文輝的規矩,工廠的規模也越做越大,遷址到了2000多平米的新廠。

看著工資慢慢越漲越高,張宇把自己的父親、姑姑的孩子也從家裡接了過來,親戚帶著朋友,朋友又叫著親戚,20多個山西木工背井離鄉,填滿了劉文輝的工廠。

“在這賺的能比在家裡的一倍還多”張宇說。在這裡,普通木工一個月的工資是8000元,資格最老的木工能拿到一萬五。起初,他們只能接到一些很小批的訂單,後來開始從山西進了核桃木、紫檀木,訂單的種類多,要求也越來越高,現在為了趕九月份淘寶造物節的單子,工人們都在加班加點地趕工。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為了這一次的淘寶造物節,劉文輝特意設計了濟公殿的斗拱。在杭州呆了三年,這是他第一次觸碰杭州元素。“因為不瞭解這裡的文化,所以一直沒敢碰這一塊。後來我們還原了整個濟公殿的大模型,才給了我做小斗拱的靈感。”劉文輝表示。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淘寶店逐步走上正軌,劉文輝還是把賺來的錢轉手就投到新的斗拱研發裡面。目前,他們的斗拱已經做到了第7代,靠著越來越牢固精細的造型,斗拱們很快引起了故宮博物院、陝西省博物館等等一系列博物館的青睞。到了年底,故宮定製的斗拱積木就會上線。

“中國的樂高”這個說法還是我的顧客跟我說的,我一開始都沒往那裡想。”劉文輝笑著撓撓頭。聽說了別人給他的作品的定位之後,劉文輝真的買來了很多款樂高拿回來研究,他希望學到樂高的優點,更希望每一箇中國孩子能玩著中國自己的積木長大,能知道原來中國古建築中,還蘊含著這麼多的美。


"

文 | 劉俏言 秦鈺陽

如果做一款純粹的國潮玩具,它會是什麼樣的?

首先它一定要是美的,不是在潮鞋上隨意加兩個中國字的混搭,更不是在絲巾上敷衍印著西湖風景圖的文創。中國人骨子裡對美的理解,是美在勤勞,美在實用。

這麼一想,沒有什麼比古建築更合適的了:這是每一個勞動人民都能塑造美的空間,藝術在這裡誕生,同時建築本身也成為了藝術。

而如果只取古建築中一處稱之為精巧,當屬斗拱。這個在立柱與屋簷之間、層層複雜的稱重結構,撐起了中國建築特有的長屋簷。雨季倚柱而立,觀簷下雨滴由點成線,這場景從古至今不知讓國人生出多少情緒,吟出多少名篇。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其中的榫卯結構,不需要一顆釘子,單憑嚴絲縫合的木工技藝,就可平衡力量,抵抗地震。奇技淫巧,亦是中國人獨有的智慧之美。

再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問題——讓每個人都能用零部件的積木組合榫卯結構,再拼成斗拱,重新審視古建築的美,就是匠人劉文輝給出的答案。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我做什麼都比別人晚一點

劉文輝的淘寶店取名“晚峰書屋”,是因為他做什麼都比別人晚一步。

2015年底考上中國美院研究生的同時開始著手製造斗拱積木,那一年他38歲,一切事業從頭來過。

38歲之前,劉文輝在國外打拼了12年,高管的位子剛剛坐熱就放下所有的項目回了國。他說,“再在國外呆著,就會慢慢忘記自己的根。”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在越南打拼的劉文輝


2013年回國辦了自己的畫室,難為情地半夜溜進隔壁小區電梯間貼小廣告的事兒也做了不少,結果六個月下來只有一個學生,還是朋友的孩子。靠著口碑,畫室的情況剛剛好轉起來,他就開了自己的淘寶店“文峰書屋”,專門倒騰藝術書籍。

劉文輝懂裝幀知識,又有耐心。那時候,淘寶還未出現細分書籍類目的書店模式,他把自己精挑細選進來的書分成了繪畫、書法、園藝、建築等等類型,還用宣紙仔細包著。沒過多久,店鋪的一月銷售額就做到了3萬。

但只有劉文輝自己知道,無論是辦培訓班還是賣書,都是在給自己要乾的那件“大事兒”鋪路。

那是一個關乎於童年,模糊又遙遠的夢。夢裡,生長於山西汾陽的劉文輝站在自家的四合院裡看著雨滴沿著屋簷而下,在青磚上砸出一個個小小的洞。夢裡,他在離家很近的文峰塔下玩耍,抬頭看見的,抬耳聽見的,盡是古樓的囈語。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劉文輝家鄉的塔


2013年,在上海松江區的一個小私人博物館裡,劉文輝望著展出的一座古建築模型出了神,“不對,不應該是這樣的,這麼美好的東西不應該被放在博物館的玻璃罩裡,被匆匆一眼看過後遺忘,它應該是可以被觸碰到、讓每個人都能夠參與其中的。”

回家,翻閱古籍,童年的那個夢越來越清晰,劉文輝終於發現,回國之前他只是知道自己不要什麼,而這之後他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

一切還都不晚。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周圍的人都以為我瘋了

其實早在辦培訓班的時候,劉文輝就自己找上海的加工廠代工了30套斗拱。第一代斗拱還不能稱之為積木,幾個零部件只能勉勉強強堆在一起,他覺得差極了,但它們還是很快在QQ空間裡被陌生的買家買去了。

有市場,劉文輝就覺得有幹頭。2016年過了美院初試之後,劉文輝便把精力全都投到了建自己的工廠上。他通過朋友結識了自己的老鄉——祖傳三代在山西做古建築的木匠張宇,並說服他帶著兩個朋友來杭州跟他一起創業。就這樣,第一間工廠算是做起來了。

翻《營造法式》找圖樣,打稿,做圖,拆分,落地……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細節都要自己盯著,事情越來越多,劉文輝果斷放棄了培訓班,漸漸停掉了已改名為“晚峰書屋”的淘寶店之後,專心做起了斗拱積木。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其實當時來杭州也是基於淘寶店的考量,覺得杭州的物流會更快,文化創業氛圍更強。”劉文輝說道。

創業做斗拱積木,是一件從來沒人做過的事情。眼看著開銷流水一樣從口袋裡淌走,之前攢下來的積蓄馬上就花得一分錢也不剩,劉文輝把自己的畫室賣了,100萬投到公司裡就聽了個響兒。

他不敢告訴父母自己的窘境,周圍的人也都覺得劉文輝瘋了:一堆木頭能搞出什麼名堂?在17年那段最難熬的歲月裡,撐著劉文輝挺過來的,是那些在旺旺上閃爍著的陌生人頭像。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慢慢地,他接到了第一個海外訂單,第一筆購買全套斗拱的大額訂單,認識了第一個陌生的合夥人。

“他看到我們的淘寶店之後,就來找我談了一次,說要入股。我當時以為他開玩笑,後來有一陣子公司窮得走投無路了,我打電話問他當初說的是不是真的,他說是,正式面談的第三天,我卡里就收到了30萬。”劉文輝聊到對古建築無比熱愛的合夥人,感嘆著機緣巧合之妙。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被改變的山西木匠和“中國樂高”

在晚峰書屋的工廠廠長張宇眼裡,那是另外一個版本的故事。

2015年剛剛跟著劉文輝的時候,張宇沒想到磨合會這麼難。他是老木匠了,一家子在山西專門做古建築的建造和修復,一個積木零件該做成什麼樣,他用手一摸心裡就有譜了,但是劉文輝不同意,說一定要做到精細化,規定了0.25毫米的誤差。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劉文輝的工作室裡放了兩個紙箱,一箱寫著“死刑”,一箱寫著“死緩”,都是他認為的廢料,有的是因為磨圓處理不到位,有的僅僅是因為木頭的花紋不好看。後來,張宇慢慢習慣了劉文輝的規矩,工廠的規模也越做越大,遷址到了2000多平米的新廠。

看著工資慢慢越漲越高,張宇把自己的父親、姑姑的孩子也從家裡接了過來,親戚帶著朋友,朋友又叫著親戚,20多個山西木工背井離鄉,填滿了劉文輝的工廠。

“在這賺的能比在家裡的一倍還多”張宇說。在這裡,普通木工一個月的工資是8000元,資格最老的木工能拿到一萬五。起初,他們只能接到一些很小批的訂單,後來開始從山西進了核桃木、紫檀木,訂單的種類多,要求也越來越高,現在為了趕九月份淘寶造物節的單子,工人們都在加班加點地趕工。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為了這一次的淘寶造物節,劉文輝特意設計了濟公殿的斗拱。在杭州呆了三年,這是他第一次觸碰杭州元素。“因為不瞭解這裡的文化,所以一直沒敢碰這一塊。後來我們還原了整個濟公殿的大模型,才給了我做小斗拱的靈感。”劉文輝表示。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淘寶店逐步走上正軌,劉文輝還是把賺來的錢轉手就投到新的斗拱研發裡面。目前,他們的斗拱已經做到了第7代,靠著越來越牢固精細的造型,斗拱們很快引起了故宮博物院、陝西省博物館等等一系列博物館的青睞。到了年底,故宮定製的斗拱積木就會上線。

“中國的樂高”這個說法還是我的顧客跟我說的,我一開始都沒往那裡想。”劉文輝笑著撓撓頭。聽說了別人給他的作品的定位之後,劉文輝真的買來了很多款樂高拿回來研究,他希望學到樂高的優點,更希望每一箇中國孩子能玩著中國自己的積木長大,能知道原來中國古建築中,還蘊含著這麼多的美。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

文 | 劉俏言 秦鈺陽

如果做一款純粹的國潮玩具,它會是什麼樣的?

首先它一定要是美的,不是在潮鞋上隨意加兩個中國字的混搭,更不是在絲巾上敷衍印著西湖風景圖的文創。中國人骨子裡對美的理解,是美在勤勞,美在實用。

這麼一想,沒有什麼比古建築更合適的了:這是每一個勞動人民都能塑造美的空間,藝術在這裡誕生,同時建築本身也成為了藝術。

而如果只取古建築中一處稱之為精巧,當屬斗拱。這個在立柱與屋簷之間、層層複雜的稱重結構,撐起了中國建築特有的長屋簷。雨季倚柱而立,觀簷下雨滴由點成線,這場景從古至今不知讓國人生出多少情緒,吟出多少名篇。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其中的榫卯結構,不需要一顆釘子,單憑嚴絲縫合的木工技藝,就可平衡力量,抵抗地震。奇技淫巧,亦是中國人獨有的智慧之美。

再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問題——讓每個人都能用零部件的積木組合榫卯結構,再拼成斗拱,重新審視古建築的美,就是匠人劉文輝給出的答案。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我做什麼都比別人晚一點

劉文輝的淘寶店取名“晚峰書屋”,是因為他做什麼都比別人晚一步。

2015年底考上中國美院研究生的同時開始著手製造斗拱積木,那一年他38歲,一切事業從頭來過。

38歲之前,劉文輝在國外打拼了12年,高管的位子剛剛坐熱就放下所有的項目回了國。他說,“再在國外呆著,就會慢慢忘記自己的根。”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在越南打拼的劉文輝


2013年回國辦了自己的畫室,難為情地半夜溜進隔壁小區電梯間貼小廣告的事兒也做了不少,結果六個月下來只有一個學生,還是朋友的孩子。靠著口碑,畫室的情況剛剛好轉起來,他就開了自己的淘寶店“文峰書屋”,專門倒騰藝術書籍。

劉文輝懂裝幀知識,又有耐心。那時候,淘寶還未出現細分書籍類目的書店模式,他把自己精挑細選進來的書分成了繪畫、書法、園藝、建築等等類型,還用宣紙仔細包著。沒過多久,店鋪的一月銷售額就做到了3萬。

但只有劉文輝自己知道,無論是辦培訓班還是賣書,都是在給自己要乾的那件“大事兒”鋪路。

那是一個關乎於童年,模糊又遙遠的夢。夢裡,生長於山西汾陽的劉文輝站在自家的四合院裡看著雨滴沿著屋簷而下,在青磚上砸出一個個小小的洞。夢裡,他在離家很近的文峰塔下玩耍,抬頭看見的,抬耳聽見的,盡是古樓的囈語。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劉文輝家鄉的塔


2013年,在上海松江區的一個小私人博物館裡,劉文輝望著展出的一座古建築模型出了神,“不對,不應該是這樣的,這麼美好的東西不應該被放在博物館的玻璃罩裡,被匆匆一眼看過後遺忘,它應該是可以被觸碰到、讓每個人都能夠參與其中的。”

回家,翻閱古籍,童年的那個夢越來越清晰,劉文輝終於發現,回國之前他只是知道自己不要什麼,而這之後他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

一切還都不晚。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周圍的人都以為我瘋了

其實早在辦培訓班的時候,劉文輝就自己找上海的加工廠代工了30套斗拱。第一代斗拱還不能稱之為積木,幾個零部件只能勉勉強強堆在一起,他覺得差極了,但它們還是很快在QQ空間裡被陌生的買家買去了。

有市場,劉文輝就覺得有幹頭。2016年過了美院初試之後,劉文輝便把精力全都投到了建自己的工廠上。他通過朋友結識了自己的老鄉——祖傳三代在山西做古建築的木匠張宇,並說服他帶著兩個朋友來杭州跟他一起創業。就這樣,第一間工廠算是做起來了。

翻《營造法式》找圖樣,打稿,做圖,拆分,落地……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細節都要自己盯著,事情越來越多,劉文輝果斷放棄了培訓班,漸漸停掉了已改名為“晚峰書屋”的淘寶店之後,專心做起了斗拱積木。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其實當時來杭州也是基於淘寶店的考量,覺得杭州的物流會更快,文化創業氛圍更強。”劉文輝說道。

創業做斗拱積木,是一件從來沒人做過的事情。眼看著開銷流水一樣從口袋裡淌走,之前攢下來的積蓄馬上就花得一分錢也不剩,劉文輝把自己的畫室賣了,100萬投到公司裡就聽了個響兒。

他不敢告訴父母自己的窘境,周圍的人也都覺得劉文輝瘋了:一堆木頭能搞出什麼名堂?在17年那段最難熬的歲月裡,撐著劉文輝挺過來的,是那些在旺旺上閃爍著的陌生人頭像。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慢慢地,他接到了第一個海外訂單,第一筆購買全套斗拱的大額訂單,認識了第一個陌生的合夥人。

“他看到我們的淘寶店之後,就來找我談了一次,說要入股。我當時以為他開玩笑,後來有一陣子公司窮得走投無路了,我打電話問他當初說的是不是真的,他說是,正式面談的第三天,我卡里就收到了30萬。”劉文輝聊到對古建築無比熱愛的合夥人,感嘆著機緣巧合之妙。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被改變的山西木匠和“中國樂高”

在晚峰書屋的工廠廠長張宇眼裡,那是另外一個版本的故事。

2015年剛剛跟著劉文輝的時候,張宇沒想到磨合會這麼難。他是老木匠了,一家子在山西專門做古建築的建造和修復,一個積木零件該做成什麼樣,他用手一摸心裡就有譜了,但是劉文輝不同意,說一定要做到精細化,規定了0.25毫米的誤差。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劉文輝的工作室裡放了兩個紙箱,一箱寫著“死刑”,一箱寫著“死緩”,都是他認為的廢料,有的是因為磨圓處理不到位,有的僅僅是因為木頭的花紋不好看。後來,張宇慢慢習慣了劉文輝的規矩,工廠的規模也越做越大,遷址到了2000多平米的新廠。

看著工資慢慢越漲越高,張宇把自己的父親、姑姑的孩子也從家裡接了過來,親戚帶著朋友,朋友又叫著親戚,20多個山西木工背井離鄉,填滿了劉文輝的工廠。

“在這賺的能比在家裡的一倍還多”張宇說。在這裡,普通木工一個月的工資是8000元,資格最老的木工能拿到一萬五。起初,他們只能接到一些很小批的訂單,後來開始從山西進了核桃木、紫檀木,訂單的種類多,要求也越來越高,現在為了趕九月份淘寶造物節的單子,工人們都在加班加點地趕工。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為了這一次的淘寶造物節,劉文輝特意設計了濟公殿的斗拱。在杭州呆了三年,這是他第一次觸碰杭州元素。“因為不瞭解這裡的文化,所以一直沒敢碰這一塊。後來我們還原了整個濟公殿的大模型,才給了我做小斗拱的靈感。”劉文輝表示。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淘寶店逐步走上正軌,劉文輝還是把賺來的錢轉手就投到新的斗拱研發裡面。目前,他們的斗拱已經做到了第7代,靠著越來越牢固精細的造型,斗拱們很快引起了故宮博物院、陝西省博物館等等一系列博物館的青睞。到了年底,故宮定製的斗拱積木就會上線。

“中國的樂高”這個說法還是我的顧客跟我說的,我一開始都沒往那裡想。”劉文輝笑著撓撓頭。聽說了別人給他的作品的定位之後,劉文輝真的買來了很多款樂高拿回來研究,他希望學到樂高的優點,更希望每一箇中國孩子能玩著中國自己的積木長大,能知道原來中國古建築中,還蘊含著這麼多的美。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誰說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國潮玩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