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王陽明 西門豹 河伯 國學 魏文侯 漂流 國學書舍 2019-09-16
"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世間的任何道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人生的智慧是懂得圓潤變通,而不是死守著某一個‘真理’,死板的應用。

在不同的時局面對不同的事情,採取不同的手段,這也是一個處事的態度

但是很多人在生活中,總是犯這樣的一個錯誤,站在一個所謂的道德制高點,以死板的教條約束所有人的行為。

美其名曰是以“道德”為準,但是其實重心已經偏離了道德,而且讓結果往糟糕的方向去發展,此時若是不能轉換一個好的方向,對於整個事件來說,就難以扭轉尷尬窘迫的局面。

"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世間的任何道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人生的智慧是懂得圓潤變通,而不是死守著某一個‘真理’,死板的應用。

在不同的時局面對不同的事情,採取不同的手段,這也是一個處事的態度

但是很多人在生活中,總是犯這樣的一個錯誤,站在一個所謂的道德制高點,以死板的教條約束所有人的行為。

美其名曰是以“道德”為準,但是其實重心已經偏離了道德,而且讓結果往糟糕的方向去發展,此時若是不能轉換一個好的方向,對於整個事件來說,就難以扭轉尷尬窘迫的局面。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就如同待人寬容這一個所謂的“真理”,待人寬容,本身是一個高尚的情懷。待人寬容,可以寬容別人,成就自己。

在國學思想中就說,以寬容待人,能收穫一個更好的人生與境界,但是對於人生來說,善良則需要建立在不觸碰原則的基礎之上。

如果一個人觸碰了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一味的妥協和善良,只會放縱對方的邪惡。

如果說對方侵犯了自己的利益,適當的用非常手段,能夠保障自己的利益,這才是一個最合適的方式。

"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世間的任何道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人生的智慧是懂得圓潤變通,而不是死守著某一個‘真理’,死板的應用。

在不同的時局面對不同的事情,採取不同的手段,這也是一個處事的態度

但是很多人在生活中,總是犯這樣的一個錯誤,站在一個所謂的道德制高點,以死板的教條約束所有人的行為。

美其名曰是以“道德”為準,但是其實重心已經偏離了道德,而且讓結果往糟糕的方向去發展,此時若是不能轉換一個好的方向,對於整個事件來說,就難以扭轉尷尬窘迫的局面。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就如同待人寬容這一個所謂的“真理”,待人寬容,本身是一個高尚的情懷。待人寬容,可以寬容別人,成就自己。

在國學思想中就說,以寬容待人,能收穫一個更好的人生與境界,但是對於人生來說,善良則需要建立在不觸碰原則的基礎之上。

如果一個人觸碰了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一味的妥協和善良,只會放縱對方的邪惡。

如果說對方侵犯了自己的利益,適當的用非常手段,能夠保障自己的利益,這才是一個最合適的方式。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心學大師王陽明就曾說這樣一句話: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人生為善去惡,對內為善,讓自己心懷善心;對外去惡,抵制和打擊惡的事物,必要時“以惡制惡”

王陽明的一生經歷過諸多磨難,經歷過許多小人,在他為官的時候,就是被朝廷宦官陷害,所以被迫逃往陽明洞修行,最後才成就了陽明心學。

所以王陽明就悟出來這樣一個道理,認為對待惡的事情,必要時需要以惡制惡,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

"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世間的任何道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人生的智慧是懂得圓潤變通,而不是死守著某一個‘真理’,死板的應用。

在不同的時局面對不同的事情,採取不同的手段,這也是一個處事的態度

但是很多人在生活中,總是犯這樣的一個錯誤,站在一個所謂的道德制高點,以死板的教條約束所有人的行為。

美其名曰是以“道德”為準,但是其實重心已經偏離了道德,而且讓結果往糟糕的方向去發展,此時若是不能轉換一個好的方向,對於整個事件來說,就難以扭轉尷尬窘迫的局面。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就如同待人寬容這一個所謂的“真理”,待人寬容,本身是一個高尚的情懷。待人寬容,可以寬容別人,成就自己。

在國學思想中就說,以寬容待人,能收穫一個更好的人生與境界,但是對於人生來說,善良則需要建立在不觸碰原則的基礎之上。

如果一個人觸碰了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一味的妥協和善良,只會放縱對方的邪惡。

如果說對方侵犯了自己的利益,適當的用非常手段,能夠保障自己的利益,這才是一個最合適的方式。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心學大師王陽明就曾說這樣一句話: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人生為善去惡,對內為善,讓自己心懷善心;對外去惡,抵制和打擊惡的事物,必要時“以惡制惡”

王陽明的一生經歷過諸多磨難,經歷過許多小人,在他為官的時候,就是被朝廷宦官陷害,所以被迫逃往陽明洞修行,最後才成就了陽明心學。

所以王陽明就悟出來這樣一個道理,認為對待惡的事情,必要時需要以惡制惡,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在魏文侯時期,西門豹任地方縣令的時候,他在一個地方詢問民間的疾苦,有一個年老者說:“當地最苦的就是為“河伯取親”。”

所謂的給“河伯取親”,是一個非常迷信的風俗,就是一個女巫婆和其他三個長老組織的,每一年都會舉辦一次。

只要看到縣裡面誰家有漂亮姑娘,就說她應該當河伯的妻子,就讓她沐浴更衣,搭上一個小船,把她放在裡面,選好日子,把姑娘漂流於河中,漂流幾十裡之後,船自然沉沒。

因為那裡流傳了一個謠言“如果不為河伯取親,河水就會氾濫成災,淹沒百姓。”所以很多人家都帶著女兒逃到遠處,城裡麵人越來越空。

西門豹聽了之後,並沒有過多的言語,到了“河伯取親”的日子,西門豹來到河邊,看到一個女巫婆,帶了女弟子10來人,跟隨她的身後。

"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世間的任何道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人生的智慧是懂得圓潤變通,而不是死守著某一個‘真理’,死板的應用。

在不同的時局面對不同的事情,採取不同的手段,這也是一個處事的態度

但是很多人在生活中,總是犯這樣的一個錯誤,站在一個所謂的道德制高點,以死板的教條約束所有人的行為。

美其名曰是以“道德”為準,但是其實重心已經偏離了道德,而且讓結果往糟糕的方向去發展,此時若是不能轉換一個好的方向,對於整個事件來說,就難以扭轉尷尬窘迫的局面。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就如同待人寬容這一個所謂的“真理”,待人寬容,本身是一個高尚的情懷。待人寬容,可以寬容別人,成就自己。

在國學思想中就說,以寬容待人,能收穫一個更好的人生與境界,但是對於人生來說,善良則需要建立在不觸碰原則的基礎之上。

如果一個人觸碰了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一味的妥協和善良,只會放縱對方的邪惡。

如果說對方侵犯了自己的利益,適當的用非常手段,能夠保障自己的利益,這才是一個最合適的方式。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心學大師王陽明就曾說這樣一句話: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人生為善去惡,對內為善,讓自己心懷善心;對外去惡,抵制和打擊惡的事物,必要時“以惡制惡”

王陽明的一生經歷過諸多磨難,經歷過許多小人,在他為官的時候,就是被朝廷宦官陷害,所以被迫逃往陽明洞修行,最後才成就了陽明心學。

所以王陽明就悟出來這樣一個道理,認為對待惡的事情,必要時需要以惡制惡,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在魏文侯時期,西門豹任地方縣令的時候,他在一個地方詢問民間的疾苦,有一個年老者說:“當地最苦的就是為“河伯取親”。”

所謂的給“河伯取親”,是一個非常迷信的風俗,就是一個女巫婆和其他三個長老組織的,每一年都會舉辦一次。

只要看到縣裡面誰家有漂亮姑娘,就說她應該當河伯的妻子,就讓她沐浴更衣,搭上一個小船,把她放在裡面,選好日子,把姑娘漂流於河中,漂流幾十裡之後,船自然沉沒。

因為那裡流傳了一個謠言“如果不為河伯取親,河水就會氾濫成災,淹沒百姓。”所以很多人家都帶著女兒逃到遠處,城裡麵人越來越空。

西門豹聽了之後,並沒有過多的言語,到了“河伯取親”的日子,西門豹來到河邊,看到一個女巫婆,帶了女弟子10來人,跟隨她的身後。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西門豹這個時候就說:“把新娘子叫過來我看一下。”

西門豹看過之後,回頭就對女巫婆說:“這個女子不漂亮,麻煩巫婆去河裡跟河伯說一聲,我們要找一個漂亮的女子,後天才能送過來。”

說著就命令人把巫婆扔河裡了,過了一會兒西門豹又說:“巫婆去了這麼久不回來,把她弟子也派一個下去催一下吧。”

於是,又把一個弟子扔到河裡面,過了一會兒又扔了一個弟子進去。

西門豹說:“這些人都是女子,說不清楚話,把那三個長老也扔進去,讓他去問問。”

很多人看了十分害怕,最後西門豹說:“算了,河伯不娶親了。”

後來那裡官民十分害怕,再也不敢提“河伯取親”的事情了。

"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世間的任何道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人生的智慧是懂得圓潤變通,而不是死守著某一個‘真理’,死板的應用。

在不同的時局面對不同的事情,採取不同的手段,這也是一個處事的態度

但是很多人在生活中,總是犯這樣的一個錯誤,站在一個所謂的道德制高點,以死板的教條約束所有人的行為。

美其名曰是以“道德”為準,但是其實重心已經偏離了道德,而且讓結果往糟糕的方向去發展,此時若是不能轉換一個好的方向,對於整個事件來說,就難以扭轉尷尬窘迫的局面。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就如同待人寬容這一個所謂的“真理”,待人寬容,本身是一個高尚的情懷。待人寬容,可以寬容別人,成就自己。

在國學思想中就說,以寬容待人,能收穫一個更好的人生與境界,但是對於人生來說,善良則需要建立在不觸碰原則的基礎之上。

如果一個人觸碰了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一味的妥協和善良,只會放縱對方的邪惡。

如果說對方侵犯了自己的利益,適當的用非常手段,能夠保障自己的利益,這才是一個最合適的方式。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心學大師王陽明就曾說這樣一句話: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人生為善去惡,對內為善,讓自己心懷善心;對外去惡,抵制和打擊惡的事物,必要時“以惡制惡”

王陽明的一生經歷過諸多磨難,經歷過許多小人,在他為官的時候,就是被朝廷宦官陷害,所以被迫逃往陽明洞修行,最後才成就了陽明心學。

所以王陽明就悟出來這樣一個道理,認為對待惡的事情,必要時需要以惡制惡,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在魏文侯時期,西門豹任地方縣令的時候,他在一個地方詢問民間的疾苦,有一個年老者說:“當地最苦的就是為“河伯取親”。”

所謂的給“河伯取親”,是一個非常迷信的風俗,就是一個女巫婆和其他三個長老組織的,每一年都會舉辦一次。

只要看到縣裡面誰家有漂亮姑娘,就說她應該當河伯的妻子,就讓她沐浴更衣,搭上一個小船,把她放在裡面,選好日子,把姑娘漂流於河中,漂流幾十裡之後,船自然沉沒。

因為那裡流傳了一個謠言“如果不為河伯取親,河水就會氾濫成災,淹沒百姓。”所以很多人家都帶著女兒逃到遠處,城裡麵人越來越空。

西門豹聽了之後,並沒有過多的言語,到了“河伯取親”的日子,西門豹來到河邊,看到一個女巫婆,帶了女弟子10來人,跟隨她的身後。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西門豹這個時候就說:“把新娘子叫過來我看一下。”

西門豹看過之後,回頭就對女巫婆說:“這個女子不漂亮,麻煩巫婆去河裡跟河伯說一聲,我們要找一個漂亮的女子,後天才能送過來。”

說著就命令人把巫婆扔河裡了,過了一會兒西門豹又說:“巫婆去了這麼久不回來,把她弟子也派一個下去催一下吧。”

於是,又把一個弟子扔到河裡面,過了一會兒又扔了一個弟子進去。

西門豹說:“這些人都是女子,說不清楚話,把那三個長老也扔進去,讓他去問問。”

很多人看了十分害怕,最後西門豹說:“算了,河伯不娶親了。”

後來那裡官民十分害怕,再也不敢提“河伯取親”的事情了。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西門豹知道女巫婆和三個長老都是為了以此斂財,妖言惑眾,編造了一個迷信的謊言。所以西門豹採取了一個極狠毒的辦法,來制止了這一個事件。

惡毒的手段來對付惡毒的事件,這叫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我們並不提倡大家使用非常手段,但是我們建議用不一樣的方式,去對待那些不合常理的事情。

"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世間的任何道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人生的智慧是懂得圓潤變通,而不是死守著某一個‘真理’,死板的應用。

在不同的時局面對不同的事情,採取不同的手段,這也是一個處事的態度

但是很多人在生活中,總是犯這樣的一個錯誤,站在一個所謂的道德制高點,以死板的教條約束所有人的行為。

美其名曰是以“道德”為準,但是其實重心已經偏離了道德,而且讓結果往糟糕的方向去發展,此時若是不能轉換一個好的方向,對於整個事件來說,就難以扭轉尷尬窘迫的局面。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就如同待人寬容這一個所謂的“真理”,待人寬容,本身是一個高尚的情懷。待人寬容,可以寬容別人,成就自己。

在國學思想中就說,以寬容待人,能收穫一個更好的人生與境界,但是對於人生來說,善良則需要建立在不觸碰原則的基礎之上。

如果一個人觸碰了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一味的妥協和善良,只會放縱對方的邪惡。

如果說對方侵犯了自己的利益,適當的用非常手段,能夠保障自己的利益,這才是一個最合適的方式。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心學大師王陽明就曾說這樣一句話: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人生為善去惡,對內為善,讓自己心懷善心;對外去惡,抵制和打擊惡的事物,必要時“以惡制惡”

王陽明的一生經歷過諸多磨難,經歷過許多小人,在他為官的時候,就是被朝廷宦官陷害,所以被迫逃往陽明洞修行,最後才成就了陽明心學。

所以王陽明就悟出來這樣一個道理,認為對待惡的事情,必要時需要以惡制惡,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在魏文侯時期,西門豹任地方縣令的時候,他在一個地方詢問民間的疾苦,有一個年老者說:“當地最苦的就是為“河伯取親”。”

所謂的給“河伯取親”,是一個非常迷信的風俗,就是一個女巫婆和其他三個長老組織的,每一年都會舉辦一次。

只要看到縣裡面誰家有漂亮姑娘,就說她應該當河伯的妻子,就讓她沐浴更衣,搭上一個小船,把她放在裡面,選好日子,把姑娘漂流於河中,漂流幾十裡之後,船自然沉沒。

因為那裡流傳了一個謠言“如果不為河伯取親,河水就會氾濫成災,淹沒百姓。”所以很多人家都帶著女兒逃到遠處,城裡麵人越來越空。

西門豹聽了之後,並沒有過多的言語,到了“河伯取親”的日子,西門豹來到河邊,看到一個女巫婆,帶了女弟子10來人,跟隨她的身後。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西門豹這個時候就說:“把新娘子叫過來我看一下。”

西門豹看過之後,回頭就對女巫婆說:“這個女子不漂亮,麻煩巫婆去河裡跟河伯說一聲,我們要找一個漂亮的女子,後天才能送過來。”

說著就命令人把巫婆扔河裡了,過了一會兒西門豹又說:“巫婆去了這麼久不回來,把她弟子也派一個下去催一下吧。”

於是,又把一個弟子扔到河裡面,過了一會兒又扔了一個弟子進去。

西門豹說:“這些人都是女子,說不清楚話,把那三個長老也扔進去,讓他去問問。”

很多人看了十分害怕,最後西門豹說:“算了,河伯不娶親了。”

後來那裡官民十分害怕,再也不敢提“河伯取親”的事情了。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西門豹知道女巫婆和三個長老都是為了以此斂財,妖言惑眾,編造了一個迷信的謊言。所以西門豹採取了一個極狠毒的辦法,來制止了這一個事件。

惡毒的手段來對付惡毒的事件,這叫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我們並不提倡大家使用非常手段,但是我們建議用不一樣的方式,去對待那些不合常理的事情。

王陽明:善良需要底線,有的時候“以惡制惡”更有用

對於所有邪惡的事情和人,都要學會以惡制惡,以毒攻毒,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事情自然能迎刃而解。

本文由國學書舍原創,看了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麼不一樣的感悟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