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網宿科技資產交易的質疑

MiaoInsight 讀報

廈門秦淮所處行業發展情況、自身競爭優勢及經營情況

互聯網數據中心(IDC)是互聯網的基礎設施,近幾年,隨著移動互聯網、 雲計算及大數據的發展,帶動了對數據存儲量、計算能力的需求提升,從而推動 IDC產業的發展。但是,自建數據中心提供服務的模式屬於重資產的業務類型, 項目前期投入資金量大,回收週期相對較長。

IDC產業是有增量市場和發展前景的,但是,對上市公司來說,業務和模式重,前期投入資金量大,回收週期相對較長,要聚焦到重點業務.

廈門秦淮及其子公司主要為客戶提供定製化數據中心服務,其業務佈局重點在京津冀、長三角及珠三角地區。廈門秦淮及其子公司能夠獨立設計數據中心規劃架構,數據中心建設週期短,能夠為客戶實現快速部署。

相同的業務模式,新成立的子公司-廈門秦淮,卻有能力在核心經濟區佈局,提供獨立設計-週期短-快速部署的定製化數據中心服務.

截至2018年底,廈門秦淮及其子公司在北京、深圳及河北懷來建成互聯網數據中心,但是,目前其大部分項目處於規劃或初期投入階段。2018年1-6月, 廈門秦淮合併報表層面實現營業收入17,162.56萬元、虧損1,758.75萬元。

那些60億、300億之類的項目規劃、新聞、簽約協議等,是騙人的麼?已經投產的3個項目,現在不賺錢,未來的項目,可能也不賺錢?所以,管理層和子公司高管,是在勇為上市公司接盤麼?

MiaoInsight:你永遠叫不醒一群裝睡的人

你永遠叫不醒一群裝睡的人,emmm. .. 放把火試試?

對於出售控股公司股權暨關聯交易,上市公司的依據和理由如下:

公司將業務重點聚焦在CDN、雲安全、雲計算以及邊緣計算的技術研發及業務開拓。因自建互聯網數據中心前期投入資金量大、項目回收週期相對較長,通過出售廈門秦淮全部股權,減輕公司資金投入壓力,從而將資金投入到公司重點佈局業務,實現公司持續、健康發展。本次交易符合公司長遠發展規劃。

好吧,那我們來幫助上市公司管理層,回顧一下,什麼是:

  1. 長遠發展規劃、重點聚焦業務;
  2. 投入資金量大、回收週期長;
  3. 公司資金壓力大;
  4. 持續、健康發展;

這些依據和理由,是否真的反應了事實,是否能作為出售控股公司股權的真實合理依據?

1,長遠發展規劃、重點聚焦業務

重點業務什麼時候能投入使用、產生收益?

重點業務未來3年的營收預測是多少?

能帶來多少經營現金流?預計毛利率、淨利率是多少?

既然是重點聚焦業務,在以後的財報主營業務分析中,請做單項數據羅列和業務分析。

重點業務項目進度

依據2016/2017/2018Q1財報披露,重點聚焦業務-社區雲項目、雲安全項目、海外CDN項目,項目投產日期為2018年6月12日。

對網宿科技資產交易的質疑

2018年三季度財報披露,重點聚焦業務發生重大變化,連續幾年的重點業務-社區雲項目,已經累計投入金額6000+萬元(2017年財報披露),被”邊緣計算“和”計算能力共享平臺“項目替代,2項合計投資金額超2億元,同時,其它項目又追加投資,並且所有的重點聚焦業務,延期交付投產。

對網宿科技資產交易的質疑

連續幾年的重點業務-社區雲項目、雲安全項目、海外CDN項目,累計投資超1.34億元(2018Q1財報披露),卻又同時延期,延期時間1至4年。

請問,作為長遠規劃,連續幾年的重點聚焦業務,重點聚焦和投入了好幾年,為什麼還沒有交付?又同時延期,又要重新聚焦到2022年?公司管理層,好像對這套“重點聚焦業務”有特別的理解和喜愛,反正就是“重點聚焦”?

這幾年時間,市場和競爭格局已經飛速發生變化,CDN價格又普降,如此難產的重點業務,還能達到預計的效益麼?

這幾個重點聚焦業務,這麼看起來也是”項目前期投入資金量大,回收週期相對較長“的麼?

為什麼同樣是”項目前期投入資金量大,回收週期相對較長“的數據中心業務,望京、懷來項目7個月建成、20天設備安裝調試、7天系統集成和模塊測試、單體項目10+億營收,請問,重點聚焦了好幾年,變更項目、追加投資後,又要延期到2022 的重點業務,怎麼被”重資產“模式的數據中心業務給超車了呢?

2,投入資金大、回收週期長、業務模式重

依據2017年財報(2018-04-14發佈),在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中,特別提出,要迎接"佈局IDC市場新機遇","完成IDC、雲計算業務整合,延展產業鏈"。

目前,伴隨“互聯網+”的深化發展,信息通信業正加速向各行業、各領域滲透。未來,隨著AI、大數據、工業互聯網、 物聯網、雲計算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將帶動數據存儲量、網絡流量以及計算能力的大規模提升,從而推動整個IDC產業的發展

報告期內,公司啟動IDC業務整合,將國內IDC業務剝離到控股子公司廈門秦淮進行運營及管理,廈門秦淮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定製化的數據中心服務。通過業務整合,佈局IDC定製化市場新機遇。整合完成後,公司將直接及間接合計持有廈門秦淮90%的股權。截至目前,公司已在北京望京、深圳寶安、河北懷來一期建成數據中心,並啟動河北懷來二期及上海嘉定 數據中心建設

報告期內,公司圍繞服務的約3,000家中大型客戶,在鞏固核心業務優勢的基礎上,為客戶提供定製化數據中心及雲計算服務,延展產業鏈。

怎麼突然把"投入資金大、回收週期長、業務模式重"這麼常識性的問題,掩耳盜鈴狀的拿出來響叮噹呢?

作為老司機的CDN+IDC服務商,管理層是非常清楚和了解這部分業務和價值的,在年初的經營計劃中,要"佈局IDC市場新機遇",要"完成IDC、雲計算業務整合,延展產業鏈”,還要"圍繞大型客戶,鞏固核心業務優勢的基礎上,為客戶提供定製化數據中心及雲計算服務,延展產業鏈"。

年底這邊,突然又急切的要出售"新機遇、延展產業鏈",讓人不禁想到,這是否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泯滅"?

券商對於行業的分析

未來國內一線城市IDC行業競爭的核心在供給端,在於哪家企業有更高的產能空間(地、指標)和更低的資金成本。xx在一線城市有充足的資源儲備,未來3年機櫃數量有望翻倍。同時,憑藉大量上電機櫃帶來的充沛現金流,可以不依賴融資而保持機櫃數量穩定、內生增長,具備中長期競爭優勢." -國泰君安

我們認為xx公司作為國內數據中心的行業龍頭,坐擁一線城市豐富IDC資源,目前供求持續偏緊,三大運營商均推出不限流量套餐,有利於增加IDC未來產業需求,公司未來三年業績高增長確定性強,有望給予估值溢價。" -海通證券

公有云、人工智能應用高增長驅動一線城市IDC需求旺盛,同時由於一線城市能耗指標限制緊張,一線城市IDC資源稀缺併成為各個雲計算廠商和互聯網巨頭爭奪重點。" -中信建投

2018年4月14日的財報中,要”佈局IDC市場新機遇“,還要”完成IDC、雲計算業務整合,延展產業鏈“,怎麼到了Q4,突然出售這”新機遇、延展產業鏈“?

買方還是管理層和子公司高管,這是怎樣的一個故事?

上市公司作為投資主體,負擔了大部分的前期投資,在投資之前,沒有上面的疑問,卻在懷來項目投產,一期園區客戶約5萬臺服務器已經投入使用後,感受到了“投入資金大、回收週期長、業務模式重”,在這種壓力下,還要在各地積極拓展項目,難道,是一種幸福的壓力?

上市公司相關管理層,在這些經營活動和決策中,是否達到了”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

是否”違反對公司忠實義務的行為、侵佔公司的財產“?

是否”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屬於公司的商業機會,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所任職公司同類的業務“?

3,關於資金壓力

2017年7月,出資9,600萬元參與投資設立產業投資基金;

2017年8月,出資4億元,參與中國聯通非公開發行股票;

2018年11月1日,與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中國聯通)共同發起設立合資公司“雲際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開展CDN以及與CDN相關的安全和邊緣計算等服務。雲際智慧的註冊資本為人民幣50,000萬元,其中,網宿投資認繳的出資為人民幣21,250萬元,持有云際智慧42.5%的股權;

2019年1月,公司及子公司使用閒置自有資金人民幣300,000萬元(含等值外幣)購買低風險理財產品,在上述額度內,資金可以滾動使用。投資期限自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之日起兩年內有效,單個理財產品的投資期限不超過十二個月。

對網宿科技資產交易的質疑

上市公司手握30+億閒置資金,資產負債率又大幅度低於同類行業公司,大寫的優秀和突出,請問,這是資金壓力?

4,持續、健康發展

將資金投入到公司重點佈局業務,實現公司持續、健康發展

上市公司重點聚焦的業務-社區雲項目、雲安全項目、海外CDN項目,從2016年飄到2018年,又要在2022年的空中飄,請問,這就是”實現公司持續、健康發展“?

所謂持續,就是季報、年報、募資公告中,口號喊的持續?

所謂健康,就是早在2016年完成立項和投入、2018年6月要交付的”重點聚焦業務“,又同時延期、變更項目並追加投入、又要持續聚焦到2022年?

“目前,邊緣數據中心的發展已進入白熱化,但它的發展並不是要取代傳統的雲計算,而是旨在補充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和雲計算,為其分散式擴展發揮作用,”秦淮數據副總裁、CFO莊穎表示,“邊緣數據中心和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將成為IDC行業的兩大發展潮流。”

正是基於此判斷,作為中立第三方信息基礎設施運營商秦淮數據在戰略佈局上就兩手重拳佈局這兩大方向。目前,秦淮數據國內已運營、在建八大超大規模信息技術產業基地(數據中心為主),運營220+邊緣數據中心,輻射全國45個省市,並在北上廣深擁有大帶寬的網絡核心出口。

“目前四棟廠房已經封頂,項目建成後,預計年銷售收入可達10億元。”項目負責人介紹,秦淮新媒體大數據產業基地項目落地懷來,將充分利用當地的電力、氣候資源,打造全國領先、國際一流的新媒體大數據產業基地。

近年來,隨著國內雲計算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我國數字經濟 及信息化發展水平不斷提高,根據工信部《雲計算髮展三年行動計劃》,十二五末期我國雲計算 產業規模達 1500 億元,到 2019 年,我國雲計算產業規模要發展到 4300 億元,據此測算,2016-2019 年我國雲計算產業規模年均複合增速將達 30%,IDC 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重要基礎設施,其市場需求繼續保持增強勢頭。

2018 年上半年,國內數據中心行業整體投資規模仍呈現向上趨勢,國內阿里、百度和騰訊等 大型互聯網公司在雲計算服務領域的大力佈局,對於定製型數據中心需求量快速增長。

定製型數據中心業務,客戶穩定性高、長租約、租金收入穩定,可以實現業務”體內“的循環發展;還可以通過資產融資、ABS債券等金融手段,實現”體外“的循環發展,這才是”持續和健康發展“。

最後

這幾年一直聚焦的重點業務,從2016年飄到2018年,又要在2022年的空中飄,面對日新月異的技術發展,新老服務商的強勢進入和夾擊,這飄在空中的重點聚焦業務,又會有什麼好結果麼?

反觀,被突然出售的數據中心業務,馬上又要迎來新一輪的市場發展和增長的”市場新機遇“,在同類行業公司、BATJ、TMD等頭部客戶紛紛加碼投入的時候,順應趨勢”完成IDC、雲計算業務整合,延展產業鏈“,符合公司的長遠規劃,應該成為重點業務。

上市公司缺乏足夠合理依據和事實的決策,出售資產的急切,管理層和高管勇接盤的決心,讓人充滿了疑問,這裡有故事,這也是正在真實上演的事實。

綜上,MiaoInsight認為,上市公司管理層”出售控股公司股權暨關聯交易“的決策,缺乏足夠合理的依據,邏輯前後矛盾,理由空洞,與事實不符;

公眾號/頭條號:MiaoInsight

關注雲服務、數據中心、企業IT服務行業的動態和發展,提供獨立的市場分析和研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