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
"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原創: 寧波陽明書院,來源: 陽明學府





王陽明

(一)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諡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瑞雲送子故事

(二)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軍事家、書法家。後世學者以王陽明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稱他為明代第一流人物。王陽明的一生充滿傳奇,他奇特的故事可以從他一出生說起。常人都是十月懷胎,而王陽明在他母親的肚子裡竟然待了十四個月,還不肯出世。 那一天,是大明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公元一四七二年十月三十一日。位於餘姚縣城龍泉山北麓的王家,這些天,全家上下都有些擔心。尤其是男主人王倫和他的妻子岑氏,眼看兒媳婦鄭氏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來,算算日子,懷孕已經十四個月了,卻沒有一點分娩的跡象。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那天晚上,夜已經很深了,岑氏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只見天上陽光明媚,彩雲繚繞,一片鼓樂聲中,一群神仙從天而降。其中有一位神仙懷抱一個嬰兒,腳踏祥雲,來到岑氏面前,把嬰兒輕輕送入她的懷中。岑氏感到十分驚奇,突然從夢中驚醒,只聽見隔壁兒媳婦房中傳來嬰兒的啼哭聲。家人來報,鄭氏產下一個男孩。這個男孩就是王陽明。 王倫喜不自禁,連聲說:“好,好!既然是天上的神仙駕雲送來的,就叫王雲吧。”從此,王陽明有了第一個名字:王雲。岑氏這個神奇的夢也在街坊鄉里流傳開來,人們都覺得十分新奇,便把王陽明誕生的小樓叫做“瑞雲樓”。

2006年,瑞雲樓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下面這十句,尤其精彩,堪稱說盡了心學的高明境界。


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立什麼樣的志,成什麼樣的人。




故事背景:

1483年,王陽明在北京的私塾讀書。有一天,他一本正經地問老師:“何謂第一等事?”這相當於是在問,人生的終極價值是什麼?

他的老師吃了一驚,因為從來沒有學生問過他這樣的問題。但他還是很快作出了堅定的回答:“當然是讀書做大官啊!”

王陽明嚴肅地看著老師說:“我認為不是這樣。”頓了頓,一臉鄭重地繼續說道:“我以為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中國有句老話,叫三歲看老。中國的古人,也一向高度強調立志的重要性。王陽明從小立志做聖賢,後來果然成為聖賢,則為此作出了最好的詮釋和證明。

立志為什麼重要?因為志向就是意志,就是方向。只有如此,人在有限的時間精力和複雜的現實之下,才可能意志堅定、少走彎路,而大大提高完成目標的可能性。

我以落第動心為恥。

——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



故事背景:

1496年,王陽明在會試中再度名落孫山。有人在發榜現場未見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陽明卻無動於衷。大家以為他是傷心過度,於是都來安慰他。

王陽明臉上略過一絲滄桑的笑,說:“你們都以落第為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為恥。”

人生中會遇到很多的艱難困苦,越是在這種時候越能體現人的心性修養。尋常人往往慌亂悲慼,唯有修養深厚者能做到泰然處之。文天祥說:時窮節乃現。

如何才能擁有這種自覺和修養呢?王陽明還有一句話,道出了所有: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艱難困苦,正是對心性的最好磨礪。

他一疑,事就成了。

——人沒有堅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




故事背景:

王陽明在平定寧王朱宸濠的叛亂中,曾用過一個偽造公文的計謀。

他偽造了答覆朱宸濠手下重臣李士實和劉養正投誠的書信,再偽造朱宸濠手下指揮官們的投降密狀。

然後讓人去和平時與朱宸濠結交的人相談,在會談結束後故意把這些公文遺落。自然,這些偽造的公文統統都到了朱宸濠手裡。

有地方官員對王陽明的這些計謀不以為然,問他“這有用嗎?”王陽明不答反問:“先不說是否有用,只說朱宸濠疑不疑。”有官員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會疑。”王陽明笑道:“他一疑,事就成了。”

這個故事,同時告訴了我們修養和做事的祕訣。

對於修養,為什麼“他一疑,事就成了”?因為這樣的人做不到一心不動,於是就有了被人迷惑和利用的可能。計謀、策略只能應對一事,修養則可以應對一生。前者總是悔之晚矣,後者往往有備無患。

對於做事,人往往要麼怯懦,要麼只有血氣之勇。王陽明則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要攻心為上,力求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有顆強大的內心,便能無往而不勝。



故事背景:

有弟子問王陽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陽明回答:哪裡有什麼技巧,只是努力做學問,養的此心不動;如果非要說有技巧,那此心不動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無幾,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王陽明舉例子說,當時和朱宸濠對戰時,我們處於劣勢,我向身邊的人發佈準備火攻的命令,那人無動於衷,我說了四次,他才從茫然中回過神來。這種人就是平時學問不到家,一臨事,就慌亂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飛來的,而是平時學問純篤的功勞。

為什麼“此心不動”是唯一的技巧呢?因為心不動才能冷靜,冷靜才能沉著,沉著才能在危機面前正常甚至超常發揮,所謂急中生智。如陽明先生所說,這不是天外飛來的。

事事講技巧,似乎看著聰明,其實都是投機者的小聰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會從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實實做功夫。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大巧若拙”。

如何做功夫呢?王陽明在這裡指出了另一條路——努力做學問。諸葛亮說“非學無以廣才”,對於才能和修養,讀書學習就算不是唯一的路,也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條路。

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麼!終日眼睜睜看甚麼!

——順應自己的本性,保持自己的良知。



故事背景:

王陽明在一座寺廟中看到一個枯坐的和尚,據說已不視不言靜坐三年。

王陽明笑了笑,就繞著和尚走了幾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

最後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準了和尚,冷不防地大喝一聲:“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麼!終日眼睜睜看甚麼!”

不知是王陽明的禪機觸動了和尚,還是王陽明的大嗓門驚動了和尚。總之,和尚驚慌地睜開眼,“啊呀”一聲。

王陽明盯緊他,問:“家裡還有何人?”和尚答:“還有老母。”王陽明再問:“想念她嗎?”和尚不語。一片寂靜,靜的能聽到和尚頭上的汗水流淌的聲音。最後,和尚打破了這一死寂,用一種愧疚的語氣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王陽明露出滿意的神色,向和尚輕輕地擺手說:“去吧,回家去照顧你的母親吧。”第二天,和尚離開寺廟,重回人間。

這個打坐的和尚明明不言不視已經三年,王陽明為什麼偏偏問他口巴巴說什麼、眼睜睜看什麼?

因為他看到了和尚表面不說、不看,心裡卻終日在說、在看。說和看的,正是絕思絕欲與人的天然良知之間的衝突。

王陽明其實就跟他說了一句話:順應自己的本性,順從自己的良知,才是人,才合道。絕不是要別處再求一個凌駕於人心萬物的道。那也不是道,是妄。

真心誠意想做王陽明心學的信徒,好好生活,好好做人,聽到自己內心善的聲音,聽從自己內心的良知召喚,也就夠了。

光不僅在燭上。

——真正的光明,只存在於心中。



故事背景:

一個叫徐樾的弟子,在岸邊如信徒朝聖一樣虔敬地希望和王陽明見面,王陽明答應了。

徐樾還處於王陽明心學的初級階段——靜坐。他確信在靜坐中理解了王陽明心學,得到了真諦。王陽明就讓他舉例子說明,徐樾就興奮地舉起例子來,他舉一個,王陽明否定一個。這樣舉了十幾個,已無例可舉,徐樾相當沮喪。

王陽明指點他道:你太執著於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陽明就指著船裡蠟燭的光說:“這是光。”在空中畫了個圈說:“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燭光照耀的湖面說:“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處:“這還是光。”

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興奮起來,說:“老師我懂了。”王陽明說:“不要執著,光不僅在燭上,記住這點。”徐樾拜謝而去。

蠟燭能發光,光卻不僅在蠟燭上,還可以在太陽上、月亮上、火把上。如果心中有光,那麼光便無處不在,因為你的心已經是太陽,正大光明,普照萬物。這就是王陽明要告訴我們的。

反過來我們也可以推導,如果一個人眼中看到的全是陰暗,那麼其實不是這個世界出了什麼問題,而是他的心裡沒有光明,是他的心態出了問題。看到這點,力求扭轉,那麼光明便已不遠。

你死都不怕,還在乎一條內褲麼?

——沒有一無是處的人,只有自暴自棄的心。



故事背景:

王陽明在廬陵擔任縣令時,抓到了一個罪惡滔天的大盜。這個大盜冥頑不靈,面對各種訊問強烈頑抗。

王陽明親自審問他,他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說:“要殺要剮隨便,就別廢話了!”王陽明於是說:“那好,今天就不審了。不過,天氣太熱,你還是把外衣脫了,我們隨便聊聊。”大盜說:“脫就脫!”

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天氣實在是熱,不如把內衣也脫了吧!”

大盜仍然是不以為然的樣子:“光著膀子也是經常的事,沒什麼大不了的。”又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內褲也脫了,一絲不掛豈不更自在?”大盜這回一點都不“豪爽”了,慌忙擺手說:“不方便,不方便!”

王陽明說:“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還在乎一條內褲嗎?看來你還是有廉恥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並非一無是處呀!”

總有人感嘆人心險惡,可王陽明告訴我們,哪怕是罪惡滔天的罪犯,心中也是有良知的。明白了這一點,就能明白他們最需要的不是懲罰,而是感化。這就是慈悲。

總有人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從而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王陽明則告訴我們,沒有任何一個人是一無是處的,每個人身上都有美好的東西、珍貴的品質。所以人要對自己有信心,堅信自己的價值。

喜歡蔑視、貶低和打壓別人的人,修養品行往往都是下乘,這種人的看法不值得放在心上。

反而是王陽明這種修養精深、境界高明的人,往往能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和長處。很多時候,並不是你錯了或者沒有用,你只是還沒等到有能力欣賞你的人。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我心由我不由天。只要此心不動,如何都是安然。



故事背景:

有一年春天,王陽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間遊玩。朋友指著岩石間一朵花對王陽明說:你經常說,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這朵花,在山間自開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嗎?難道你的心讓它開,它才開的;你的心讓它落,它才落的?

王陽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當然是自開自落的,可是能不能擾動我心,卻是由我來決定的。哪怕天崩地裂、洪水滔天、電閃雷鳴、暴雨大作,只要我心中安然,便永遠是在桃花源、豔陽天。

這就是佛所說的“萬法唯心造”。心靈的一切問題,追到根子上,其實都只是心自己的問題。世間種種無論怎樣險惡,只要我心不動,便奈何不得我分毫。

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這個世界不欠你的,是你自己虧欠了自己。



故事背景:

有一天,個性極強的王艮出遊歸來,王陽明問他:“都見到了什麼?”王艮以一副異常驚訝的聲調說:“我看到滿街都是聖人。”

王艮這句話別有深意,他來拜王陽明為師前就是狂傲不羈的人,拜師後也未改變“傲”的氣質。

王陽明多次說:“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王艮不相信。他始終認為聖人是遙不可及的,所以他說的“我看滿街都是聖人”,是在譏笑王陽明。

王陽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於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最有深意的就是王陽明的最後一句話——“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表明你心中有著無限的包容、友愛和善意;而這樣的人,誰不願親近?誰不會愛戴?自然“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而能做到如此,也確實已經是真正的聖人。

僅僅一句話,既說出了一個人應該具有的修養,也說出了教化世人的最好方式——以身作則,感化世人。所以別再懷疑和抱怨了,你只是修養不夠深,做得不夠好。不是這個世間虧欠你,是你自己虧欠了自己。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用盡一生,去做一個光明磊落的人。




故事背景:

1528年陰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陽明從一個美的出奇的夢中醒來,他問弟子:“到哪裡了?”弟子回答:“青龍鋪。”王陽明又問:“船好像停了?”弟子回答:“在章江河畔。”王陽明笑了一下:“到南康還有多遠?”弟子回答:還有一大段距離。王陽明又是一笑,恐怕來不及了。

他讓人幫他更換了衣冠,倚著一個侍從坐正了,就那樣坐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弟子周積叫進來。周積匆忙地跑了進來,王陽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睜開眼,看向周積說:“我走了。”

周積無聲的落淚,問:“老師有何遺言?”船裡靜的只有王陽明噝噝的呼吸聲。王陽明用他人生中最後的一點力氣向周積笑了一下,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坦蕩必光明,光明必坦蕩,所以說坦蕩蕩光明磊落。生當如此,死亦如此。陽明先生死時都已經做到了,而我們連生時都還做不到,這就是差距,也是方向。他的學問是心學,他幫我們指出的方向,則是光明磊落的心地。


王陽明如何

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

(三)

孔子為儒家思想創始人,被後世尊稱為萬世師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論語》為其思想之大成,歡迎關注,解讀經典!
"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原創: 寧波陽明書院,來源: 陽明學府





王陽明

(一)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諡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瑞雲送子故事

(二)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軍事家、書法家。後世學者以王陽明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稱他為明代第一流人物。王陽明的一生充滿傳奇,他奇特的故事可以從他一出生說起。常人都是十月懷胎,而王陽明在他母親的肚子裡竟然待了十四個月,還不肯出世。 那一天,是大明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公元一四七二年十月三十一日。位於餘姚縣城龍泉山北麓的王家,這些天,全家上下都有些擔心。尤其是男主人王倫和他的妻子岑氏,眼看兒媳婦鄭氏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來,算算日子,懷孕已經十四個月了,卻沒有一點分娩的跡象。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那天晚上,夜已經很深了,岑氏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只見天上陽光明媚,彩雲繚繞,一片鼓樂聲中,一群神仙從天而降。其中有一位神仙懷抱一個嬰兒,腳踏祥雲,來到岑氏面前,把嬰兒輕輕送入她的懷中。岑氏感到十分驚奇,突然從夢中驚醒,只聽見隔壁兒媳婦房中傳來嬰兒的啼哭聲。家人來報,鄭氏產下一個男孩。這個男孩就是王陽明。 王倫喜不自禁,連聲說:“好,好!既然是天上的神仙駕雲送來的,就叫王雲吧。”從此,王陽明有了第一個名字:王雲。岑氏這個神奇的夢也在街坊鄉里流傳開來,人們都覺得十分新奇,便把王陽明誕生的小樓叫做“瑞雲樓”。

2006年,瑞雲樓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下面這十句,尤其精彩,堪稱說盡了心學的高明境界。


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立什麼樣的志,成什麼樣的人。




故事背景:

1483年,王陽明在北京的私塾讀書。有一天,他一本正經地問老師:“何謂第一等事?”這相當於是在問,人生的終極價值是什麼?

他的老師吃了一驚,因為從來沒有學生問過他這樣的問題。但他還是很快作出了堅定的回答:“當然是讀書做大官啊!”

王陽明嚴肅地看著老師說:“我認為不是這樣。”頓了頓,一臉鄭重地繼續說道:“我以為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中國有句老話,叫三歲看老。中國的古人,也一向高度強調立志的重要性。王陽明從小立志做聖賢,後來果然成為聖賢,則為此作出了最好的詮釋和證明。

立志為什麼重要?因為志向就是意志,就是方向。只有如此,人在有限的時間精力和複雜的現實之下,才可能意志堅定、少走彎路,而大大提高完成目標的可能性。

我以落第動心為恥。

——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



故事背景:

1496年,王陽明在會試中再度名落孫山。有人在發榜現場未見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陽明卻無動於衷。大家以為他是傷心過度,於是都來安慰他。

王陽明臉上略過一絲滄桑的笑,說:“你們都以落第為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為恥。”

人生中會遇到很多的艱難困苦,越是在這種時候越能體現人的心性修養。尋常人往往慌亂悲慼,唯有修養深厚者能做到泰然處之。文天祥說:時窮節乃現。

如何才能擁有這種自覺和修養呢?王陽明還有一句話,道出了所有: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艱難困苦,正是對心性的最好磨礪。

他一疑,事就成了。

——人沒有堅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




故事背景:

王陽明在平定寧王朱宸濠的叛亂中,曾用過一個偽造公文的計謀。

他偽造了答覆朱宸濠手下重臣李士實和劉養正投誠的書信,再偽造朱宸濠手下指揮官們的投降密狀。

然後讓人去和平時與朱宸濠結交的人相談,在會談結束後故意把這些公文遺落。自然,這些偽造的公文統統都到了朱宸濠手裡。

有地方官員對王陽明的這些計謀不以為然,問他“這有用嗎?”王陽明不答反問:“先不說是否有用,只說朱宸濠疑不疑。”有官員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會疑。”王陽明笑道:“他一疑,事就成了。”

這個故事,同時告訴了我們修養和做事的祕訣。

對於修養,為什麼“他一疑,事就成了”?因為這樣的人做不到一心不動,於是就有了被人迷惑和利用的可能。計謀、策略只能應對一事,修養則可以應對一生。前者總是悔之晚矣,後者往往有備無患。

對於做事,人往往要麼怯懦,要麼只有血氣之勇。王陽明則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要攻心為上,力求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有顆強大的內心,便能無往而不勝。



故事背景:

有弟子問王陽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陽明回答:哪裡有什麼技巧,只是努力做學問,養的此心不動;如果非要說有技巧,那此心不動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無幾,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王陽明舉例子說,當時和朱宸濠對戰時,我們處於劣勢,我向身邊的人發佈準備火攻的命令,那人無動於衷,我說了四次,他才從茫然中回過神來。這種人就是平時學問不到家,一臨事,就慌亂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飛來的,而是平時學問純篤的功勞。

為什麼“此心不動”是唯一的技巧呢?因為心不動才能冷靜,冷靜才能沉著,沉著才能在危機面前正常甚至超常發揮,所謂急中生智。如陽明先生所說,這不是天外飛來的。

事事講技巧,似乎看著聰明,其實都是投機者的小聰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會從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實實做功夫。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大巧若拙”。

如何做功夫呢?王陽明在這裡指出了另一條路——努力做學問。諸葛亮說“非學無以廣才”,對於才能和修養,讀書學習就算不是唯一的路,也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條路。

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麼!終日眼睜睜看甚麼!

——順應自己的本性,保持自己的良知。



故事背景:

王陽明在一座寺廟中看到一個枯坐的和尚,據說已不視不言靜坐三年。

王陽明笑了笑,就繞著和尚走了幾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

最後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準了和尚,冷不防地大喝一聲:“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麼!終日眼睜睜看甚麼!”

不知是王陽明的禪機觸動了和尚,還是王陽明的大嗓門驚動了和尚。總之,和尚驚慌地睜開眼,“啊呀”一聲。

王陽明盯緊他,問:“家裡還有何人?”和尚答:“還有老母。”王陽明再問:“想念她嗎?”和尚不語。一片寂靜,靜的能聽到和尚頭上的汗水流淌的聲音。最後,和尚打破了這一死寂,用一種愧疚的語氣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王陽明露出滿意的神色,向和尚輕輕地擺手說:“去吧,回家去照顧你的母親吧。”第二天,和尚離開寺廟,重回人間。

這個打坐的和尚明明不言不視已經三年,王陽明為什麼偏偏問他口巴巴說什麼、眼睜睜看什麼?

因為他看到了和尚表面不說、不看,心裡卻終日在說、在看。說和看的,正是絕思絕欲與人的天然良知之間的衝突。

王陽明其實就跟他說了一句話:順應自己的本性,順從自己的良知,才是人,才合道。絕不是要別處再求一個凌駕於人心萬物的道。那也不是道,是妄。

真心誠意想做王陽明心學的信徒,好好生活,好好做人,聽到自己內心善的聲音,聽從自己內心的良知召喚,也就夠了。

光不僅在燭上。

——真正的光明,只存在於心中。



故事背景:

一個叫徐樾的弟子,在岸邊如信徒朝聖一樣虔敬地希望和王陽明見面,王陽明答應了。

徐樾還處於王陽明心學的初級階段——靜坐。他確信在靜坐中理解了王陽明心學,得到了真諦。王陽明就讓他舉例子說明,徐樾就興奮地舉起例子來,他舉一個,王陽明否定一個。這樣舉了十幾個,已無例可舉,徐樾相當沮喪。

王陽明指點他道:你太執著於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陽明就指著船裡蠟燭的光說:“這是光。”在空中畫了個圈說:“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燭光照耀的湖面說:“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處:“這還是光。”

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興奮起來,說:“老師我懂了。”王陽明說:“不要執著,光不僅在燭上,記住這點。”徐樾拜謝而去。

蠟燭能發光,光卻不僅在蠟燭上,還可以在太陽上、月亮上、火把上。如果心中有光,那麼光便無處不在,因為你的心已經是太陽,正大光明,普照萬物。這就是王陽明要告訴我們的。

反過來我們也可以推導,如果一個人眼中看到的全是陰暗,那麼其實不是這個世界出了什麼問題,而是他的心裡沒有光明,是他的心態出了問題。看到這點,力求扭轉,那麼光明便已不遠。

你死都不怕,還在乎一條內褲麼?

——沒有一無是處的人,只有自暴自棄的心。



故事背景:

王陽明在廬陵擔任縣令時,抓到了一個罪惡滔天的大盜。這個大盜冥頑不靈,面對各種訊問強烈頑抗。

王陽明親自審問他,他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說:“要殺要剮隨便,就別廢話了!”王陽明於是說:“那好,今天就不審了。不過,天氣太熱,你還是把外衣脫了,我們隨便聊聊。”大盜說:“脫就脫!”

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天氣實在是熱,不如把內衣也脫了吧!”

大盜仍然是不以為然的樣子:“光著膀子也是經常的事,沒什麼大不了的。”又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內褲也脫了,一絲不掛豈不更自在?”大盜這回一點都不“豪爽”了,慌忙擺手說:“不方便,不方便!”

王陽明說:“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還在乎一條內褲嗎?看來你還是有廉恥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並非一無是處呀!”

總有人感嘆人心險惡,可王陽明告訴我們,哪怕是罪惡滔天的罪犯,心中也是有良知的。明白了這一點,就能明白他們最需要的不是懲罰,而是感化。這就是慈悲。

總有人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從而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王陽明則告訴我們,沒有任何一個人是一無是處的,每個人身上都有美好的東西、珍貴的品質。所以人要對自己有信心,堅信自己的價值。

喜歡蔑視、貶低和打壓別人的人,修養品行往往都是下乘,這種人的看法不值得放在心上。

反而是王陽明這種修養精深、境界高明的人,往往能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和長處。很多時候,並不是你錯了或者沒有用,你只是還沒等到有能力欣賞你的人。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我心由我不由天。只要此心不動,如何都是安然。



故事背景:

有一年春天,王陽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間遊玩。朋友指著岩石間一朵花對王陽明說:你經常說,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這朵花,在山間自開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嗎?難道你的心讓它開,它才開的;你的心讓它落,它才落的?

王陽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當然是自開自落的,可是能不能擾動我心,卻是由我來決定的。哪怕天崩地裂、洪水滔天、電閃雷鳴、暴雨大作,只要我心中安然,便永遠是在桃花源、豔陽天。

這就是佛所說的“萬法唯心造”。心靈的一切問題,追到根子上,其實都只是心自己的問題。世間種種無論怎樣險惡,只要我心不動,便奈何不得我分毫。

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這個世界不欠你的,是你自己虧欠了自己。



故事背景:

有一天,個性極強的王艮出遊歸來,王陽明問他:“都見到了什麼?”王艮以一副異常驚訝的聲調說:“我看到滿街都是聖人。”

王艮這句話別有深意,他來拜王陽明為師前就是狂傲不羈的人,拜師後也未改變“傲”的氣質。

王陽明多次說:“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王艮不相信。他始終認為聖人是遙不可及的,所以他說的“我看滿街都是聖人”,是在譏笑王陽明。

王陽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於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最有深意的就是王陽明的最後一句話——“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表明你心中有著無限的包容、友愛和善意;而這樣的人,誰不願親近?誰不會愛戴?自然“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而能做到如此,也確實已經是真正的聖人。

僅僅一句話,既說出了一個人應該具有的修養,也說出了教化世人的最好方式——以身作則,感化世人。所以別再懷疑和抱怨了,你只是修養不夠深,做得不夠好。不是這個世間虧欠你,是你自己虧欠了自己。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用盡一生,去做一個光明磊落的人。




故事背景:

1528年陰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陽明從一個美的出奇的夢中醒來,他問弟子:“到哪裡了?”弟子回答:“青龍鋪。”王陽明又問:“船好像停了?”弟子回答:“在章江河畔。”王陽明笑了一下:“到南康還有多遠?”弟子回答:還有一大段距離。王陽明又是一笑,恐怕來不及了。

他讓人幫他更換了衣冠,倚著一個侍從坐正了,就那樣坐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弟子周積叫進來。周積匆忙地跑了進來,王陽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睜開眼,看向周積說:“我走了。”

周積無聲的落淚,問:“老師有何遺言?”船裡靜的只有王陽明噝噝的呼吸聲。王陽明用他人生中最後的一點力氣向周積笑了一下,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坦蕩必光明,光明必坦蕩,所以說坦蕩蕩光明磊落。生當如此,死亦如此。陽明先生死時都已經做到了,而我們連生時都還做不到,這就是差距,也是方向。他的學問是心學,他幫我們指出的方向,則是光明磊落的心地。


王陽明如何

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

(三)

孔子為儒家思想創始人,被後世尊稱為萬世師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論語》為其思想之大成,歡迎關注,解讀經典!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中國傳統士人之三不朽者 —— 立德、立功、立言。據說,歷史上能做到這“三不朽”的只有兩個半人:一個是孔子,另一個是王陽明,


曾國藩只做到了半個“三不朽”。


做事曾國藩


曾國藩真的是笨,他自己說自己“餘性魯鈍”“秉質愚柔”,梁啟超則說他“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拙”,左宗棠也說他“才短”“欠才略”“才亦太缺”。

而他最大的聰明和一切的成就,正是來自於他的笨。曾國藩愛讀《老子》,他是得了老子“大巧若拙”之真諦的。若比作武功,曾國藩正對應“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境界。用曾國藩自己的話說,就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很多人把曾國藩的成功歸結為勤、慎、恆等方面,他自己也如此說。其實“拙”才是這一切的底子,這也其實是一個心理學問題。

"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原創: 寧波陽明書院,來源: 陽明學府





王陽明

(一)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諡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瑞雲送子故事

(二)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軍事家、書法家。後世學者以王陽明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稱他為明代第一流人物。王陽明的一生充滿傳奇,他奇特的故事可以從他一出生說起。常人都是十月懷胎,而王陽明在他母親的肚子裡竟然待了十四個月,還不肯出世。 那一天,是大明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公元一四七二年十月三十一日。位於餘姚縣城龍泉山北麓的王家,這些天,全家上下都有些擔心。尤其是男主人王倫和他的妻子岑氏,眼看兒媳婦鄭氏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來,算算日子,懷孕已經十四個月了,卻沒有一點分娩的跡象。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那天晚上,夜已經很深了,岑氏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只見天上陽光明媚,彩雲繚繞,一片鼓樂聲中,一群神仙從天而降。其中有一位神仙懷抱一個嬰兒,腳踏祥雲,來到岑氏面前,把嬰兒輕輕送入她的懷中。岑氏感到十分驚奇,突然從夢中驚醒,只聽見隔壁兒媳婦房中傳來嬰兒的啼哭聲。家人來報,鄭氏產下一個男孩。這個男孩就是王陽明。 王倫喜不自禁,連聲說:“好,好!既然是天上的神仙駕雲送來的,就叫王雲吧。”從此,王陽明有了第一個名字:王雲。岑氏這個神奇的夢也在街坊鄉里流傳開來,人們都覺得十分新奇,便把王陽明誕生的小樓叫做“瑞雲樓”。

2006年,瑞雲樓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下面這十句,尤其精彩,堪稱說盡了心學的高明境界。


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立什麼樣的志,成什麼樣的人。




故事背景:

1483年,王陽明在北京的私塾讀書。有一天,他一本正經地問老師:“何謂第一等事?”這相當於是在問,人生的終極價值是什麼?

他的老師吃了一驚,因為從來沒有學生問過他這樣的問題。但他還是很快作出了堅定的回答:“當然是讀書做大官啊!”

王陽明嚴肅地看著老師說:“我認為不是這樣。”頓了頓,一臉鄭重地繼續說道:“我以為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中國有句老話,叫三歲看老。中國的古人,也一向高度強調立志的重要性。王陽明從小立志做聖賢,後來果然成為聖賢,則為此作出了最好的詮釋和證明。

立志為什麼重要?因為志向就是意志,就是方向。只有如此,人在有限的時間精力和複雜的現實之下,才可能意志堅定、少走彎路,而大大提高完成目標的可能性。

我以落第動心為恥。

——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



故事背景:

1496年,王陽明在會試中再度名落孫山。有人在發榜現場未見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陽明卻無動於衷。大家以為他是傷心過度,於是都來安慰他。

王陽明臉上略過一絲滄桑的笑,說:“你們都以落第為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為恥。”

人生中會遇到很多的艱難困苦,越是在這種時候越能體現人的心性修養。尋常人往往慌亂悲慼,唯有修養深厚者能做到泰然處之。文天祥說:時窮節乃現。

如何才能擁有這種自覺和修養呢?王陽明還有一句話,道出了所有: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艱難困苦,正是對心性的最好磨礪。

他一疑,事就成了。

——人沒有堅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




故事背景:

王陽明在平定寧王朱宸濠的叛亂中,曾用過一個偽造公文的計謀。

他偽造了答覆朱宸濠手下重臣李士實和劉養正投誠的書信,再偽造朱宸濠手下指揮官們的投降密狀。

然後讓人去和平時與朱宸濠結交的人相談,在會談結束後故意把這些公文遺落。自然,這些偽造的公文統統都到了朱宸濠手裡。

有地方官員對王陽明的這些計謀不以為然,問他“這有用嗎?”王陽明不答反問:“先不說是否有用,只說朱宸濠疑不疑。”有官員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會疑。”王陽明笑道:“他一疑,事就成了。”

這個故事,同時告訴了我們修養和做事的祕訣。

對於修養,為什麼“他一疑,事就成了”?因為這樣的人做不到一心不動,於是就有了被人迷惑和利用的可能。計謀、策略只能應對一事,修養則可以應對一生。前者總是悔之晚矣,後者往往有備無患。

對於做事,人往往要麼怯懦,要麼只有血氣之勇。王陽明則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要攻心為上,力求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有顆強大的內心,便能無往而不勝。



故事背景:

有弟子問王陽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陽明回答:哪裡有什麼技巧,只是努力做學問,養的此心不動;如果非要說有技巧,那此心不動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無幾,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王陽明舉例子說,當時和朱宸濠對戰時,我們處於劣勢,我向身邊的人發佈準備火攻的命令,那人無動於衷,我說了四次,他才從茫然中回過神來。這種人就是平時學問不到家,一臨事,就慌亂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飛來的,而是平時學問純篤的功勞。

為什麼“此心不動”是唯一的技巧呢?因為心不動才能冷靜,冷靜才能沉著,沉著才能在危機面前正常甚至超常發揮,所謂急中生智。如陽明先生所說,這不是天外飛來的。

事事講技巧,似乎看著聰明,其實都是投機者的小聰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會從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實實做功夫。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大巧若拙”。

如何做功夫呢?王陽明在這裡指出了另一條路——努力做學問。諸葛亮說“非學無以廣才”,對於才能和修養,讀書學習就算不是唯一的路,也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條路。

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麼!終日眼睜睜看甚麼!

——順應自己的本性,保持自己的良知。



故事背景:

王陽明在一座寺廟中看到一個枯坐的和尚,據說已不視不言靜坐三年。

王陽明笑了笑,就繞著和尚走了幾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

最後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準了和尚,冷不防地大喝一聲:“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麼!終日眼睜睜看甚麼!”

不知是王陽明的禪機觸動了和尚,還是王陽明的大嗓門驚動了和尚。總之,和尚驚慌地睜開眼,“啊呀”一聲。

王陽明盯緊他,問:“家裡還有何人?”和尚答:“還有老母。”王陽明再問:“想念她嗎?”和尚不語。一片寂靜,靜的能聽到和尚頭上的汗水流淌的聲音。最後,和尚打破了這一死寂,用一種愧疚的語氣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王陽明露出滿意的神色,向和尚輕輕地擺手說:“去吧,回家去照顧你的母親吧。”第二天,和尚離開寺廟,重回人間。

這個打坐的和尚明明不言不視已經三年,王陽明為什麼偏偏問他口巴巴說什麼、眼睜睜看什麼?

因為他看到了和尚表面不說、不看,心裡卻終日在說、在看。說和看的,正是絕思絕欲與人的天然良知之間的衝突。

王陽明其實就跟他說了一句話:順應自己的本性,順從自己的良知,才是人,才合道。絕不是要別處再求一個凌駕於人心萬物的道。那也不是道,是妄。

真心誠意想做王陽明心學的信徒,好好生活,好好做人,聽到自己內心善的聲音,聽從自己內心的良知召喚,也就夠了。

光不僅在燭上。

——真正的光明,只存在於心中。



故事背景:

一個叫徐樾的弟子,在岸邊如信徒朝聖一樣虔敬地希望和王陽明見面,王陽明答應了。

徐樾還處於王陽明心學的初級階段——靜坐。他確信在靜坐中理解了王陽明心學,得到了真諦。王陽明就讓他舉例子說明,徐樾就興奮地舉起例子來,他舉一個,王陽明否定一個。這樣舉了十幾個,已無例可舉,徐樾相當沮喪。

王陽明指點他道:你太執著於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陽明就指著船裡蠟燭的光說:“這是光。”在空中畫了個圈說:“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燭光照耀的湖面說:“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處:“這還是光。”

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興奮起來,說:“老師我懂了。”王陽明說:“不要執著,光不僅在燭上,記住這點。”徐樾拜謝而去。

蠟燭能發光,光卻不僅在蠟燭上,還可以在太陽上、月亮上、火把上。如果心中有光,那麼光便無處不在,因為你的心已經是太陽,正大光明,普照萬物。這就是王陽明要告訴我們的。

反過來我們也可以推導,如果一個人眼中看到的全是陰暗,那麼其實不是這個世界出了什麼問題,而是他的心裡沒有光明,是他的心態出了問題。看到這點,力求扭轉,那麼光明便已不遠。

你死都不怕,還在乎一條內褲麼?

——沒有一無是處的人,只有自暴自棄的心。



故事背景:

王陽明在廬陵擔任縣令時,抓到了一個罪惡滔天的大盜。這個大盜冥頑不靈,面對各種訊問強烈頑抗。

王陽明親自審問他,他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說:“要殺要剮隨便,就別廢話了!”王陽明於是說:“那好,今天就不審了。不過,天氣太熱,你還是把外衣脫了,我們隨便聊聊。”大盜說:“脫就脫!”

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天氣實在是熱,不如把內衣也脫了吧!”

大盜仍然是不以為然的樣子:“光著膀子也是經常的事,沒什麼大不了的。”又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內褲也脫了,一絲不掛豈不更自在?”大盜這回一點都不“豪爽”了,慌忙擺手說:“不方便,不方便!”

王陽明說:“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還在乎一條內褲嗎?看來你還是有廉恥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並非一無是處呀!”

總有人感嘆人心險惡,可王陽明告訴我們,哪怕是罪惡滔天的罪犯,心中也是有良知的。明白了這一點,就能明白他們最需要的不是懲罰,而是感化。這就是慈悲。

總有人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從而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王陽明則告訴我們,沒有任何一個人是一無是處的,每個人身上都有美好的東西、珍貴的品質。所以人要對自己有信心,堅信自己的價值。

喜歡蔑視、貶低和打壓別人的人,修養品行往往都是下乘,這種人的看法不值得放在心上。

反而是王陽明這種修養精深、境界高明的人,往往能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和長處。很多時候,並不是你錯了或者沒有用,你只是還沒等到有能力欣賞你的人。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我心由我不由天。只要此心不動,如何都是安然。



故事背景:

有一年春天,王陽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間遊玩。朋友指著岩石間一朵花對王陽明說:你經常說,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這朵花,在山間自開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嗎?難道你的心讓它開,它才開的;你的心讓它落,它才落的?

王陽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當然是自開自落的,可是能不能擾動我心,卻是由我來決定的。哪怕天崩地裂、洪水滔天、電閃雷鳴、暴雨大作,只要我心中安然,便永遠是在桃花源、豔陽天。

這就是佛所說的“萬法唯心造”。心靈的一切問題,追到根子上,其實都只是心自己的問題。世間種種無論怎樣險惡,只要我心不動,便奈何不得我分毫。

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這個世界不欠你的,是你自己虧欠了自己。



故事背景:

有一天,個性極強的王艮出遊歸來,王陽明問他:“都見到了什麼?”王艮以一副異常驚訝的聲調說:“我看到滿街都是聖人。”

王艮這句話別有深意,他來拜王陽明為師前就是狂傲不羈的人,拜師後也未改變“傲”的氣質。

王陽明多次說:“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王艮不相信。他始終認為聖人是遙不可及的,所以他說的“我看滿街都是聖人”,是在譏笑王陽明。

王陽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於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最有深意的就是王陽明的最後一句話——“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表明你心中有著無限的包容、友愛和善意;而這樣的人,誰不願親近?誰不會愛戴?自然“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而能做到如此,也確實已經是真正的聖人。

僅僅一句話,既說出了一個人應該具有的修養,也說出了教化世人的最好方式——以身作則,感化世人。所以別再懷疑和抱怨了,你只是修養不夠深,做得不夠好。不是這個世間虧欠你,是你自己虧欠了自己。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用盡一生,去做一個光明磊落的人。




故事背景:

1528年陰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陽明從一個美的出奇的夢中醒來,他問弟子:“到哪裡了?”弟子回答:“青龍鋪。”王陽明又問:“船好像停了?”弟子回答:“在章江河畔。”王陽明笑了一下:“到南康還有多遠?”弟子回答:還有一大段距離。王陽明又是一笑,恐怕來不及了。

他讓人幫他更換了衣冠,倚著一個侍從坐正了,就那樣坐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弟子周積叫進來。周積匆忙地跑了進來,王陽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睜開眼,看向周積說:“我走了。”

周積無聲的落淚,問:“老師有何遺言?”船裡靜的只有王陽明噝噝的呼吸聲。王陽明用他人生中最後的一點力氣向周積笑了一下,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坦蕩必光明,光明必坦蕩,所以說坦蕩蕩光明磊落。生當如此,死亦如此。陽明先生死時都已經做到了,而我們連生時都還做不到,這就是差距,也是方向。他的學問是心學,他幫我們指出的方向,則是光明磊落的心地。


王陽明如何

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

(三)

孔子為儒家思想創始人,被後世尊稱為萬世師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論語》為其思想之大成,歡迎關注,解讀經典!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中國傳統士人之三不朽者 —— 立德、立功、立言。據說,歷史上能做到這“三不朽”的只有兩個半人:一個是孔子,另一個是王陽明,


曾國藩只做到了半個“三不朽”。


做事曾國藩


曾國藩真的是笨,他自己說自己“餘性魯鈍”“秉質愚柔”,梁啟超則說他“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拙”,左宗棠也說他“才短”“欠才略”“才亦太缺”。

而他最大的聰明和一切的成就,正是來自於他的笨。曾國藩愛讀《老子》,他是得了老子“大巧若拙”之真諦的。若比作武功,曾國藩正對應“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境界。用曾國藩自己的話說,就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很多人把曾國藩的成功歸結為勤、慎、恆等方面,他自己也如此說。其實“拙”才是這一切的底子,這也其實是一個心理學問題。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曾國藩的真實照片

攝於同治十年(1871年)三月二十六日

選自《勤篤精進曾國藩》(有聲書)

守拙,才能勤


為什麼守拙才能勤?因為笨人知道自己在才智上不佔優勢,所以他若是想拉近自己跟別人的差距甚至超過別人,就只能在勤快上下功夫;因為拙,就能自覺地去勤。

正是因為勤,在修身上曾國藩才做得到每天做完早起、讀書等12條日課,而一點一點磨掉自己的習氣;在做事上曾國藩才做得到帶兵時那樣的“結硬寨,打呆仗”,天天挖壕溝防死敵人或者圍城困死敵人,而一點一點蹭到自己的目標。

這就是曾國藩成功的祕密,也是我們為什麼做不到的祕密——曾國藩的守拙而勤,實質並不是笨,而是放低姿態,採取老老實實的態度,打好自己的根基。如此才能保證穩當,不出紕漏、不走歧路。

穩,就是快。所以他才說:

平穩二字極可玩,蓋天下之事,惟平則穩。行險亦有得的,終是不穩,故君子居易。

而世人最易犯的毛病,是耍小聰明、愛玩機巧、好走捷徑;於是容易因為根基不穩、把控力弱,流於輕浮極端,跑偏走歪而誤了時光和自己,這就是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守拙如同走地上大路,就算需要翻山越嶺,貴在踏實可靠;機巧則如同走平衡木,遇到懸崖可能更快跨過,也可能萬劫不復。

曾國藩的守拙而勤誠然是因為笨,而他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便是他給予我們的最大啟示——世間最可怕的事情,是一個人聰明,還勤奮。

"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原創: 寧波陽明書院,來源: 陽明學府





王陽明

(一)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諡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瑞雲送子故事

(二)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軍事家、書法家。後世學者以王陽明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稱他為明代第一流人物。王陽明的一生充滿傳奇,他奇特的故事可以從他一出生說起。常人都是十月懷胎,而王陽明在他母親的肚子裡竟然待了十四個月,還不肯出世。 那一天,是大明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公元一四七二年十月三十一日。位於餘姚縣城龍泉山北麓的王家,這些天,全家上下都有些擔心。尤其是男主人王倫和他的妻子岑氏,眼看兒媳婦鄭氏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來,算算日子,懷孕已經十四個月了,卻沒有一點分娩的跡象。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那天晚上,夜已經很深了,岑氏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只見天上陽光明媚,彩雲繚繞,一片鼓樂聲中,一群神仙從天而降。其中有一位神仙懷抱一個嬰兒,腳踏祥雲,來到岑氏面前,把嬰兒輕輕送入她的懷中。岑氏感到十分驚奇,突然從夢中驚醒,只聽見隔壁兒媳婦房中傳來嬰兒的啼哭聲。家人來報,鄭氏產下一個男孩。這個男孩就是王陽明。 王倫喜不自禁,連聲說:“好,好!既然是天上的神仙駕雲送來的,就叫王雲吧。”從此,王陽明有了第一個名字:王雲。岑氏這個神奇的夢也在街坊鄉里流傳開來,人們都覺得十分新奇,便把王陽明誕生的小樓叫做“瑞雲樓”。

2006年,瑞雲樓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下面這十句,尤其精彩,堪稱說盡了心學的高明境界。


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立什麼樣的志,成什麼樣的人。




故事背景:

1483年,王陽明在北京的私塾讀書。有一天,他一本正經地問老師:“何謂第一等事?”這相當於是在問,人生的終極價值是什麼?

他的老師吃了一驚,因為從來沒有學生問過他這樣的問題。但他還是很快作出了堅定的回答:“當然是讀書做大官啊!”

王陽明嚴肅地看著老師說:“我認為不是這樣。”頓了頓,一臉鄭重地繼續說道:“我以為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中國有句老話,叫三歲看老。中國的古人,也一向高度強調立志的重要性。王陽明從小立志做聖賢,後來果然成為聖賢,則為此作出了最好的詮釋和證明。

立志為什麼重要?因為志向就是意志,就是方向。只有如此,人在有限的時間精力和複雜的現實之下,才可能意志堅定、少走彎路,而大大提高完成目標的可能性。

我以落第動心為恥。

——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



故事背景:

1496年,王陽明在會試中再度名落孫山。有人在發榜現場未見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陽明卻無動於衷。大家以為他是傷心過度,於是都來安慰他。

王陽明臉上略過一絲滄桑的笑,說:“你們都以落第為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為恥。”

人生中會遇到很多的艱難困苦,越是在這種時候越能體現人的心性修養。尋常人往往慌亂悲慼,唯有修養深厚者能做到泰然處之。文天祥說:時窮節乃現。

如何才能擁有這種自覺和修養呢?王陽明還有一句話,道出了所有: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艱難困苦,正是對心性的最好磨礪。

他一疑,事就成了。

——人沒有堅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




故事背景:

王陽明在平定寧王朱宸濠的叛亂中,曾用過一個偽造公文的計謀。

他偽造了答覆朱宸濠手下重臣李士實和劉養正投誠的書信,再偽造朱宸濠手下指揮官們的投降密狀。

然後讓人去和平時與朱宸濠結交的人相談,在會談結束後故意把這些公文遺落。自然,這些偽造的公文統統都到了朱宸濠手裡。

有地方官員對王陽明的這些計謀不以為然,問他“這有用嗎?”王陽明不答反問:“先不說是否有用,只說朱宸濠疑不疑。”有官員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會疑。”王陽明笑道:“他一疑,事就成了。”

這個故事,同時告訴了我們修養和做事的祕訣。

對於修養,為什麼“他一疑,事就成了”?因為這樣的人做不到一心不動,於是就有了被人迷惑和利用的可能。計謀、策略只能應對一事,修養則可以應對一生。前者總是悔之晚矣,後者往往有備無患。

對於做事,人往往要麼怯懦,要麼只有血氣之勇。王陽明則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要攻心為上,力求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有顆強大的內心,便能無往而不勝。



故事背景:

有弟子問王陽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陽明回答:哪裡有什麼技巧,只是努力做學問,養的此心不動;如果非要說有技巧,那此心不動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無幾,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王陽明舉例子說,當時和朱宸濠對戰時,我們處於劣勢,我向身邊的人發佈準備火攻的命令,那人無動於衷,我說了四次,他才從茫然中回過神來。這種人就是平時學問不到家,一臨事,就慌亂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飛來的,而是平時學問純篤的功勞。

為什麼“此心不動”是唯一的技巧呢?因為心不動才能冷靜,冷靜才能沉著,沉著才能在危機面前正常甚至超常發揮,所謂急中生智。如陽明先生所說,這不是天外飛來的。

事事講技巧,似乎看著聰明,其實都是投機者的小聰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會從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實實做功夫。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大巧若拙”。

如何做功夫呢?王陽明在這裡指出了另一條路——努力做學問。諸葛亮說“非學無以廣才”,對於才能和修養,讀書學習就算不是唯一的路,也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條路。

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麼!終日眼睜睜看甚麼!

——順應自己的本性,保持自己的良知。



故事背景:

王陽明在一座寺廟中看到一個枯坐的和尚,據說已不視不言靜坐三年。

王陽明笑了笑,就繞著和尚走了幾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

最後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準了和尚,冷不防地大喝一聲:“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麼!終日眼睜睜看甚麼!”

不知是王陽明的禪機觸動了和尚,還是王陽明的大嗓門驚動了和尚。總之,和尚驚慌地睜開眼,“啊呀”一聲。

王陽明盯緊他,問:“家裡還有何人?”和尚答:“還有老母。”王陽明再問:“想念她嗎?”和尚不語。一片寂靜,靜的能聽到和尚頭上的汗水流淌的聲音。最後,和尚打破了這一死寂,用一種愧疚的語氣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王陽明露出滿意的神色,向和尚輕輕地擺手說:“去吧,回家去照顧你的母親吧。”第二天,和尚離開寺廟,重回人間。

這個打坐的和尚明明不言不視已經三年,王陽明為什麼偏偏問他口巴巴說什麼、眼睜睜看什麼?

因為他看到了和尚表面不說、不看,心裡卻終日在說、在看。說和看的,正是絕思絕欲與人的天然良知之間的衝突。

王陽明其實就跟他說了一句話:順應自己的本性,順從自己的良知,才是人,才合道。絕不是要別處再求一個凌駕於人心萬物的道。那也不是道,是妄。

真心誠意想做王陽明心學的信徒,好好生活,好好做人,聽到自己內心善的聲音,聽從自己內心的良知召喚,也就夠了。

光不僅在燭上。

——真正的光明,只存在於心中。



故事背景:

一個叫徐樾的弟子,在岸邊如信徒朝聖一樣虔敬地希望和王陽明見面,王陽明答應了。

徐樾還處於王陽明心學的初級階段——靜坐。他確信在靜坐中理解了王陽明心學,得到了真諦。王陽明就讓他舉例子說明,徐樾就興奮地舉起例子來,他舉一個,王陽明否定一個。這樣舉了十幾個,已無例可舉,徐樾相當沮喪。

王陽明指點他道:你太執著於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陽明就指著船裡蠟燭的光說:“這是光。”在空中畫了個圈說:“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燭光照耀的湖面說:“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處:“這還是光。”

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興奮起來,說:“老師我懂了。”王陽明說:“不要執著,光不僅在燭上,記住這點。”徐樾拜謝而去。

蠟燭能發光,光卻不僅在蠟燭上,還可以在太陽上、月亮上、火把上。如果心中有光,那麼光便無處不在,因為你的心已經是太陽,正大光明,普照萬物。這就是王陽明要告訴我們的。

反過來我們也可以推導,如果一個人眼中看到的全是陰暗,那麼其實不是這個世界出了什麼問題,而是他的心裡沒有光明,是他的心態出了問題。看到這點,力求扭轉,那麼光明便已不遠。

你死都不怕,還在乎一條內褲麼?

——沒有一無是處的人,只有自暴自棄的心。



故事背景:

王陽明在廬陵擔任縣令時,抓到了一個罪惡滔天的大盜。這個大盜冥頑不靈,面對各種訊問強烈頑抗。

王陽明親自審問他,他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說:“要殺要剮隨便,就別廢話了!”王陽明於是說:“那好,今天就不審了。不過,天氣太熱,你還是把外衣脫了,我們隨便聊聊。”大盜說:“脫就脫!”

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天氣實在是熱,不如把內衣也脫了吧!”

大盜仍然是不以為然的樣子:“光著膀子也是經常的事,沒什麼大不了的。”又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內褲也脫了,一絲不掛豈不更自在?”大盜這回一點都不“豪爽”了,慌忙擺手說:“不方便,不方便!”

王陽明說:“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還在乎一條內褲嗎?看來你還是有廉恥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並非一無是處呀!”

總有人感嘆人心險惡,可王陽明告訴我們,哪怕是罪惡滔天的罪犯,心中也是有良知的。明白了這一點,就能明白他們最需要的不是懲罰,而是感化。這就是慈悲。

總有人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從而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王陽明則告訴我們,沒有任何一個人是一無是處的,每個人身上都有美好的東西、珍貴的品質。所以人要對自己有信心,堅信自己的價值。

喜歡蔑視、貶低和打壓別人的人,修養品行往往都是下乘,這種人的看法不值得放在心上。

反而是王陽明這種修養精深、境界高明的人,往往能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和長處。很多時候,並不是你錯了或者沒有用,你只是還沒等到有能力欣賞你的人。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我心由我不由天。只要此心不動,如何都是安然。



故事背景:

有一年春天,王陽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間遊玩。朋友指著岩石間一朵花對王陽明說:你經常說,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這朵花,在山間自開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嗎?難道你的心讓它開,它才開的;你的心讓它落,它才落的?

王陽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當然是自開自落的,可是能不能擾動我心,卻是由我來決定的。哪怕天崩地裂、洪水滔天、電閃雷鳴、暴雨大作,只要我心中安然,便永遠是在桃花源、豔陽天。

這就是佛所說的“萬法唯心造”。心靈的一切問題,追到根子上,其實都只是心自己的問題。世間種種無論怎樣險惡,只要我心不動,便奈何不得我分毫。

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這個世界不欠你的,是你自己虧欠了自己。



故事背景:

有一天,個性極強的王艮出遊歸來,王陽明問他:“都見到了什麼?”王艮以一副異常驚訝的聲調說:“我看到滿街都是聖人。”

王艮這句話別有深意,他來拜王陽明為師前就是狂傲不羈的人,拜師後也未改變“傲”的氣質。

王陽明多次說:“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王艮不相信。他始終認為聖人是遙不可及的,所以他說的“我看滿街都是聖人”,是在譏笑王陽明。

王陽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於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最有深意的就是王陽明的最後一句話——“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表明你心中有著無限的包容、友愛和善意;而這樣的人,誰不願親近?誰不會愛戴?自然“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而能做到如此,也確實已經是真正的聖人。

僅僅一句話,既說出了一個人應該具有的修養,也說出了教化世人的最好方式——以身作則,感化世人。所以別再懷疑和抱怨了,你只是修養不夠深,做得不夠好。不是這個世間虧欠你,是你自己虧欠了自己。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用盡一生,去做一個光明磊落的人。




故事背景:

1528年陰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陽明從一個美的出奇的夢中醒來,他問弟子:“到哪裡了?”弟子回答:“青龍鋪。”王陽明又問:“船好像停了?”弟子回答:“在章江河畔。”王陽明笑了一下:“到南康還有多遠?”弟子回答:還有一大段距離。王陽明又是一笑,恐怕來不及了。

他讓人幫他更換了衣冠,倚著一個侍從坐正了,就那樣坐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弟子周積叫進來。周積匆忙地跑了進來,王陽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睜開眼,看向周積說:“我走了。”

周積無聲的落淚,問:“老師有何遺言?”船裡靜的只有王陽明噝噝的呼吸聲。王陽明用他人生中最後的一點力氣向周積笑了一下,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坦蕩必光明,光明必坦蕩,所以說坦蕩蕩光明磊落。生當如此,死亦如此。陽明先生死時都已經做到了,而我們連生時都還做不到,這就是差距,也是方向。他的學問是心學,他幫我們指出的方向,則是光明磊落的心地。


王陽明如何

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

(三)

孔子為儒家思想創始人,被後世尊稱為萬世師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論語》為其思想之大成,歡迎關注,解讀經典!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中國傳統士人之三不朽者 —— 立德、立功、立言。據說,歷史上能做到這“三不朽”的只有兩個半人:一個是孔子,另一個是王陽明,


曾國藩只做到了半個“三不朽”。


做事曾國藩


曾國藩真的是笨,他自己說自己“餘性魯鈍”“秉質愚柔”,梁啟超則說他“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拙”,左宗棠也說他“才短”“欠才略”“才亦太缺”。

而他最大的聰明和一切的成就,正是來自於他的笨。曾國藩愛讀《老子》,他是得了老子“大巧若拙”之真諦的。若比作武功,曾國藩正對應“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境界。用曾國藩自己的話說,就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很多人把曾國藩的成功歸結為勤、慎、恆等方面,他自己也如此說。其實“拙”才是這一切的底子,這也其實是一個心理學問題。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曾國藩的真實照片

攝於同治十年(1871年)三月二十六日

選自《勤篤精進曾國藩》(有聲書)

守拙,才能勤


為什麼守拙才能勤?因為笨人知道自己在才智上不佔優勢,所以他若是想拉近自己跟別人的差距甚至超過別人,就只能在勤快上下功夫;因為拙,就能自覺地去勤。

正是因為勤,在修身上曾國藩才做得到每天做完早起、讀書等12條日課,而一點一點磨掉自己的習氣;在做事上曾國藩才做得到帶兵時那樣的“結硬寨,打呆仗”,天天挖壕溝防死敵人或者圍城困死敵人,而一點一點蹭到自己的目標。

這就是曾國藩成功的祕密,也是我們為什麼做不到的祕密——曾國藩的守拙而勤,實質並不是笨,而是放低姿態,採取老老實實的態度,打好自己的根基。如此才能保證穩當,不出紕漏、不走歧路。

穩,就是快。所以他才說:

平穩二字極可玩,蓋天下之事,惟平則穩。行險亦有得的,終是不穩,故君子居易。

而世人最易犯的毛病,是耍小聰明、愛玩機巧、好走捷徑;於是容易因為根基不穩、把控力弱,流於輕浮極端,跑偏走歪而誤了時光和自己,這就是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守拙如同走地上大路,就算需要翻山越嶺,貴在踏實可靠;機巧則如同走平衡木,遇到懸崖可能更快跨過,也可能萬劫不復。

曾國藩的守拙而勤誠然是因為笨,而他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便是他給予我們的最大啟示——世間最可怕的事情,是一個人聰明,還勤奮。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曾國藩 書“讀書力耕”七言聯紙本行書

選自《勤篤精進曾國藩》(有聲書)

守拙,才能慎


曾國藩曾作過一副對聯:

戰戰兢兢,即生時不忘地獄

坦坦蕩蕩,雖逆境亦暢天懷


前半句,可謂說盡了他的謹慎。他能夠在晚清官場惡劣的環境下平步青雲並全身而退,與他的謹慎有著極大關係。這謹慎,則還是源於他的守拙。

為什麼守拙才能慎?因為他知道自己笨,所以才尤其害怕出漏子、捅婁子,而小心加小心。人最容易在自己擅長和有把握的事情上栽跟頭,所以才會有那句俗話——小心駛得萬年船。

曾國藩的做法,也尤其值得我們在處世和做事上借鑑:

敬以持躬,恕以待人。敬則小心翼翼,事無鉅細皆不敢忽;恕則凡事留餘地以處人,功不獨居,過不推諉。常常記此二字,則長履大任,福祚無量矣。

古來才人,有成有不成,所爭每在“疏密”二字。……古之成大事者,規模遠大與綜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曾國藩的巨大成功,不就是那長履大任、福祚無量的最好證明嗎?但凡照著這個路子走,盡力去做到,人這輩子就算是有譜了。而世人尤其是那些聰明人,卻往往是胸有傲人之志、手無縛雞之力,好高騖遠、眼高手低,驕傲輕浮、疏忽怠慢。曾國藩十分重視人在小事和細節上的態度,因為這背後反映的,是人的心性。

智者千慮,何況不免必有一失。曾國藩守拙而慎,真正要告訴我們的,根本的不是笨還是聰明、謹慎還是疏忽,而是對自己心性與心志的要求,這是修養、處世和立業的根基所在。只有守拙而慎,才是立於不敗之地的最堅實依靠。

"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原創: 寧波陽明書院,來源: 陽明學府





王陽明

(一)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諡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瑞雲送子故事

(二)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軍事家、書法家。後世學者以王陽明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稱他為明代第一流人物。王陽明的一生充滿傳奇,他奇特的故事可以從他一出生說起。常人都是十月懷胎,而王陽明在他母親的肚子裡竟然待了十四個月,還不肯出世。 那一天,是大明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公元一四七二年十月三十一日。位於餘姚縣城龍泉山北麓的王家,這些天,全家上下都有些擔心。尤其是男主人王倫和他的妻子岑氏,眼看兒媳婦鄭氏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來,算算日子,懷孕已經十四個月了,卻沒有一點分娩的跡象。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那天晚上,夜已經很深了,岑氏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只見天上陽光明媚,彩雲繚繞,一片鼓樂聲中,一群神仙從天而降。其中有一位神仙懷抱一個嬰兒,腳踏祥雲,來到岑氏面前,把嬰兒輕輕送入她的懷中。岑氏感到十分驚奇,突然從夢中驚醒,只聽見隔壁兒媳婦房中傳來嬰兒的啼哭聲。家人來報,鄭氏產下一個男孩。這個男孩就是王陽明。 王倫喜不自禁,連聲說:“好,好!既然是天上的神仙駕雲送來的,就叫王雲吧。”從此,王陽明有了第一個名字:王雲。岑氏這個神奇的夢也在街坊鄉里流傳開來,人們都覺得十分新奇,便把王陽明誕生的小樓叫做“瑞雲樓”。

2006年,瑞雲樓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下面這十句,尤其精彩,堪稱說盡了心學的高明境界。


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立什麼樣的志,成什麼樣的人。




故事背景:

1483年,王陽明在北京的私塾讀書。有一天,他一本正經地問老師:“何謂第一等事?”這相當於是在問,人生的終極價值是什麼?

他的老師吃了一驚,因為從來沒有學生問過他這樣的問題。但他還是很快作出了堅定的回答:“當然是讀書做大官啊!”

王陽明嚴肅地看著老師說:“我認為不是這樣。”頓了頓,一臉鄭重地繼續說道:“我以為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中國有句老話,叫三歲看老。中國的古人,也一向高度強調立志的重要性。王陽明從小立志做聖賢,後來果然成為聖賢,則為此作出了最好的詮釋和證明。

立志為什麼重要?因為志向就是意志,就是方向。只有如此,人在有限的時間精力和複雜的現實之下,才可能意志堅定、少走彎路,而大大提高完成目標的可能性。

我以落第動心為恥。

——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



故事背景:

1496年,王陽明在會試中再度名落孫山。有人在發榜現場未見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陽明卻無動於衷。大家以為他是傷心過度,於是都來安慰他。

王陽明臉上略過一絲滄桑的笑,說:“你們都以落第為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為恥。”

人生中會遇到很多的艱難困苦,越是在這種時候越能體現人的心性修養。尋常人往往慌亂悲慼,唯有修養深厚者能做到泰然處之。文天祥說:時窮節乃現。

如何才能擁有這種自覺和修養呢?王陽明還有一句話,道出了所有: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艱難困苦,正是對心性的最好磨礪。

他一疑,事就成了。

——人沒有堅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




故事背景:

王陽明在平定寧王朱宸濠的叛亂中,曾用過一個偽造公文的計謀。

他偽造了答覆朱宸濠手下重臣李士實和劉養正投誠的書信,再偽造朱宸濠手下指揮官們的投降密狀。

然後讓人去和平時與朱宸濠結交的人相談,在會談結束後故意把這些公文遺落。自然,這些偽造的公文統統都到了朱宸濠手裡。

有地方官員對王陽明的這些計謀不以為然,問他“這有用嗎?”王陽明不答反問:“先不說是否有用,只說朱宸濠疑不疑。”有官員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會疑。”王陽明笑道:“他一疑,事就成了。”

這個故事,同時告訴了我們修養和做事的祕訣。

對於修養,為什麼“他一疑,事就成了”?因為這樣的人做不到一心不動,於是就有了被人迷惑和利用的可能。計謀、策略只能應對一事,修養則可以應對一生。前者總是悔之晚矣,後者往往有備無患。

對於做事,人往往要麼怯懦,要麼只有血氣之勇。王陽明則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要攻心為上,力求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有顆強大的內心,便能無往而不勝。



故事背景:

有弟子問王陽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陽明回答:哪裡有什麼技巧,只是努力做學問,養的此心不動;如果非要說有技巧,那此心不動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無幾,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王陽明舉例子說,當時和朱宸濠對戰時,我們處於劣勢,我向身邊的人發佈準備火攻的命令,那人無動於衷,我說了四次,他才從茫然中回過神來。這種人就是平時學問不到家,一臨事,就慌亂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飛來的,而是平時學問純篤的功勞。

為什麼“此心不動”是唯一的技巧呢?因為心不動才能冷靜,冷靜才能沉著,沉著才能在危機面前正常甚至超常發揮,所謂急中生智。如陽明先生所說,這不是天外飛來的。

事事講技巧,似乎看著聰明,其實都是投機者的小聰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會從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實實做功夫。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大巧若拙”。

如何做功夫呢?王陽明在這裡指出了另一條路——努力做學問。諸葛亮說“非學無以廣才”,對於才能和修養,讀書學習就算不是唯一的路,也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條路。

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麼!終日眼睜睜看甚麼!

——順應自己的本性,保持自己的良知。



故事背景:

王陽明在一座寺廟中看到一個枯坐的和尚,據說已不視不言靜坐三年。

王陽明笑了笑,就繞著和尚走了幾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

最後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準了和尚,冷不防地大喝一聲:“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麼!終日眼睜睜看甚麼!”

不知是王陽明的禪機觸動了和尚,還是王陽明的大嗓門驚動了和尚。總之,和尚驚慌地睜開眼,“啊呀”一聲。

王陽明盯緊他,問:“家裡還有何人?”和尚答:“還有老母。”王陽明再問:“想念她嗎?”和尚不語。一片寂靜,靜的能聽到和尚頭上的汗水流淌的聲音。最後,和尚打破了這一死寂,用一種愧疚的語氣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王陽明露出滿意的神色,向和尚輕輕地擺手說:“去吧,回家去照顧你的母親吧。”第二天,和尚離開寺廟,重回人間。

這個打坐的和尚明明不言不視已經三年,王陽明為什麼偏偏問他口巴巴說什麼、眼睜睜看什麼?

因為他看到了和尚表面不說、不看,心裡卻終日在說、在看。說和看的,正是絕思絕欲與人的天然良知之間的衝突。

王陽明其實就跟他說了一句話:順應自己的本性,順從自己的良知,才是人,才合道。絕不是要別處再求一個凌駕於人心萬物的道。那也不是道,是妄。

真心誠意想做王陽明心學的信徒,好好生活,好好做人,聽到自己內心善的聲音,聽從自己內心的良知召喚,也就夠了。

光不僅在燭上。

——真正的光明,只存在於心中。



故事背景:

一個叫徐樾的弟子,在岸邊如信徒朝聖一樣虔敬地希望和王陽明見面,王陽明答應了。

徐樾還處於王陽明心學的初級階段——靜坐。他確信在靜坐中理解了王陽明心學,得到了真諦。王陽明就讓他舉例子說明,徐樾就興奮地舉起例子來,他舉一個,王陽明否定一個。這樣舉了十幾個,已無例可舉,徐樾相當沮喪。

王陽明指點他道:你太執著於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陽明就指著船裡蠟燭的光說:“這是光。”在空中畫了個圈說:“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燭光照耀的湖面說:“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處:“這還是光。”

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興奮起來,說:“老師我懂了。”王陽明說:“不要執著,光不僅在燭上,記住這點。”徐樾拜謝而去。

蠟燭能發光,光卻不僅在蠟燭上,還可以在太陽上、月亮上、火把上。如果心中有光,那麼光便無處不在,因為你的心已經是太陽,正大光明,普照萬物。這就是王陽明要告訴我們的。

反過來我們也可以推導,如果一個人眼中看到的全是陰暗,那麼其實不是這個世界出了什麼問題,而是他的心裡沒有光明,是他的心態出了問題。看到這點,力求扭轉,那麼光明便已不遠。

你死都不怕,還在乎一條內褲麼?

——沒有一無是處的人,只有自暴自棄的心。



故事背景:

王陽明在廬陵擔任縣令時,抓到了一個罪惡滔天的大盜。這個大盜冥頑不靈,面對各種訊問強烈頑抗。

王陽明親自審問他,他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說:“要殺要剮隨便,就別廢話了!”王陽明於是說:“那好,今天就不審了。不過,天氣太熱,你還是把外衣脫了,我們隨便聊聊。”大盜說:“脫就脫!”

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天氣實在是熱,不如把內衣也脫了吧!”

大盜仍然是不以為然的樣子:“光著膀子也是經常的事,沒什麼大不了的。”又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內褲也脫了,一絲不掛豈不更自在?”大盜這回一點都不“豪爽”了,慌忙擺手說:“不方便,不方便!”

王陽明說:“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還在乎一條內褲嗎?看來你還是有廉恥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並非一無是處呀!”

總有人感嘆人心險惡,可王陽明告訴我們,哪怕是罪惡滔天的罪犯,心中也是有良知的。明白了這一點,就能明白他們最需要的不是懲罰,而是感化。這就是慈悲。

總有人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從而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王陽明則告訴我們,沒有任何一個人是一無是處的,每個人身上都有美好的東西、珍貴的品質。所以人要對自己有信心,堅信自己的價值。

喜歡蔑視、貶低和打壓別人的人,修養品行往往都是下乘,這種人的看法不值得放在心上。

反而是王陽明這種修養精深、境界高明的人,往往能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和長處。很多時候,並不是你錯了或者沒有用,你只是還沒等到有能力欣賞你的人。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我心由我不由天。只要此心不動,如何都是安然。



故事背景:

有一年春天,王陽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間遊玩。朋友指著岩石間一朵花對王陽明說:你經常說,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這朵花,在山間自開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嗎?難道你的心讓它開,它才開的;你的心讓它落,它才落的?

王陽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當然是自開自落的,可是能不能擾動我心,卻是由我來決定的。哪怕天崩地裂、洪水滔天、電閃雷鳴、暴雨大作,只要我心中安然,便永遠是在桃花源、豔陽天。

這就是佛所說的“萬法唯心造”。心靈的一切問題,追到根子上,其實都只是心自己的問題。世間種種無論怎樣險惡,只要我心不動,便奈何不得我分毫。

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這個世界不欠你的,是你自己虧欠了自己。



故事背景:

有一天,個性極強的王艮出遊歸來,王陽明問他:“都見到了什麼?”王艮以一副異常驚訝的聲調說:“我看到滿街都是聖人。”

王艮這句話別有深意,他來拜王陽明為師前就是狂傲不羈的人,拜師後也未改變“傲”的氣質。

王陽明多次說:“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王艮不相信。他始終認為聖人是遙不可及的,所以他說的“我看滿街都是聖人”,是在譏笑王陽明。

王陽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於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最有深意的就是王陽明的最後一句話——“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表明你心中有著無限的包容、友愛和善意;而這樣的人,誰不願親近?誰不會愛戴?自然“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而能做到如此,也確實已經是真正的聖人。

僅僅一句話,既說出了一個人應該具有的修養,也說出了教化世人的最好方式——以身作則,感化世人。所以別再懷疑和抱怨了,你只是修養不夠深,做得不夠好。不是這個世間虧欠你,是你自己虧欠了自己。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用盡一生,去做一個光明磊落的人。




故事背景:

1528年陰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陽明從一個美的出奇的夢中醒來,他問弟子:“到哪裡了?”弟子回答:“青龍鋪。”王陽明又問:“船好像停了?”弟子回答:“在章江河畔。”王陽明笑了一下:“到南康還有多遠?”弟子回答:還有一大段距離。王陽明又是一笑,恐怕來不及了。

他讓人幫他更換了衣冠,倚著一個侍從坐正了,就那樣坐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弟子周積叫進來。周積匆忙地跑了進來,王陽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睜開眼,看向周積說:“我走了。”

周積無聲的落淚,問:“老師有何遺言?”船裡靜的只有王陽明噝噝的呼吸聲。王陽明用他人生中最後的一點力氣向周積笑了一下,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坦蕩必光明,光明必坦蕩,所以說坦蕩蕩光明磊落。生當如此,死亦如此。陽明先生死時都已經做到了,而我們連生時都還做不到,這就是差距,也是方向。他的學問是心學,他幫我們指出的方向,則是光明磊落的心地。


王陽明如何

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

(三)

孔子為儒家思想創始人,被後世尊稱為萬世師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論語》為其思想之大成,歡迎關注,解讀經典!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中國傳統士人之三不朽者 —— 立德、立功、立言。據說,歷史上能做到這“三不朽”的只有兩個半人:一個是孔子,另一個是王陽明,


曾國藩只做到了半個“三不朽”。


做事曾國藩


曾國藩真的是笨,他自己說自己“餘性魯鈍”“秉質愚柔”,梁啟超則說他“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拙”,左宗棠也說他“才短”“欠才略”“才亦太缺”。

而他最大的聰明和一切的成就,正是來自於他的笨。曾國藩愛讀《老子》,他是得了老子“大巧若拙”之真諦的。若比作武功,曾國藩正對應“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境界。用曾國藩自己的話說,就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很多人把曾國藩的成功歸結為勤、慎、恆等方面,他自己也如此說。其實“拙”才是這一切的底子,這也其實是一個心理學問題。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曾國藩的真實照片

攝於同治十年(1871年)三月二十六日

選自《勤篤精進曾國藩》(有聲書)

守拙,才能勤


為什麼守拙才能勤?因為笨人知道自己在才智上不佔優勢,所以他若是想拉近自己跟別人的差距甚至超過別人,就只能在勤快上下功夫;因為拙,就能自覺地去勤。

正是因為勤,在修身上曾國藩才做得到每天做完早起、讀書等12條日課,而一點一點磨掉自己的習氣;在做事上曾國藩才做得到帶兵時那樣的“結硬寨,打呆仗”,天天挖壕溝防死敵人或者圍城困死敵人,而一點一點蹭到自己的目標。

這就是曾國藩成功的祕密,也是我們為什麼做不到的祕密——曾國藩的守拙而勤,實質並不是笨,而是放低姿態,採取老老實實的態度,打好自己的根基。如此才能保證穩當,不出紕漏、不走歧路。

穩,就是快。所以他才說:

平穩二字極可玩,蓋天下之事,惟平則穩。行險亦有得的,終是不穩,故君子居易。

而世人最易犯的毛病,是耍小聰明、愛玩機巧、好走捷徑;於是容易因為根基不穩、把控力弱,流於輕浮極端,跑偏走歪而誤了時光和自己,這就是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守拙如同走地上大路,就算需要翻山越嶺,貴在踏實可靠;機巧則如同走平衡木,遇到懸崖可能更快跨過,也可能萬劫不復。

曾國藩的守拙而勤誠然是因為笨,而他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便是他給予我們的最大啟示——世間最可怕的事情,是一個人聰明,還勤奮。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曾國藩 書“讀書力耕”七言聯紙本行書

選自《勤篤精進曾國藩》(有聲書)

守拙,才能慎


曾國藩曾作過一副對聯:

戰戰兢兢,即生時不忘地獄

坦坦蕩蕩,雖逆境亦暢天懷


前半句,可謂說盡了他的謹慎。他能夠在晚清官場惡劣的環境下平步青雲並全身而退,與他的謹慎有著極大關係。這謹慎,則還是源於他的守拙。

為什麼守拙才能慎?因為他知道自己笨,所以才尤其害怕出漏子、捅婁子,而小心加小心。人最容易在自己擅長和有把握的事情上栽跟頭,所以才會有那句俗話——小心駛得萬年船。

曾國藩的做法,也尤其值得我們在處世和做事上借鑑:

敬以持躬,恕以待人。敬則小心翼翼,事無鉅細皆不敢忽;恕則凡事留餘地以處人,功不獨居,過不推諉。常常記此二字,則長履大任,福祚無量矣。

古來才人,有成有不成,所爭每在“疏密”二字。……古之成大事者,規模遠大與綜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曾國藩的巨大成功,不就是那長履大任、福祚無量的最好證明嗎?但凡照著這個路子走,盡力去做到,人這輩子就算是有譜了。而世人尤其是那些聰明人,卻往往是胸有傲人之志、手無縛雞之力,好高騖遠、眼高手低,驕傲輕浮、疏忽怠慢。曾國藩十分重視人在小事和細節上的態度,因為這背後反映的,是人的心性。

智者千慮,何況不免必有一失。曾國藩守拙而慎,真正要告訴我們的,根本的不是笨還是聰明、謹慎還是疏忽,而是對自己心性與心志的要求,這是修養、處世和立業的根基所在。只有守拙而慎,才是立於不敗之地的最堅實依靠。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原創: 寧波陽明書院,來源: 陽明學府





王陽明

(一)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諡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瑞雲送子故事

(二)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軍事家、書法家。後世學者以王陽明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稱他為明代第一流人物。王陽明的一生充滿傳奇,他奇特的故事可以從他一出生說起。常人都是十月懷胎,而王陽明在他母親的肚子裡竟然待了十四個月,還不肯出世。 那一天,是大明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公元一四七二年十月三十一日。位於餘姚縣城龍泉山北麓的王家,這些天,全家上下都有些擔心。尤其是男主人王倫和他的妻子岑氏,眼看兒媳婦鄭氏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來,算算日子,懷孕已經十四個月了,卻沒有一點分娩的跡象。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那天晚上,夜已經很深了,岑氏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只見天上陽光明媚,彩雲繚繞,一片鼓樂聲中,一群神仙從天而降。其中有一位神仙懷抱一個嬰兒,腳踏祥雲,來到岑氏面前,把嬰兒輕輕送入她的懷中。岑氏感到十分驚奇,突然從夢中驚醒,只聽見隔壁兒媳婦房中傳來嬰兒的啼哭聲。家人來報,鄭氏產下一個男孩。這個男孩就是王陽明。 王倫喜不自禁,連聲說:“好,好!既然是天上的神仙駕雲送來的,就叫王雲吧。”從此,王陽明有了第一個名字:王雲。岑氏這個神奇的夢也在街坊鄉里流傳開來,人們都覺得十分新奇,便把王陽明誕生的小樓叫做“瑞雲樓”。

2006年,瑞雲樓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下面這十句,尤其精彩,堪稱說盡了心學的高明境界。


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立什麼樣的志,成什麼樣的人。




故事背景:

1483年,王陽明在北京的私塾讀書。有一天,他一本正經地問老師:“何謂第一等事?”這相當於是在問,人生的終極價值是什麼?

他的老師吃了一驚,因為從來沒有學生問過他這樣的問題。但他還是很快作出了堅定的回答:“當然是讀書做大官啊!”

王陽明嚴肅地看著老師說:“我認為不是這樣。”頓了頓,一臉鄭重地繼續說道:“我以為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中國有句老話,叫三歲看老。中國的古人,也一向高度強調立志的重要性。王陽明從小立志做聖賢,後來果然成為聖賢,則為此作出了最好的詮釋和證明。

立志為什麼重要?因為志向就是意志,就是方向。只有如此,人在有限的時間精力和複雜的現實之下,才可能意志堅定、少走彎路,而大大提高完成目標的可能性。

我以落第動心為恥。

——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



故事背景:

1496年,王陽明在會試中再度名落孫山。有人在發榜現場未見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陽明卻無動於衷。大家以為他是傷心過度,於是都來安慰他。

王陽明臉上略過一絲滄桑的笑,說:“你們都以落第為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為恥。”

人生中會遇到很多的艱難困苦,越是在這種時候越能體現人的心性修養。尋常人往往慌亂悲慼,唯有修養深厚者能做到泰然處之。文天祥說:時窮節乃現。

如何才能擁有這種自覺和修養呢?王陽明還有一句話,道出了所有: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艱難困苦,正是對心性的最好磨礪。

他一疑,事就成了。

——人沒有堅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




故事背景:

王陽明在平定寧王朱宸濠的叛亂中,曾用過一個偽造公文的計謀。

他偽造了答覆朱宸濠手下重臣李士實和劉養正投誠的書信,再偽造朱宸濠手下指揮官們的投降密狀。

然後讓人去和平時與朱宸濠結交的人相談,在會談結束後故意把這些公文遺落。自然,這些偽造的公文統統都到了朱宸濠手裡。

有地方官員對王陽明的這些計謀不以為然,問他“這有用嗎?”王陽明不答反問:“先不說是否有用,只說朱宸濠疑不疑。”有官員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會疑。”王陽明笑道:“他一疑,事就成了。”

這個故事,同時告訴了我們修養和做事的祕訣。

對於修養,為什麼“他一疑,事就成了”?因為這樣的人做不到一心不動,於是就有了被人迷惑和利用的可能。計謀、策略只能應對一事,修養則可以應對一生。前者總是悔之晚矣,後者往往有備無患。

對於做事,人往往要麼怯懦,要麼只有血氣之勇。王陽明則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要攻心為上,力求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有顆強大的內心,便能無往而不勝。



故事背景:

有弟子問王陽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陽明回答:哪裡有什麼技巧,只是努力做學問,養的此心不動;如果非要說有技巧,那此心不動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無幾,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王陽明舉例子說,當時和朱宸濠對戰時,我們處於劣勢,我向身邊的人發佈準備火攻的命令,那人無動於衷,我說了四次,他才從茫然中回過神來。這種人就是平時學問不到家,一臨事,就慌亂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飛來的,而是平時學問純篤的功勞。

為什麼“此心不動”是唯一的技巧呢?因為心不動才能冷靜,冷靜才能沉著,沉著才能在危機面前正常甚至超常發揮,所謂急中生智。如陽明先生所說,這不是天外飛來的。

事事講技巧,似乎看著聰明,其實都是投機者的小聰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會從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實實做功夫。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大巧若拙”。

如何做功夫呢?王陽明在這裡指出了另一條路——努力做學問。諸葛亮說“非學無以廣才”,對於才能和修養,讀書學習就算不是唯一的路,也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條路。

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麼!終日眼睜睜看甚麼!

——順應自己的本性,保持自己的良知。



故事背景:

王陽明在一座寺廟中看到一個枯坐的和尚,據說已不視不言靜坐三年。

王陽明笑了笑,就繞著和尚走了幾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

最後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準了和尚,冷不防地大喝一聲:“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麼!終日眼睜睜看甚麼!”

不知是王陽明的禪機觸動了和尚,還是王陽明的大嗓門驚動了和尚。總之,和尚驚慌地睜開眼,“啊呀”一聲。

王陽明盯緊他,問:“家裡還有何人?”和尚答:“還有老母。”王陽明再問:“想念她嗎?”和尚不語。一片寂靜,靜的能聽到和尚頭上的汗水流淌的聲音。最後,和尚打破了這一死寂,用一種愧疚的語氣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王陽明露出滿意的神色,向和尚輕輕地擺手說:“去吧,回家去照顧你的母親吧。”第二天,和尚離開寺廟,重回人間。

這個打坐的和尚明明不言不視已經三年,王陽明為什麼偏偏問他口巴巴說什麼、眼睜睜看什麼?

因為他看到了和尚表面不說、不看,心裡卻終日在說、在看。說和看的,正是絕思絕欲與人的天然良知之間的衝突。

王陽明其實就跟他說了一句話:順應自己的本性,順從自己的良知,才是人,才合道。絕不是要別處再求一個凌駕於人心萬物的道。那也不是道,是妄。

真心誠意想做王陽明心學的信徒,好好生活,好好做人,聽到自己內心善的聲音,聽從自己內心的良知召喚,也就夠了。

光不僅在燭上。

——真正的光明,只存在於心中。



故事背景:

一個叫徐樾的弟子,在岸邊如信徒朝聖一樣虔敬地希望和王陽明見面,王陽明答應了。

徐樾還處於王陽明心學的初級階段——靜坐。他確信在靜坐中理解了王陽明心學,得到了真諦。王陽明就讓他舉例子說明,徐樾就興奮地舉起例子來,他舉一個,王陽明否定一個。這樣舉了十幾個,已無例可舉,徐樾相當沮喪。

王陽明指點他道:你太執著於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陽明就指著船裡蠟燭的光說:“這是光。”在空中畫了個圈說:“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燭光照耀的湖面說:“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處:“這還是光。”

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興奮起來,說:“老師我懂了。”王陽明說:“不要執著,光不僅在燭上,記住這點。”徐樾拜謝而去。

蠟燭能發光,光卻不僅在蠟燭上,還可以在太陽上、月亮上、火把上。如果心中有光,那麼光便無處不在,因為你的心已經是太陽,正大光明,普照萬物。這就是王陽明要告訴我們的。

反過來我們也可以推導,如果一個人眼中看到的全是陰暗,那麼其實不是這個世界出了什麼問題,而是他的心裡沒有光明,是他的心態出了問題。看到這點,力求扭轉,那麼光明便已不遠。

你死都不怕,還在乎一條內褲麼?

——沒有一無是處的人,只有自暴自棄的心。



故事背景:

王陽明在廬陵擔任縣令時,抓到了一個罪惡滔天的大盜。這個大盜冥頑不靈,面對各種訊問強烈頑抗。

王陽明親自審問他,他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說:“要殺要剮隨便,就別廢話了!”王陽明於是說:“那好,今天就不審了。不過,天氣太熱,你還是把外衣脫了,我們隨便聊聊。”大盜說:“脫就脫!”

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天氣實在是熱,不如把內衣也脫了吧!”

大盜仍然是不以為然的樣子:“光著膀子也是經常的事,沒什麼大不了的。”又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內褲也脫了,一絲不掛豈不更自在?”大盜這回一點都不“豪爽”了,慌忙擺手說:“不方便,不方便!”

王陽明說:“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還在乎一條內褲嗎?看來你還是有廉恥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並非一無是處呀!”

總有人感嘆人心險惡,可王陽明告訴我們,哪怕是罪惡滔天的罪犯,心中也是有良知的。明白了這一點,就能明白他們最需要的不是懲罰,而是感化。這就是慈悲。

總有人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從而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王陽明則告訴我們,沒有任何一個人是一無是處的,每個人身上都有美好的東西、珍貴的品質。所以人要對自己有信心,堅信自己的價值。

喜歡蔑視、貶低和打壓別人的人,修養品行往往都是下乘,這種人的看法不值得放在心上。

反而是王陽明這種修養精深、境界高明的人,往往能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和長處。很多時候,並不是你錯了或者沒有用,你只是還沒等到有能力欣賞你的人。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我心由我不由天。只要此心不動,如何都是安然。



故事背景:

有一年春天,王陽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間遊玩。朋友指著岩石間一朵花對王陽明說:你經常說,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這朵花,在山間自開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嗎?難道你的心讓它開,它才開的;你的心讓它落,它才落的?

王陽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當然是自開自落的,可是能不能擾動我心,卻是由我來決定的。哪怕天崩地裂、洪水滔天、電閃雷鳴、暴雨大作,只要我心中安然,便永遠是在桃花源、豔陽天。

這就是佛所說的“萬法唯心造”。心靈的一切問題,追到根子上,其實都只是心自己的問題。世間種種無論怎樣險惡,只要我心不動,便奈何不得我分毫。

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這個世界不欠你的,是你自己虧欠了自己。



故事背景:

有一天,個性極強的王艮出遊歸來,王陽明問他:“都見到了什麼?”王艮以一副異常驚訝的聲調說:“我看到滿街都是聖人。”

王艮這句話別有深意,他來拜王陽明為師前就是狂傲不羈的人,拜師後也未改變“傲”的氣質。

王陽明多次說:“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王艮不相信。他始終認為聖人是遙不可及的,所以他說的“我看滿街都是聖人”,是在譏笑王陽明。

王陽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於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最有深意的就是王陽明的最後一句話——“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表明你心中有著無限的包容、友愛和善意;而這樣的人,誰不願親近?誰不會愛戴?自然“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而能做到如此,也確實已經是真正的聖人。

僅僅一句話,既說出了一個人應該具有的修養,也說出了教化世人的最好方式——以身作則,感化世人。所以別再懷疑和抱怨了,你只是修養不夠深,做得不夠好。不是這個世間虧欠你,是你自己虧欠了自己。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用盡一生,去做一個光明磊落的人。




故事背景:

1528年陰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陽明從一個美的出奇的夢中醒來,他問弟子:“到哪裡了?”弟子回答:“青龍鋪。”王陽明又問:“船好像停了?”弟子回答:“在章江河畔。”王陽明笑了一下:“到南康還有多遠?”弟子回答:還有一大段距離。王陽明又是一笑,恐怕來不及了。

他讓人幫他更換了衣冠,倚著一個侍從坐正了,就那樣坐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弟子周積叫進來。周積匆忙地跑了進來,王陽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睜開眼,看向周積說:“我走了。”

周積無聲的落淚,問:“老師有何遺言?”船裡靜的只有王陽明噝噝的呼吸聲。王陽明用他人生中最後的一點力氣向周積笑了一下,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坦蕩必光明,光明必坦蕩,所以說坦蕩蕩光明磊落。生當如此,死亦如此。陽明先生死時都已經做到了,而我們連生時都還做不到,這就是差距,也是方向。他的學問是心學,他幫我們指出的方向,則是光明磊落的心地。


王陽明如何

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

(三)

孔子為儒家思想創始人,被後世尊稱為萬世師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論語》為其思想之大成,歡迎關注,解讀經典!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中國傳統士人之三不朽者 —— 立德、立功、立言。據說,歷史上能做到這“三不朽”的只有兩個半人:一個是孔子,另一個是王陽明,


曾國藩只做到了半個“三不朽”。


做事曾國藩


曾國藩真的是笨,他自己說自己“餘性魯鈍”“秉質愚柔”,梁啟超則說他“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拙”,左宗棠也說他“才短”“欠才略”“才亦太缺”。

而他最大的聰明和一切的成就,正是來自於他的笨。曾國藩愛讀《老子》,他是得了老子“大巧若拙”之真諦的。若比作武功,曾國藩正對應“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境界。用曾國藩自己的話說,就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很多人把曾國藩的成功歸結為勤、慎、恆等方面,他自己也如此說。其實“拙”才是這一切的底子,這也其實是一個心理學問題。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曾國藩的真實照片

攝於同治十年(1871年)三月二十六日

選自《勤篤精進曾國藩》(有聲書)

守拙,才能勤


為什麼守拙才能勤?因為笨人知道自己在才智上不佔優勢,所以他若是想拉近自己跟別人的差距甚至超過別人,就只能在勤快上下功夫;因為拙,就能自覺地去勤。

正是因為勤,在修身上曾國藩才做得到每天做完早起、讀書等12條日課,而一點一點磨掉自己的習氣;在做事上曾國藩才做得到帶兵時那樣的“結硬寨,打呆仗”,天天挖壕溝防死敵人或者圍城困死敵人,而一點一點蹭到自己的目標。

這就是曾國藩成功的祕密,也是我們為什麼做不到的祕密——曾國藩的守拙而勤,實質並不是笨,而是放低姿態,採取老老實實的態度,打好自己的根基。如此才能保證穩當,不出紕漏、不走歧路。

穩,就是快。所以他才說:

平穩二字極可玩,蓋天下之事,惟平則穩。行險亦有得的,終是不穩,故君子居易。

而世人最易犯的毛病,是耍小聰明、愛玩機巧、好走捷徑;於是容易因為根基不穩、把控力弱,流於輕浮極端,跑偏走歪而誤了時光和自己,這就是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守拙如同走地上大路,就算需要翻山越嶺,貴在踏實可靠;機巧則如同走平衡木,遇到懸崖可能更快跨過,也可能萬劫不復。

曾國藩的守拙而勤誠然是因為笨,而他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便是他給予我們的最大啟示——世間最可怕的事情,是一個人聰明,還勤奮。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曾國藩 書“讀書力耕”七言聯紙本行書

選自《勤篤精進曾國藩》(有聲書)

守拙,才能慎


曾國藩曾作過一副對聯:

戰戰兢兢,即生時不忘地獄

坦坦蕩蕩,雖逆境亦暢天懷


前半句,可謂說盡了他的謹慎。他能夠在晚清官場惡劣的環境下平步青雲並全身而退,與他的謹慎有著極大關係。這謹慎,則還是源於他的守拙。

為什麼守拙才能慎?因為他知道自己笨,所以才尤其害怕出漏子、捅婁子,而小心加小心。人最容易在自己擅長和有把握的事情上栽跟頭,所以才會有那句俗話——小心駛得萬年船。

曾國藩的做法,也尤其值得我們在處世和做事上借鑑:

敬以持躬,恕以待人。敬則小心翼翼,事無鉅細皆不敢忽;恕則凡事留餘地以處人,功不獨居,過不推諉。常常記此二字,則長履大任,福祚無量矣。

古來才人,有成有不成,所爭每在“疏密”二字。……古之成大事者,規模遠大與綜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曾國藩的巨大成功,不就是那長履大任、福祚無量的最好證明嗎?但凡照著這個路子走,盡力去做到,人這輩子就算是有譜了。而世人尤其是那些聰明人,卻往往是胸有傲人之志、手無縛雞之力,好高騖遠、眼高手低,驕傲輕浮、疏忽怠慢。曾國藩十分重視人在小事和細節上的態度,因為這背後反映的,是人的心性。

智者千慮,何況不免必有一失。曾國藩守拙而慎,真正要告訴我們的,根本的不是笨還是聰明、謹慎還是疏忽,而是對自己心性與心志的要求,這是修養、處世和立業的根基所在。只有守拙而慎,才是立於不敗之地的最堅實依靠。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曾國藩故居圖 易建輝 攝

選自《勤篤精進曾國藩》(有聲書)


守拙,才能韌


曾國藩讀書笨,用他自己的話說:“他人目下二三行,餘或疾讀不能終一行。他人頃刻立辦者,餘或沉吟數時不能了”。但因為有一顆守拙之心,他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法子:

一書未讀完,斷不看他書,東翻西閱,都是徇外為人。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此所謂耐也。

這背後正是一股韌勁兒,讀書就需要如此。何為韌?是忍,是耐,最後則落到恆。對於這三點,曾國藩曾用一句話說透:

初有決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進之心,末有堅貞永固之力。

尤其對這個恆字,曾國藩強調更多,他自己就是對此做得最徹底的;最精到的談論,也同樣出自於他:

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

西方學者有個“一萬小時定律”——要想在某個領域成為專家,需要持續付出一萬小時的學習和積累。這和曾國藩的恆可謂異曲同工,用他自己的話說則是:

步步前行,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計算遠近而徒長吁短嘆也。

曾國藩正是憑藉著這份忍力、耐性、韌勁、恆心,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登上了他讓人只能仰望的人生巔峰。

這背後,同樣是守拙的作用。笨拙的人沒有智力資本,因此比別人更虛心;笨拙的人從小歷盡挫折,因此抗打擊能力特別強;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問題只知硬鑽過去,因此不留死角。“拙”看起來慢,其實卻是最快,因為這是紮紮實實的成功,不留遺弊。

相反,那些聰明的人不願意下“困免之功”,遇到困難繞著走,基礎打得鬆鬆垮垮。世間聰明亦成功的人也不少,根基穩固、不留遺弊的卻不多,常常是風光一時,最終淒涼。只有既聰明又守拙而慎,才能既達得到那種境界,又能達到得更快。

所以曾國藩說:

君子赴勢甚鈍,取道甚迂,得不苟成,業不苟名,艱難錯迕,遲久而後進,銖而積,寸而累,及其成熟,則聖人之徒也。

這句話最為完美地詮釋了老子的“大巧若拙”與“大智若愚”。

"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原創: 寧波陽明書院,來源: 陽明學府





王陽明

(一)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諡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瑞雲送子故事

(二)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軍事家、書法家。後世學者以王陽明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稱他為明代第一流人物。王陽明的一生充滿傳奇,他奇特的故事可以從他一出生說起。常人都是十月懷胎,而王陽明在他母親的肚子裡竟然待了十四個月,還不肯出世。 那一天,是大明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公元一四七二年十月三十一日。位於餘姚縣城龍泉山北麓的王家,這些天,全家上下都有些擔心。尤其是男主人王倫和他的妻子岑氏,眼看兒媳婦鄭氏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來,算算日子,懷孕已經十四個月了,卻沒有一點分娩的跡象。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那天晚上,夜已經很深了,岑氏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只見天上陽光明媚,彩雲繚繞,一片鼓樂聲中,一群神仙從天而降。其中有一位神仙懷抱一個嬰兒,腳踏祥雲,來到岑氏面前,把嬰兒輕輕送入她的懷中。岑氏感到十分驚奇,突然從夢中驚醒,只聽見隔壁兒媳婦房中傳來嬰兒的啼哭聲。家人來報,鄭氏產下一個男孩。這個男孩就是王陽明。 王倫喜不自禁,連聲說:“好,好!既然是天上的神仙駕雲送來的,就叫王雲吧。”從此,王陽明有了第一個名字:王雲。岑氏這個神奇的夢也在街坊鄉里流傳開來,人們都覺得十分新奇,便把王陽明誕生的小樓叫做“瑞雲樓”。

2006年,瑞雲樓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下面這十句,尤其精彩,堪稱說盡了心學的高明境界。


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立什麼樣的志,成什麼樣的人。




故事背景:

1483年,王陽明在北京的私塾讀書。有一天,他一本正經地問老師:“何謂第一等事?”這相當於是在問,人生的終極價值是什麼?

他的老師吃了一驚,因為從來沒有學生問過他這樣的問題。但他還是很快作出了堅定的回答:“當然是讀書做大官啊!”

王陽明嚴肅地看著老師說:“我認為不是這樣。”頓了頓,一臉鄭重地繼續說道:“我以為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中國有句老話,叫三歲看老。中國的古人,也一向高度強調立志的重要性。王陽明從小立志做聖賢,後來果然成為聖賢,則為此作出了最好的詮釋和證明。

立志為什麼重要?因為志向就是意志,就是方向。只有如此,人在有限的時間精力和複雜的現實之下,才可能意志堅定、少走彎路,而大大提高完成目標的可能性。

我以落第動心為恥。

——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



故事背景:

1496年,王陽明在會試中再度名落孫山。有人在發榜現場未見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陽明卻無動於衷。大家以為他是傷心過度,於是都來安慰他。

王陽明臉上略過一絲滄桑的笑,說:“你們都以落第為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為恥。”

人生中會遇到很多的艱難困苦,越是在這種時候越能體現人的心性修養。尋常人往往慌亂悲慼,唯有修養深厚者能做到泰然處之。文天祥說:時窮節乃現。

如何才能擁有這種自覺和修養呢?王陽明還有一句話,道出了所有: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艱難困苦,正是對心性的最好磨礪。

他一疑,事就成了。

——人沒有堅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




故事背景:

王陽明在平定寧王朱宸濠的叛亂中,曾用過一個偽造公文的計謀。

他偽造了答覆朱宸濠手下重臣李士實和劉養正投誠的書信,再偽造朱宸濠手下指揮官們的投降密狀。

然後讓人去和平時與朱宸濠結交的人相談,在會談結束後故意把這些公文遺落。自然,這些偽造的公文統統都到了朱宸濠手裡。

有地方官員對王陽明的這些計謀不以為然,問他“這有用嗎?”王陽明不答反問:“先不說是否有用,只說朱宸濠疑不疑。”有官員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會疑。”王陽明笑道:“他一疑,事就成了。”

這個故事,同時告訴了我們修養和做事的祕訣。

對於修養,為什麼“他一疑,事就成了”?因為這樣的人做不到一心不動,於是就有了被人迷惑和利用的可能。計謀、策略只能應對一事,修養則可以應對一生。前者總是悔之晚矣,後者往往有備無患。

對於做事,人往往要麼怯懦,要麼只有血氣之勇。王陽明則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要攻心為上,力求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有顆強大的內心,便能無往而不勝。



故事背景:

有弟子問王陽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陽明回答:哪裡有什麼技巧,只是努力做學問,養的此心不動;如果非要說有技巧,那此心不動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無幾,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王陽明舉例子說,當時和朱宸濠對戰時,我們處於劣勢,我向身邊的人發佈準備火攻的命令,那人無動於衷,我說了四次,他才從茫然中回過神來。這種人就是平時學問不到家,一臨事,就慌亂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飛來的,而是平時學問純篤的功勞。

為什麼“此心不動”是唯一的技巧呢?因為心不動才能冷靜,冷靜才能沉著,沉著才能在危機面前正常甚至超常發揮,所謂急中生智。如陽明先生所說,這不是天外飛來的。

事事講技巧,似乎看著聰明,其實都是投機者的小聰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會從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實實做功夫。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大巧若拙”。

如何做功夫呢?王陽明在這裡指出了另一條路——努力做學問。諸葛亮說“非學無以廣才”,對於才能和修養,讀書學習就算不是唯一的路,也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條路。

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麼!終日眼睜睜看甚麼!

——順應自己的本性,保持自己的良知。



故事背景:

王陽明在一座寺廟中看到一個枯坐的和尚,據說已不視不言靜坐三年。

王陽明笑了笑,就繞著和尚走了幾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

最後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準了和尚,冷不防地大喝一聲:“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麼!終日眼睜睜看甚麼!”

不知是王陽明的禪機觸動了和尚,還是王陽明的大嗓門驚動了和尚。總之,和尚驚慌地睜開眼,“啊呀”一聲。

王陽明盯緊他,問:“家裡還有何人?”和尚答:“還有老母。”王陽明再問:“想念她嗎?”和尚不語。一片寂靜,靜的能聽到和尚頭上的汗水流淌的聲音。最後,和尚打破了這一死寂,用一種愧疚的語氣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王陽明露出滿意的神色,向和尚輕輕地擺手說:“去吧,回家去照顧你的母親吧。”第二天,和尚離開寺廟,重回人間。

這個打坐的和尚明明不言不視已經三年,王陽明為什麼偏偏問他口巴巴說什麼、眼睜睜看什麼?

因為他看到了和尚表面不說、不看,心裡卻終日在說、在看。說和看的,正是絕思絕欲與人的天然良知之間的衝突。

王陽明其實就跟他說了一句話:順應自己的本性,順從自己的良知,才是人,才合道。絕不是要別處再求一個凌駕於人心萬物的道。那也不是道,是妄。

真心誠意想做王陽明心學的信徒,好好生活,好好做人,聽到自己內心善的聲音,聽從自己內心的良知召喚,也就夠了。

光不僅在燭上。

——真正的光明,只存在於心中。



故事背景:

一個叫徐樾的弟子,在岸邊如信徒朝聖一樣虔敬地希望和王陽明見面,王陽明答應了。

徐樾還處於王陽明心學的初級階段——靜坐。他確信在靜坐中理解了王陽明心學,得到了真諦。王陽明就讓他舉例子說明,徐樾就興奮地舉起例子來,他舉一個,王陽明否定一個。這樣舉了十幾個,已無例可舉,徐樾相當沮喪。

王陽明指點他道:你太執著於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陽明就指著船裡蠟燭的光說:“這是光。”在空中畫了個圈說:“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燭光照耀的湖面說:“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處:“這還是光。”

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興奮起來,說:“老師我懂了。”王陽明說:“不要執著,光不僅在燭上,記住這點。”徐樾拜謝而去。

蠟燭能發光,光卻不僅在蠟燭上,還可以在太陽上、月亮上、火把上。如果心中有光,那麼光便無處不在,因為你的心已經是太陽,正大光明,普照萬物。這就是王陽明要告訴我們的。

反過來我們也可以推導,如果一個人眼中看到的全是陰暗,那麼其實不是這個世界出了什麼問題,而是他的心裡沒有光明,是他的心態出了問題。看到這點,力求扭轉,那麼光明便已不遠。

你死都不怕,還在乎一條內褲麼?

——沒有一無是處的人,只有自暴自棄的心。



故事背景:

王陽明在廬陵擔任縣令時,抓到了一個罪惡滔天的大盜。這個大盜冥頑不靈,面對各種訊問強烈頑抗。

王陽明親自審問他,他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說:“要殺要剮隨便,就別廢話了!”王陽明於是說:“那好,今天就不審了。不過,天氣太熱,你還是把外衣脫了,我們隨便聊聊。”大盜說:“脫就脫!”

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天氣實在是熱,不如把內衣也脫了吧!”

大盜仍然是不以為然的樣子:“光著膀子也是經常的事,沒什麼大不了的。”又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內褲也脫了,一絲不掛豈不更自在?”大盜這回一點都不“豪爽”了,慌忙擺手說:“不方便,不方便!”

王陽明說:“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還在乎一條內褲嗎?看來你還是有廉恥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並非一無是處呀!”

總有人感嘆人心險惡,可王陽明告訴我們,哪怕是罪惡滔天的罪犯,心中也是有良知的。明白了這一點,就能明白他們最需要的不是懲罰,而是感化。這就是慈悲。

總有人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從而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王陽明則告訴我們,沒有任何一個人是一無是處的,每個人身上都有美好的東西、珍貴的品質。所以人要對自己有信心,堅信自己的價值。

喜歡蔑視、貶低和打壓別人的人,修養品行往往都是下乘,這種人的看法不值得放在心上。

反而是王陽明這種修養精深、境界高明的人,往往能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和長處。很多時候,並不是你錯了或者沒有用,你只是還沒等到有能力欣賞你的人。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我心由我不由天。只要此心不動,如何都是安然。



故事背景:

有一年春天,王陽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間遊玩。朋友指著岩石間一朵花對王陽明說:你經常說,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這朵花,在山間自開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嗎?難道你的心讓它開,它才開的;你的心讓它落,它才落的?

王陽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當然是自開自落的,可是能不能擾動我心,卻是由我來決定的。哪怕天崩地裂、洪水滔天、電閃雷鳴、暴雨大作,只要我心中安然,便永遠是在桃花源、豔陽天。

這就是佛所說的“萬法唯心造”。心靈的一切問題,追到根子上,其實都只是心自己的問題。世間種種無論怎樣險惡,只要我心不動,便奈何不得我分毫。

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這個世界不欠你的,是你自己虧欠了自己。



故事背景:

有一天,個性極強的王艮出遊歸來,王陽明問他:“都見到了什麼?”王艮以一副異常驚訝的聲調說:“我看到滿街都是聖人。”

王艮這句話別有深意,他來拜王陽明為師前就是狂傲不羈的人,拜師後也未改變“傲”的氣質。

王陽明多次說:“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王艮不相信。他始終認為聖人是遙不可及的,所以他說的“我看滿街都是聖人”,是在譏笑王陽明。

王陽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於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最有深意的就是王陽明的最後一句話——“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表明你心中有著無限的包容、友愛和善意;而這樣的人,誰不願親近?誰不會愛戴?自然“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而能做到如此,也確實已經是真正的聖人。

僅僅一句話,既說出了一個人應該具有的修養,也說出了教化世人的最好方式——以身作則,感化世人。所以別再懷疑和抱怨了,你只是修養不夠深,做得不夠好。不是這個世間虧欠你,是你自己虧欠了自己。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用盡一生,去做一個光明磊落的人。




故事背景:

1528年陰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陽明從一個美的出奇的夢中醒來,他問弟子:“到哪裡了?”弟子回答:“青龍鋪。”王陽明又問:“船好像停了?”弟子回答:“在章江河畔。”王陽明笑了一下:“到南康還有多遠?”弟子回答:還有一大段距離。王陽明又是一笑,恐怕來不及了。

他讓人幫他更換了衣冠,倚著一個侍從坐正了,就那樣坐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弟子周積叫進來。周積匆忙地跑了進來,王陽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睜開眼,看向周積說:“我走了。”

周積無聲的落淚,問:“老師有何遺言?”船裡靜的只有王陽明噝噝的呼吸聲。王陽明用他人生中最後的一點力氣向周積笑了一下,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坦蕩必光明,光明必坦蕩,所以說坦蕩蕩光明磊落。生當如此,死亦如此。陽明先生死時都已經做到了,而我們連生時都還做不到,這就是差距,也是方向。他的學問是心學,他幫我們指出的方向,則是光明磊落的心地。


王陽明如何

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

(三)

孔子為儒家思想創始人,被後世尊稱為萬世師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論語》為其思想之大成,歡迎關注,解讀經典!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中國傳統士人之三不朽者 —— 立德、立功、立言。據說,歷史上能做到這“三不朽”的只有兩個半人:一個是孔子,另一個是王陽明,


曾國藩只做到了半個“三不朽”。


做事曾國藩


曾國藩真的是笨,他自己說自己“餘性魯鈍”“秉質愚柔”,梁啟超則說他“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拙”,左宗棠也說他“才短”“欠才略”“才亦太缺”。

而他最大的聰明和一切的成就,正是來自於他的笨。曾國藩愛讀《老子》,他是得了老子“大巧若拙”之真諦的。若比作武功,曾國藩正對應“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境界。用曾國藩自己的話說,就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很多人把曾國藩的成功歸結為勤、慎、恆等方面,他自己也如此說。其實“拙”才是這一切的底子,這也其實是一個心理學問題。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曾國藩的真實照片

攝於同治十年(1871年)三月二十六日

選自《勤篤精進曾國藩》(有聲書)

守拙,才能勤


為什麼守拙才能勤?因為笨人知道自己在才智上不佔優勢,所以他若是想拉近自己跟別人的差距甚至超過別人,就只能在勤快上下功夫;因為拙,就能自覺地去勤。

正是因為勤,在修身上曾國藩才做得到每天做完早起、讀書等12條日課,而一點一點磨掉自己的習氣;在做事上曾國藩才做得到帶兵時那樣的“結硬寨,打呆仗”,天天挖壕溝防死敵人或者圍城困死敵人,而一點一點蹭到自己的目標。

這就是曾國藩成功的祕密,也是我們為什麼做不到的祕密——曾國藩的守拙而勤,實質並不是笨,而是放低姿態,採取老老實實的態度,打好自己的根基。如此才能保證穩當,不出紕漏、不走歧路。

穩,就是快。所以他才說:

平穩二字極可玩,蓋天下之事,惟平則穩。行險亦有得的,終是不穩,故君子居易。

而世人最易犯的毛病,是耍小聰明、愛玩機巧、好走捷徑;於是容易因為根基不穩、把控力弱,流於輕浮極端,跑偏走歪而誤了時光和自己,這就是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守拙如同走地上大路,就算需要翻山越嶺,貴在踏實可靠;機巧則如同走平衡木,遇到懸崖可能更快跨過,也可能萬劫不復。

曾國藩的守拙而勤誠然是因為笨,而他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便是他給予我們的最大啟示——世間最可怕的事情,是一個人聰明,還勤奮。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曾國藩 書“讀書力耕”七言聯紙本行書

選自《勤篤精進曾國藩》(有聲書)

守拙,才能慎


曾國藩曾作過一副對聯:

戰戰兢兢,即生時不忘地獄

坦坦蕩蕩,雖逆境亦暢天懷


前半句,可謂說盡了他的謹慎。他能夠在晚清官場惡劣的環境下平步青雲並全身而退,與他的謹慎有著極大關係。這謹慎,則還是源於他的守拙。

為什麼守拙才能慎?因為他知道自己笨,所以才尤其害怕出漏子、捅婁子,而小心加小心。人最容易在自己擅長和有把握的事情上栽跟頭,所以才會有那句俗話——小心駛得萬年船。

曾國藩的做法,也尤其值得我們在處世和做事上借鑑:

敬以持躬,恕以待人。敬則小心翼翼,事無鉅細皆不敢忽;恕則凡事留餘地以處人,功不獨居,過不推諉。常常記此二字,則長履大任,福祚無量矣。

古來才人,有成有不成,所爭每在“疏密”二字。……古之成大事者,規模遠大與綜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曾國藩的巨大成功,不就是那長履大任、福祚無量的最好證明嗎?但凡照著這個路子走,盡力去做到,人這輩子就算是有譜了。而世人尤其是那些聰明人,卻往往是胸有傲人之志、手無縛雞之力,好高騖遠、眼高手低,驕傲輕浮、疏忽怠慢。曾國藩十分重視人在小事和細節上的態度,因為這背後反映的,是人的心性。

智者千慮,何況不免必有一失。曾國藩守拙而慎,真正要告訴我們的,根本的不是笨還是聰明、謹慎還是疏忽,而是對自己心性與心志的要求,這是修養、處世和立業的根基所在。只有守拙而慎,才是立於不敗之地的最堅實依靠。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曾國藩故居圖 易建輝 攝

選自《勤篤精進曾國藩》(有聲書)


守拙,才能韌


曾國藩讀書笨,用他自己的話說:“他人目下二三行,餘或疾讀不能終一行。他人頃刻立辦者,餘或沉吟數時不能了”。但因為有一顆守拙之心,他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法子:

一書未讀完,斷不看他書,東翻西閱,都是徇外為人。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此所謂耐也。

這背後正是一股韌勁兒,讀書就需要如此。何為韌?是忍,是耐,最後則落到恆。對於這三點,曾國藩曾用一句話說透:

初有決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進之心,末有堅貞永固之力。

尤其對這個恆字,曾國藩強調更多,他自己就是對此做得最徹底的;最精到的談論,也同樣出自於他:

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

西方學者有個“一萬小時定律”——要想在某個領域成為專家,需要持續付出一萬小時的學習和積累。這和曾國藩的恆可謂異曲同工,用他自己的話說則是:

步步前行,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計算遠近而徒長吁短嘆也。

曾國藩正是憑藉著這份忍力、耐性、韌勁、恆心,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登上了他讓人只能仰望的人生巔峰。

這背後,同樣是守拙的作用。笨拙的人沒有智力資本,因此比別人更虛心;笨拙的人從小歷盡挫折,因此抗打擊能力特別強;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問題只知硬鑽過去,因此不留死角。“拙”看起來慢,其實卻是最快,因為這是紮紮實實的成功,不留遺弊。

相反,那些聰明的人不願意下“困免之功”,遇到困難繞著走,基礎打得鬆鬆垮垮。世間聰明亦成功的人也不少,根基穩固、不留遺弊的卻不多,常常是風光一時,最終淒涼。只有既聰明又守拙而慎,才能既達得到那種境界,又能達到得更快。

所以曾國藩說:

君子赴勢甚鈍,取道甚迂,得不苟成,業不苟名,艱難錯迕,遲久而後進,銖而積,寸而累,及其成熟,則聖人之徒也。

這句話最為完美地詮釋了老子的“大巧若拙”與“大智若愚”。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清人繪《復克金陵圖》 雁小驢 供圖

選自《勤篤精進曾國藩》(有聲書)

王陽明的一心不動,說到底是因為心中老實;曾國藩的大巧不工,說白了就是做事踏實。結合起來,其實就是人人知道、簡單平實的那兩句話——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原創: 寧波陽明書院,來源: 陽明學府





王陽明

(一)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諡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瑞雲送子故事

(二)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軍事家、書法家。後世學者以王陽明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稱他為明代第一流人物。王陽明的一生充滿傳奇,他奇特的故事可以從他一出生說起。常人都是十月懷胎,而王陽明在他母親的肚子裡竟然待了十四個月,還不肯出世。 那一天,是大明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公元一四七二年十月三十一日。位於餘姚縣城龍泉山北麓的王家,這些天,全家上下都有些擔心。尤其是男主人王倫和他的妻子岑氏,眼看兒媳婦鄭氏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來,算算日子,懷孕已經十四個月了,卻沒有一點分娩的跡象。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那天晚上,夜已經很深了,岑氏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只見天上陽光明媚,彩雲繚繞,一片鼓樂聲中,一群神仙從天而降。其中有一位神仙懷抱一個嬰兒,腳踏祥雲,來到岑氏面前,把嬰兒輕輕送入她的懷中。岑氏感到十分驚奇,突然從夢中驚醒,只聽見隔壁兒媳婦房中傳來嬰兒的啼哭聲。家人來報,鄭氏產下一個男孩。這個男孩就是王陽明。 王倫喜不自禁,連聲說:“好,好!既然是天上的神仙駕雲送來的,就叫王雲吧。”從此,王陽明有了第一個名字:王雲。岑氏這個神奇的夢也在街坊鄉里流傳開來,人們都覺得十分新奇,便把王陽明誕生的小樓叫做“瑞雲樓”。

2006年,瑞雲樓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下面這十句,尤其精彩,堪稱說盡了心學的高明境界。


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立什麼樣的志,成什麼樣的人。




故事背景:

1483年,王陽明在北京的私塾讀書。有一天,他一本正經地問老師:“何謂第一等事?”這相當於是在問,人生的終極價值是什麼?

他的老師吃了一驚,因為從來沒有學生問過他這樣的問題。但他還是很快作出了堅定的回答:“當然是讀書做大官啊!”

王陽明嚴肅地看著老師說:“我認為不是這樣。”頓了頓,一臉鄭重地繼續說道:“我以為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中國有句老話,叫三歲看老。中國的古人,也一向高度強調立志的重要性。王陽明從小立志做聖賢,後來果然成為聖賢,則為此作出了最好的詮釋和證明。

立志為什麼重要?因為志向就是意志,就是方向。只有如此,人在有限的時間精力和複雜的現實之下,才可能意志堅定、少走彎路,而大大提高完成目標的可能性。

我以落第動心為恥。

——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



故事背景:

1496年,王陽明在會試中再度名落孫山。有人在發榜現場未見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陽明卻無動於衷。大家以為他是傷心過度,於是都來安慰他。

王陽明臉上略過一絲滄桑的笑,說:“你們都以落第為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為恥。”

人生中會遇到很多的艱難困苦,越是在這種時候越能體現人的心性修養。尋常人往往慌亂悲慼,唯有修養深厚者能做到泰然處之。文天祥說:時窮節乃現。

如何才能擁有這種自覺和修養呢?王陽明還有一句話,道出了所有: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艱難困苦,正是對心性的最好磨礪。

他一疑,事就成了。

——人沒有堅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




故事背景:

王陽明在平定寧王朱宸濠的叛亂中,曾用過一個偽造公文的計謀。

他偽造了答覆朱宸濠手下重臣李士實和劉養正投誠的書信,再偽造朱宸濠手下指揮官們的投降密狀。

然後讓人去和平時與朱宸濠結交的人相談,在會談結束後故意把這些公文遺落。自然,這些偽造的公文統統都到了朱宸濠手裡。

有地方官員對王陽明的這些計謀不以為然,問他“這有用嗎?”王陽明不答反問:“先不說是否有用,只說朱宸濠疑不疑。”有官員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會疑。”王陽明笑道:“他一疑,事就成了。”

這個故事,同時告訴了我們修養和做事的祕訣。

對於修養,為什麼“他一疑,事就成了”?因為這樣的人做不到一心不動,於是就有了被人迷惑和利用的可能。計謀、策略只能應對一事,修養則可以應對一生。前者總是悔之晚矣,後者往往有備無患。

對於做事,人往往要麼怯懦,要麼只有血氣之勇。王陽明則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要攻心為上,力求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有顆強大的內心,便能無往而不勝。



故事背景:

有弟子問王陽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陽明回答:哪裡有什麼技巧,只是努力做學問,養的此心不動;如果非要說有技巧,那此心不動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無幾,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王陽明舉例子說,當時和朱宸濠對戰時,我們處於劣勢,我向身邊的人發佈準備火攻的命令,那人無動於衷,我說了四次,他才從茫然中回過神來。這種人就是平時學問不到家,一臨事,就慌亂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飛來的,而是平時學問純篤的功勞。

為什麼“此心不動”是唯一的技巧呢?因為心不動才能冷靜,冷靜才能沉著,沉著才能在危機面前正常甚至超常發揮,所謂急中生智。如陽明先生所說,這不是天外飛來的。

事事講技巧,似乎看著聰明,其實都是投機者的小聰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會從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實實做功夫。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大巧若拙”。

如何做功夫呢?王陽明在這裡指出了另一條路——努力做學問。諸葛亮說“非學無以廣才”,對於才能和修養,讀書學習就算不是唯一的路,也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條路。

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麼!終日眼睜睜看甚麼!

——順應自己的本性,保持自己的良知。



故事背景:

王陽明在一座寺廟中看到一個枯坐的和尚,據說已不視不言靜坐三年。

王陽明笑了笑,就繞著和尚走了幾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

最後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準了和尚,冷不防地大喝一聲:“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麼!終日眼睜睜看甚麼!”

不知是王陽明的禪機觸動了和尚,還是王陽明的大嗓門驚動了和尚。總之,和尚驚慌地睜開眼,“啊呀”一聲。

王陽明盯緊他,問:“家裡還有何人?”和尚答:“還有老母。”王陽明再問:“想念她嗎?”和尚不語。一片寂靜,靜的能聽到和尚頭上的汗水流淌的聲音。最後,和尚打破了這一死寂,用一種愧疚的語氣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王陽明露出滿意的神色,向和尚輕輕地擺手說:“去吧,回家去照顧你的母親吧。”第二天,和尚離開寺廟,重回人間。

這個打坐的和尚明明不言不視已經三年,王陽明為什麼偏偏問他口巴巴說什麼、眼睜睜看什麼?

因為他看到了和尚表面不說、不看,心裡卻終日在說、在看。說和看的,正是絕思絕欲與人的天然良知之間的衝突。

王陽明其實就跟他說了一句話:順應自己的本性,順從自己的良知,才是人,才合道。絕不是要別處再求一個凌駕於人心萬物的道。那也不是道,是妄。

真心誠意想做王陽明心學的信徒,好好生活,好好做人,聽到自己內心善的聲音,聽從自己內心的良知召喚,也就夠了。

光不僅在燭上。

——真正的光明,只存在於心中。



故事背景:

一個叫徐樾的弟子,在岸邊如信徒朝聖一樣虔敬地希望和王陽明見面,王陽明答應了。

徐樾還處於王陽明心學的初級階段——靜坐。他確信在靜坐中理解了王陽明心學,得到了真諦。王陽明就讓他舉例子說明,徐樾就興奮地舉起例子來,他舉一個,王陽明否定一個。這樣舉了十幾個,已無例可舉,徐樾相當沮喪。

王陽明指點他道:你太執著於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陽明就指著船裡蠟燭的光說:“這是光。”在空中畫了個圈說:“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燭光照耀的湖面說:“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處:“這還是光。”

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興奮起來,說:“老師我懂了。”王陽明說:“不要執著,光不僅在燭上,記住這點。”徐樾拜謝而去。

蠟燭能發光,光卻不僅在蠟燭上,還可以在太陽上、月亮上、火把上。如果心中有光,那麼光便無處不在,因為你的心已經是太陽,正大光明,普照萬物。這就是王陽明要告訴我們的。

反過來我們也可以推導,如果一個人眼中看到的全是陰暗,那麼其實不是這個世界出了什麼問題,而是他的心裡沒有光明,是他的心態出了問題。看到這點,力求扭轉,那麼光明便已不遠。

你死都不怕,還在乎一條內褲麼?

——沒有一無是處的人,只有自暴自棄的心。



故事背景:

王陽明在廬陵擔任縣令時,抓到了一個罪惡滔天的大盜。這個大盜冥頑不靈,面對各種訊問強烈頑抗。

王陽明親自審問他,他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說:“要殺要剮隨便,就別廢話了!”王陽明於是說:“那好,今天就不審了。不過,天氣太熱,你還是把外衣脫了,我們隨便聊聊。”大盜說:“脫就脫!”

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天氣實在是熱,不如把內衣也脫了吧!”

大盜仍然是不以為然的樣子:“光著膀子也是經常的事,沒什麼大不了的。”又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內褲也脫了,一絲不掛豈不更自在?”大盜這回一點都不“豪爽”了,慌忙擺手說:“不方便,不方便!”

王陽明說:“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還在乎一條內褲嗎?看來你還是有廉恥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並非一無是處呀!”

總有人感嘆人心險惡,可王陽明告訴我們,哪怕是罪惡滔天的罪犯,心中也是有良知的。明白了這一點,就能明白他們最需要的不是懲罰,而是感化。這就是慈悲。

總有人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從而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王陽明則告訴我們,沒有任何一個人是一無是處的,每個人身上都有美好的東西、珍貴的品質。所以人要對自己有信心,堅信自己的價值。

喜歡蔑視、貶低和打壓別人的人,修養品行往往都是下乘,這種人的看法不值得放在心上。

反而是王陽明這種修養精深、境界高明的人,往往能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和長處。很多時候,並不是你錯了或者沒有用,你只是還沒等到有能力欣賞你的人。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我心由我不由天。只要此心不動,如何都是安然。



故事背景:

有一年春天,王陽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間遊玩。朋友指著岩石間一朵花對王陽明說:你經常說,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這朵花,在山間自開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嗎?難道你的心讓它開,它才開的;你的心讓它落,它才落的?

王陽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當然是自開自落的,可是能不能擾動我心,卻是由我來決定的。哪怕天崩地裂、洪水滔天、電閃雷鳴、暴雨大作,只要我心中安然,便永遠是在桃花源、豔陽天。

這就是佛所說的“萬法唯心造”。心靈的一切問題,追到根子上,其實都只是心自己的問題。世間種種無論怎樣險惡,只要我心不動,便奈何不得我分毫。

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這個世界不欠你的,是你自己虧欠了自己。



故事背景:

有一天,個性極強的王艮出遊歸來,王陽明問他:“都見到了什麼?”王艮以一副異常驚訝的聲調說:“我看到滿街都是聖人。”

王艮這句話別有深意,他來拜王陽明為師前就是狂傲不羈的人,拜師後也未改變“傲”的氣質。

王陽明多次說:“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王艮不相信。他始終認為聖人是遙不可及的,所以他說的“我看滿街都是聖人”,是在譏笑王陽明。

王陽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於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最有深意的就是王陽明的最後一句話——“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表明你心中有著無限的包容、友愛和善意;而這樣的人,誰不願親近?誰不會愛戴?自然“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而能做到如此,也確實已經是真正的聖人。

僅僅一句話,既說出了一個人應該具有的修養,也說出了教化世人的最好方式——以身作則,感化世人。所以別再懷疑和抱怨了,你只是修養不夠深,做得不夠好。不是這個世間虧欠你,是你自己虧欠了自己。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用盡一生,去做一個光明磊落的人。




故事背景:

1528年陰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陽明從一個美的出奇的夢中醒來,他問弟子:“到哪裡了?”弟子回答:“青龍鋪。”王陽明又問:“船好像停了?”弟子回答:“在章江河畔。”王陽明笑了一下:“到南康還有多遠?”弟子回答:還有一大段距離。王陽明又是一笑,恐怕來不及了。

他讓人幫他更換了衣冠,倚著一個侍從坐正了,就那樣坐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弟子周積叫進來。周積匆忙地跑了進來,王陽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睜開眼,看向周積說:“我走了。”

周積無聲的落淚,問:“老師有何遺言?”船裡靜的只有王陽明噝噝的呼吸聲。王陽明用他人生中最後的一點力氣向周積笑了一下,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坦蕩必光明,光明必坦蕩,所以說坦蕩蕩光明磊落。生當如此,死亦如此。陽明先生死時都已經做到了,而我們連生時都還做不到,這就是差距,也是方向。他的學問是心學,他幫我們指出的方向,則是光明磊落的心地。


王陽明如何

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

(三)

孔子為儒家思想創始人,被後世尊稱為萬世師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論語》為其思想之大成,歡迎關注,解讀經典!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中國傳統士人之三不朽者 —— 立德、立功、立言。據說,歷史上能做到這“三不朽”的只有兩個半人:一個是孔子,另一個是王陽明,


曾國藩只做到了半個“三不朽”。


做事曾國藩


曾國藩真的是笨,他自己說自己“餘性魯鈍”“秉質愚柔”,梁啟超則說他“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拙”,左宗棠也說他“才短”“欠才略”“才亦太缺”。

而他最大的聰明和一切的成就,正是來自於他的笨。曾國藩愛讀《老子》,他是得了老子“大巧若拙”之真諦的。若比作武功,曾國藩正對應“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境界。用曾國藩自己的話說,就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很多人把曾國藩的成功歸結為勤、慎、恆等方面,他自己也如此說。其實“拙”才是這一切的底子,這也其實是一個心理學問題。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曾國藩的真實照片

攝於同治十年(1871年)三月二十六日

選自《勤篤精進曾國藩》(有聲書)

守拙,才能勤


為什麼守拙才能勤?因為笨人知道自己在才智上不佔優勢,所以他若是想拉近自己跟別人的差距甚至超過別人,就只能在勤快上下功夫;因為拙,就能自覺地去勤。

正是因為勤,在修身上曾國藩才做得到每天做完早起、讀書等12條日課,而一點一點磨掉自己的習氣;在做事上曾國藩才做得到帶兵時那樣的“結硬寨,打呆仗”,天天挖壕溝防死敵人或者圍城困死敵人,而一點一點蹭到自己的目標。

這就是曾國藩成功的祕密,也是我們為什麼做不到的祕密——曾國藩的守拙而勤,實質並不是笨,而是放低姿態,採取老老實實的態度,打好自己的根基。如此才能保證穩當,不出紕漏、不走歧路。

穩,就是快。所以他才說:

平穩二字極可玩,蓋天下之事,惟平則穩。行險亦有得的,終是不穩,故君子居易。

而世人最易犯的毛病,是耍小聰明、愛玩機巧、好走捷徑;於是容易因為根基不穩、把控力弱,流於輕浮極端,跑偏走歪而誤了時光和自己,這就是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守拙如同走地上大路,就算需要翻山越嶺,貴在踏實可靠;機巧則如同走平衡木,遇到懸崖可能更快跨過,也可能萬劫不復。

曾國藩的守拙而勤誠然是因為笨,而他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便是他給予我們的最大啟示——世間最可怕的事情,是一個人聰明,還勤奮。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曾國藩 書“讀書力耕”七言聯紙本行書

選自《勤篤精進曾國藩》(有聲書)

守拙,才能慎


曾國藩曾作過一副對聯:

戰戰兢兢,即生時不忘地獄

坦坦蕩蕩,雖逆境亦暢天懷


前半句,可謂說盡了他的謹慎。他能夠在晚清官場惡劣的環境下平步青雲並全身而退,與他的謹慎有著極大關係。這謹慎,則還是源於他的守拙。

為什麼守拙才能慎?因為他知道自己笨,所以才尤其害怕出漏子、捅婁子,而小心加小心。人最容易在自己擅長和有把握的事情上栽跟頭,所以才會有那句俗話——小心駛得萬年船。

曾國藩的做法,也尤其值得我們在處世和做事上借鑑:

敬以持躬,恕以待人。敬則小心翼翼,事無鉅細皆不敢忽;恕則凡事留餘地以處人,功不獨居,過不推諉。常常記此二字,則長履大任,福祚無量矣。

古來才人,有成有不成,所爭每在“疏密”二字。……古之成大事者,規模遠大與綜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曾國藩的巨大成功,不就是那長履大任、福祚無量的最好證明嗎?但凡照著這個路子走,盡力去做到,人這輩子就算是有譜了。而世人尤其是那些聰明人,卻往往是胸有傲人之志、手無縛雞之力,好高騖遠、眼高手低,驕傲輕浮、疏忽怠慢。曾國藩十分重視人在小事和細節上的態度,因為這背後反映的,是人的心性。

智者千慮,何況不免必有一失。曾國藩守拙而慎,真正要告訴我們的,根本的不是笨還是聰明、謹慎還是疏忽,而是對自己心性與心志的要求,這是修養、處世和立業的根基所在。只有守拙而慎,才是立於不敗之地的最堅實依靠。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曾國藩故居圖 易建輝 攝

選自《勤篤精進曾國藩》(有聲書)


守拙,才能韌


曾國藩讀書笨,用他自己的話說:“他人目下二三行,餘或疾讀不能終一行。他人頃刻立辦者,餘或沉吟數時不能了”。但因為有一顆守拙之心,他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法子:

一書未讀完,斷不看他書,東翻西閱,都是徇外為人。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此所謂耐也。

這背後正是一股韌勁兒,讀書就需要如此。何為韌?是忍,是耐,最後則落到恆。對於這三點,曾國藩曾用一句話說透:

初有決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進之心,末有堅貞永固之力。

尤其對這個恆字,曾國藩強調更多,他自己就是對此做得最徹底的;最精到的談論,也同樣出自於他:

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

西方學者有個“一萬小時定律”——要想在某個領域成為專家,需要持續付出一萬小時的學習和積累。這和曾國藩的恆可謂異曲同工,用他自己的話說則是:

步步前行,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計算遠近而徒長吁短嘆也。

曾國藩正是憑藉著這份忍力、耐性、韌勁、恆心,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登上了他讓人只能仰望的人生巔峰。

這背後,同樣是守拙的作用。笨拙的人沒有智力資本,因此比別人更虛心;笨拙的人從小歷盡挫折,因此抗打擊能力特別強;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問題只知硬鑽過去,因此不留死角。“拙”看起來慢,其實卻是最快,因為這是紮紮實實的成功,不留遺弊。

相反,那些聰明的人不願意下“困免之功”,遇到困難繞著走,基礎打得鬆鬆垮垮。世間聰明亦成功的人也不少,根基穩固、不留遺弊的卻不多,常常是風光一時,最終淒涼。只有既聰明又守拙而慎,才能既達得到那種境界,又能達到得更快。

所以曾國藩說:

君子赴勢甚鈍,取道甚迂,得不苟成,業不苟名,艱難錯迕,遲久而後進,銖而積,寸而累,及其成熟,則聖人之徒也。

這句話最為完美地詮釋了老子的“大巧若拙”與“大智若愚”。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清人繪《復克金陵圖》 雁小驢 供圖

選自《勤篤精進曾國藩》(有聲書)

王陽明的一心不動,說到底是因為心中老實;曾國藩的大巧不工,說白了就是做事踏實。結合起來,其實就是人人知道、簡單平實的那兩句話——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王陽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與做事時



王陽明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被譽為“真三不朽者”。他非但精通儒、釋、道三家之學說,而且上馬能戰,下馬能文,曾官至明代南京政府的兵部尚書,是一位中國歷史上難得的全能大儒。



立德


致良知。王陽明說,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出,真是與物無對。人若復得他完完全全,無少虧欠,自不覺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間更有何樂可代。

人若果能完滿地致良知,完全復歸本心,那就能獲得天地間最大的樂,這種快樂周遍通達,暢於四肢。

人胸中各有個聖人,良知,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只是有些人的良知被惡習、慾望遮蔽埋沒。所以王陽明教我們“致良知”,致的功夫其實就是發現本心、體悟良知的過程。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至少包括兩層意思:

其一,是要以所“行”體現所“知”。古人說,該為不為謂之陋,不該為而為謂之惡。一個人的“知”是正抑或謬,是豐抑或寡,“知”與“行”有否相悖,都要一一通過具行來驗證,站在客觀上說,就叫觀其行而非光聽其言。

其二,“知行合一”就是強調“知”與“行”兩者要同步,就是強調“心裡明白”與“見諸行動”,之間“不容毛髮”。心念一動,立見行動,沒有絲毫時間差。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一念之起,行即相隨”,更不是另些人理解的慢慢弄懂道理再從容去付諸實踐。

別小看這一念和一行的時間差,這“差”往往令功敗於垂成甚至丟了卿卿性命。

立功


王陽明一生,立下不少功勞:

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恩威並施,平定為患江西數十年的民變禍亂。

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陽明在鄱陽湖中仿效赤壁之戰,平定洪都的寧王朱宸濠之亂。

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瑤叛亂和斷藤峽盜賊。

這些對於一介書生來說,實在難能可貴。這其中又有什麼祕訣嗎?



此心不動。王陽明一生帶兵打過很多勝仗,平定叛亂。有弟子問王陽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陽明回答:哪裡有什麼技巧,只是努力做學問,養的此心不動,如果你非要說有技巧,那此心不動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無幾,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王陽明舉例說,自己喝和朱宸濠對戰時處於劣勢,他向身邊的人發佈準備火攻的命令,那人無動於衷,他說了四次,那人才從茫然中回過神來。這種人就是平時學問不到位,一臨事,就慌亂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飛來的,而是平時學問純篤的功勞。

立言


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顥開其端,南宋陸九淵則大啟其門徑,而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至明朝,由王守仁(號陽明,下文王陽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學”兩字,並提出心學的宗旨在於“致良知”。

四句教是王陽明心學的精闢總結,王陽明晚年所述“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一般視此四句為王對其大半生學術思想的概括性論述。

他明確指出:心的本體晶瑩純潔、無善無惡;但意念一經產生,善惡也隨之而來;能區分何為善、何為惡這種能力,就是孟子所說的“良知”;而儒學理論的重點之一---格物,在這裡就是“為善去惡”。真是畫龍點睛,簡易直接,不偏有,不著空,直趨中道。

這是王陽明對中國思想的貢獻,也成就了其三不朽中的“立言”。


來源:圖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陽明學府整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