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界的情懷:萬科的王石和綠城的宋衛平

王石 宋衛平 萬科集團 綠城中國 地產識局 2017-06-28
地產界的情懷:萬科的王石和綠城的宋衛平

與其勉力維持那個英雄的幻影,不如把浮名換作淺斟低唱。

辜振甫說,人生是個舞臺,我們都是舞臺的戲子。最重要的不是上臺亮相,而是下臺的時候,背影要優雅。

6月21日,王石在朋友圈發佈了一則消息,至此,有人表示:一個時代結束了。

地產界的情懷:萬科的王石和綠城的宋衛平

朋友圈的配圖,是王石攀登珠峰時鬱亮專程來探望拍下的合照。很多萬科的高管和一線城市總經理都對這張照片印象深刻——因為這張合照曾被王石要求打印出來,寄送到每一個一線公司總經理手上。就如同經歷了一場交接,王石在萬科的時代結束了。

提起王石,有很多的關聯詞:登珠穆朗瑪峰、野蠻人敲門、賽艇、又或者紅燒肉......

名利不可兼得 打造職業經理人治理體系

雖然王石帶領的萬科長時間位列中國地產第一,還是在盛產富豪榜首富的地產行業,諸多地產大佬都曾榮登首富寶座,或者前列。

但是,從1995年開始評選中國內地富豪100名,王石他從來不在100名的名單裡。

原因很簡單,1988年萬科股份化改造,4100萬資產做股份,40%歸個人,60%歸政府,明確資產的當天王石放棄了自己個人擁有的股權。之所以放棄資產,在萬科進行股改的時候,王石選擇了放棄股份,沒做單一大股東。

源於對當時時代的深思,他在名利不可兼得中、選擇了名,同時代的幾個例子也讓他警惕。同時,他在萬科進行另一種嘗試——不用通過股權控制,仍然有能力管理好萬科。

在王石放棄個人佔有大額股份後,他為萬科打造了一個獨有的職業經理人治理體系和獨特的企業管理文化,也是堪稱國內地產企業管理的標杆,這一套體系文化、人才機制,讓萬科從當年眾多的地產公司中國脫穎而出,成為了地產界的第一。

地產界的情懷:萬科的王石和綠城的宋衛平

遠勝頭條的品牌傳播 成為地產教父

1996年開始,伴隨著爬珠峰、王石的個人符號又多了一個“登山家”,此後,王石又玩滑翔傘、做代言,王石逐漸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社會公眾人物,在這個過程中,萬科也擴大了知名度,逐漸成為了著名品牌。

可以說,王石在地產主業以外的活動,也為萬科品牌傳播推廣發揮了巨大作用。

換句話說,王石當時上頭條的能力,遠勝於今天眾多互聯網公司,一次次的頭條,加上萬科出色的地產商業帝國業績,王石從地產界大佬變成了知名的商界人物、商界領袖,中國商業教父之一!

當然,王石帶給中國商界最大的價值,除了他一手打造了一個領先的中國地產公司——萬科外,還有他在萬科管理中打造的的職業經理人治理體系、和獨特的企業管理文化。

在企業的發展中,貨幣資本、人力資本,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今天,人力資本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在這個探索中,萬科對人力資本的探索,可以說讓業內都佩服。

中國首富的王健林曾說“萬科我什麼都不服,就服敢用人,二十多歲,就敢用作一方諸侯,在萬達起碼三十多歲我們才敢這麼用”。

原萬科高管對王石評價:“他很放權,他對下面的人特別信任,用人特別大膽,用誰,就把權力給你,他很敢信任,這是王石身上特別突出的一個特點”。

股權之爭 阻擋“野蠻人”敲門

萬科可以算是地產大佬眼中的唐僧肉。在君萬之爭21年後,萬科再次面臨股權之爭、大股東之爭!這一次,明顯比上一次來的更凶猛,也比上一次更凶險。寶能、萬科、恆大之間的股權紛爭,最終無論誰成功,都足以載入教科書。

地產界的情懷:萬科的王石和綠城的宋衛平

然而,最終的結果卻差強人意,20多年前擺脫了深圳國資的約束,20多年以後,面對萬科控制權的背水一戰,王石最終還是選擇,把萬科帶回深圳國資的懷抱。

恆大第一個跳出來說,自己放棄萬科股權的表決權,全部免費讓渡給深圳地鐵。之後,恆大又以虧本70億的代價把萬科股權清倉賣給深圳地鐵。這麼多年第一次見許老闆如此狼狽,雖然之後恆大可以在深圳一展拳腳了,但得失只在當事人心裡明朗。

比許老闆更慘的是曾經的萬科第一大股東,寶能姚老闆。寶能的“前嗨人獸”被整改半年後,也跳出來說“懇請貴會理解我司投資萬科股票的初衷和目的,我們會按照貴會的指示全面配合好萬科的董事會換屆工作”

最後,33年間一直捍衛萬科領土,66歲依然能翻跟頭的王石,宣佈退休……看似萬科的勝利似乎也沒有那麼的大快人心。

理想主義者宋衛平的綠城 從風華正茂到瀕臨“破產”

與王石的退位有著相似經歷的,還有綠城的“精神領袖”宋衛平。宋衛平與王石在個性上非常相像,都有著濃重的文人英雄理想主義情結。兩個人都追求完美,霸氣十足。

地產界的情懷:萬科的王石和綠城的宋衛平

對綠城人來說,宋衛平寧可虧本也不降低產品質量的苛刻建築要求也讓綠城業主嘖嘖稱道。但是,在2011年被稱為中國內地“史上最嚴厲”地產調控政策的宏觀調控卻讓綠城走到了破產邊緣。

2011年10月,綠城破產傳言最盛時,融創的孫宏斌力挺綠城,“行業裡誰都可以死,綠城不能死。”2012年6月,融創收購了綠城9個項目的部分股權,並和綠城共同成立了融創綠城房地產公司,共同開發長三角。2012年底宋衛平和其搭檔壽柏年達成一致接班人可以考慮孫宏斌。

2014年5月22日,在綠城陷入資金鍊危機時刻,綠城中國和融創中國同時公告,宣佈融創中國以62.98億港元(約合50.6億元人民幣)收購綠城中國24.313%股份,7月孫宏斌接管綠城,宋衛平帶著理想和遺憾黯然離開。

中交入主綠城 “房產界最大併購案”劇終

在孫宏斌執掌綠城的100天時間裡280億元的銷售數據無疑是行業眼前一亮的漂亮成績單,但是對視品牌為生命的宋衛平來說,他無法接受被孫宏斌接手後的業主、合作方、供應商、施工方乃至地方政府的反饋。宋與孫從曾經的惺惺相惜,走到了決裂的盡頭。

地產界的情懷:萬科的王石和綠城的宋衛平

直到2014年12月24日,宋衛平引入新買家央企中交集團後,這場鬧得沸沸揚揚的“房地產界最大併購案”才扭轉了宋衛平的頹勢。隨後半年時間內,中交通過增持綠城股份成為綠城最大股東。

而當年對綠城拔刀相助的九龍倉,也成全了中交英雄救美的“戲碼”,退出了綠城中國董事會。九龍倉代表坦言,當年對綠城伸出援手的原因有三,即宋衛平、宋衛平及宋衛平,而嫁給中交的綠城,已經不再是宋衛平時代的綠城,九龍倉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中交深度整合綠城 宋衛平匠人落幕

在外界看來,宋衛平力挽狂瀾成功“收回”了自己含辛茹苦帶大的綠城。儘管宋衛平依然是綠城中國董事會聯席主席及執行董事,依然是綠城的核心,但他顯然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說一不二的綠城“國王”。

對於宋衛平來說,他打造“理想國”的步伐並沒有因此止步。他的工作重心隨之放到了原來綠城沒有上市的部分,改名為藍城的綠城建設,並聚焦房產代建、養老、農業、健康四大核心板塊。

2016年6月27日,綠城中國發布公告稱,綠城以9.49億元收購該公司宋衛平及其他股東手中的全部股份。收購完成後,新藍城將作為綠城中國的全資附屬公司,這意味著藍城代建將整合至綠城旗下,也意味著中交對綠城的整合又近了一步,一代匠人就此謝幕。

大浪淘沙,王與宋仍是時代的代表

從1984年,至今已有33年。中國第一代商業大佬,他們逐漸從青年人走向老年,都已經逐漸邁向70歲左右的年齡。

王石、宋衛平等莫不是如此。而伴隨著這些商業大佬的年齡,中國企業逐漸走向交接班來臨的時代!

無論是這些最初成立的企業,還是中國的商業而言,正逐漸從企業一代,正逐漸走向二代、三代時代!

但不管怎樣,他們都是一個時代的代表,中國商業進程的代表、標杆!

套用三國演義中那句經典的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宋衛平也好,王石也罷,他們走下了企業家的神壇,卻走上了更高層面的公知型企業家的神壇。

文章內容綜合整理自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