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訓練時,如何避免”瞎練“

網球 技術 星時代體育 2019-06-28

一、深度

擊球的深度是指擊球時將球打到對方有效的場區內且接近底線的位置。如果擊球的落點離底線過遠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打淺了”。深度是完成一次高質量擊球的核心,是打球質量高低的的主要評價標準。

深度——把球打深所產生的積極作用:

1.最大限度的迫使對手遠離球場擊球,從而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準備時間。

2.縮小對手的回球角度,讓自己獲得最少的跑動範圍。

3.由於對手回球距離較長使擊球速度減弱,為自己創造更多的進攻機會。

4.球的落地反彈速度加快從而破壞對手的擊球節奏,使對手的壓迫感加強。

5.讓對手遠離球網,阻止對手上網得分。

6.逼迫對手擊出淺球,使自己處於進攻狀態。


網球訓練時,如何避免”瞎練“


二、角度

擊球的角度通常是指擊球時將球打到對方場地的兩側且接近邊線的位置,這就是所謂的“打出角度來”。打角度目的是為了擴大接球人與擊球點的距離,擊球點距離接球人越遠也就意味著角度越大。能把球打出角度是網球技術能力提升的重要表現,是脫離初級水平的重要依據。

角度——是比賽戰術運用的初期階段,它有以下幾點積極作用:

1.把對手拉出場外,使對手脫離防守位置,為進攻拉開序幕。

2.增加對手的跑動範圍,迫使對手因步伐不到位而失分。

3.由於角度原因,大角度的擊球可以直接得分。

4.可以有效地限制對手的回球路線,為接下來的擊球做好充足準備。

5.精準的角度才能打出高質量的穿越球(破網球)。

6.在一般情況下大角度的回球也是制約對手回球路線的好辦法。


網球訓練時,如何避免”瞎練“


三、速度

速度是指短時間內球從場地的一側到達另一側有效的場區內,球在空中飛行的時間縮短,飛行弧線很小。快速的擊球屬於高級別的擊球質量,是較難駕馭的擊球技巧。一次高質量的快速擊球是需要良好的身體協調能力以及快速的揮臂和優質的擊球點來共同完成的。擊球點和揮臂對於眾多網球愛好者來說並不算是難事,但是能真正做到利用“協調鏈”來發力擊球就不那麼簡單,這也是重難點。

速度所帶來的積極作用:

1.快速的擊球可迫使對手不能及時到位擊球,從而降低對手的回球質量。

2.一次高質量的快速擊球可以直接得分。

3.運用快速擊球可以摧毀對手的擊球節奏,給對手帶來毀滅性的壓迫感。

4.有效的壓縮對手的準備時間,讓對手應接不暇。

5.快速的擊球通常穿透性很好,對手的擊球抗阻能力將受到嚴峻的考驗。

6.打時間差的回頭球時經常可以用到快速擊球。


網球訓練時,如何避免”瞎練“


四、弧度

弧度是指自擊球后落在對方有效場區內之前球的飛行弧線。擊球的弧度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擊球距離、弧線彎曲度、弧高、弧線方向。影響弧線的主要因素在於擊球時出手的角度。出手角度指球剛剛脫離球拍的瞬間與水平面的夾角。球的出手角度越大,出手弧線的高度也越大。合理的出手弧線不僅是擊球穩定性的重要保障,它還可以提升球落地後的衝擊力。

弧度——打球穩定性的重要保障,它產生的積極作用:

1.通過弧度的滯空時間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回到防守位置。

2.弧度越大,球落地後的彈跳越強,能一定程度上給對手帶來更多的麻煩。

3.絕妙的弧線也是一次過頂高球戰術的完美體現。

4.利用弧度的較長滯空時間來緩解對手的進攻節奏。

5.擊球的弧度有助於提高擊球的穩定性。

6.變化球的弧線,可以增加球的威脅性。


網球訓練時,如何避免”瞎練“


五、旋轉度

旋轉是指擊球時球拍在接觸球瞬間所產生的摩擦。摩擦越大擊球的旋轉也就越大。不同的旋轉也會產生一些不規則的彈跳。如:上旋球,球在落地後彈跳會更高,彈起的速度會更快;下旋球,球在落地後彈跳較低,前衝力較強。另外,旋轉可以延長球在拍子上的停留時間,而球拍與球接觸的時間越長,對球的控制力也就也好。所以擊球時加一些旋轉可有效的提高控球能力。

旋轉——擾亂對手的擊球節奏,它所產生的積極作用:

1.可有效地使球在落地之後再次加速,又一次提升了球的彈跳衝擊力。

2.旋轉可以使球再一次的提升擊球角度,擴大對手的跑動範圍。

3.在同樣的擊球速度情況下,旋轉的大小則直接影響擊球的難度,旋轉越大給對手製造的麻煩就越多。

4.旋轉可以使球的飛行弧度更加完美。如:破網球、挑高球、放小球等等。

5.利用旋轉破壞掉對手的擊球節奏絕對是壓制對手的不二選擇。

6.增加球的旋轉有助於提高控球能力。


網球訓練時,如何避免”瞎練“


深度、角度、速度、弧度、旋轉度,這五個度的合理搭配是至關重要的。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擊球的弧度是每一次擊球必不可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擊球穩定性的必要保障。

在賽場上,通常情況下我們都是根據戰術的不同需求來組合不同的擊球方式,要知道每增加一個“度”的運用就會對選手的技術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一般情況下擁有三種“度”的組合即可打出高質量的回球。

例如:

弧度+深度+角度=高質量的底線球;

弧度+旋轉度+深度=高質量的挑高球;

弧度+角度+旋轉度=高質量的穿越球;

弧度+角度+速度=高質量的進攻球。


網球訓練時,如何避免”瞎練“


相信每一位網球愛好者都非常迫切地希望提升自己的擊球質量,那麼如何提高擊球質量則成為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擊球的弧度是每一次擊球的必備要素,那麼關鍵的環節就在於弧度之後所需增加的要素。下面幾個基本例子供大家參考:

例一:底線球=弧度+深度

深度是高質量底線擊球的首要特徵,我們在底線擊球時應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把球回“深”的環節上。所以想打出較高質量的底線球時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擊球的深度,我們在初學網球時,教練總會提示你揮拍時往前多一點,這也是打出深度球的必要條件,另外提高擊球的弧度也是提高打球深度的有力支撐條件。隨著技術水平提高可以逐漸的增加更多“度”的運用。例如:底線球=弧度+深度+角度+速度+旋轉度,想象一下這樣的底線擊球質量是何等的高端。

例二:進攻球=弧度+角度

進攻球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場地充分調動對手,所以角度則成為進攻球的首要解決問題。通常情況下想打進攻球,只要把擊球的角度打開即可,在此基礎上,擊球的弧度是擊球不失誤的重要保障。隨技術水平的提高和對進攻質量要求的提高,可以逐漸追求進攻球的落點深度、擊球速度等等。

通過這兩個例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次擊球的目的不同所需要注意的首要問題也大不一樣,關鍵環節就是我們要準確地抓住每一次擊球的核心問題,然後依次地增加擊球質量。

網球訓練時,如何避免”瞎練“


附文:協調鏈(動力鏈)

註解:協調鏈是指身體關節依次有序地進行工作(發力),從而產生一環套一環的動量鏈條。依次發力的順序應是:腿部—髖部—軀幹—大臂—小臂—手腕。這些體節的最佳協調時機將充分從一個體節移至另一個體節,有效的轉換成全身的加速。將體節的自身速度補充至累積的總速度,如此連續進行直至體節順序的最後部分,然後使球拍利用全部累積的速度對著來球最大限度的加速發力擊打。

常見的幾種協調鏈問題:

1.時機的掌控:身體的某一個體節出現發力順序混亂,發力時間開始太晚或者太早,這樣都會失去力量的傳導。

2.過多使用了身體的某個體節:對身體體節的利用超過了需要時,結果會使擊球失去良好的操控性。

3.忽略了身體的某一個體節:擊球時某一個體節被忽略,供給擊球的力量就會減少,忽略的體節越多喪失的力量就越多。

4.不能有效地利用身體各體節:已經充分利用身體各體節,但是利用的不夠有效時,擊球時同樣也會缺乏力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