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王勁鬆:敢於拿專業和生命去創作,這是演員的基本素養

“狼人是什麼意思,他們說我是鐵狼?為什麼說我是狼呢?”

採訪開始前,王勁鬆先聊起了最近的疑惑。

電視劇《破冰行動》取材自真實案件,講述了緝毒警察不畏犧牲,拼死撕開當地毒販織起的錯綜複雜的地下毒網,為“雷霆掃毒”專項行動奉獻熱血與生命的故事。該劇一播出,以不注水的緊張情節,非臉譜化的精彩表演,贏得觀眾讚譽。但同時,劇中人物錯綜複雜的關係和迷霧重重的身份,讓觀眾猜不透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唯有王勁鬆扮演的“林耀東”,一出場就被大家“認證”:大反派無誤。年輕觀眾戲稱:這是隻“鐵狼”(注:狼人是《狼人殺》卡牌遊戲中的反派,術語中“鐵狼”則表示“鐵定是狼”)。

專訪|王勁鬆:敢於拿專業和生命去創作,這是演員的基本素養

王勁鬆飾演林耀東,一出場就被大家“認證”:大反派無誤

開篇第一集,林耀東的出場就出超乎尋常。警察雨夜抓捕,陷入毒品村千人圍堵,槍掏出來都震懾不住眾人,而王勁鬆扮演的族長“林耀東”一出場,一聲“東叔到!”雨傘下款款走來的儒雅男人,就讓上千人規規矩矩地讓出一條道兒來。整場戲他就三句話,十三個字,語氣平常,卻有股說一不二的氣勢。

“不用猜了,這就是大反派的氣場”,有觀眾這樣評價。

從業幾十年,王勁鬆塑造的經典形象很多,《大明王朝1566》裡的楊金水,《北平無戰事》裡的王蒲忱,《琅琊榜》裡的言闕,《軍師聯盟》裡的荀彧,每一個都令人難忘。而公安題材劇他更是演了不少。王勁鬆直言,現在的公安題材劇很多喜歡加“佐料”,總得有些男歡女愛,公安題材劇變成了愛情公安劇,“但這個劇不一樣”。

專訪|王勁鬆:敢於拿專業和生命去創作,這是演員的基本素養

《大明王朝1566》裡飾演楊金水

專訪|王勁鬆:敢於拿專業和生命去創作,這是演員的基本素養

《北平無戰事》裡飾演王蒲忱

當初一看《破冰行動》的劇本,王勁鬆就被這個故事抓住了。“我們現在很多劇本因為時間倉促,都是應景的東西,沒有那麼細膩,但這個劇本的骨架,人物關係建立得很充分。”

王勁鬆說,自己現在挑選劇本的標準,除了好的劇本,優秀的團隊,多了一條“我力所能及”。在他看來,演員一定是有範圍的,“凡是在新聞報道中說一個演員什麼都能演,這一定是不真實的。如果一個演員他自己這麼說,他已經快飛起來了。”

比起範圍,王勁鬆更重視深度。“毒梟”這樣的人物形象,王勁鬆演過一二,但每一個人物,他都要求自己“不能重複”。“涉毒劇我演過幾部,並且劇里正反人物我都演過,我最不願意模仿別人也不願意重複自己。這些人物一定不能是同一個性格,同一種做派,即使是儒雅,也是不一樣的儒雅,這是我的原則。”為了塑造“林耀東”這個人物,王勁鬆對故事原型案件進行了深入的瞭解,做了大量的功課。如今離拍攝已過去近一年,他依然能隨口說出案件中村落的歷史背景,涉案人數,繳獲毒品數量,原料數量。對當年案件的紀錄片何時在哪個平臺播出都一清二楚。在他看來,功課是必須要做的,即便用只用了一小部分。“你要了解這個事情真實發生的過程,他為什麼能強大到這種地步?我們在電視劇裡要表達什麼?”

專訪|王勁鬆:敢於拿專業和生命去創作,這是演員的基本素養

王勁鬆要求自己在《破冰行動》裡的扮相——衣服下襬要長

王勁鬆對人物的創作著眼於細節。常規來講,影視劇中服裝會把上衣做短一點,褲子做長一點,這樣在鏡頭裡會顯得演員比例好一點,腿長一點。但王勁鬆就向服裝組提出:衣服要長。“我就要衣服得長,不要腿長,沒有意義,腿長他走路重心高,顯得不穩重。上衣長的時候呢,這個人重心低,特別穩,每一步都是穩穩地在走,這才是林耀東。”在他就看來,敢拿掉修飾性的東西,最真實的貼近角色,才是職業演員。

“文藝作品一定是要有社會良心,我們創作電視劇一定帶著是非觀念,帶著社會良心去做的。”王勁鬆認為,《破冰行動》的創作,改編自建國以來涉毒規模最大的真實案例,發人深省,是對無數緝毒一線公安幹警流血犧牲的致敬。“之前我還沒有看到電視劇中表現以噸計算單位的制販毒案件。這說明新形勢下的緝毒工作更嚴峻更危險,毒品是全人類的大敵,我們的禁毒工作也在承擔一個大國的重任和擔當。”

而談到這份責任感,王勁鬆回憶,《破冰行動》拍攝時,正趕上廣東最悶熱的季節。第一集雨夜抓捕那場戲是在大雨中拍攝了兩個通宵,而剛落地的水就被蒸發成了水蒸氣,整個拍攝場地成了個大蒸箱,光一打,空氣中甚至出現了彩虹。再加上蚊子肆虐,更是難熬。然而在場的上千群演,從始至終,秩序井然,沒有一個人落跑。故事的原型“博社村”案件,在當地人盡皆知,一聽說《破冰行動》是拍這個故事,當地群眾都懷著尊敬之心,盡力配合,沒有一人因苦累蚊蟲叮咬半途離開。他在現場拍下了那道彩虹,留在了自己手機裡。

專訪|王勁鬆:敢於拿專業和生命去創作,這是演員的基本素養

留在王勁鬆手機裡的那道彩虹

問到王勁鬆“如果不做演員,會想做什麼”,他十分肯定地回答:“什麼也做不了,我只能做演員。”

“表演,入門之後,會發現越來越難,甚至越來越恐懼,越來越覺得能力有限。你想得越遠,你越達不到,你想得越深,給自己帶來的就難度越大。為什麼要對服(裝)化(妝)有要求,因為害怕我們自己塑造得不夠圓滿,所以需要這些來輔助表演。包括對手演員也是相互的,如果對手演得好,我比他還高興,他演得不夠,我比他還著急。”

採訪時,王勁鬆在泡茶,用的一把紫砂壺,名為秦權,王勁鬆跟記者講了講壺型名稱由來。“權”是秦統一度量衡時用的標準,“這就是標準,是砝碼。”伴著茶香,王勁鬆聊表演,聊對行業的看法,對年輕演員的期待,娓娓道來,不徐不疾。說道對《破冰行動》導演傅東育的看法,他說“他是一團火”,在現場總像火焰一樣,給大家帶來能量和熱情。而看自己,他覺得是茶。“懂的人才能喝明白。戲,也一樣,尊重觀眾但不能指望所有人都全懂,看熱鬧給他熱鬧,一萬個觀眾有一個全懂了,這個角色會留著他心裡,那就值了。”

《破冰行動》在央視八套開播那天,王勁鬆選了九張劇照發朋友圈,其中有他尊重的比他年長的演員,有年輕演員,有合影,最後才是自己,卻是一張背影。他寫道:“感謝導演,感謝優秀的團隊,感謝真正的演員。”

導演傅東育在深夜回覆他:“你是如此有敏銳靈感的演員,我期待你更為肆意的表達......”也許他們的合作還不過癮。

專訪|王勁鬆:敢於拿專業和生命去創作,這是演員的基本素養

《破冰行動》劇照

【對話】

敢於拿出專業和生命去創作,這是演員的基本素養

澎湃新聞:《破冰行動》一開篇,雖然你出場的時間比較短,臺詞也極簡練,但已經將塔寨村和警察之間的緊張關係表現得淋漓盡致。可以先聊聊對林耀東這個角色的認識嗎?

專訪|王勁鬆:敢於拿專業和生命去創作,這是演員的基本素養專訪|王勁鬆:敢於拿專業和生命去創作,這是演員的基本素養

《破冰行動》裡虛構的東山市塔寨村是有原型的

王勁鬆:這個人物的原型,他沒有多高的學歷,更沒有多高的武功。但他的影響力和威望在整個族群裡是非常高的。以前我們表現毒販,都是黑社會式的暴力團伙,境外的都有24小時有持槍警衛,和這個“村官”不符。在這個案子中,全村有100多個加工點在製毒販毒,毒品以噸計算。這個村落有14000人,加上外來人口20000多人,那麼大一個村落,一個有歷史的族群,拋棄了恥辱、是非,做人底線,集體制販毒,這不是武力能做到的,它得有個說一不二的“領袖”,這個領袖是蔡東家,劇中就是“林耀東”。又給了村民和族群帶來了什麼?他帶來了金錢,村裡人走出去昂首挺胸,為什麼?富啊。但從他們身上拿走了什麼?拿走了人的靈魂!羞恥感,做人的是非觀。

專訪|王勁鬆:敢於拿專業和生命去創作,這是演員的基本素養

錢波飾演林水伯,水伯為了幫兒子戒毒而親身試毒。

劇中林水伯,毒品把他這樣一個優秀的、受人尊重的人民教師變成一個吸毒者,像個乞丐一樣喪失尊嚴,這是最能震撼人的。

林耀東有代表性。廣義來講,就是今天,中國在一個快速致富的道路上,我們必須保留什麼?我們不能因為金錢而失去法律意識和我們的道德底線。

澎湃新聞:一般來說,宗族觀念強的地區,宗族內部的道德評價體系是很嚴苛的,但反而這個故事裡,道德感被集體拋棄了。

王勁鬆:它有它的歷史成因,在這個地區,致富道路上種種嘗試都不成功。在製毒之前,這個村子裡很多人靠收廢品過日子,背井離鄉,可能能溫飽,但沒有尊嚴。封建的宗族禮教是告誡子孫要光宗耀祖,要體面,要出人頭地,很質樸的想法就是要富裕,但他們把路走歪了,錢帶不來尊嚴!

專訪|王勁鬆:敢於拿專業和生命去創作,這是演員的基本素養

《破冰行動》開篇第一集,塔寨村村民干擾警方執法

澎湃新聞:林耀東這個角色,外表上跳出了大家對村主任、毒梟的刻板印象,你在這個角色的塑造上做了哪些準備呢,包括外形上?

王勁鬆:難點你已經說出來了,他已經不是我們以往理解的毒梟形象了,他的外表是慈祥的,他是受人尊重的,一言九鼎的,他不僅是村幹部,他還是族長,他要的不僅僅是錢,他掌握在手裡的是每一個族人的靈魂,他是“冰毒教父”。我不想把這樣的人三七分,有好有壞,他不配,他就是一個罪人,一個惡人。但惡人也絕不把惡寫在臉上。現在很多觀眾在猜劇裡誰是壞人,就是劇的成功之處,因為我們傳統的臉譜化人物塑造在這個劇裡消失了。

專訪|王勁鬆:敢於拿專業和生命去創作,這是演員的基本素養

林耀東的衣服基本都是中式的

在這個劇裡,林耀東的衣服都是中式,只有在外出席活動,可能會是一些比較新式的衣服。每件戲服我都看了,劇組前期的工作做得很充分,我只是進行挑選,挑選我認為最合適的。常規來講,服裝會把上衣做短一點,褲子做長一點,這樣在鏡頭裡會顯得演員比例好一點,腿長一點。我就要衣服得長,不要腿長,沒有意義,腿長他走路重心高,顯得不穩重。上衣長的時候呢,這個人重心低,特別穩,每一步都是穩穩地在走。林耀東得是一個極其穩紮穩打的人,他才能在那麼多年以百噸的數量來走私毒品。

十幾副眼鏡,我選了無框的。首先戴眼鏡是什麼意思呢,我所表達的是:他的眼睛是被隱藏的。你隔著鏡片才能看到他的眼睛,而且某些角度下你是看不到他的眼睛的。第二,這個人沒有邊際,不能用框去限制他,他的視線範圍非常大,眼睛就是他的心。

專訪|王勁鬆:敢於拿專業和生命去創作,這是演員的基本素養

王勁鬆說,讓林耀東這個角色戴眼鏡,想要表達的是:他的眼睛是被隱藏的

我們在開機前要做的事情,是讓演員無限地接近角色,而不是讓角色偏離他的道路,去盲目展示演員自我的“美和帥”,那就是“非職業的醜”!比如年代戰爭劇中描眉畫脣,油頭粉面。只展示角色,這是一個職業演員必須做到的。

澎湃新聞:近年來,你參演了《大唐榮耀》《麻雀》《夜空中最亮的星》等作品,和當下的人氣年輕演員們有不少合作,包括這部劇裡的黃景瑜,對他們整體印象如何?合作中會在演技上給他們一些幫助和指導嗎?

王勁鬆:這些角色的選定,導演和製片方一定是因為演員有符合這個角色的先天條件和自身能力。黃景瑜得到大眾認可,是從《紅海行動》的狙擊手形象開始,說明他身上有軍警氣質。在劇中“李飛”這個人物形象上,他是條漢子,他不矯情,他不賣弄自己的帥,而是最直接最單刀直入的表演,恰恰最質樸的就是最有力的。甚至在這個戲裡,他拿掉了化妝,讓我看到一個職業演員。

專訪|王勁鬆:敢於拿專業和生命去創作,這是演員的基本素養

黃景瑜飾演的李飛得到了觀眾們的普遍認可

比如電影《立春》裡,蔣雯麗一臉雀斑、齙牙,但大家不會覺得這個人物醜,會覺得她美。這是藝術的形象,不是你私人的形象。在影樓裡擺的婚紗照,浪漫極了,海浪啊,彩霞啊,鮮花啊全給你擺上,你能耐心看一分鐘嗎?你瞄一眼就夠了。那是精心修飾的,以為達到了審美的極致,但不是真實的,就沒生命力。演員是一樣的,敢於拿出自己本真的東西用生命去體會,這是最基本的職業素養。在當下,我們應該呼籲演員具備職業素養。這個問題看似一個笑話,跟演員說你們要具備職業素養,他已經是演員了,還需要跟他呼籲職業素養?但恰恰是行業走向繁榮的時候,容易出現這樣的問題。因為利益,因為榮耀,大家往往會對最基本的東西失去關注。

關注大部分年輕演員,對他們的成長給予耐心

澎湃新聞:現在很多人批評年輕演員的演技。你覺得早年的年輕演員,和現在的年輕演員有差距嗎?

王勁鬆:都是一樣的,從80年代到現在,不同時代年輕演員的能力沒有很大不同,只是現在年輕演員他們能接觸到的東西更多,視野更開闊,比如我們那時候對國外電視劇是沒有概念的,但現在的年輕人能很容易地看到現在世界影視最尖端的技術、最好的表演。現在的演員比那時候的演員更有條件演好。但我們那時候演員,觀眾也沒要求那麼大的信息量,接收到的東西少。觀眾現在要求更高了,那現在的年輕孩子,他們需要的成長期就得更長。

你就說現在的“老戲骨”,當年也不成熟,都是一個成長過程,只是我們現在把大量的重要的角色任務,壓在了年輕演員身上。我們現在批判年輕演員,反覆討論“小鮮肉”,這背後顯現出一個現象:我們把重擔往下移了,年輕演員挑大樑,成熟演員做配角。相對年輕演員的閱歷和表演經驗,他們負擔太重了。不是每個年輕人都能演好劇,只是年輕演員他擔當得多,重量壓在他們身上,輿論焦點看的就是他,那麼他的優缺點都會被暴露出來。如果重擔壓在老演員身上呢,也是水落石出啊。年輕人有他自己的色彩在,這個你替代不了。比如讓中年人演年輕人,可以嗎?這不現實,也不符合美學。對於演員,在每個年齡層,在你自己的位置上,你擔當一塊兒,把它演好,這個最重要。找對的演員,符合形象氣質的,他完成得就會好一些,如果形象氣質出現偏差,那就不對。

本科學四年表演學出來,其實你道還沒上。老師教你,這是墨斗,這是鋸子,老師告訴你這些東西怎麼用。剛出來的孩子背一身工具,跟人說,我是木匠,但讓你做個傢伙事,做不出來。怎麼辦呢,到工廠去,去看人家怎麼做。

演員有成長期,有瓶頸。這個職業一定有瓶頸,演著演著不會演了,很正常。到了平臺期就是前進不了,它和你的知識量,生活閱歷,思考方式,審美積累,息息相關。可能現在網絡熱播的劇,一兩年後會消失。當時功成名就到哪兒都有粉絲歡呼,回過頭來看,自己可能都覺得不值一提,太正常了。耐心一點,給年輕人多些積累的時間,別慌慌忙忙就去拍。像《破冰行動》這個戲,從劇本圍讀到角色探討,都需要時間。為什麼拍這個戲貫穿兩季,四十多集篇幅並不長,如果一般情況,四個多月分三個組拍,快一點能拍到60集以上。

專訪|王勁鬆:敢於拿專業和生命去創作,這是演員的基本素養

《破冰行動》片場照

澎湃新聞:都在談影視寒冬,幾個影視基地傳出開拍新戲總量銳減的消息。作為演員,你個人對此的感受如何呢?有一些年輕演員表示,無戲可拍,生活和心理壓力都很大。對他們有什麼建議嗎?

王勁鬆:有沒有戲拍,跟年輕或者成熟演員沒關係,一個劇組裡一定是老中青三代演員要齊的。我從春節到現在,也沒拍劇,但我沒有壓力。一個行業走到鼎盛時,它就應該反思。房價賣到十萬了,你能指望房價賣到五十萬嗎?你能接受嗎?肯定要有低潮,這都是自然規律。之前的“繁榮”它就是“過熱”,它就是一個虛假的,吹捧出來的,一個所謂技術、演技達到頂峰的時代,它不存在的。所以現在大家來反思,是對的。

如果你有時間,做點對自己有益的事,看看書,鍛鍊身體,回顧一下自己以往的作品找找問題,這是好事。我年輕時,一年能工作一個月就不錯了。那時候我們拍一部戲,是150塊一集,現在沒有這個價。當然那時候物價水平不一樣。但現在很少有演員能做到我當年那樣,一年四季的衣服,一個小箱子裝完了,再一個大箱子裝別的家當,這就是所有了,三十歲以前都是這樣,一貧如洗,不還是這麼過來了嗎?不是憶苦思甜,而是說一個行業需要反思時,我們就一起去做這個事,反思過後我相信,中國的電視劇一定會更好。《破冰行動》這個戲為什麼早些年不出現?它也是在中國的公安類型劇中,汲取了經驗和教訓才脫穎而出的。

澎湃新聞:可能是前些年對年輕演員來說賺錢太容易了,所以這個落差挺難接受?

王勁鬆:少部分,大量的年輕演員不是這樣的。像我們這個戲裡面的年輕孩子,一個人酬勞總數也就是幾萬,是一整部戲。我們的關注點還是要放在大部分年輕演員身上。他們在北京生存不容易,一年拍一兩部戲,每部戲不超過十萬塊錢,每個月還要租房子,大量的孩子是這樣的現狀。所以一說年輕演員就一棍子打死,你說這些孩子冤不冤枉?

對於我來說,人的年齡大,只會越來越寬容,而不是越來越狹隘。你看這些年輕孩子認認真真地拍戲,在現場一等等好長時間,人家從不抱怨拿很少的錢。要關注這些孩子的生存現狀。

表演是認可的藝術,演員一定是有範圍的

澎湃新聞:在挑選劇本方面,你的標準是什麼?這個標準是一以貫之的,還是隨著你的職業生涯有變化的?

王勁鬆:在變化的。我之前的回答是兩個標準,第一,我必須看劇本,然後我會問導演是誰,團隊做過什麼戲。兩個條件,優秀的劇本,優秀的團隊。今天要再加一個條件:我力所能及。很多戲我達不到的,我不會接,我演不了。比如一個農民角色,我不會接,我沒有那樣的生活。我臨時去準備,也來不及,兩年也許可以。但值不值等待兩年?別人會不會為了我等待兩年?

專訪|王勁鬆:敢於拿專業和生命去創作,這是演員的基本素養

《破冰行動》導演傅東育(左)、編劇陳育新

澎湃新聞:力所能及說起容易,其實很難。而且好像人越年輕越覺得自己能嘗試一切,成熟好像意味著更能看到自己的邊際。

王勁鬆:一定是有邊際的,人生就有邊際,歷代帝王都想長生不老,沒一個成功。事業是無涯的,但人生是有涯的,我們不斷修正,就是為了找到自己的邊際,找到你最確切的,最能完美表達的東西。因為你要把最好的東西展現給觀眾,而不是要把你陌生的,不成熟的東西展現給觀眾,這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讓最適合的人做最適合的事。

一個蛋糕在你觸手可及的地方,所有人都告訴你,這是你的,你把它拿起來吃了,這是你的力所能及。但所有人說這是你的蛋糕,你該吃它,但你認為你不該吃,你就不去拿的時候,這是你的格局。也有人啊,蛋糕在那兒呢,所有人都說,那不是你的,他非要夠,還要說,都別動,那是我的!這就是不一樣的思想和境界。

什麼是演技,演技是認可,是深入人心,是走在大街上,陌路相逢,別人指著你說出你的角色。而不是你在保持流量,發到各個新聞裡的照片,接機了,衣服款式,鞋的顏色,私人生活這跟你的職業沒關係。演員和職業演員完全不一樣,職業兩個字限定了你以此為生,言行有界,你深愛著表演這個專業,敬事如神,願意用生命去演繹每一個角色,這是真演員。

澎湃新聞:表演是認可的藝術,但自我認可通常建立在他人認可的基礎上,年輕演員很容易迷失在他人的認可與否中。

王勁鬆:但是認可的標準是什麼呢?是不是演員的標準應該按照觀眾的要求去走?演員要超越觀眾的審美,你才能引導他們,才能給他們一個好的東西。往深的說,你要有責任感,而不是真把自己當娛樂行業了。我也會看評價,但我不關心。我朋友圈這麼多年,我沒發過收視率的東西。幹你的活,演你的戲,你盡力了,收視率這些關你什麼事,首先你改變不了,第二不是你一個人的因素。好,跟你是千分之一的關係,不好,跟你也是千分之一的關係。你得把時間和精力放在角色上,如何把人物演好,演得更真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