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自己喜歡的表,其他不用考慮太多

[腕錶之家 鐘錶技術] 一些初涉名錶世界的玩家,在買表時經常會因為品牌、保值、面子等問題糾結,從而舉棋不定,或者錯過自己看對眼的手錶。所以我今天想說的就是,買表時,買自己看中的就可以了,不用過多在意額外的問題。下面我會逐一說一說,其中涉及到的品牌、保值和麵子問題。

買自己喜歡的表,其他不用考慮太多

積家雙翼陀飛輪

買表不用太糾結品牌。

我剛接觸名錶時,就想買“更高”、“更頂級”的牌子,以此能壓倒其他的表。人難免愛慕虛榮,可以理解。在當時,網絡不發達,獲得手錶信息,還是靠名錶雜誌。香港《名錶論壇》雜誌提出的“十大名錶”在當時有很大影響(那一期雜誌我現在還留著)。最簡單的買表方法,就是買這10個牌子,10個牌子以外的,都不買。

買自己喜歡的表,其他不用考慮太多

百達翡麗萬年曆計時5270

後來,隨著網絡發達,認識的名錶越來越多,進入國內的名錶也越來越多。所謂的名錶排名,就消失了,沒有任何意義了。我舉一些例子(比較典型的)比如:

公價起步價主要在十萬以上的:百達翡麗、江詩丹頓、愛彼、朗格、寶璣等。

公價起步價主要在幾萬的:勞力士、歐米茄、萬國、沛納海、卡地亞、宇舶、真力時等。

公價起步價主要在幾千1萬的:浪琴、雷達、美度等。

買自己喜歡的表,其他不用考慮太多

浪琴單鈕計時錶

在相似的定位、價格區間裡,各個品牌之間的區別不是誰高誰低的問題,區別只是各家的手錶風格、樣式不同。另外,以積家為例,積家公價4萬多,有積家大師大三針。公價30萬有積家雙翼。公價百萬有積家三問。可見一個名錶牌子下面的價格跨度非常大,超過汽車品牌的價格跨度。主流名錶品牌,各個牌子都有公價低一些的表,也有公價比較高的表。各個名錶品牌之間價格重合非常多。在過去信息閉塞環境下,以所謂的品牌高低、排名來選表,已經完全不適合現在了。如果你看中一隻表,覺得好看,但糾結所謂的品牌高低一二三(特別是在相同級別中),沒有太大必要。

買表不用過度考慮保值。

首先,我直白的說,如果當生意的話,名錶是可以賺錢的。比如,你以很低的折扣買到一隻表,然後再以高一些的價格賣出去,就賺錢了。但需要注意的是,這隻表是不能撕膜、佩戴、拿來玩的。因為一旦自己玩了,就像新鞋下地,價值立馬就下降了,換句話說,就虧了。

買自己喜歡的表,其他不用考慮太多

勞力士迪通拿116500

所以如果做生意,那麼就好好做生意賺錢。如果你買來手錶是為了戴、為了玩,那麼就不用太在意保值問題。因為除了極個別熱炒的手錶,其它絕大部分手錶,一旦上手,都會隨著年份、損耗的增加,價值下降。有的下降多一點兒,有的下降少一點兒,市場主流名錶間的折價幅度總體相差不大(不包括折價極大的冷門、小眾品牌)。如果追求保值,那麼能買的只有個別幾個熱炒的手錶,其它手錶都不能碰,這樣就完全喪失了玩表的樂趣。我非常理解,但凡接觸手錶一段時間的玩家,都會或多或少了解到手錶的行情和保值情況。從買喜歡的表讓自己開心的角度,不要過度在意保值問題,以免喪失樂趣。

買自己喜歡的表,其他不用考慮太多

愛彼皇家橡樹15500

最後是面子問題。

名錶、奢侈品,就是為了滿足人的“炫耀”需求。我最初慢慢淡化了其他愛好,開始對名錶發生興趣,就是因為一開始覺得戴名錶很有面子,很牛氣。但隨著買的表越來越多,反而心裡發生了改變,開始明白,為什麼有人說名錶是很私人的東西,主要是自己欣賞。

買自己喜歡的表,其他不用考慮太多

萬國大飛萬年曆

公價幾萬到20萬的手錶,是很大一部分人的選擇範圍。大部分人戴的名錶,在價格區間和檔次上,比較類似。有人提出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如果想要拉開差距,直接買公價30萬以上的手錶。我覺得這個觀點有一定道理,但想一想發現,30萬以上的表在手錶上拉開了差距,那麼是不是也要買300萬以上的車,3000萬以上的房子,在車子、房子上拉開差距呢?

我現在感到,買表只要自己開心就好。開車出門,誰都看不到你戴的手錶;走在大街上,路人也不會跑過來看你的手錶;到了公司,都是熟悉的人,戴什麼表都習以為常了。最多的還是自己欣賞,自我滿足。

買自己喜歡的表,其他不用考慮太多

江詩丹頓雙重芯率萬年曆

網絡上的“鄙視鏈”無處不在,經常看到Panamera算不算豪車?開奔馳S會不會被瞧不起?開C級是不是代表沒錢?等爭論。網路環境浮躁,如果總是跟別人比,那麼永遠比不完。所以買表就買自己喜歡的,其他的不用考慮太多,自己開心就OK了。(圖/文 腕錶之家 炎彈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