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說|博爾頓出局意味著美國外交政策變化?'

""大使說|博爾頓出局意味著美國外交政策變化?

據媒體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其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因在與塔利班談判問題上意見不合而發生爭執,特朗普要求博辭職,博已於9月10日遞交辭呈,由其副手庫珀曼暫代。特在推文中說,他與博“在許多問題上強烈不同”,而且博“與許多人”都有分歧,因而“不再需要他的服務”。針對外界對此事的猜測,美國務卿蓬佩奧和財長姆努欽說博去職並不意味著美外交政策有任何重大變化,因為總統是決策者。

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是美國外交事務班子“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與國務卿、國防部長、財政部長同為總統左膀右臂,往往由總統親信擔任。博爾頓是特朗普第三個安全事務助理,去年3月上任。此人被認為是最強硬的鷹派代表人物,是當年伊拉克戰爭的“總設計師 ”,力主對伊朗開戰,反對與朝鮮對話,在委內瑞拉危機中是“主戰派”之首,是單邊主義的主要鼓吹者,更是“逢中必反”的反華急先鋒。他奔走全球,煽風點火,製造動亂,與蓬佩奧一起被並稱為“全球攪局者”而人人喊打。朝鮮方面曾正式提出蓬、博不能參加朝美首腦會晤,國際輿論認為此二人被重用是“美國外交的悲哀”。今年5月後傳出他與特朗普分歧日深,多有“被炒”傳聞。

博爾頓出局,甚至包括將來某一天蓬佩奧下臺,真的意味著美國外交政策有大調整嗎?筆者認為要冷靜觀察,準確判斷。

第一,美國外交的大政方針決定權在總統,別人都是參與者和執行者,親近幕僚無疑對總統有影響,但不能左右之。特朗普使用的多是鷹派,從彭斯到博爾頓莫不如此,因為他本人即是強勢稱霸的“總壇主”,故此有“美國第一”信條,三年來美國在世界上的所有作為,都是源自於此。總統與幕僚間的分歧,充其量只能是做法和程度上的差別,如果涉及根本主張則必須保持一致。因此,至少在出局之前,博爾頓執行的是特朗普的政策,他離開並不意味著政策大調整。

第二,歷史的經驗表明,當美國的全球戰略或局部政策明顯受挫,招致普遍反對並已使美國利益受損的時候,決策者一定會找一個“替罪羊 ”作擋箭牌,應付批評,化解壓力,即可捨車保帥,又可微調轉圜。當前美國在對華貿易、伊朗、阿富汗、與歐盟關係、對俄政策、對東北亞政策等各方面都面臨困窘,不得不考慮對策,甩開博爾頓有助於改變形象,輔之以某些做法上的變化,比如在阿富汗和伊朗問題上的政策調整亦不能排除。

第三,博爾頓的死硬作風在美國內多遭詬病,影響特朗普選戰,踢之出局,亦有競選之需。

(作者為中國前駐外大使,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蘇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