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局:中美經貿摩擦對跨境資金流動影響可控'

"

來源:證券時報

在經歷了5月短暫的銀行結售匯順差後,國家外匯局昨日公佈的數據顯示,6月反映市場主體匯率預期和結售匯意願的銀行結售匯數據再度轉為逆差,當月逆差規模1328億元人民幣(等值193億美元)。今年1~6月,銀行結售匯逆差2248億元人民幣(等值332億美元)。

儘管上半年銀行結售匯依然是逆差,但較2018年下半年月均逆差收窄52%;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總體呈現順差,而2018年下半年為逆差。綜合考慮遠期結售匯和期權交易等其他供求因素,上半年外匯市場供求呈現基本平衡。

國家外匯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表示,上半年中國跨境資金流動保持穩定,境內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特別是從中美經貿摩擦升級後的5、6月份看,銀行結售匯月均逆差66億美元,比2018年下半年月均逆差下降44%,說明供求狀況相對良好,月度波動主要受市場主體逢高結匯和逢低購匯影響,體現了市場預期總體穩定以及價格的市場化調節作用。

跨境資金流動影響可控

中美經貿摩擦升級對中國外匯市場的影響備受外界關注。據王春英透露,外匯局實時跟蹤評估中美經貿摩擦對於中國外匯市場、跨境資金流動和國際收支的影響。將今年5、6月份和2018年下半年這兩個時段的各方面情況和形勢進行了對比,從結果看,當前中美經貿摩擦對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的影響總體可控。

一方面,中國外匯市場情緒以及市場主體行為更加理性和平穩。王春英稱,今年5月份經貿摩擦升級以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幅度和貶值預期都低於去年下半年。在此基礎上,市場主體涉外收支行為調整更加平穩,從5、6兩個月的綜合情況看,這兩個月的銀行結售匯月均逆差比2018年下半年月均逆差收窄44%,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月均逆差也比2018年下半年月均逆差收窄38%。

另一方面,在加徵關稅的背景下,中國國際收支總體形勢穩定可控。王春英表示,雖然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美國對中國出口加徵關稅的措施逐步升級。但是,中國國際收支總體上保持平穩。一季度經常賬戶順差490億美元,較去年下半年平均每季度389億美元順差高出不少。一季度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順差488億美元,無論是直接投資、證券投資還是其他投資,都表現為順差。

從微觀主體看,美國企業對中國的直接投資保持平穩,顯示了中美經貿往來的緊密性。根據商務部統計,今年1~5月份美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4%。

王春英稱,總的來看,在中美經貿摩擦背景下,中國外匯市場情緒的穩定性有所增強。同時,中國繼續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注重政策措施預調微調,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國內企業等市場主體也在積極應對有關變化。此外,中美企業之間經貿往來的緊密性正在發揮積極正面的作用。“這些都顯示,我們有信心應對形勢變化,維護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的穩定。”

全年經常賬戶有望 延續小幅順差格局

展望下半年的跨境資金流動形勢和國際收支情況,有利因素仍較多。王春英稱,當前內外部環境中,有利於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穩定的因素依然比較多,預計下半年中國跨境資金流動仍將保持總體穩定。國際收支方面,初步判斷,今年二季度國際收支經常賬戶仍呈現順差,預計全年經常賬戶仍將處於合理區間,有可能延續小幅順差格局。

具體來說,王春英認為,國際貨幣環境相對寬鬆,為中國外匯市場穩定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美聯儲可能轉向降息,歐洲和日本的央行也都表現出更為寬鬆的貨幣政策立場。近一段時期,無論是其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有一些釋放貨幣政策寬鬆的舉動。這種情況下,近期美元匯率趨穩,中美利差擴大,這些因素為中國外匯市場穩定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此外,當前市場對中國經濟的預期平穩,近期國際市場交易的中國國債信用違約掉期價格較去年底有所下降(價格越低說明市場認為違約風險越小),說明國際市場總體上更加看好中國經濟。

至於經常賬戶變動,王春英認為,經常賬戶小幅順差或小幅逆差,都屬於基本平衡的合理區間。從中長期看,中國經常賬戶還是有基礎、有條件維持在合理水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