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彈指一瞬,2019年已經過半。

上半年的市場可謂是一波三折波詭雲譎。站在年度中點,如何看下半年的機會和風險、又怎麼看全球投資策略?小編精讀各大資管公司的半年策略,按照資產類別整理如下,供您參考。

股 市

beta機會少,強調結構性機會


總體上,各公司對中國股票偏樂觀,對美股的態度則保持謹慎。

01中國股市:相信宏觀對衝工具、估值較低

各大資管公司(以下統稱基金管理人或者管理人)聊中國股市,主要看中國的逆週期調節能力能否抵消中美貿易摩擦的負面影響。包括貝萊德柏瑞駿利等大部分管理人對中國財政刺激政策等寄予期望,認為或可起到對衝風險的作用。

再看估值。管理人認為目前中國股市估值不貴信安指出仍舊在十年平均水平以下。

再來談談市場情緒。柏瑞貝萊德都指出,中國政策刺激有望抵消貿易爭端帶來的不利影響。儘管目前風險上行,企業回報也有好有壞分歧較大,但是結構性機會也蘊含在其中。

駿利指出,中美貿易和中國逆週期調節屬於外在驅動因素,最終還是要看企業盈利如何表現,這才是影響股價的關鍵點。

02美股:保持謹慎,看結構性機會和防守策略

對於美股,各家觀點不一,總體觀點是溫和看多或者偏謹慎,關注結構性機會。

如今美股備受關注的點,一是基本面,即美國的經濟狀況;二是外在風險因素如貿易的影響。兩者都對美國企業的盈利增長起到重要作用。

美國經濟如何?

有人看好美國經濟。貝萊德指出經濟在緩步增長中,因此對美國股票繼續看好。並看好醫療保健股和科技股。

有人則較悲觀。

聯博表示,貿易情勢不明朗和政策的不可預測性給企業投資帶來了困難,這決定著經濟增長是溫和放緩還是急劇放緩。

東方匯理則認為短期內難以看到改善的基本面,美國總體增長數據仍較溫和,但下降的PMI顯示出增長"質量"的惡化。因此,東方匯理看好價值股、優質週期股以及穩定的大型銀行股,但是"債券替代股"(如消費品和公用事業類股)估值過高。

貿易摩擦影響程度如何?這一點大家意見不一。

有人認為影響有限。

普信承認,貿易摩擦和民粹主義政治不利於下半年企業利潤增長,但預計貿易摩擦不會進一步升級、負面影響也有限。貿易和科技爭端的繼續,甚至有利於美國成長型股票和科技行業。

有人認為影響深遠。

聯博非常悲觀,認為中國和西方之間的戰略衝突很可能會在未來許多年裡給投資前景蒙上陰影--即使貿易摩擦暫時緩和,這一點也不會改變。

安聯則是從科技股的角度出發,認為特朗普發起的"科技冷戰"切斷了美國和亞洲科技公司低成本、高利潤的全球化供應鏈,對已經面臨嚴監管的美國大型科技股來說是雪上加霜,未來估值和預期回報率都會下降


債市

無利可圖的國債和備受關注的信用債


全球進入低利率時代,全球負利率債券已達到12.9萬億美元規模(既然債券收益率是負的,為什麼還有人買呢?)。負利率時代的債券投資者們不得不尋求有利差的資產

01國債:估值較高,降息預期過強

安本標準認為,國債雖有一定的避險作用,目前已經反映了相當的降息預期、估值過高,收益率接近低谷

出於對通脹的擔憂,一些管理人看好美國通脹聯結型債券(TIPS)。安本標準貝萊德的邏輯點都在於:一是投資者追求安全資產;二是由於美聯儲對通脹目標偏離的容忍度提高,TIPS可以抵禦未來通脹水平的上漲

對於歐洲主權債券,貝萊德表示並不看好。收益率、歐洲政治風險及市場可能重新評估歐洲央行寬鬆政策的影響或看淡歐元區經濟增長前景,均令他們對歐洲主權債券保持審慎,特別是邊緣國家債券。然而,美國與歐洲貿易緊張局勢若進一步惡化,亦可能帶動收益率下跌。

02信用債:觀點分歧,普遍看好新興市場

(1)美國分化、歐洲較看好高收益債

PIMCO認為公司信貸市場估值偏高,對整體信貸風險保持謹慎。他們在中期展望中提到,即便沒有衰退,未來3-5年間低於趨勢的經濟增長也可能令信用週期惡化。目前公司債市場較為擁擠,看好機構房地產抵押債券MBS,非機構MBS,以及全球的資產支持債券(ABS)。

安本標準不看好美國投資級債券,但是對美國高收益債券持中性態度。

東方匯理相對看好信貸和利差產品,認為由於央行的鴿派訊號,信貸和利差產品可以有助於獲取收益率,但是他們在這個過程中仍舊會保持謹慎。

安聯認為,由於鴿派的美聯儲政策的支撐,建議繼續持有高收益信用債。

貝萊德整體看好美國公司債,原因有二,從供給方來看,認為企業行為更加審慎並且發債有限,槓桿率逐漸降低;從需求方來看,投資者對固定收益的需求仍是一大利好因素。並且指出近期利差走闊,是投資BBB級債券的良機。

多家管理人表示看好歐洲信用債。

安本標準雖然對歐洲投資級債券保持中性,認為在當前估值水平下回報一般,但是看好歐洲高收益債,認為雖然利差在縮小,但是和其風險水平相比仍然可以接受。而且高收益債券的發行主體的槓桿率在降低。

貝萊德也提出看好歐洲的高收益信用債,認為其相較美國高收益債券,歐洲高收益債券可提供較高的息差溢價。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認為歐洲央行延長低利率政策有助於減低市場波幅,支持信貸作為收益來源。二是儘管年初至今大幅回升後,估值水平較高,但是發行量較低並且資金流入強勁。

(2)新興市場債:對硬通貨和本幣債普遍較積極

東方匯理對新興市場債券持建設性態度,認為新興市場會受到鴿派的美聯儲和美元的走軟預期支撐,但是需要選擇基本面較好的國家

安本標準對新興市場美元債和新興市場信用債都持有正面態度。他們認為,新興市場美元債的收益率和利差水平較為吸引人。同時,在貨幣大幅波動和利差調整之後,很多壞消息已經反映在了新興市場信用債的價格中。對於美元投資者來說,新興市場信用債擁有較好的信用質量,比美國可比公司槓桿率更低;相對健康的資產負債表令其可以更好地應對週期性轉變或意外衝擊。在估值方面,安本標準採用的估值指標為利差和槓桿水平之比,顯示出亞洲信貸為投資者提供了極具吸引力的溢價

"

彈指一瞬,2019年已經過半。

上半年的市場可謂是一波三折波詭雲譎。站在年度中點,如何看下半年的機會和風險、又怎麼看全球投資策略?小編精讀各大資管公司的半年策略,按照資產類別整理如下,供您參考。

股 市

beta機會少,強調結構性機會


總體上,各公司對中國股票偏樂觀,對美股的態度則保持謹慎。

01中國股市:相信宏觀對衝工具、估值較低

各大資管公司(以下統稱基金管理人或者管理人)聊中國股市,主要看中國的逆週期調節能力能否抵消中美貿易摩擦的負面影響。包括貝萊德柏瑞駿利等大部分管理人對中國財政刺激政策等寄予期望,認為或可起到對衝風險的作用。

再看估值。管理人認為目前中國股市估值不貴信安指出仍舊在十年平均水平以下。

再來談談市場情緒。柏瑞貝萊德都指出,中國政策刺激有望抵消貿易爭端帶來的不利影響。儘管目前風險上行,企業回報也有好有壞分歧較大,但是結構性機會也蘊含在其中。

駿利指出,中美貿易和中國逆週期調節屬於外在驅動因素,最終還是要看企業盈利如何表現,這才是影響股價的關鍵點。

02美股:保持謹慎,看結構性機會和防守策略

對於美股,各家觀點不一,總體觀點是溫和看多或者偏謹慎,關注結構性機會。

如今美股備受關注的點,一是基本面,即美國的經濟狀況;二是外在風險因素如貿易的影響。兩者都對美國企業的盈利增長起到重要作用。

美國經濟如何?

有人看好美國經濟。貝萊德指出經濟在緩步增長中,因此對美國股票繼續看好。並看好醫療保健股和科技股。

有人則較悲觀。

聯博表示,貿易情勢不明朗和政策的不可預測性給企業投資帶來了困難,這決定著經濟增長是溫和放緩還是急劇放緩。

東方匯理則認為短期內難以看到改善的基本面,美國總體增長數據仍較溫和,但下降的PMI顯示出增長"質量"的惡化。因此,東方匯理看好價值股、優質週期股以及穩定的大型銀行股,但是"債券替代股"(如消費品和公用事業類股)估值過高。

貿易摩擦影響程度如何?這一點大家意見不一。

有人認為影響有限。

普信承認,貿易摩擦和民粹主義政治不利於下半年企業利潤增長,但預計貿易摩擦不會進一步升級、負面影響也有限。貿易和科技爭端的繼續,甚至有利於美國成長型股票和科技行業。

有人認為影響深遠。

聯博非常悲觀,認為中國和西方之間的戰略衝突很可能會在未來許多年裡給投資前景蒙上陰影--即使貿易摩擦暫時緩和,這一點也不會改變。

安聯則是從科技股的角度出發,認為特朗普發起的"科技冷戰"切斷了美國和亞洲科技公司低成本、高利潤的全球化供應鏈,對已經面臨嚴監管的美國大型科技股來說是雪上加霜,未來估值和預期回報率都會下降


債市

無利可圖的國債和備受關注的信用債


全球進入低利率時代,全球負利率債券已達到12.9萬億美元規模(既然債券收益率是負的,為什麼還有人買呢?)。負利率時代的債券投資者們不得不尋求有利差的資產

01國債:估值較高,降息預期過強

安本標準認為,國債雖有一定的避險作用,目前已經反映了相當的降息預期、估值過高,收益率接近低谷

出於對通脹的擔憂,一些管理人看好美國通脹聯結型債券(TIPS)。安本標準貝萊德的邏輯點都在於:一是投資者追求安全資產;二是由於美聯儲對通脹目標偏離的容忍度提高,TIPS可以抵禦未來通脹水平的上漲

對於歐洲主權債券,貝萊德表示並不看好。收益率、歐洲政治風險及市場可能重新評估歐洲央行寬鬆政策的影響或看淡歐元區經濟增長前景,均令他們對歐洲主權債券保持審慎,特別是邊緣國家債券。然而,美國與歐洲貿易緊張局勢若進一步惡化,亦可能帶動收益率下跌。

02信用債:觀點分歧,普遍看好新興市場

(1)美國分化、歐洲較看好高收益債

PIMCO認為公司信貸市場估值偏高,對整體信貸風險保持謹慎。他們在中期展望中提到,即便沒有衰退,未來3-5年間低於趨勢的經濟增長也可能令信用週期惡化。目前公司債市場較為擁擠,看好機構房地產抵押債券MBS,非機構MBS,以及全球的資產支持債券(ABS)。

安本標準不看好美國投資級債券,但是對美國高收益債券持中性態度。

東方匯理相對看好信貸和利差產品,認為由於央行的鴿派訊號,信貸和利差產品可以有助於獲取收益率,但是他們在這個過程中仍舊會保持謹慎。

安聯認為,由於鴿派的美聯儲政策的支撐,建議繼續持有高收益信用債。

貝萊德整體看好美國公司債,原因有二,從供給方來看,認為企業行為更加審慎並且發債有限,槓桿率逐漸降低;從需求方來看,投資者對固定收益的需求仍是一大利好因素。並且指出近期利差走闊,是投資BBB級債券的良機。

多家管理人表示看好歐洲信用債。

安本標準雖然對歐洲投資級債券保持中性,認為在當前估值水平下回報一般,但是看好歐洲高收益債,認為雖然利差在縮小,但是和其風險水平相比仍然可以接受。而且高收益債券的發行主體的槓桿率在降低。

貝萊德也提出看好歐洲的高收益信用債,認為其相較美國高收益債券,歐洲高收益債券可提供較高的息差溢價。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認為歐洲央行延長低利率政策有助於減低市場波幅,支持信貸作為收益來源。二是儘管年初至今大幅回升後,估值水平較高,但是發行量較低並且資金流入強勁。

(2)新興市場債:對硬通貨和本幣債普遍較積極

東方匯理對新興市場債券持建設性態度,認為新興市場會受到鴿派的美聯儲和美元的走軟預期支撐,但是需要選擇基本面較好的國家

安本標準對新興市場美元債和新興市場信用債都持有正面態度。他們認為,新興市場美元債的收益率和利差水平較為吸引人。同時,在貨幣大幅波動和利差調整之後,很多壞消息已經反映在了新興市場信用債的價格中。對於美元投資者來說,新興市場信用債擁有較好的信用質量,比美國可比公司槓桿率更低;相對健康的資產負債表令其可以更好地應對週期性轉變或意外衝擊。在估值方面,安本標準採用的估值指標為利差和槓桿水平之比,顯示出亞洲信貸為投資者提供了極具吸引力的溢價

股市、債市、外匯、樓市……誰會成為下半年資產配置寵兒?

安盛對新興市場債券保持中性。

貝萊德也看好新興市場債券和亞洲債券。其論據支撐主要有三點。一是外部環境利好,美元強勢暫緩支持本幣債市場;二是內部環境回升,中國經濟增長好轉的前景和債券限制發行增加了積極因素;三是估值較有吸引力。

在亞洲債券內部,貝萊德看好印度、中國及部分中東國家投資級別債券,以及印尼高收益債券。此外,中國向外資開放市場,投資組合根據指數的調整可能帶來資金流入

外匯和另類資產

貨幣消極,REITs火熱


01現金和外匯

貝萊德認為美元前景平穩,仍然可發揮避險作用,但估值偏高且與其他地區的增長差異收窄,令其升幅有限。安聯認為美元很可能在2019下半年的某個時候見頂

安本標準認為在全球利率處於極低水平的情況下,風險資產更有機會,不看好現金資產。匯率方面,認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改善,不太可能支撐美元走強,持中性觀點。英鎊從看多轉向中性。歐元區的地緣政治和經濟發展仍舊令人憂慮,歐元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看好日元,認為如果全球經濟活動繼續超預期下行,日元這一傳統避險貨幣將起到分散投資組合的作用。

聯博的觀點基本和安本標準一致,並認為人民幣匯率前景嚴重依賴於中美貿易發展形勢

東方匯理則給出了更加具體的點位預計。由於美聯儲和歐洲央行變得更加鴿派,歐元仍在窄幅波動,預計歐元兌美元匯率將在1.17左右。預計美元兌日元匯率將在未來12個月內達到107。預計新興市場貨幣將從目前的水平上漲,國別內部選擇仍然是關鍵。

02房地產:多數看好REITs

安本標準對房地產市場整體持中性觀點,投資形式上偏好投資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s)而不是直接商業地產投資。安本標準提出,儘管零售業正面臨著電子商務崛起的壓力,但美國大多數子類(REITs)的空置率很低。

針對發達經濟體區域內的地產投資給出觀點如下:

  • 英國:處於週期成熟期,預計未來資本增長有限,但租金收入仍然具有吸引力。如果英國陷入衰退或政治不確定性激增,風險將會上升。
  • 美國:儘管零售地產正面臨著來自電子商務崛起的更大壓力,大多數子類REITs的空置率都很低。
  • 歐洲:經濟增長和較低水平的新供應支撐著市場。歐洲央行的謹慎政策立場有助於估值。房地產市場已經顯著復甦,目前持中性觀點。

駿利也同樣看好REITs。由於需求上漲,上市交易的房地產投資信託相較於非上市地產預計給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更好的結構。看好如下領域的長期增長:包括有年齡限制的預製房屋(例如養老社區預製房)、自助倉儲、數據中心和發射塔、以及物流等領域,在這些領域,私人房地產(投資工具)難以大規模獲得優質物業。

威靈頓認為REITs具有配置價值。中期看,預計美國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2019年和未來幾年的盈利增速可能達到中至高個位數,超過大盤;短期來看,REITs同現在中美貿易摩擦相關的風險關聯度較低。

03商品:品類分化

貝萊德指出油價走勢將取決於近期供應過剩問題能否解決。貿易緊張局勢緩和有助推動工業金屬價格上升。

東方匯理對金屬沒有如此樂觀,認為工業金屬將受到中國和全球經濟放緩的影響。同時,東方匯理對原油持中性。因為OPEC將保持警惕,並致力於穩定價格,對於WTI原油價格,預計維持55-65美元區間

安本標準認為,大宗商品對中國的政策收緊非常敏感,一些大宗商品,如石油,面臨著不確定的供需平衡,以及對貿易的擔憂。

風 險

關注貿易局勢和美聯儲


小編整理髮現,所有的資產管理人都將重點放在了貿易局勢和央行貨幣政策上。

貝萊德認為,貿易緊張局勢持續升溫,全球供應鏈面臨一連串充滿變數的衝擊。安聯也指出,貿易摩擦正演變為一場"科技冷戰",有可能破壞全球供應鏈。普信表示,貿易不確定性增多,可能會影響下半年企業盈利增長,從而對美國股市造成影響。

美聯儲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也是各家重點討論的風險。

東方匯理指出,全世界的資產已經把降息計入資產價格,預計美國會在2020年末前降低100 bps,歐洲、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也是。安本標準則表示,美聯儲已經在試圖推高通脹,而關稅推高通脹影響有限,不排除降息可能,但若美聯儲選擇不通過降息來驗證市場定價的有效性,那麼金融市場的反應可能相當糟糕。

安盛指出,若美聯儲不降息,那麼原本因為降息預期而上漲的債券價格會出現下跌;若美聯儲降息,則要看降息背後的原因。若是為了削弱增長,不利於整體股市;若為了未來下行風險提供保險,那麼股市會受到降息消息的支撐。

此外,多家認為經濟增長雖然進一步放緩,但今年還沒到衰退。

安盛認為,全球週期進一步惡化的跡象正在積累,而美國最後的就業報告遠低於預期(報告在非農數據公佈之前的,上週的非農數據發生了反轉),可能被視為朝惡化方向發展的另一個重要信號。經濟緩慢增長,未來衰退的可能性在增加。

安聯認為美國正繼續沿著其經濟週期後期的道路前進,但還沒有面臨衰退,經濟增長停滯在2%以下,對2020年經濟衰退的預期也在上升貝萊德認為,進入2019年,市場普遍預期全球經濟增長溫和放緩,短期內美國出現經濟衰退的風險甚微。

聯博將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略微下調至2.6%。這是該機構自2010年以來發布的最低年度增長預測,反映出長期趨勢疲弱和週期性逆風不斷加劇。信安認為,貿易戰對美國影響有限,但美國GDP預期增長在2季度低於1季度,約2%左右。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增加。

想要了解更多的交易想法和分析歡迎關注我們的頭條號“量子外匯”。如果你有任何交易問題諮詢我們,可以添加我們的微信號 yongbuyanqizf。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