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說:劉三鋤

劉三鋤是附近十里八鄉遠近聞名的種地能手,早年鋤地的時候幹活比一般人又快又好,劉圩子人便給他起了個外號“劉三鋤”。而他的原名,劉三初,就漸漸地被淡忘了。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土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改革春風吹到了劉圩子,那個時候的劉三鋤二十出頭,身上有的是力氣,鋤草、翻地、澆水等都是他的拿手好活,每到糧食成熟的時候,劉三鋤家的畝產量總比其他人家的高,交完公糧之後自然剩餘的也比較多;每當田裡不怎麼忙的時候,劉三鋤會去小河裡面抓魚捉蝦,冬天帶著老狗去追趕野雞野兔等。在那個物質生活並不豐富的年代,劉三鋤一家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劉三鋤也非常的大方,尤其是過年的時候,會把自己一冬天打來的野雞和野兔分給鄉鄰,那是劉圩子人久久難以忘懷的美味。

時間來到九十年代末,社會發生了巨大進步。劉圩子人的生活越來越好,也不需要向國家交公糧;化肥和農藥的出現,使得糧食畝產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劉圩子人的種地效率也提高不少。劉三鋤家的糧食畝產量依舊最高,原來他研究農藥和化肥的用量比例和時間,將農藥和化肥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他依舊是劉圩子人公認的種地能手,只是不再去河裡捉魚,也不再去打野雞和野兔,頂多在收玉米的時候,捉一些螞蚱來吃。劉圩子的人都認為,是因為他到中年了,所以不再去做那些年輕人做的事情。但令劉圩子人頗為不解的是,每當看到有人去追野雞或野兔,劉三鋤會出來阻止,人們不聽,劉三鋤就跟著去搗亂。沒幾年,劉三鋤就成了劉圩子男女老少厭惡的人。

三年前,劉三鋤竟然又成為了劉圩子人人敬仰的花甲老人。原來,在八九十年代的時候,田地荒蕪,野雞和野兔等氾濫,對莊稼造成不少破壞;漸漸地,野兔和野雞越來越少,這是自然更替的規律,劉圩子人開始意識到保護野兔和野雞等物種的多樣性,甚至專門留出一大片地供它們繁衍生息。年近花甲的劉三鋤閒不住,儘管孩子早已在城裡安家,並多次提出要把他接過去去,但劉三鋤沒有同意,他還是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辛勤的勞作。不同的是,他現在幾乎不使用化肥和農藥,無論是鋤草還是除蟲,都是採用年輕時候最原始的辦法。

劉圩子人還是不明白劉三鋤為什麼會這樣做,他們一起找到劉三鋤,想知道為什麼。劉三鋤語重心長的告訴他們,這田地已經連續多年使用化肥和農藥,不僅使原本豐沃的土地變得貧瘠,種出來的糧食蔬菜也存在安全隱患,他這麼做與不再打野雞野兔一樣,都是為了更長久的打算,保護生態平衡。聽完之後,劉圩子的人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現在的劉圩子,不僅成立了保護野雞和野兔的民間協會,而且再也沒有人使用化肥和農藥,種出來的糧食和蔬菜雖然定價比外面高出不少,但每次都會哄搶一空。

劉圩子人都說,劉三鋤還是劉三鋤,還是那個種地能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