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中國海外收購正全力迴歸 但投機性投資已成過去式

投資 歐洲 機器人 美國 參考消息 2017-05-13

德媒稱,很多人直到不久前還認為中國的投資浪潮很快將減退,但中國買家正全力迴歸。

據德國《商報》5月9日報道,1500多年前,檀道濟總結出用於打敗對手的三十六計。這位中國將軍和其後任保密了數百年的計謀,現如今被中國的經理們吸收學習。這些計謀甚至有漫畫版本,其中一條叫作“混水摸魚”——意思是趁混亂時機為自己撈取好處。

報道稱,這顯然也是中國大企業目前正在遵循的一條計謀。因為中國政府希望通過控制資金往來進一步限制較大規模的海外併購,歐洲也形成了針對中國大舉收購的反抗力量,而中國的企業卻能繼續“摸魚”——至少在德國的水域內。新的統計數據表明了這一點。

根據全球金融數據提供商迪羅基公司的計算結果,今年截至5月初,中國人收購了14家德國企業,投資總額為35億美元。這隻比去年同期少2億美元。去年全年中國人在德國投資了108億美元,創下紀錄。

據報道,很多人直到不久前還認為中國的投資浪潮很快將減退。因為去年深秋的時候,中國宣佈,將嚴格審查巨大規模併購案。這也適用於與公司核心業務無關的大規模收購。

幾乎與此同時,德國和歐盟反對中國收購的聲音也高漲起來。起因是2016年夏天中國美的集團收購了德國機器人制造商庫卡公司。反對者要求阻止賣光“德國製造”的技術。不論時任德國經濟部長西格馬·加布里爾還是歐盟委員京特·厄廷格都大聲表達了顧慮之情。

然而,現在中國買家正全力迴歸。控制資本往來等措施,“雖然讓中國投資者進行國際收購變得更困難,因為買家現在需要獲得審批,但這阻止不了他們,”德同國際律師事務所的中國市場專家赫爾曼·梅勒評論說。

迄今為止,中國繼續購買之旅——即便亞洲人已經變得更謹慎。那關係到中國到2025年成為世界領先的工業大國。一切都要服從這個目標。因此,摩根大通歐洲併購業務聯合主管迪爾克·阿爾貝斯邁爾確信,“中國仍然樂見並批准戰略交易”。

但中國投資者現在更苛刻地看待德國的項目。那也因為一些投資失敗了。重組項目因此不再被列入購買清單。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的中國市場專家孫怡(音)說,目前中國企業感興趣的有五大交易。她不願透露更多。中方聚焦高技術公司,它們可能是機械製造商、大數據公司或智能家居領域供應商,但也可能是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投資銀行家們認為,德國公司依然很受青睞。中國的興趣不會減退,這對他們來說是明確無誤的。德國依然是一個核心市場。澳大利亞麥格理銀行德國市場主管賴納·朗格爾認為:“今後幾年,德國四分之一的併購業務源自中國投資者,那是現實的。”超過10億歐元的交易也能順利進行。

中國市場專家們一致認為,純粹投機性投資將屬於過去。中國政府不再想看到對奢侈品牌過於昂貴的收購。

“中國企業在國內達到了增長極限。基礎設施領域也能看到飽和趨勢。因此對企業來說尤其國際化是可行的擴張戰略”,羅斯柴爾德公司德國市場負責人馬丁·賴茨說。德國公司變得有吸引力,那也因為美國新政府將會更嚴格地審查每一起交易。

但對中國企業來說收購不會很便宜。“中國投資者在收購時將繼續提供較高的價格。否則他們不會入圍,”歐亞諮詢公司的張煥平說。(編譯/聶立濤)

德媒:中國海外收購正全力迴歸 但投機性投資已成過去式

資料圖片:工作人員在德國庫卡機器人公司展區展示機器人手臂。新華社記者張帆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