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一年半市場“冷風”後,自動售貨機業者們都有哪些反思'

"

從2018年5月起,在經歷連續15個月的市場“冷風”吹後,無人零售業務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自動售貨機終於光環褪盡,開始迴歸正常業務邏輯。資本、擴張、顛覆等等都成為了過往,在“陣亡”名單不斷加長後,大部分行業企業經營者們終於開始冷靜了下來,開始反思過往。

"

從2018年5月起,在經歷連續15個月的市場“冷風”吹後,無人零售業務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自動售貨機終於光環褪盡,開始迴歸正常業務邏輯。資本、擴張、顛覆等等都成為了過往,在“陣亡”名單不斷加長後,大部分行業企業經營者們終於開始冷靜了下來,開始反思過往。

經歷一年半市場“冷風”後,自動售貨機業者們都有哪些反思

狂熱

2017年一直被喻為無人零售元年。隨著亞馬遜、阿里、京東、娃哈哈等巨頭的入局,無人零售成為投資創業的一個新風口,國內這一領域的創業公司在當年的融資總金額超過40億元。除了繽果盒子、猩便利、EasyGo、七隻考拉等初創品牌外,市場還湧入了包含阿里“淘咖啡”、京東無人超市、順豐無人貨架等巨頭品牌。

資本的追捧將整個市場的熱情推到了極致,根據自動售貨機產業資訊的不完全統計,2017年受無人零售概念興起影響,行業企業數量猛增數倍,在自動售貨機設備製造領域尤甚。短短數年間,主力廠家從最初的不足20家,猛增至後來的近百家。而蘇食流通協會無人零售行業分會在2018年的監測數據也間接驗證了當年的瘋狂。在市場最高峰時,行業設備製造企業數量甚至在2年內翻了近5倍。幾乎所有人都看不懂的事,一個本該是“慢生意”的生意怎麼就這麼爆發了。

"

從2018年5月起,在經歷連續15個月的市場“冷風”吹後,無人零售業務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自動售貨機終於光環褪盡,開始迴歸正常業務邏輯。資本、擴張、顛覆等等都成為了過往,在“陣亡”名單不斷加長後,大部分行業企業經營者們終於開始冷靜了下來,開始反思過往。

經歷一年半市場“冷風”後,自動售貨機業者們都有哪些反思

狂熱

2017年一直被喻為無人零售元年。隨著亞馬遜、阿里、京東、娃哈哈等巨頭的入局,無人零售成為投資創業的一個新風口,國內這一領域的創業公司在當年的融資總金額超過40億元。除了繽果盒子、猩便利、EasyGo、七隻考拉等初創品牌外,市場還湧入了包含阿里“淘咖啡”、京東無人超市、順豐無人貨架等巨頭品牌。

資本的追捧將整個市場的熱情推到了極致,根據自動售貨機產業資訊的不完全統計,2017年受無人零售概念興起影響,行業企業數量猛增數倍,在自動售貨機設備製造領域尤甚。短短數年間,主力廠家從最初的不足20家,猛增至後來的近百家。而蘇食流通協會無人零售行業分會在2018年的監測數據也間接驗證了當年的瘋狂。在市場最高峰時,行業設備製造企業數量甚至在2年內翻了近5倍。幾乎所有人都看不懂的事,一個本該是“慢生意”的生意怎麼就這麼爆發了。

經歷一年半市場“冷風”後,自動售貨機業者們都有哪些反思

冷卻

有潮起就有潮落,進入到2018年,形勢開始急轉直下,先是“GOGO小超”宣佈停止運營,拉開了倒閉破產的帷幕,後又有猩便利裁員大半;七隻考拉停業;小閃科技申請破產清算。昔日風光無限的無人零售終於迎來了市場颳起的“冷風”。而自2018年5月起,這股冷風一吹就是15個月,中間雖仍有零星項目融資的消息,但整個市場反饋的數據卻是冰冷的。無論是在運營領域或是製造領域,不斷有人出局的消息讓整個行的氣氛陷入了凝重之中。

"

從2018年5月起,在經歷連續15個月的市場“冷風”吹後,無人零售業務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自動售貨機終於光環褪盡,開始迴歸正常業務邏輯。資本、擴張、顛覆等等都成為了過往,在“陣亡”名單不斷加長後,大部分行業企業經營者們終於開始冷靜了下來,開始反思過往。

經歷一年半市場“冷風”後,自動售貨機業者們都有哪些反思

狂熱

2017年一直被喻為無人零售元年。隨著亞馬遜、阿里、京東、娃哈哈等巨頭的入局,無人零售成為投資創業的一個新風口,國內這一領域的創業公司在當年的融資總金額超過40億元。除了繽果盒子、猩便利、EasyGo、七隻考拉等初創品牌外,市場還湧入了包含阿里“淘咖啡”、京東無人超市、順豐無人貨架等巨頭品牌。

資本的追捧將整個市場的熱情推到了極致,根據自動售貨機產業資訊的不完全統計,2017年受無人零售概念興起影響,行業企業數量猛增數倍,在自動售貨機設備製造領域尤甚。短短數年間,主力廠家從最初的不足20家,猛增至後來的近百家。而蘇食流通協會無人零售行業分會在2018年的監測數據也間接驗證了當年的瘋狂。在市場最高峰時,行業設備製造企業數量甚至在2年內翻了近5倍。幾乎所有人都看不懂的事,一個本該是“慢生意”的生意怎麼就這麼爆發了。

經歷一年半市場“冷風”後,自動售貨機業者們都有哪些反思

冷卻

有潮起就有潮落,進入到2018年,形勢開始急轉直下,先是“GOGO小超”宣佈停止運營,拉開了倒閉破產的帷幕,後又有猩便利裁員大半;七隻考拉停業;小閃科技申請破產清算。昔日風光無限的無人零售終於迎來了市場颳起的“冷風”。而自2018年5月起,這股冷風一吹就是15個月,中間雖仍有零星項目融資的消息,但整個市場反饋的數據卻是冰冷的。無論是在運營領域或是製造領域,不斷有人出局的消息讓整個行的氣氛陷入了凝重之中。

經歷一年半市場“冷風”後,自動售貨機業者們都有哪些反思

反思

在經歷了大起大落後,大多數行業企業經營者終於開始冷靜了下來。開始思考此前所忽略的一些事情。雖然有時候迴歸常識和理智是一件極度困難的事情,但市場是無情的,每個企業經營者終究是要回到市場邏輯的。

1、充分認識自販機運營業務的複雜性,“冒進”不可取!

雖然自動售貨機可以24小營業不需要人工,但自動售貨機運營業務背後依舊是需要一套完整體系來支撐的。往往只有十分精通硬件、運營、庫存、賬期、供應鏈、陳列等一系列事無鉅細的事情的企業才能真正存活下來。尤其是在規模化運營的時候,僅搭建這一套體系都是一件非常費力的事情,更別說在短期內成型,因此“冒進”一直以來是這個行業的大忌。在開展大規模業務擴張之前,企業必須要做好充分的人才儲備和體系建設工作,否則跑的越快,死的越快。

2、所有成本都值得精算,任何生意都不能脫離盈利存在。

“折騰了兩年,除了肥了業主,救了配套商,我們幾乎一無所獲!”----某行業企業高級副總裁。除了一些特殊業務,大部分自販機運營企業的收入來源仍主要依靠零售生意。既然是零售,就自然要遵守零售業務一些規矩,成本和利潤是任何一家零售企業繞不開的話題。以租金為例,“風口期”的不計成本、不惜代價,除了肥了業主外,最終是帶不來預期的收益的,相反的還推高了企業和行業的長期租金成本。

運營業務的利潤是一塊錢、一塊錢扣出來的,因此業務經營一旦過了度,或者忘記了盈利這條基本準則,生意是很難持久。一些企業會有整體打平的邏輯,然後會發現企業規模變得越來越大,經營也越來越累。即使是真的實現了打平,企業發現,一切似乎又回到了起點,後續發展需要的資本在哪裡?再去找資本?要知道,資本也在尋求價值,除非有附帶的高額增值空間,否則企業在資本面前就是一無是處。

3、裝逼救不了企業,做好細節才是根本。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如果仔細研究一些曾在行業叱吒一時的“陣亡企業”,我們會發現,在這些企業倒下之前,我們往往能看到的只有他們光輝的一面,而看不到背後的真實景像。PR鋪天蓋地,貨道空無一物,設備恆古不變,內控更是一團亂麻,機會來了抓不住、抓不好,最後落得個“身死國滅”。惜乎哉?惜乎啊!但凡這些企業將PR的精力放一些業務細節的把控上,何至於一江春水向東流,長使英雄淚滿襟。

4、運營重內容,但內容不能拍腦袋,是來自消費者!

“售賣內容萬年不變、千年不改,佔地為王,愛買不買”的運營時代過去了。今天的消費者有太多的選擇,即使是為滿足即時性需求,消費者也有更多的選擇和要求了。你可以讓消費者不滿意一次,但是次數多了,你的存在也就變得可有可無。尤其是在外賣、跑腿遍佈的時代,一次改變可能就能摧毀你的一堆努力。而內容是什麼?決不是簡單的換一個商品,而是一種精心的設計。人、貨、場--人在前、貨在後、然後才是場,核心還是人。內容可能是一款精心選擇讓消費者喜歡的產品,也有可能是一種讓消費者著謎的促銷方式,更有可能是一種個性IP的展現,消費者喜歡什麼,你的內容就該是什麼。內容越豐富、越吸引人,你的設備就越黏人,無論是零售業務或是流量業務就越有價值。----“運營重內容,經營重思考!”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資訊觀點.)

"

從2018年5月起,在經歷連續15個月的市場“冷風”吹後,無人零售業務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自動售貨機終於光環褪盡,開始迴歸正常業務邏輯。資本、擴張、顛覆等等都成為了過往,在“陣亡”名單不斷加長後,大部分行業企業經營者們終於開始冷靜了下來,開始反思過往。

經歷一年半市場“冷風”後,自動售貨機業者們都有哪些反思

狂熱

2017年一直被喻為無人零售元年。隨著亞馬遜、阿里、京東、娃哈哈等巨頭的入局,無人零售成為投資創業的一個新風口,國內這一領域的創業公司在當年的融資總金額超過40億元。除了繽果盒子、猩便利、EasyGo、七隻考拉等初創品牌外,市場還湧入了包含阿里“淘咖啡”、京東無人超市、順豐無人貨架等巨頭品牌。

資本的追捧將整個市場的熱情推到了極致,根據自動售貨機產業資訊的不完全統計,2017年受無人零售概念興起影響,行業企業數量猛增數倍,在自動售貨機設備製造領域尤甚。短短數年間,主力廠家從最初的不足20家,猛增至後來的近百家。而蘇食流通協會無人零售行業分會在2018年的監測數據也間接驗證了當年的瘋狂。在市場最高峰時,行業設備製造企業數量甚至在2年內翻了近5倍。幾乎所有人都看不懂的事,一個本該是“慢生意”的生意怎麼就這麼爆發了。

經歷一年半市場“冷風”後,自動售貨機業者們都有哪些反思

冷卻

有潮起就有潮落,進入到2018年,形勢開始急轉直下,先是“GOGO小超”宣佈停止運營,拉開了倒閉破產的帷幕,後又有猩便利裁員大半;七隻考拉停業;小閃科技申請破產清算。昔日風光無限的無人零售終於迎來了市場颳起的“冷風”。而自2018年5月起,這股冷風一吹就是15個月,中間雖仍有零星項目融資的消息,但整個市場反饋的數據卻是冰冷的。無論是在運營領域或是製造領域,不斷有人出局的消息讓整個行的氣氛陷入了凝重之中。

經歷一年半市場“冷風”後,自動售貨機業者們都有哪些反思

反思

在經歷了大起大落後,大多數行業企業經營者終於開始冷靜了下來。開始思考此前所忽略的一些事情。雖然有時候迴歸常識和理智是一件極度困難的事情,但市場是無情的,每個企業經營者終究是要回到市場邏輯的。

1、充分認識自販機運營業務的複雜性,“冒進”不可取!

雖然自動售貨機可以24小營業不需要人工,但自動售貨機運營業務背後依舊是需要一套完整體系來支撐的。往往只有十分精通硬件、運營、庫存、賬期、供應鏈、陳列等一系列事無鉅細的事情的企業才能真正存活下來。尤其是在規模化運營的時候,僅搭建這一套體系都是一件非常費力的事情,更別說在短期內成型,因此“冒進”一直以來是這個行業的大忌。在開展大規模業務擴張之前,企業必須要做好充分的人才儲備和體系建設工作,否則跑的越快,死的越快。

2、所有成本都值得精算,任何生意都不能脫離盈利存在。

“折騰了兩年,除了肥了業主,救了配套商,我們幾乎一無所獲!”----某行業企業高級副總裁。除了一些特殊業務,大部分自販機運營企業的收入來源仍主要依靠零售生意。既然是零售,就自然要遵守零售業務一些規矩,成本和利潤是任何一家零售企業繞不開的話題。以租金為例,“風口期”的不計成本、不惜代價,除了肥了業主外,最終是帶不來預期的收益的,相反的還推高了企業和行業的長期租金成本。

運營業務的利潤是一塊錢、一塊錢扣出來的,因此業務經營一旦過了度,或者忘記了盈利這條基本準則,生意是很難持久。一些企業會有整體打平的邏輯,然後會發現企業規模變得越來越大,經營也越來越累。即使是真的實現了打平,企業發現,一切似乎又回到了起點,後續發展需要的資本在哪裡?再去找資本?要知道,資本也在尋求價值,除非有附帶的高額增值空間,否則企業在資本面前就是一無是處。

3、裝逼救不了企業,做好細節才是根本。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如果仔細研究一些曾在行業叱吒一時的“陣亡企業”,我們會發現,在這些企業倒下之前,我們往往能看到的只有他們光輝的一面,而看不到背後的真實景像。PR鋪天蓋地,貨道空無一物,設備恆古不變,內控更是一團亂麻,機會來了抓不住、抓不好,最後落得個“身死國滅”。惜乎哉?惜乎啊!但凡這些企業將PR的精力放一些業務細節的把控上,何至於一江春水向東流,長使英雄淚滿襟。

4、運營重內容,但內容不能拍腦袋,是來自消費者!

“售賣內容萬年不變、千年不改,佔地為王,愛買不買”的運營時代過去了。今天的消費者有太多的選擇,即使是為滿足即時性需求,消費者也有更多的選擇和要求了。你可以讓消費者不滿意一次,但是次數多了,你的存在也就變得可有可無。尤其是在外賣、跑腿遍佈的時代,一次改變可能就能摧毀你的一堆努力。而內容是什麼?決不是簡單的換一個商品,而是一種精心的設計。人、貨、場--人在前、貨在後、然後才是場,核心還是人。內容可能是一款精心選擇讓消費者喜歡的產品,也有可能是一種讓消費者著謎的促銷方式,更有可能是一種個性IP的展現,消費者喜歡什麼,你的內容就該是什麼。內容越豐富、越吸引人,你的設備就越黏人,無論是零售業務或是流量業務就越有價值。----“運營重內容,經營重思考!”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資訊觀點.)

經歷一年半市場“冷風”後,自動售貨機業者們都有哪些反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