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公司有哪些類型?一文秒懂各類資管業務的區別

投資 基金 保險 金融 新東家 2017-06-13

何謂資管?資管,即資產管理,就是獲得監管機構批准的公募基金子公司、證券公司、保險公司、銀行等,向特定客戶募集資金或者接受特定客戶財產委託擔任資產管理人,為資產委託人的利益,運用委託財產進行投資的一種行為。

資管公司有哪些類型?一文秒懂各類資管業務的區別

這個過程可以形成標準化的金融產品,謂之資管產品。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資管業務主要包括:基金子公司資管、券商資管、保險資管,以及銀行資管。當然,我們熟悉的信託也屬於資管範疇,在這裡就不贅述了。

基金子公司資管

政策法規:2012年9月26日,證監會公佈《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10月31日發佈《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暫行規定》,自此,向基金管理公司全面放開資管業務。此後一年半的時間,基金資管行業發展迅速。截至2013年底,基金子公司已成立62家,資產管理業務規模很 快將破萬億。

優勢:小額充足,300萬元以下的小額200個;在操作模式上與信託最接近;且由於讓利於投資者,產品收益高於信託,在募集速度和投資者喜好程度上更勝信託。

劣勢:基金子公司成立時間較短,自身資本實力不如信託;以降低費用,提高產品收益,壓縮自身利益擴張發展的模式不可持續;運作尚不夠成熟,產品需要精挑細選。

券商資管

政策法規:2012年10月18日,證監會公佈《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及配套的《證券公司集合資產管理業務實施細則》和《證券公司定向資產管理業務實施細則》,證券公司被譽為擁有了金融投資全牌照,能夠開展信託公司能做的大部分業務。券商資管一經放開,便迅速發力。

優勢:小額充足,300萬元以下的小額200個;營業部網點多,在客戶資源、營銷能力和投資證券市場等方面具有先天優勢,以及和銀行、基金、信託、保險等機構長期合作建立了良好的渠道。

劣勢:大部分為操作簡單,缺少技術含量的通道業務,主要依賴銀行渠道,難以形成持續競爭力。

保險資管

政策法規:2012年10月22日,保監會發布《關於保險資金投資有關金融產品的通知》、《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管理暫行規定》;2013年2月17日, 發佈《關於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開展資產管理產品業務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後,保險資產管理的業務範圍得以拓寬。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國 保險資產管理規模6833億元。

優勢:保險資管因其行業特殊性,擁有先發的資金優勢;風險較低,安全性高。

劣勢:因對資金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保險資管過於保守、弱勢,產品收益相對偏低。數據顯示,2013年保險行業的投資收益率為5.04%,市場可查詢的主要幾款保險資管產品的收益率大多處於2-3%。

銀行資管

政策法規:2013年9月末,銀監會批准了國內11家商業銀行開展理財資產管理業務試點,宣告銀行理財正式進入資管時代。截至2013年底,試點銀行均完成理財直接融資工具申報,總規模超過100億元。

優勢:客戶基礎好,具有平臺優勢,資金實力強。

劣勢:資管能力不強,需要一個積累和發展的過程;鑑於銀行的國民地位,銀行資管對產品的安全性要更為謹慎,投資策略較保守,產品收益不高;收手續費和業績提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