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項目審批,浙江企業投資項目“最多跑一次”有了時間表

提速項目審批,浙江企業投資項目“最多跑一次”有了時間表

浙江企業投資項目“最多跑一次”有了時間表和路線圖。日前,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根據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出臺的《企業投資項目“最多跑一次”改革實施方案》,到2017年底前,我省將力爭實現一般性企業投資項目全流程、多層級、多部門“最多跑一次”,努力打造全國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投資環境最優、企業獲得感最強的省份。

實施方案明確,浙江將全面推廣應用“一口受理、在線諮詢、網上辦理、代辦服務、快遞送達”的辦理模式,推動實體辦事大廳與投資項目審批監管平臺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大力推進簡政放權的“減法”、集成優化的“加法”、在線服務的“乘法”、制度改革的“除法”,通過“加、減、乘、除”四套組合拳,精準發力、精準施策、精準落實。

實施方案列出27項重點任務,突出三大亮點。一是將制定全省統一的企業投資項目審批事項標準化清單、辦事指南及格式文本,最大限度減少和簡化審批事項、環節和材料。二是在全國率先建設應用2.0版浙江政務服務網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打破各地、各部門信息孤島。除涉密項目外,企業投資項目審批將實行“六個一”制度,即統一平臺、統一賦碼、統一受理、統一辦理、統一監管、統一服務,項目審批全流程可查詢、可監督,變“企業跑”為“數據跑”。據悉,嘉興市、紹興柯橋區已於8月1日率先上線運行,湖州、紹興、金華、衢州、台州等地正加快推廣應用,全省10月份實現全覆蓋。三是全力推進實施項目審批流程優化再造,包括區域評價制度、施工圖聯合審查、聯合測繪、聯合踏勘、聯合驗收、竣工測驗合一改革等。特別是,實施方案明確要求推進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將在省級以上經濟技術開發區(園區)、產業集聚區、特色小鎮等區域及湖州市、桐廬縣,大力推行以准入標準替代審批的企業承諾制,推動更多項目事項管理由事前審批向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服務轉變。

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也有新舉措,我省將打破中介機構市場壟斷,培育具備規劃測繪、地籍測繪、房產測繪等綜合資質的中介機構,推進規劃、土地、房產、人防、消防等測繪成果共享互認。除使用中央補助資金的項目外,按照國家規定,企業投資項目不再由政府組織綜合驗收。

為破除中介服務壟斷,我省將加快推進行政機關與中介機構脫鉤改革,培育具有多種資質的綜合性全能型中介機構或中介機構聯合體,加快建設全省統一的網上“中介超市”。

此外,在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體系方面,將推動省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與2.0版在線平臺對接,實時反映市場主體的信用狀況,作為必要環節嵌入投資項目在線審批流程。在投資項目領域建立紅黑名單,對信用等級高的企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採取綠色通道和容缺受理等便利服務措施;對信用等級低的企業,實行從嚴審核、重點監管;對被列入失信黑名單的企業,依法實施市場禁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