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裡,大師和股民最大差距在何處?'

投資 技術 不執著財經 2019-08-19
"
"
在股市裡,大師和股民最大差距在何處?

很多新股民喜歡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普通股民與股市大師的區別究竟在哪裡?實際上,A股市場上有二種類型人,並不能算是大師,但是大家錯把他們當作大師看待:一類人是,技術派高手他們對各種技術瞭如指掌也能說出一些門道,但是懂技術只能稱之為“匠人”,真正的“大師”與股民本質區別在“心態”上。

另一類是,國內很多知名的股評家,他們被股民們奉為大師,但是這些人天天喊多,主要是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畢竟唱多肯定會遭人喜歡。這些股評家自己本身也沒炒過幾次股票,只是理論知識講得頭頭是道,但是實質上經受不起實戰的考驗。時間久了,雖然很多人討厭這些股評,但又不敢不聽他們的講話。

事實上,在中國要成為股壇大師,必須要經歷過幾次真正的牛熊輪迴過程,悟透了股市的真諦,有相當好的心理素質。股市中的大師,基本可以與佛教的得到高僧在境界和心態上是差不多的。股壇大師與股民的區別並不在技術層面上,而是在心態的層面之上。

"
在股市裡,大師和股民最大差距在何處?

很多新股民喜歡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普通股民與股市大師的區別究竟在哪裡?實際上,A股市場上有二種類型人,並不能算是大師,但是大家錯把他們當作大師看待:一類人是,技術派高手他們對各種技術瞭如指掌也能說出一些門道,但是懂技術只能稱之為“匠人”,真正的“大師”與股民本質區別在“心態”上。

另一類是,國內很多知名的股評家,他們被股民們奉為大師,但是這些人天天喊多,主要是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畢竟唱多肯定會遭人喜歡。這些股評家自己本身也沒炒過幾次股票,只是理論知識講得頭頭是道,但是實質上經受不起實戰的考驗。時間久了,雖然很多人討厭這些股評,但又不敢不聽他們的講話。

事實上,在中國要成為股壇大師,必須要經歷過幾次真正的牛熊輪迴過程,悟透了股市的真諦,有相當好的心理素質。股市中的大師,基本可以與佛教的得到高僧在境界和心態上是差不多的。股壇大師與股民的區別並不在技術層面上,而是在心態的層面之上。

在股市裡,大師和股民最大差距在何處?

首先,小股民喜歡頻繁交易,最好一星期天天有操作,早點實現財務自由。但是大師並不急於快速發財致富,很少看股票行情,卻是一輩子只買幾次股票,而且不跌出真正價值,從不會輕易入市。對於大師來講,最好是操作次數越少越好,不犯錯誤就成功了大半。大師和股民的本質差距在於心態,就是股民可以學會技術指標,但股民學不會大師的心態,放不下貪婪之心,那必然會是虧損結局。

再者,真正的炒股大師,喜歡看空,股民卻喜歡看多,對於大師來說,機會是跌出來的,只有個股跌出價值來了,才能安心佈局建倉。大師喜歡研究上市公司的質地好壞,意在中長線投資。而股民喜歡研究短線操作技巧,股民希望股市天天上漲,意在做一個月以內的短線,所以總是希望股市天天上漲,他才能操作贏利。

再次,股壇大師在生命多數時候遠離股市,大師在生活中可能也是普通人,有著自己一份事業,從來就與股市保持距離,甚至於幾年空倉不關心股市,似乎從來沒有股市投資這回事情。而股民卻是天天盯著股市,甚至還辭職炒股,很多人為此傾家蕩產,近乎一無所有。

除了大師有很強的定力之外,大師還嚴守操作紀律,從不給市場自己犯錯的機會。比如,在股市跌出投資價值後,大師就會一點點佈局建倉,然後佈局完畢,就坐等牛市頂部的到來。當中從不做任何差價,直到股市走到牛市頂部區域才逐步兌現紅利,落袋為安。而普通股民,根本無法遵守任何操作紀律,即使在牛市上漲途中也要做足每個大小波段的差價,即使在牛市的頂部區域,還要賺足最後一個銅鈿。結果是越是貪得無厭,越是兩手空空,虧光家財。

"
在股市裡,大師和股民最大差距在何處?

很多新股民喜歡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普通股民與股市大師的區別究竟在哪裡?實際上,A股市場上有二種類型人,並不能算是大師,但是大家錯把他們當作大師看待:一類人是,技術派高手他們對各種技術瞭如指掌也能說出一些門道,但是懂技術只能稱之為“匠人”,真正的“大師”與股民本質區別在“心態”上。

另一類是,國內很多知名的股評家,他們被股民們奉為大師,但是這些人天天喊多,主要是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畢竟唱多肯定會遭人喜歡。這些股評家自己本身也沒炒過幾次股票,只是理論知識講得頭頭是道,但是實質上經受不起實戰的考驗。時間久了,雖然很多人討厭這些股評,但又不敢不聽他們的講話。

事實上,在中國要成為股壇大師,必須要經歷過幾次真正的牛熊輪迴過程,悟透了股市的真諦,有相當好的心理素質。股市中的大師,基本可以與佛教的得到高僧在境界和心態上是差不多的。股壇大師與股民的區別並不在技術層面上,而是在心態的層面之上。

在股市裡,大師和股民最大差距在何處?

首先,小股民喜歡頻繁交易,最好一星期天天有操作,早點實現財務自由。但是大師並不急於快速發財致富,很少看股票行情,卻是一輩子只買幾次股票,而且不跌出真正價值,從不會輕易入市。對於大師來講,最好是操作次數越少越好,不犯錯誤就成功了大半。大師和股民的本質差距在於心態,就是股民可以學會技術指標,但股民學不會大師的心態,放不下貪婪之心,那必然會是虧損結局。

再者,真正的炒股大師,喜歡看空,股民卻喜歡看多,對於大師來說,機會是跌出來的,只有個股跌出價值來了,才能安心佈局建倉。大師喜歡研究上市公司的質地好壞,意在中長線投資。而股民喜歡研究短線操作技巧,股民希望股市天天上漲,意在做一個月以內的短線,所以總是希望股市天天上漲,他才能操作贏利。

再次,股壇大師在生命多數時候遠離股市,大師在生活中可能也是普通人,有著自己一份事業,從來就與股市保持距離,甚至於幾年空倉不關心股市,似乎從來沒有股市投資這回事情。而股民卻是天天盯著股市,甚至還辭職炒股,很多人為此傾家蕩產,近乎一無所有。

除了大師有很強的定力之外,大師還嚴守操作紀律,從不給市場自己犯錯的機會。比如,在股市跌出投資價值後,大師就會一點點佈局建倉,然後佈局完畢,就坐等牛市頂部的到來。當中從不做任何差價,直到股市走到牛市頂部區域才逐步兌現紅利,落袋為安。而普通股民,根本無法遵守任何操作紀律,即使在牛市上漲途中也要做足每個大小波段的差價,即使在牛市的頂部區域,還要賺足最後一個銅鈿。結果是越是貪得無厭,越是兩手空空,虧光家財。

在股市裡,大師和股民最大差距在何處?

最後,普通股民喜歡隨大流,羊群效應,看到哪隻股票大漲了,或者大家都買這隻股票,就都趕快追漲。而大師向來是“不合群”的,連股票短期漲跌都懶得去看,當然就不會上主力機構各種股價瘋狂拉昇誘多的當,主力往往賺的是中小股民的錢。實際上,股民的羊群效應肯定賺不了錢,大家都去買一隻股票,很可能是主力機構誘多出貨,往往這類股民都被套在了股價的高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