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股、殼股、低估值股如何分 退市海潤被強制退市

最近,股價跌到1毛錢的退市海潤引發市場熱議。Wind資訊統計,截至6月19日收盤,退市海潤股價已經跌至0.14元。在5月27日(退市海潤復牌)至6月19日的17個交易日內,退市海潤累計下跌83.91%,取得17根陰線,累計成交額1.02億元。

由於重組上市以來長期經營不振,退市海潤已經連續多年虧損,並且多次因為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存在的問題被上交所予以公開譴責。截至2019年一季度,退市海潤的總負債達到95.28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142%。不僅如此,退市海潤觸及了淨資產、淨利潤和審計報告意見類型等3項強制退市標準。

這也進一步引發了投資者對低價股、殼股、低估值股票投資的關注。那麼,究竟什麼是低價股、殼股、低估值股?三者有哪些異同?投資價值和風險又如何呢?

首先說概念。低價股,顧名思義,就是股價較低的股票。那麼到底多少錢算低?市場目前沒有統一標準。按照1元標準論,股價低於1元的低價股一般俗稱“仙股”,可能面臨退市風險,相對來說是公認的低價股。按照其他門檻論,全市場不足5元的股票有723只,全市場不足2元的股票有50只。

與低價股不同,殼股不一定具有絕對低位的股價,而更多的表現形式是低市值。殼股一般指一些公司財政不穩,甚至出現資不抵債危機,即使該股問題多多,但由於其上市地位仍在,在現行的A股核准制情況下,其他未上市企業往往有意收購其控股性股權,借其殼上市。截至6月19日收盤,總市值低於50億元的殼股或準殼股達1854只,總市值低於10億元的股票有13只,對於想上市的企業來說,這些潛在殼股的價值不足10億元,可謂是非常誘人的“殼”。

低估值股票與殼股、低價股又不相同。衡量估值的主要指標是市盈率、市淨率等,概言之,上市公司業績較好且股價較低,則存在股票被低估的現象。從表象來看,低估值股首先是市盈率低,其次是市淨率低。至於標準,業內沒有統一。一般來講,市盈率低於30倍、市淨率低於3倍則算不高。此外,還要看公司主營業務是否有前景,毛利率在同行業內比較高不高,有沒有新項目在未來幾年投產,能否給公司業績帶來較大增長,等等。以上條件都滿足的公司很可能被低估了。

此外,考察公司的市盈率,不是簡單按最近一個季度報表或者年報來考察,而要綜合分析,可能有的上市公司遇到政策因素或其他突發因素導致業績突然大增或者大減,也容易引發低估值股票增多的現象。

從概念不難看出,低價股不等於沒有投資價值的股票,但能不能投資,要看具體情況和投資者個人判斷。而殼股本身的存在意義更多的是市場認可的“殼價值”,其投資風險遠大於低估值股票。交銀施羅德基金策略分析師馬韜認為,今年以來,由於IPO路徑通暢且退市風險被反覆強調,所以低價股、殼股的殼價值相對減弱,2016年以來以賭殼、賭重組為主要策略的逆向投資策略損失較大,部分標誌私募產品清盤,短期無人接盤。

(責任編輯:趙金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