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真的會成為體育片大年嗎?


作者 / 圈圈丸

相比日本和印度,中國內地電影市場引進俄羅斯影片本就比較少,而引進一部俄羅斯的體育電影就更是罕見了。所以當《絕殺慕尼黑》確認的中國上映後所有觀眾都感到困惑:就算中國市場的寬容度很高,但如此冷門的語種和題材真的能夠取得一個滿意的口碑與票房嗎?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目前幾天《絕殺慕尼黑》的點映下來,影片已經取得了相當不錯的風評。許多看了點映場的觀眾紛紛表示在這部運動電影不只看到運動元素,裡面對於熱血、勵志、感動等情感的刻畫,都十分符合觀眾的主流審美觀,大家容易在裡面找到情感共鳴。


2020,真的會成為體育片大年嗎?


貓眼上已經看過點映的觀眾都給出了高分

而實際上世界體育電影早已有長達百年的歷史,而且其中不乏口碑與票房成績俱佳的佳作,也有斬獲許多國際大獎的經典,所以體育電影並沒有中國觀眾所想的那麼冷門。我們今天就來回顧下一些體育電影在歷史上的輝煌時刻,以及展望這個類型在中國市場未來的潛力。


2020,真的會成為體育片大年嗎?

真實故事,感人肺腑

和絕大部分電影的故事創作不同,體育電影不會編寫原創故事,也不會藉助文學作品二次創作,它們往往都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風格上更貼近現實主義。現在市面上的體育電影往往都是圍繞運動員的來講故事,更久遠以前也會有專門講述一種運動或者賽事的體育片。


2020,真的會成為體育片大年嗎?


絕殺慕尼黑講述的就是奧運會上的真實故事

許多電影人都認為,體育電影絕對不僅僅是做給體育人和體育迷觀看,儘管這個群體會給體育電影更高的評價。但放在市場上,體育電影需要的是更多會被體育精神感動的普通觀眾的票房購買力,從而將「體育」的文化與思想傳播。讓更多的普通人通過電影的媒介瞭解體育,絕不是讓體育電影成為體育人的自嗨。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發展至今,體育電影現在更喜歡圍繞運動員講故事。因為一個普通人的成長史,放在任何國家的文化裡都會被觀眾接受,再加上運動員的成功往往都是通過自身不斷地努力這種最純粹的方式,也就沒有觀眾會反感這種正面積極的情緒。這使得體育電影往往不會有太低的口碑,在IMDb上幾乎看不到體育電影會低於及格分(沒有爛片)。


2020,真的會成為體育片大年嗎?


IMDb對於體育電影的打分都不低

正是因為真實故事帶來了感人的情緒,讓體育片在電影裡面擁有了自己獨特的地位,如今不止美國,包括英國、印度以及中國也都在大量製作著自己國家的體育電影,講述自己國家的與運動員和他們的故事。


2020,真的會成為體育片大年嗎?

奧斯卡常客,藝術成就與市場兼備

體育電影雖然往往偏向「個人傳記」的故事類型,但同樣也可以做到寓意深刻並且獲得極高的獎項與榮譽。

1973年深秋,《教父2》正在緊張的拍攝階段,作為主演之一的羅伯特·德尼羅在劇組時總是看小說來打發休息時間。也就是在這個秋天,他邂逅了《憤怒的公牛:我的故事》這本拳王傑克·拉莫塔的回憶錄小說。儘管拳王本人沒有太好的文筆,使得小說的閱讀體驗比較糟糕,但德尼羅依然深深地被拉莫塔本人的故事與經歷吸引住,他認為拉莫塔值得被更多人認可和記住。於是他將這本小說推薦給了自己的好友——著名導演馬丁·斯科塞斯,並勸他和自己一起將拉莫塔的故事製作成電影。


2020,真的會成為體育片大年嗎?


然而斯科塞斯一開始是拒絕的。他向德尼羅解釋道:“我不喜歡拳擊啊,我甚至對任何一項體育運動都不感興趣,我不是體育迷,你讓我怎麼做這個項目?做不了的……”

但是德尼羅並沒有放棄,他先是聯繫上了斯科塞斯喜歡合作的編劇和製片人,說服他們加入到這個項目裡,並開始前期籌備。然後再用這個成型的團隊三顧茅廬式的勸說斯科塞斯加入,幸運的是,那會兒斯科塞斯正面臨自己「可卡因上癮」的輿論壓力,他也急需拍出一部好電影來拯救自己的職業生涯,所以斯科塞斯最終妥協,決定指導《憤怒的公牛》。許多年後斯科塞斯回憶起這件事,依然十分感謝德尼羅的“固執”拯救了他的生活。


2020,真的會成為體育片大年嗎?


片場的斯科塞斯和德尼羅

經歷了「可卡因上癮」風波後的斯科塞斯重新閱讀了拳王拉莫塔的故事,這一次他發現自己能對他的經歷感同身受了,用他自己的話說:拉莫塔人生大起大落的經歷就是每個人生活中的寓言。儘管直到今日斯科塞斯仍然不是一個拳擊迷或者體育迷,但是《憤怒的公牛》帶給他的成就與成功是顯而易見的。他的電影在第53屆奧斯卡上獲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8項提名和2個獎項,而在這個項目裡投入最大熱忱的羅伯特·德尼羅也憑藉此片斬獲奧斯卡影帝。2008年,美國電影學會評選的「十大類型十大佳片」裡,《憤怒的公牛》榮獲體育電影第一名。

第一次,好萊塢最大牌的導演和演員聯手向世界證明了體育電影的藝術價值。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是影史上最具代表的自導自演的電影人,而這位退役美軍的代表作之一同樣也是一部體育電影——《百萬寶貝》。不過不同於它的電影名,《百萬寶貝》的誕生其實是勒緊褲腰帶、掐著預算製作出來的。

《百萬寶貝》在2000年就早早立項,伊斯特伍德雖然是第一次接觸體育電影,但卻對這個劇本愛不釋手,他甚至嚴格要求飾演女主角的希拉里·斯旺克鍛鍊增重19斤肌肉來達到運動員的體型身材,為的就是儘可能貼近現實人物。


2020,真的會成為體育片大年嗎?


被導演強迫“長胖”

但伊斯特伍德和他的“寶貝”卻遇到了「發行地獄(development hell)」,遲遲湊不齊預算資金,為此伊斯特伍德一度把成本壓到了3000萬美元,但作為長期支持他的母公司華納兄弟還是拿不出錢。一直到2004年初,伊斯特伍德才從好兄弟湯姆·羅森堡的湖岸影業那裡拿到了1500萬美元的投資,這個時候華納才心甘情願跟著掏出了另外1500萬。但實際這個預算還是相當吃緊,最終伊斯特伍德頂著財政壓力僅用了40天將《百萬寶貝》拍攝完成。


2020,真的會成為體育片大年嗎?


預算有限,導演事必躬親(誤)

不過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百萬寶貝》最後的成績對得起「最成功體育片」這個稱號。不僅在奧斯卡和金球獎上獲得12項提名,最終還幫助伊斯特伍德斬獲自己的第二個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值得一提的是那年伊斯特伍德也以74歲高齡打破了奧斯卡的導演獲獎年齡記錄。同時《百萬寶貝》的票房也表現不俗,全球2.16億美元的票房收入是對伊斯特伍德老爺子將項目堅持下來最好的讚美。

《百萬寶貝》向世人證明了體育電影可以做到藝術成就和市場成功的“雙修”。也正是在《百萬寶貝》之後的近十幾年,體育電影從過去全球一年幾部迅速發展到了一年十幾部的出品速度。


2020,真的會成為體育片大年嗎?

做成系列IP,票房同樣不俗

除了在獎項和市場上可以取得成績,體育電影同樣也能夠形成經典IP。

不少人現在提起《洛奇》系列都會覺得史泰龍運氣實在太好,盡然能從一個跑龍套的小演員一躍成為經典IP的男主角。然而《洛奇》系列的成功,離不開史泰龍自己的堅持。

故事要追溯到1975年一場真實的拳擊比賽,擁有世界冠軍頭銜的拳王阿里面對名不見經傳的拳手查克·溫柏,無論是所有拳擊迷還是阿里本人,都覺得這場比賽實力懸殊。然而比賽卻意外地打滿了15回合,溫柏一直到最後才被判技術擊倒而輸掉比賽。


2020,真的會成為體育片大年嗎?


史泰龍在電影裡100%還原了溫柏的形象

電視機前,目睹了全場比賽的史泰龍興奮不已,溫柏在擂臺上造就的「小人物逆襲」不正是他所渴求的嗎?體育精神感染了史泰龍,於是他奮筆疾書,用了3天時間創作了《洛奇》的劇本,故事原型就是這場比賽,主角原型便是挑戰拳王的查克·溫柏。史泰龍還特意在電影裡給予了他傳奇拳擊手「洛奇·馬西安諾」的名字,簡直就是在這個電影裡賦予了一個巨大的美國夢。

但命運肯定不是一帆風順,史泰龍拿著《洛奇》的劇本四處散賣。他的報價僅僅2萬美元,但就是沒有電影公司願意買下來(如今拒絕過史泰龍的公司都後悔不已),他們都用同樣的理由拒絕了史泰龍——沒有合適的演員。的確,一個重量級拳擊手的體型,不是普通人能夠達到的。史泰龍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心血就這樣夭折,於是他做出了一個改變自己一生的決定:增肌並自己出演。


2020,真的會成為體育片大年嗎?


2020,真的會成為體育片大年嗎?


“小鮮肉”為了夢想巔峰形象

《洛奇》最終就和查克·溫柏一樣創造了奇蹟,100萬美元的製造成本換回了2.25億美元的超高票房,要注意這可是70年代。電影同時還獲得童年奧斯卡的10項提名,並且斬獲最佳影片,史泰龍一蹴而就成為頂級巨星,《洛奇》也成為經典的體育IP拍攝至今,已經有了8部系列電影,在全球創造了16億4700萬美元的票房神話。並且2015年開始《洛奇》系列已經順利過渡到最新的《奎迪》系列,傳奇還在繼續。《洛奇》用了30年時間向電影市場證明了體育電影能夠成為經典系列。


2020,真的會成為體育片大年嗎?


體育電影與中國市場不謀而合

中國觀眾對於體育電影貌似很陌生,但實際上卻早已和這個題材結下了不解之緣。

2006年初在中國上映的《一球成名》沒有引起太大的市場波瀾,但是卻在夏天憑藉世界盃的火熱浪潮而在互聯網上炸開了口碑。不是因為這部電影有多好看,也不是因為主人公的原型是馬拉多納和羅納爾多,而是在這部電影裡能夠看到貝克漢姆、齊達內這些在世界盃上閃耀的球星。《一球成名》就這麼在中國火了,體育電影憑藉體育賽事在中國球迷這裡第一次熱了一回。


2020,真的會成為體育片大年嗎?


豆瓣近30000人評論,這個熱度感受下

之後許多年,憑藉中國網絡大批體育迷(球迷)的勢力,讓許多運動員的傳記片或者紀錄片在中國一直都有相當大的話題流量,但因為絕大部分沒有引進過,因此並沒有在中國轉換成票房,僅僅只有口口相傳的口碑。

這個情況一直持續到2017年被一部“印度體育神片”打破了——沒錯就是《摔跤吧!爸爸》,它不僅在中國市場有12.99億人民幣的高票房,豆瓣上9.0分的高口碑,最重要的是它讓中國許多非運動迷觀眾感受到了體育電影的魅力,哪怕觀眾不懂摔跤,不懂體育,但觀眾依然可以被裡面的人物,被他們奮鬥不懈的體育精神震懾。


2020,真的會成為體育片大年嗎?


親情與夢想並行,看哭許多人

《摔跤吧!爸爸》的成功啟發了一箇中國體育電影的製作元年,很快我們就看到《李娜》和《中國乒乓》這些項目被安排上日程,並且都由大導演操刀,也都將在2020年上映,這也是許多電影媒體將明年稱為“體育年”的原因。


2020,真的會成為體育片大年嗎?


陳可辛指導電影《李娜》

當然不只是因為《摔跤吧!爸爸》的成功,這些中國體育電影開拍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時代發展至今,中國的球迷(運動迷)實在是太多了,用戶基數高的讓其它國家羨慕不已,為這個人群製作相應電影本就是不可錯過的商機與市場。

比如2016年裡約奧運會女排決賽,其播出的市佔率達到了73%,即是說比賽期間的中國每100個在看直播的電視中有73個在看中國女排,女排在國民心中的人氣可見一斑。如果為這批女排擁躉製作一部女排的傳記電影,相信票房轉化率肯定不會低。


2020,真的會成為體育片大年嗎?


里約奧運上女排的市佔率數據

除了體育賽事備受國民矚目,中國的網民同樣熱愛體育。據統計,截止2018年底,中國最大的足球/籃球社區直播吧就有3500萬註冊用戶,每天有超過1000萬人在上面觀看文字直播、查詢數據、瀏覽新聞、發表評論、參與遊戲競猜和各種活動。為這群人制作或引進籃球與足球相關的體育電影,下一個大爆款體育片的誕生不是夢。

微博是中國運動迷的第二個“情感宣洩點”,從每當有運動員破紀錄或者奪冠必定上熱搜,到現在贏一場比賽或者一個球員進了個球都可以登頂熱搜。這也是「體育」在中國十分熱門的重要憑證,如果把這些人的情感宣洩轉移到一部電影上或許是許多影視公司未來應該思考的重要問題。


2020,真的會成為體育片大年嗎?


現在的微博熱搜上,前十里面總有四五個與體育相關

體育電影雖然目前在中國電影市面上罕見,但中國擁有龐大的體育受眾群體,這裡面有許多的球迷,也有前兩年被《摔跤吧!爸爸》感動過的“老觀眾”。再加上「體育」本身具備的話題寬泛性和情感兼容性,完全有能力在市場上引起巨大反響。參考歷史上海外市場體育電影的成績,或許體育電影就是內地市場的下一塊“大蛋糕”。



2020,真的會成為體育片大年嗎?



2020,真的會成為體育片大年嗎?


2020,真的會成為體育片大年嗎?


商務合作 / 轉載 / 加入社群 / 約稿

請聯繫微信ID:

yinkai315 yqpdy2018

1028627745 649778177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