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藍皮書: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發展報告(2017-2018)》發佈'

體育 經濟 金融 社會科學 北京商報 2019-08-25
"

北京商報訊(記者錢瑜 白楊)8月22日,國家體育總局裝備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佈了《體育藍皮書: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發展報告(2017-2018)》(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體育服務業作為體育產業的核心業態,呈現旺盛活力。統計樣本數據顯示,2017年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體育服務業增加值為194.1億元,佔體育產業的51.19%

藍皮書指出,應以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為抓手,進一步充分激發體育產業經濟貢獻潛力。隨著各國家體育產業基地功能定位更加明確、產業基礎不斷夯實、政策引導力度不斷加大,體育產業經濟貢獻地位不斷提升,2017年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3.51%,比當年全國體育產業經濟增長貢獻率高出102.89%;示範基地經濟增長拉動率為0.67%,比當年全國體育產業經濟增長拉動率高出272.22%,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國家體育產業基地專項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體育產業增加值佔當地GDP比重達到3.5%,是當年全國0.9%平均水平的近4倍。72.73%以上的示範基地體育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1%;各示範基地體育產業對當地GDP的貢獻水平較為明顯。國家體育產業基地表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為體育產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為培育經濟新的增長點提供了良好的實踐驗證。

其中,體育服務業作為體育產業的核心業態,呈現旺盛活力。統計樣本數據顯示,2017年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體育服務業增加值為194.1億元,佔體育產業的51.19%;產業地位不斷提升,發展潛力得以充分釋放,開始發揮出體育產業發展調結構、促轉型的示範引領作用。以體育用品銷售業為例,該行業貢獻較為突出,2017年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在該領域吸納從業人員52883人,創造增加值76.25億元,佔據體育服務業的1/3強。

此外,體育製造業推進轉型升級。經過多年的培育和發展,國家體育產業基地體育用品製造業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數據顯示,2017年,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製造從業人員達到22.957萬人,創造增加值152.72億元,佔到體育產業的40.27%,表明體育用品製造業的貢獻仍保持較高地位。

進一步梳理顯示,體育用品製造企業數量為2390家,佔比僅18.94%,說明示範基地體育用品製造企業規模較大,生產能力明顯較強。2017年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單位製造企業營業收入為348.01億元,同比增長15.53%;用於創新研發投入達到12.52億元,同比增長21.79%。由此可以看出體育製造企業開始逐步重視創新驅動的重要作用,通過積極加大創新研發投入水平,進一步提升企業發展質量。

新興業態融合化態勢明顯。近年來,各國家體育產業基地堅持“融合發展”戰略,“體育+”已成為拉動消費的新熱點。以體育旅遊、體育健康、體育金融與資產管理服務等為代表,融合體育活動和相關服務的新業態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2017年,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新興服務業態吸納從業人員18251人,創造增加值40.03億元,佔體育服務業增加值的20.62%,成為新興體育產業中貢獻最大的一類;以新型融合業態為主的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單位吸納從業人員2262人,營業收入15.96億元,同比增長161.21%。當前國家體育產業基地新興體育產業已全面進入上升通道,政策引導、融合發展已經成為激發各基地體育產業發展活力的重要發力方向。

國家體育產業基地依託自身優勢,不斷釋放特色資源潛力,取得了較大的成效,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多元訴求的變化,國家體育產業基地也面臨著一定的發展桎梏,如發展潛力尚需進一步激發、管理服務有待進一步提升、引導政策亟待進一步落地、宣傳推廣急需進一步擴大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的發展。藍皮書指出,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發展需突破四大瓶頸。一是發展潛力亟待持續化激發;二是管理服務亟待精細化加強;三是引導政策亟待精準化落地;四是宣傳推廣亟待常態化推進。

總體而言,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向高質量發展,持續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建設“健康中國”戰略和落實“全民健身”戰略,以及不斷釋放體育產業政策紅利,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的各行業必將實現跨越式發展,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市場主體進一步多元、發展質量進一步提升、產業融合進一步深化、產業聚集效應和示範引領作用進一步凸顯。未來,國家體育產業基地各行業在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促進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方面將貢獻更大力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