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42天,媽媽和寶寶一定要查這13項

產後出院時,醫生都會交待新媽媽,產後42天要回醫院做一次體檢。然後,真到了42天,很多新媽媽都犯懶不去:給寶寶去查查得了,自己的身體自己還不知道。剛剛出月子,帶孩子已經夠累心了,還要折騰去一次醫院……

產後42天,媽媽和寶寶一定要查這13項

事實上,產後42天,新媽媽的檢查和寶寶一樣重要,來看看必檢的這13項吧!

【產後42天媽媽必檢查項目】

1、稱體重

稱體重雖然簡單,但一定不能忽視,月子期間新媽媽會不自覺多吃,活動量又相對較少,很多新媽媽產後體檢時,體重不降反增,這對於產後身體、身材的恢復,是一個不好的信號。醫生會根據新媽媽的飲食情況,幫助做個調整,同時給出運動建議,有助於產後有助於身體恢復,亦保證媽咪奶水的質量。

2、血常規檢查

血常規檢查,可以瞭解產後媽媽是不是存在細菌感染,產後出血後是不是存在貧血的問題,出現發熱反應,還能幫助判斷身體是否有炎症,非常重要。

3、尿常規檢查

產後自我感覺小便不適的媽媽,需要做尿常規檢查。可檢查出小便不適的媽媽是否有尿路感染等。

4、乳房檢查

產後經過一個多月的哺乳,媽媽基本掌握了哺乳的基本姿勢、哺乳技巧,但真有很多的新媽媽一直用錯誤的方式哺乳,這個時候乳腺可能經常有殘奶堆積,有可能含乳姿勢不對,每次哺乳都特別疼,或者出現乳頭皸裂。這些都要通過乳房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早更正。這樣母乳餵養的路上,才能減少更多痛苦。

5、子宮檢查

寶貝一出生,女性的子宮就迅速收縮變小。子宮是一個由較厚肌肉形成的器官,一般需要6周左右的時間才能恢復到孕前大小。新媽咪應該在產後42天做一次檢查,瞭解子宮的恢復情況。產褥期過後,一般新媽咪惡露都會乾淨。如果還有血性分泌物,顏色暗且量大,或有臭味,則表明子宮復舊不良或子宮內膜有炎症。所以,一定要去做一次檢查。

6、盆底檢查

懷孕、分娩會損傷盆底肌肉及神經,可能造成陰道鬆弛、陰道壁脫垂、膀胱脫垂、子宮脫垂等,所以,產後42天最好做一個盆底方面的檢查,特別是產後出現了尿失禁等問題,更要及時進行檢查和治療。

7、傷口檢查

順產媽媽很多都有側切傷口,剖腹產媽媽更有手術傷口,產後傷口恢復的怎麼樣,是產後42天檢查的重點內容。這項檢查也能及時發現傷口的癒合進程,是否有感染和媽媽的護理方式是不是不對。

8、骨密度測定

經過十月懷胎和產後哺乳,新媽媽體內的鈣質通常會大量流失,所以產後42天做骨密度檢查,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治療,以免發生骨質疏鬆。如果新媽媽缺鈣嚴重,不僅影響生活質量,還可能導致乳汁缺鈣,進而影響寶貝的鈣質攝入。

9、血壓、血糖檢查

有妊娠期血壓、血糖問題的媽媽,產後一定不能忽視產後42天體檢。產後,一般血壓都會恢復到孕前水平。如果血壓尚未恢復正常,應及時查明原因,對症治療。

【產後42天寶寶必檢查項目】

1、測量身高和體重,判斷營養是否充足

身高、體重是衡量寶貝發育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標。剛出生時,小寶寶的平均身高為50cm,體重在5.6~6.4克。經過一個多月的生長髮育,身高應該達到55~58釐米,體重在10斤左右。42天檢查時,護士會先給寶寶測量身高體重。

注意:若寶寶這兩項數據不達標,則說明寶寶這段時間的營養補充不夠。

建議進一步詳細檢查,確定是否有其它隱性疾病。如果沒有其他異常,就可能是奶水不足,必要時建議給寶寶搭配合適的配方奶。

2、測量寶寶頭圍

皮尺繞寶貝眉弓、耳廓上緣、枕骨隆凸一週,得出的測量值即頭圍。有人認為,頭大的寶貝聰明,這是不正確的。寶貝的頭圍長得過快或過慢,都是不正常的。比如:寶貝出生時頭圍比正常小,而後頭圍增長速度也很慢,甚至停止生長,就要懷疑是否有神經系統發育異常如小頭畸形的可能。

產後42天,媽媽和寶寶一定要查這13項

3、測量胸圍數據

胸圍,是指皮尺沿寶貝乳頭水平環繞胸部一週得出的數據,它可以判斷出寶貝胸廓的發育狀況。一般來說,寶貝胸圍的大小與體格鍛鍊及營養有關。所以,新媽咪要經常給寶貝做操,鍛鍊他的肌肉和骨骼,比如擴胸運動可促進寶貝胸肌發達,帶動胸廓和肺的發育。另外,也可以在胸部塗一些按摩油,適當撫觸按摩,也能刺激寶寶更好的發育。

4、檢測骨骼狀況,判斷是否有異常

整行情況下,寶寶的肢體應對稱且能自主活動。當寶貝仰臥,髖關節和膝關節屈曲時,股部能完全外展到檢查桌平面。此外,還要注意檢查鎖骨是否為連續性,因為有些巨大兒在出生時,可能出現鎖骨骨折。

來源:媽咪寶貝傳媒

凡本號註明“來源:媽咪寶貝傳媒”的所有作品,均為我方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我方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我方授權使用的作品的,應在協議授權範圍內使用並署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我方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