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成抗日根據地在抗戰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衡水曾有一支“鐵道游擊隊”

王鐵志 李永建

“我們扒飛車那個搞機槍,撞火車那個炸橋樑,就像鋼刀插入敵胸膛,打得鬼子魂飛膽喪!”這是電影《鐵道游擊隊》主題歌中的一段歌詞,影片中記述的微山湖鐵道游擊隊的故事,在全國可謂婦孺皆知。殊不知,抗戰時期,在德石鐵路線衡水段,也活躍著一支“鐵道游擊隊”,它就是冀南五分區德石鐵路工作委員會(簡稱“鐵委會”)。

近日,衡水市委黨史研究室人員採訪了98歲的抗日老人、原鐵路工人李景章,查閱了大量相關黨史資料,揭開了德石“鐵委會”塵封已久的歷史謎團,生動再現了抗日戰爭時期這支神奇的“鐵道游擊隊”活躍在鐵路線上,與日本侵略者展開鬥爭的故事。

抗戰最艱苦的1942年 “鐵委會”成立

1942年4月29日至9月12日,日軍糾集萬人以上的兵力,對冀南抗日根據地中心地區——棗強、武城一帶,進行了3次大規模的“鐵壁合圍”,瘋狂地推行“堡壘封鎖”和“三光”政策。從此,冀南抗日根據地的環境變得極端殘酷。

根據中共北方局的批示,在這種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中共冀南區黨委認真分析了形勢,改變鬥爭方式,堅持冀南平原游擊戰。冀南五地委審時度勢,迅速建立了德石鐵路工作委員會,書記由時任地委書記李爾重兼任,副書記是杜道周,委員是方金堂、尼長友、張敏、徐永波等,杜道周負責具體領導工作。

“鐵委會”的工作方針是:保存自己,長期隱蔽,積蓄力量,以待時機。工作任務是:在對敵鬥爭方面,堅持實行“敵進我進”的進攻原則,把敵佔區變為對敵鬥爭的前線,建立小型隱蔽的遊擊根據地;對鐵路工人,加強抗日宣傳教育,提高他們愛祖國、愛民族的覺悟,正確執行“革命的兩面派”政策;對群眾,爭取和團結基本群眾,突出抗日宣傳,團結一切抗日力量,一致對敵。

深入群眾依靠群眾 打下堅實基礎

1942年,由於日寇實施了滅絕人性的掃蕩、“三光”政策,又遇到罕見的旱災,群眾遭受了大饑荒。“鐵委會”成員首先來到武邑縣清涼店的堡壘戶家中,在當地農民中深入開展了反奴化教育。隨後,“鐵委會”領導農民在武邑清涼店、王連閣等村開展了“借糧鬥爭”,向地主大戶借糧度荒,取得了勝利。

一連串的勝利,提高了黨的威望,“鐵委會”乘勢而上,在王連閣村成立了黨支部,建立了王連閣、郝連閣、魏連閣、劉連閣4個村的抗日政權,並把“鐵委會”的聯絡站設在了王連閣村。由於德石鐵路清涼店站的工人大多來自周邊村莊,“鐵委會”依農友識工友,以點帶面,創立了抗日祕密工會,在工友中發展了王文廷、郝雙喜等人入黨,建立了黨小組,形成了團結對敵的新局面。

由於“鐵委會”工作深入細緻,就連清涼店工區的日本工長三春和副工長鈴木都被髮展為日本反戰同盟的盟員,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建成了抗日根據地 掩護首長完成戰略轉移

德石“鐵委會”成立後,聯合冀南軍區第五軍分區敵工科的申月川、魏新徵等同志,與深入敵佔區的武工隊一起,既加強政治攻勢,又廣泛開展游擊戰爭,使德石鐵路衡水以東的30多公里路段擔任警備的偽軍、偽組織完全被我黨掌握,特別是清涼店站,除探清日本警長有馬外,其餘80餘人均在“鐵委會”掌握之下。抗戰軍民可以自由橫穿鐵路,不受任何阻攔,形成了小型、隱蔽的遊擊抗日根據地。

1942年5月,冀中軍區司令員呂正操率領冀中軍區領導機關和部隊向冀南進行戰略轉移,由於日軍封鎖嚴密,輾轉數日均未通過德石鐵路。6月1日夜,通過“鐵委會”開闢的30多公里小型隱蔽的遊擊抗日根據地,呂正操率隊順利越過德石鐵路,完成了向冀南區轉移的任務。

“鐵委會”還把日軍兵力調動、軍用物資運輸等情報源源不斷地送到我軍聯絡站,並很快被轉送到我軍領導機關手中,一次次粉碎了日軍的陰謀,避免了我軍遭受嚴重損失。

開展奪煤奪糧鬥爭 顛覆日軍列車

1943年,冀南根據地遭受了特大旱災,抗戰到了最艱難的階段,敵我鬥爭空前尖銳。由於日軍在軍事上節節敗退,經濟上瀕臨破產,於是轉變策略,“以戰養戰”,加緊掠奪中國物資運往日本。橫貫華北的德石鐵路,就成了日軍運輸掠奪中國物資的大動脈。

德石“鐵委會”分析形勢後認為,在敵人的嚴密監視下,能夠奪取一斤煤、一斤糧留在中國大地上,幫助根據地軍民度過災荒,也是抗日愛國的行動,意義十分重大。隨後,一場場奪煤奪糧戰在敵我之間悄然展開。

“鐵委會”指派地下黨員王志新領導朱萬山、安鳳祥等地下抗日工會會員,與王瞳站附近各村群眾開展了奪煤鬥爭。每當運煤的貨車開出龍華站,鐵路工人就把煤塊往車下推,有時一夜能卸下幾萬斤。在“鐵委會”的推動下,清涼店、龍華、德州等站也開展了類似的奪煤、奪糧鬥爭,一個日本警長哀嘆道:“十個鐵路工人九個偷,還有一個是放哨的!”

李景章1921年出生在武邑縣清涼店前連閣村,為養家餬口,1942年成了石德鐵路的一名養路工。“鐵委會”來到清涼店一帶開展工作,在“鐵委會”副書記杜道周引導下,李景章和幾個工友參加了抗日地下工作,並於1943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李景章老人回憶,當時根據地物資缺乏,杜道周讓他搞些辦公用品,重點是電池。每當他搞到電池上交後,杜道周都非常高興地表揚他。“鐵委會”還曾組織鐵路工人顛覆過日軍一輛運輸煤炭的火車,一次就奪取了日軍大量煤炭。當時,“鐵委會”原計劃在北蘇閘附近行動,前來找工作經驗豐富的李景章商議。根據鐵路沿線地形地勢特點,李景章仔細分析後建議把行動地點改為留仲村附近,因為德石鐵路在那兒有個急彎陡坡,容易不露痕跡地“製造”列車出軌,“鐵委會”聽從了他的建議。夜晚,李景章帶上撬槓來到留仲村附近的石德鐵路彎道處,將內側鐵軌的幾顆道釘悄悄卸了下來。當載滿煤炭的日軍列車呼嘯著從這裡經過時,由於坡陡彎急,加上道釘被卸後列車受力不均,最終導致脫軌,事先組織好的群眾一夜之間就把列車上的煤炭卸了個精光。事後日軍查看現場,認為可能是地基太軟導致的出軌,事情不了了之。為此,杜道周還專門獎勵了李景章一枚獎章。

“鐵委會”組織的反掠奪鬥爭,在鐵路工人與沿線農民密切配合下取得了一次次勝利,緩解了根據地的困難,堅定了群眾的抗戰意志。

攻下許官屯車站 取得一次次重大勝利

1943年春節前,杜道周的警衛員王建國突然叛變投敵。由於他的出賣,“鐵委會”遭受了巨大損失。1944年農曆二月初二,日特組織在德石和津浦路逮捕中共黨員、工會會員、農民群眾達107人,押送到石門嚴刑拷打後被送往日本當勞工,其中,王志新、劉寶貴、宋德茂、裴華堂、魏連柱、李同民等同志壯烈犧牲,日本反戰同盟盟員、清涼店工區日本工長三春也被日本特務機關押送回國。

面對重挫,杜道周組織“鐵委會”機關及所屬各車站支部工會積極整頓,總結經驗教訓,提高政治覺悟,抗日鬥志反而更加高漲。同時,“鐵委會”對內部幹部也進行了調整,新增了天津敵佔區的工人楊力和北王瞳村的張瑞祥兩位同志,“鐵委會”的力量得到了進一步增強。1945年,中共冀南區五地委為了加強對敵鬥爭的統一領導,將“鐵委會”與冀南軍區五分區敵工科合併,歸五軍分區直接領導。不久,張瑞祥帶領景縣遊擊大隊隊員,通過德州許官屯車站內線的幫助,在青紗帳裡換上德州許官屯車站鐵路工人的服裝,化裝成鐵路工人,趁許官屯車站的日偽軍正吃飯的時機,對車站進行突襲,打傷了日軍中島小隊長,俘虜皇協軍20餘人,繳獲長短槍27枝、子彈兩千餘發,讓鬼子一個個聞風喪膽、戰戰兢兢,取得了一次次對敵鬥爭的重大勝利。

1945年,冀南區的日偽軍,在日本天皇宣佈“終戰詔書”後,仍然負隅頑抗。冀南八路軍對他們進行了全面反攻,9月間,在德石鐵路東段南北地區,我軍先後收復了冀縣、武邑縣、景縣,佔領了清涼店車站,切斷了德石鐵路,“鐵委會”也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奪煤搶糧、蒐集情報、奇襲車站……在3年的時間裡,德石“鐵委會”在當地群眾配合下,像橫空出世的孫悟空一樣,隨意翻“筋斗”、搞情況,鬧得敵人魂飛膽喪,並出色地完成了護送首長過鐵路等艱鉅任務,在衡水抗戰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