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整天喊著“要辭職”卻一直還在,而那個一聲不吭的人卻突然走了'

"

最近隔壁銷售部的小范跟我們部門一起聚餐,然後大家聊聊天。本來挺好的,可是她一上來就各種抱怨公司不好,還說最近要辭職了,問我們是否贊成她去同行業的另一家公司發展。

事後我向一位與我關係較好的同事提起此事,他告訴我小范這人就那樣,業績平平,幾個月前就已經嚷嚷著辭職的事了,可一直沒有實質性的動作,倒是最近她同部門那位業績很優秀的小張一聲不吭地先辭職了。

這種情況相信許多人身邊都會遇到,那些整天說辭職的人通常會這樣說:“我打算辭職”、“我不想幹了”、“再這樣我真不做了”,聽起來似乎很絕決,但每一句話都有一些挽回的餘地,說到底是沒打算辭職。而真要辭職的人只需要一句話就夠了:我辭職。

"

最近隔壁銷售部的小范跟我們部門一起聚餐,然後大家聊聊天。本來挺好的,可是她一上來就各種抱怨公司不好,還說最近要辭職了,問我們是否贊成她去同行業的另一家公司發展。

事後我向一位與我關係較好的同事提起此事,他告訴我小范這人就那樣,業績平平,幾個月前就已經嚷嚷著辭職的事了,可一直沒有實質性的動作,倒是最近她同部門那位業績很優秀的小張一聲不吭地先辭職了。

這種情況相信許多人身邊都會遇到,那些整天說辭職的人通常會這樣說:“我打算辭職”、“我不想幹了”、“再這樣我真不做了”,聽起來似乎很絕決,但每一句話都有一些挽回的餘地,說到底是沒打算辭職。而真要辭職的人只需要一句話就夠了:我辭職。

她整天喊著“要辭職”卻一直還在,而那個一聲不吭的人卻突然走了

01 那些整天說辭職的人有什麼樣的特點

經常嚷嚷著要辭職卻一直還在的人,他們可能並不想真的辭職,只是拿辭職來說事兒。他們通常也沒有更好的選擇,受了委屈只能用言語來發洩,這類人有一些共性:

1.玻璃心

一點點小事就會覺得自己特委屈,比如領導因為近視眼相遇時沒和他打招呼,他就會覺得領導看不起他之類的。在他們眼裡,公司與自己永遠都是對立面,公司永遠對不起自己,自己能力出眾然而卻被公司低看,付出與收穫完全不成正比。

這就像小范在我們聚餐時抱怨的那一堆:公司制度不合理,某某領導處事不公,某某同事說三道四、捕風捉影……久而久之,這會讓其他同事怎麼想?

這個傢伙沒本事唄!有頭髮誰願意做禿子啊。

2.能力弱

整天叫著要離開公司的人,還有一種特點就是自我感覺良好,其實外強中乾,能力只是一般般而已。離開現在的公司也只會高不成低不就,新工作甚至更糟糕。

我工作的第一家公司裡有個老員工,待了五年,說辭職就說了一年。

後來我離開了公司,他仍然還待在那邊,表現平平,卻經常在新人面前吹噓自己的輝煌史,之後新人的業務能力都比他強了,他還在倚老賣老。

由此看來,整天喊著辭職的人總是處於自我欣賞中,看不到別人的長處,寧願平庸地說辭職,也不願瀟灑地離開。這類人就像溫水煮青蛙,在職場很久了,很多事情只會按部就班地進行,不敢做出新的改變,骨子裡也失去了拼搏的勇氣。

3.缺勇氣

人都是念舊的生物。熟悉的人,相似的景,同樣的物,會形成一個舒適圈。這個舒適圈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雖然舒適,卻也在慢慢的麻痺著你,讓你再難有跳出去的勇氣。

和同事相處的挺好的,辭職後能和新同事相處得這麼融洽嗎?

習慣了現在的工作內容與模式,新工作也能這樣得心應手?

已經在公司做了這麼多年了,也有了感情了,乾脆一直做下去吧?

正是這所謂的舒適圈,一次次消磨著你的志氣,讓你漸漸忘卻初心,再也難有去闖的勇氣。他們沒有信心自己離職了可以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於是即使是整天嘴上在鬧著要離職,但是不敢踏出這一步,不敢嘗試新的改變。

所謂破釜沉舟、百二秦關才屬楚,連孤注一擲的勇氣都沒有,註定只能碌碌無為。

"

最近隔壁銷售部的小范跟我們部門一起聚餐,然後大家聊聊天。本來挺好的,可是她一上來就各種抱怨公司不好,還說最近要辭職了,問我們是否贊成她去同行業的另一家公司發展。

事後我向一位與我關係較好的同事提起此事,他告訴我小范這人就那樣,業績平平,幾個月前就已經嚷嚷著辭職的事了,可一直沒有實質性的動作,倒是最近她同部門那位業績很優秀的小張一聲不吭地先辭職了。

這種情況相信許多人身邊都會遇到,那些整天說辭職的人通常會這樣說:“我打算辭職”、“我不想幹了”、“再這樣我真不做了”,聽起來似乎很絕決,但每一句話都有一些挽回的餘地,說到底是沒打算辭職。而真要辭職的人只需要一句話就夠了:我辭職。

她整天喊著“要辭職”卻一直還在,而那個一聲不吭的人卻突然走了

01 那些整天說辭職的人有什麼樣的特點

經常嚷嚷著要辭職卻一直還在的人,他們可能並不想真的辭職,只是拿辭職來說事兒。他們通常也沒有更好的選擇,受了委屈只能用言語來發洩,這類人有一些共性:

1.玻璃心

一點點小事就會覺得自己特委屈,比如領導因為近視眼相遇時沒和他打招呼,他就會覺得領導看不起他之類的。在他們眼裡,公司與自己永遠都是對立面,公司永遠對不起自己,自己能力出眾然而卻被公司低看,付出與收穫完全不成正比。

這就像小范在我們聚餐時抱怨的那一堆:公司制度不合理,某某領導處事不公,某某同事說三道四、捕風捉影……久而久之,這會讓其他同事怎麼想?

這個傢伙沒本事唄!有頭髮誰願意做禿子啊。

2.能力弱

整天叫著要離開公司的人,還有一種特點就是自我感覺良好,其實外強中乾,能力只是一般般而已。離開現在的公司也只會高不成低不就,新工作甚至更糟糕。

我工作的第一家公司裡有個老員工,待了五年,說辭職就說了一年。

後來我離開了公司,他仍然還待在那邊,表現平平,卻經常在新人面前吹噓自己的輝煌史,之後新人的業務能力都比他強了,他還在倚老賣老。

由此看來,整天喊著辭職的人總是處於自我欣賞中,看不到別人的長處,寧願平庸地說辭職,也不願瀟灑地離開。這類人就像溫水煮青蛙,在職場很久了,很多事情只會按部就班地進行,不敢做出新的改變,骨子裡也失去了拼搏的勇氣。

3.缺勇氣

人都是念舊的生物。熟悉的人,相似的景,同樣的物,會形成一個舒適圈。這個舒適圈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雖然舒適,卻也在慢慢的麻痺著你,讓你再難有跳出去的勇氣。

和同事相處的挺好的,辭職後能和新同事相處得這麼融洽嗎?

習慣了現在的工作內容與模式,新工作也能這樣得心應手?

已經在公司做了這麼多年了,也有了感情了,乾脆一直做下去吧?

正是這所謂的舒適圈,一次次消磨著你的志氣,讓你漸漸忘卻初心,再也難有去闖的勇氣。他們沒有信心自己離職了可以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於是即使是整天嘴上在鬧著要離職,但是不敢踏出這一步,不敢嘗試新的改變。

所謂破釜沉舟、百二秦關才屬楚,連孤注一擲的勇氣都沒有,註定只能碌碌無為。

她整天喊著“要辭職”卻一直還在,而那個一聲不吭的人卻突然走了

02為什麼有些平時很努力的員工,一聲不響地就走了?

職場上有很多員工平時看起來工作很努力,從來不抱怨公司的不好,你以為他要在公司實現自己的夢想,誰知道人家突然就走了。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

1.有自己明確的規劃和目標

既然內心已經決定要離開了,那就做好充分的準備,把手頭的事情好好的交代一下。這類人往往有明確的規劃和目標,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對他們來說,每一次的跳槽從不是手忙腳亂的倉促應對,而是成竹在胸的從容不迫,所以不會輕易受到外界的干擾,也沒必要逢人就去說辭職這件事。

我有位同事就是這樣,早上的時候我們還在電梯裡一起開心地討論某部電影的劇情,中午他就告訴大家要離職了,工作也已經交接好,實在太突然了,沒有一點徵兆。後面再和他碰面聊起時,他告訴我,離開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決定,主要還是為了符合自己的長遠規劃。

2.優秀員工的離開並非一時興起

有人說,優秀的員工離職,就像“無聲處聽驚雷”,我覺得挺對。這些員工平時在公司既出活兒,又聽話,往往卻又是最讓人意想不到地突然離開。

對於優秀員工的突然離職,有人說他們心思太活絡,其實他們對於一家公司的熱情是一點一點被消磨掉的。

我的朋友W君剛剛接手一份新工作時,他渴望能夠大展拳腳,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對任務全力以赴,對公司盡心盡責。W君在公司表現得非常出色,本以為付出了就會有回報,最後卻發現一切與預期的差距太大。他也曾嘗試過幾次找公司解決問題,可一直沒有引起領導的重視。日積月累,早晚都會有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W君在一次項目總結匯報後悄然遞交了辭職報告。結果如我所料,像他這樣的優秀員工如果確定了要走,往往沒有什麼挽回的空間。

當然對於像W君這些優秀員工來說,他們從來都不擔心自己以後的工作問題,他們有出色的專業能力,就算他們不在這家公司工作,去了別的地方照樣可以有自己發揮的餘地。

3.即使找著了理想的新工作,也不必高調宣揚,避免最後關頭被人算計

世界那麼大,你想要去看看,老闆也拿你沒辦法。

但是老闆比較關心的一件事情是:你辭職不要影響別人!

職場上,談論辭職這個話題是很敏感的,一旦掘開口子,難免會影響到他人的情緒。不管平時你和同事之間相處得多融洽,這種離職的行為,總是會潛藏著消極的因素。

所以,即使你拿著了宇宙第一的offer,在沒有拿到離職證明、並在新的單位完成入職前,都不要大肆張揚。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看到你找到好工作,大展宏圖,行業內的圈子那麼小,有人想壞你的事,很容易。

"

最近隔壁銷售部的小范跟我們部門一起聚餐,然後大家聊聊天。本來挺好的,可是她一上來就各種抱怨公司不好,還說最近要辭職了,問我們是否贊成她去同行業的另一家公司發展。

事後我向一位與我關係較好的同事提起此事,他告訴我小范這人就那樣,業績平平,幾個月前就已經嚷嚷著辭職的事了,可一直沒有實質性的動作,倒是最近她同部門那位業績很優秀的小張一聲不吭地先辭職了。

這種情況相信許多人身邊都會遇到,那些整天說辭職的人通常會這樣說:“我打算辭職”、“我不想幹了”、“再這樣我真不做了”,聽起來似乎很絕決,但每一句話都有一些挽回的餘地,說到底是沒打算辭職。而真要辭職的人只需要一句話就夠了:我辭職。

她整天喊著“要辭職”卻一直還在,而那個一聲不吭的人卻突然走了

01 那些整天說辭職的人有什麼樣的特點

經常嚷嚷著要辭職卻一直還在的人,他們可能並不想真的辭職,只是拿辭職來說事兒。他們通常也沒有更好的選擇,受了委屈只能用言語來發洩,這類人有一些共性:

1.玻璃心

一點點小事就會覺得自己特委屈,比如領導因為近視眼相遇時沒和他打招呼,他就會覺得領導看不起他之類的。在他們眼裡,公司與自己永遠都是對立面,公司永遠對不起自己,自己能力出眾然而卻被公司低看,付出與收穫完全不成正比。

這就像小范在我們聚餐時抱怨的那一堆:公司制度不合理,某某領導處事不公,某某同事說三道四、捕風捉影……久而久之,這會讓其他同事怎麼想?

這個傢伙沒本事唄!有頭髮誰願意做禿子啊。

2.能力弱

整天叫著要離開公司的人,還有一種特點就是自我感覺良好,其實外強中乾,能力只是一般般而已。離開現在的公司也只會高不成低不就,新工作甚至更糟糕。

我工作的第一家公司裡有個老員工,待了五年,說辭職就說了一年。

後來我離開了公司,他仍然還待在那邊,表現平平,卻經常在新人面前吹噓自己的輝煌史,之後新人的業務能力都比他強了,他還在倚老賣老。

由此看來,整天喊著辭職的人總是處於自我欣賞中,看不到別人的長處,寧願平庸地說辭職,也不願瀟灑地離開。這類人就像溫水煮青蛙,在職場很久了,很多事情只會按部就班地進行,不敢做出新的改變,骨子裡也失去了拼搏的勇氣。

3.缺勇氣

人都是念舊的生物。熟悉的人,相似的景,同樣的物,會形成一個舒適圈。這個舒適圈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雖然舒適,卻也在慢慢的麻痺著你,讓你再難有跳出去的勇氣。

和同事相處的挺好的,辭職後能和新同事相處得這麼融洽嗎?

習慣了現在的工作內容與模式,新工作也能這樣得心應手?

已經在公司做了這麼多年了,也有了感情了,乾脆一直做下去吧?

正是這所謂的舒適圈,一次次消磨著你的志氣,讓你漸漸忘卻初心,再也難有去闖的勇氣。他們沒有信心自己離職了可以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於是即使是整天嘴上在鬧著要離職,但是不敢踏出這一步,不敢嘗試新的改變。

所謂破釜沉舟、百二秦關才屬楚,連孤注一擲的勇氣都沒有,註定只能碌碌無為。

她整天喊著“要辭職”卻一直還在,而那個一聲不吭的人卻突然走了

02為什麼有些平時很努力的員工,一聲不響地就走了?

職場上有很多員工平時看起來工作很努力,從來不抱怨公司的不好,你以為他要在公司實現自己的夢想,誰知道人家突然就走了。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

1.有自己明確的規劃和目標

既然內心已經決定要離開了,那就做好充分的準備,把手頭的事情好好的交代一下。這類人往往有明確的規劃和目標,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對他們來說,每一次的跳槽從不是手忙腳亂的倉促應對,而是成竹在胸的從容不迫,所以不會輕易受到外界的干擾,也沒必要逢人就去說辭職這件事。

我有位同事就是這樣,早上的時候我們還在電梯裡一起開心地討論某部電影的劇情,中午他就告訴大家要離職了,工作也已經交接好,實在太突然了,沒有一點徵兆。後面再和他碰面聊起時,他告訴我,離開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決定,主要還是為了符合自己的長遠規劃。

2.優秀員工的離開並非一時興起

有人說,優秀的員工離職,就像“無聲處聽驚雷”,我覺得挺對。這些員工平時在公司既出活兒,又聽話,往往卻又是最讓人意想不到地突然離開。

對於優秀員工的突然離職,有人說他們心思太活絡,其實他們對於一家公司的熱情是一點一點被消磨掉的。

我的朋友W君剛剛接手一份新工作時,他渴望能夠大展拳腳,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對任務全力以赴,對公司盡心盡責。W君在公司表現得非常出色,本以為付出了就會有回報,最後卻發現一切與預期的差距太大。他也曾嘗試過幾次找公司解決問題,可一直沒有引起領導的重視。日積月累,早晚都會有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W君在一次項目總結匯報後悄然遞交了辭職報告。結果如我所料,像他這樣的優秀員工如果確定了要走,往往沒有什麼挽回的空間。

當然對於像W君這些優秀員工來說,他們從來都不擔心自己以後的工作問題,他們有出色的專業能力,就算他們不在這家公司工作,去了別的地方照樣可以有自己發揮的餘地。

3.即使找著了理想的新工作,也不必高調宣揚,避免最後關頭被人算計

世界那麼大,你想要去看看,老闆也拿你沒辦法。

但是老闆比較關心的一件事情是:你辭職不要影響別人!

職場上,談論辭職這個話題是很敏感的,一旦掘開口子,難免會影響到他人的情緒。不管平時你和同事之間相處得多融洽,這種離職的行為,總是會潛藏著消極的因素。

所以,即使你拿著了宇宙第一的offer,在沒有拿到離職證明、並在新的單位完成入職前,都不要大肆張揚。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看到你找到好工作,大展宏圖,行業內的圈子那麼小,有人想壞你的事,很容易。

她整天喊著“要辭職”卻一直還在,而那個一聲不吭的人卻突然走了

03 寫在最後

以上分析了職場上要辭職這兩種人,我們可以看出一種是“計劃派”,一種是“行動派”。

俗話說:“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諷刺的就是這些只說不做,不滿足於現狀卻沒有勇氣做出改變的人。

羅傑·馮·歐克曾說:一個得不到執行的念頭只會消亡。

關於辭職這回事,想起一個職場前輩跟我說過的話,如果你正好對辭職的事情拿不定主意,就可以對照下面三點,並結合自己的職業規劃,就能給自己一個答案:

一個職場人在一個公司,至少滿足以下其中一點,才有可能留下,假如三點都得不到滿足那就是該離開的時候了。

1.獲得收入

2.提升個人技能 (包括專業技術能力、職場溝通能力、管理能力等)

3.實現自我價值(包括領導賞識,團隊稱讚,人際關係良好,升職等的綜合體現)

作者:丁路遙,今日頭條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三茅網專欄作者,環球人力資源智庫、智聯、獵聘等多家頭部平臺簽約作者,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心理諮詢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