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承元:打破員工惰性的大智慧

跳槽那些事兒 文化 大智慧 深圳 3A林國全 2019-06-29
劉承元:打破員工惰性的大智慧

深圳市桑爾企業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經常有人抱怨,在工作中,做得越多,錯得越多,評價越差。慢慢地,員工的積極性將受到抑制和挫傷,最後形成一種毛主席所說的自由主義氾濫的惰性文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長期下去,後果十分嚴重,變革、改善等美好的事物在這樣一個企業裡將永遠不可能發生,企業的競爭力可想而知。

要打破員工惰性,需要大智慧。

劉承元:打破員工惰性的大智慧


就筆者瞭解的情況看,這樣的企業還不在少數。在一些“看似績效考核搞得好”的企業裡,這種情況更為嚴重。原因是,許多企業的考核制度採用的是“減分制”,假設某人沒有犯錯就得100分,每犯一個錯誤就根據錯誤的大小減去相應的分值,最後根據得分高低評價好壞。

可以設想,那些無所事事、工作擔當少或精於算計的人,往往可以與錯誤不沾邊,評價較高。而一些工作擔當多,像陀螺一樣忙,傻乎乎不計後果的人,因為錯誤多,評價也就低。

劉承元:打破員工惰性的大智慧


除此之外,在這些企業裡,管理層往往會把自己定義為“精英”,將一線員工視為“工具”,缺乏平等溝通的渠道,結果是管理者抱怨員工“沒有責任感”,員工則憎恨管理者“不近人情”。 

如何培育包容、進取的管理文化?

建議有三:

第一,經營管理者必須來一次徹底的經營觀念轉變。

管理者首先要認識到,在企業尤其是製造型企業裡,員工特別是一線員工才是創造價值的主體,決不能低估員工的智慧(而非知識)和創造性。

劉承元:打破員工惰性的大智慧


管理者應該把自己的工作定位為向員工提供服務,而非傳統意義上的“監督、管理”。學會尊重員工的人格,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改善氛圍,把“以人為本”的優秀管理思想真正體現到具體的管理行動上。

第二,企業要鼓勵員工不斷挑戰更高的目標。

劉承元:打破員工惰性的大智慧


對員工的考核應該更多地著眼於員工挑戰目標的行動(改善=改方法善結果)上,而不是緊盯在具體目標的完成上。容忍挑戰(改善)中的失敗,願意為員工的失敗承擔責任(付學費)。

這樣說,可能會招致一些“結果至上”的人的反對,但是真正卓越的企業都是堅持這樣做的。在理光,總裁經常說的一句話是,可以容忍改善變革中的任何失敗,唯獨不能容忍“故步自封和因循守舊”。原因是,沒有了員工的挑戰,沒有了員工對工作的熱情,再周密的考核和管理都只能讓你做到一般甚至平庸的水平。

第三,還應該導入和構建旨在激發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改善機制,並輔之以相應的(精神為主,物質為輔)獎勵措施。

劉承元:打破員工惰性的大智慧


只要能夠設法讓絕大多數員工參與到改善活動中來,你也許就可以進入一個新境界,因為原有的“處罰文化”會逐步被“獎勵文化”所取代。最終,企業包容、進取的管理文化就可以形成。

要注意,促進全員參與才是問題的關鍵,少數精英分子的所謂“變革”終究不能為企業帶來持續的競爭力,也不可能形成積極變革的管理文化。

當然,要實現這種轉變,並沒有像文章闡述的這麼簡單,需要企業經營者和管理者拿出智慧,認真學習,付出耐心,並矢志追求。

——END——

轉發是您最大的鼓勵!感謝您的支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