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
"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原創:李撒歡「唯一作者」


"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原創:李撒歡「唯一作者」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一個怕女人怕到骨子裡的男人,結果卻改了主意,擁抱愛情。

在《遙遠的救世主》中,因為芮小丹,丁元英對於女人的看法有一個非常重大的轉變。

芮小丹問丁元英:

你不是說不想被女人摧殘嗎?怎麼改主意了?

丁元英意味深長的回了一句:

有招有術的感情,招術裡是什麼不去論它了。沒招沒術的感情,剩下的就該是造物主給的那顆心了。

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


01 思維的慣性化


"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原創:李撒歡「唯一作者」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一個怕女人怕到骨子裡的男人,結果卻改了主意,擁抱愛情。

在《遙遠的救世主》中,因為芮小丹,丁元英對於女人的看法有一個非常重大的轉變。

芮小丹問丁元英:

你不是說不想被女人摧殘嗎?怎麼改主意了?

丁元英意味深長的回了一句:

有招有術的感情,招術裡是什麼不去論它了。沒招沒術的感情,剩下的就該是造物主給的那顆心了。

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


01 思維的慣性化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丁元英對於女人有很深的偏見。書中用了大量的話來描寫。

比如,元英害怕女人是怕到骨子裡了,教不得、鬥不得,還不如花錢嫖來得明心見性。

比如,女人是形式邏輯的典範,是辯證邏輯的障礙,我無意摧殘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殘。

但是丁元英是如何形成這種思維的,作家豆豆並沒有解釋。

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講過一個關於人是如何形成思維慣性化的小故事。


"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原創:李撒歡「唯一作者」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一個怕女人怕到骨子裡的男人,結果卻改了主意,擁抱愛情。

在《遙遠的救世主》中,因為芮小丹,丁元英對於女人的看法有一個非常重大的轉變。

芮小丹問丁元英:

你不是說不想被女人摧殘嗎?怎麼改主意了?

丁元英意味深長的回了一句:

有招有術的感情,招術裡是什麼不去論它了。沒招沒術的感情,剩下的就該是造物主給的那顆心了。

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


01 思維的慣性化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丁元英對於女人有很深的偏見。書中用了大量的話來描寫。

比如,元英害怕女人是怕到骨子裡了,教不得、鬥不得,還不如花錢嫖來得明心見性。

比如,女人是形式邏輯的典範,是辯證邏輯的障礙,我無意摧殘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殘。

但是丁元英是如何形成這種思維的,作家豆豆並沒有解釋。

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講過一個關於人是如何形成思維慣性化的小故事。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在蘇丹的丁卡部落和努爾部落中,有一個非常奇怪的風俗。

他們會拔掉孩子牢固的門牙——包括下面的6顆和上面的2顆——這樣會導致孩子們下巴凹陷、下脣摺疊、口齒不清。

阿倫森對這個風俗感到很好奇,因為這個非常反常識。為什麼要把好好的牙給拔了呢?

後來發現這個風俗最早是為了抵禦一種流行疾病。這種疾病會導致牙關緊閉,然後無法進食而死。

所以,當時的村民為了防止餓死,就主動把自己以及孩子的門牙給拔掉,這樣即使得病,也能從缺口處吃流體食物。

問題是,這種流行疾病後來就消失了,但這種風俗卻被保留了下來。

這就是典型的思維慣性化。

甚至,由於後來知道真實原因的村民越來越少,以至於慢慢出現了一種新的解釋,就是拔掉牙齒有審美價值。

他們反而會嘲笑那些牙齒完好無損的人是醜陋的,像是野蠻人。審美有時就是這麼奇葩,可以被當做萬金油解釋好多事情。

02 思維決策的四個部分


思維的慣性化會形成什麼呢?

核心認知。

指的是我們對於事物的思考及看法,包括無意識的。比如,前面提到的丁元英對於女性的偏見。

認知心理學家羅伯特·萊希提出了一個思維模型,講為什麼我們會受控於大腦的思想和感覺。

其包括四個部分:核心認知、制定規則、判斷偏見、情緒。

①核心認知

我們對於整個世界的看法都是建立在這個核心認知之上,而人們很少意識到這一點。


"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原創:李撒歡「唯一作者」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一個怕女人怕到骨子裡的男人,結果卻改了主意,擁抱愛情。

在《遙遠的救世主》中,因為芮小丹,丁元英對於女人的看法有一個非常重大的轉變。

芮小丹問丁元英:

你不是說不想被女人摧殘嗎?怎麼改主意了?

丁元英意味深長的回了一句:

有招有術的感情,招術裡是什麼不去論它了。沒招沒術的感情,剩下的就該是造物主給的那顆心了。

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


01 思維的慣性化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丁元英對於女人有很深的偏見。書中用了大量的話來描寫。

比如,元英害怕女人是怕到骨子裡了,教不得、鬥不得,還不如花錢嫖來得明心見性。

比如,女人是形式邏輯的典範,是辯證邏輯的障礙,我無意摧殘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殘。

但是丁元英是如何形成這種思維的,作家豆豆並沒有解釋。

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講過一個關於人是如何形成思維慣性化的小故事。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在蘇丹的丁卡部落和努爾部落中,有一個非常奇怪的風俗。

他們會拔掉孩子牢固的門牙——包括下面的6顆和上面的2顆——這樣會導致孩子們下巴凹陷、下脣摺疊、口齒不清。

阿倫森對這個風俗感到很好奇,因為這個非常反常識。為什麼要把好好的牙給拔了呢?

後來發現這個風俗最早是為了抵禦一種流行疾病。這種疾病會導致牙關緊閉,然後無法進食而死。

所以,當時的村民為了防止餓死,就主動把自己以及孩子的門牙給拔掉,這樣即使得病,也能從缺口處吃流體食物。

問題是,這種流行疾病後來就消失了,但這種風俗卻被保留了下來。

這就是典型的思維慣性化。

甚至,由於後來知道真實原因的村民越來越少,以至於慢慢出現了一種新的解釋,就是拔掉牙齒有審美價值。

他們反而會嘲笑那些牙齒完好無損的人是醜陋的,像是野蠻人。審美有時就是這麼奇葩,可以被當做萬金油解釋好多事情。

02 思維決策的四個部分


思維的慣性化會形成什麼呢?

核心認知。

指的是我們對於事物的思考及看法,包括無意識的。比如,前面提到的丁元英對於女性的偏見。

認知心理學家羅伯特·萊希提出了一個思維模型,講為什麼我們會受控於大腦的思想和感覺。

其包括四個部分:核心認知、制定規則、判斷偏見、情緒。

①核心認知

我們對於整個世界的看法都是建立在這個核心認知之上,而人們很少意識到這一點。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羅伯特·萊希舉了一個例子,這個核心認知就像是墨鏡,如果你一直都戴著墨鏡,周圍的一切都會比實際上看起來更黑暗。你如果意識不到自己的核心認知,那麼就會得出這個世界本身就是黑暗的結論。

核心認知包括對我們自己的判斷,以及對於他人的判斷。

比如,丁元英對於女人的判斷,核心認知,就是女人是形式邏輯的典範,是辯證邏輯的障礙。

認為女性更傾向於感性化,而非理性化。

但是這個核心認知是事實嗎?

實際上感性和理性從來就不是對立的關係。一個人既可以感情豐富,也能做到非常的理性。裡面的核心點在於場景的切換和不同。

比如,一個女人也許在電影院可以被感動的淚流滿面,換一個場景,在公司依然也可以嚴肅的辭退不合適的員工。

核心認知來源於我們的經歷形成的一些體驗和感受。這些感受非常真實,但不一定是事實。

由於我們很少質疑這種核心認知,反而就容易被它困住。

②制定規則

指的是一種「如果···那麼」的機制,基本上是自動化運作。

由於我們人天生規避不確定的訴求,我們會創造一些規則,來讓自己感覺可以預測甚至是控制未來。

我們用它們保護自己。


"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原創:李撒歡「唯一作者」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一個怕女人怕到骨子裡的男人,結果卻改了主意,擁抱愛情。

在《遙遠的救世主》中,因為芮小丹,丁元英對於女人的看法有一個非常重大的轉變。

芮小丹問丁元英:

你不是說不想被女人摧殘嗎?怎麼改主意了?

丁元英意味深長的回了一句:

有招有術的感情,招術裡是什麼不去論它了。沒招沒術的感情,剩下的就該是造物主給的那顆心了。

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


01 思維的慣性化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丁元英對於女人有很深的偏見。書中用了大量的話來描寫。

比如,元英害怕女人是怕到骨子裡了,教不得、鬥不得,還不如花錢嫖來得明心見性。

比如,女人是形式邏輯的典範,是辯證邏輯的障礙,我無意摧殘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殘。

但是丁元英是如何形成這種思維的,作家豆豆並沒有解釋。

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講過一個關於人是如何形成思維慣性化的小故事。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在蘇丹的丁卡部落和努爾部落中,有一個非常奇怪的風俗。

他們會拔掉孩子牢固的門牙——包括下面的6顆和上面的2顆——這樣會導致孩子們下巴凹陷、下脣摺疊、口齒不清。

阿倫森對這個風俗感到很好奇,因為這個非常反常識。為什麼要把好好的牙給拔了呢?

後來發現這個風俗最早是為了抵禦一種流行疾病。這種疾病會導致牙關緊閉,然後無法進食而死。

所以,當時的村民為了防止餓死,就主動把自己以及孩子的門牙給拔掉,這樣即使得病,也能從缺口處吃流體食物。

問題是,這種流行疾病後來就消失了,但這種風俗卻被保留了下來。

這就是典型的思維慣性化。

甚至,由於後來知道真實原因的村民越來越少,以至於慢慢出現了一種新的解釋,就是拔掉牙齒有審美價值。

他們反而會嘲笑那些牙齒完好無損的人是醜陋的,像是野蠻人。審美有時就是這麼奇葩,可以被當做萬金油解釋好多事情。

02 思維決策的四個部分


思維的慣性化會形成什麼呢?

核心認知。

指的是我們對於事物的思考及看法,包括無意識的。比如,前面提到的丁元英對於女性的偏見。

認知心理學家羅伯特·萊希提出了一個思維模型,講為什麼我們會受控於大腦的思想和感覺。

其包括四個部分:核心認知、制定規則、判斷偏見、情緒。

①核心認知

我們對於整個世界的看法都是建立在這個核心認知之上,而人們很少意識到這一點。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羅伯特·萊希舉了一個例子,這個核心認知就像是墨鏡,如果你一直都戴著墨鏡,周圍的一切都會比實際上看起來更黑暗。你如果意識不到自己的核心認知,那麼就會得出這個世界本身就是黑暗的結論。

核心認知包括對我們自己的判斷,以及對於他人的判斷。

比如,丁元英對於女人的判斷,核心認知,就是女人是形式邏輯的典範,是辯證邏輯的障礙。

認為女性更傾向於感性化,而非理性化。

但是這個核心認知是事實嗎?

實際上感性和理性從來就不是對立的關係。一個人既可以感情豐富,也能做到非常的理性。裡面的核心點在於場景的切換和不同。

比如,一個女人也許在電影院可以被感動的淚流滿面,換一個場景,在公司依然也可以嚴肅的辭退不合適的員工。

核心認知來源於我們的經歷形成的一些體驗和感受。這些感受非常真實,但不一定是事實。

由於我們很少質疑這種核心認知,反而就容易被它困住。

②制定規則

指的是一種「如果···那麼」的機制,基本上是自動化運作。

由於我們人天生規避不確定的訴求,我們會創造一些規則,來讓自己感覺可以預測甚至是控制未來。

我們用它們保護自己。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比如,對衝基金公司橋水創始人瑞·達利歐寫了一本叫做《原則》的書。裡面總結了大量瑞·達利歐自己總結的規則。

類似於,絕對公開透明,如果要評價別人就直接當對方面講,給對方一個辯解的機會。

如果對方不適合這種規則,那就讓其直接離開公司。

只是這些規則在保護我們的同時,也可能會讓我們反應過度。

比如,丁元英制定的規則就是,無意摧殘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殘。如果有女性表白,就逃離的遠遠的。

所以,剛開始丁元英對於芮小丹的主動是十分抗拒的。

③判斷偏見

指的就是常見的一些扭曲的想法。

列舉幾種常見的:

妄加揣測:不需要藉助任何證據,就認為對方會怎麼樣。

比如,魯迅有一句話是,一見到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然後又想到全裸體······

災難化:認為已經發生的或是即將發生的事情肯定會非常可怕,一定會超出承受範圍。

比如,經常會看到有些人會說,如果自己被背叛了,那肯定完蛋了。

亂貼標籤:為了節省思考,隨意貼標籤。

比如,丁元英對於女性的判斷邏輯,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貼標籤。

主觀臆斷:關注的是事情應該怎麼樣,而不是事情本身到底該怎麼樣。這個是最難的,也是實事求是最忌諱的點。

舉個例子:


"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原創:李撒歡「唯一作者」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一個怕女人怕到骨子裡的男人,結果卻改了主意,擁抱愛情。

在《遙遠的救世主》中,因為芮小丹,丁元英對於女人的看法有一個非常重大的轉變。

芮小丹問丁元英:

你不是說不想被女人摧殘嗎?怎麼改主意了?

丁元英意味深長的回了一句:

有招有術的感情,招術裡是什麼不去論它了。沒招沒術的感情,剩下的就該是造物主給的那顆心了。

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


01 思維的慣性化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丁元英對於女人有很深的偏見。書中用了大量的話來描寫。

比如,元英害怕女人是怕到骨子裡了,教不得、鬥不得,還不如花錢嫖來得明心見性。

比如,女人是形式邏輯的典範,是辯證邏輯的障礙,我無意摧殘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殘。

但是丁元英是如何形成這種思維的,作家豆豆並沒有解釋。

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講過一個關於人是如何形成思維慣性化的小故事。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在蘇丹的丁卡部落和努爾部落中,有一個非常奇怪的風俗。

他們會拔掉孩子牢固的門牙——包括下面的6顆和上面的2顆——這樣會導致孩子們下巴凹陷、下脣摺疊、口齒不清。

阿倫森對這個風俗感到很好奇,因為這個非常反常識。為什麼要把好好的牙給拔了呢?

後來發現這個風俗最早是為了抵禦一種流行疾病。這種疾病會導致牙關緊閉,然後無法進食而死。

所以,當時的村民為了防止餓死,就主動把自己以及孩子的門牙給拔掉,這樣即使得病,也能從缺口處吃流體食物。

問題是,這種流行疾病後來就消失了,但這種風俗卻被保留了下來。

這就是典型的思維慣性化。

甚至,由於後來知道真實原因的村民越來越少,以至於慢慢出現了一種新的解釋,就是拔掉牙齒有審美價值。

他們反而會嘲笑那些牙齒完好無損的人是醜陋的,像是野蠻人。審美有時就是這麼奇葩,可以被當做萬金油解釋好多事情。

02 思維決策的四個部分


思維的慣性化會形成什麼呢?

核心認知。

指的是我們對於事物的思考及看法,包括無意識的。比如,前面提到的丁元英對於女性的偏見。

認知心理學家羅伯特·萊希提出了一個思維模型,講為什麼我們會受控於大腦的思想和感覺。

其包括四個部分:核心認知、制定規則、判斷偏見、情緒。

①核心認知

我們對於整個世界的看法都是建立在這個核心認知之上,而人們很少意識到這一點。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羅伯特·萊希舉了一個例子,這個核心認知就像是墨鏡,如果你一直都戴著墨鏡,周圍的一切都會比實際上看起來更黑暗。你如果意識不到自己的核心認知,那麼就會得出這個世界本身就是黑暗的結論。

核心認知包括對我們自己的判斷,以及對於他人的判斷。

比如,丁元英對於女人的判斷,核心認知,就是女人是形式邏輯的典範,是辯證邏輯的障礙。

認為女性更傾向於感性化,而非理性化。

但是這個核心認知是事實嗎?

實際上感性和理性從來就不是對立的關係。一個人既可以感情豐富,也能做到非常的理性。裡面的核心點在於場景的切換和不同。

比如,一個女人也許在電影院可以被感動的淚流滿面,換一個場景,在公司依然也可以嚴肅的辭退不合適的員工。

核心認知來源於我們的經歷形成的一些體驗和感受。這些感受非常真實,但不一定是事實。

由於我們很少質疑這種核心認知,反而就容易被它困住。

②制定規則

指的是一種「如果···那麼」的機制,基本上是自動化運作。

由於我們人天生規避不確定的訴求,我們會創造一些規則,來讓自己感覺可以預測甚至是控制未來。

我們用它們保護自己。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比如,對衝基金公司橋水創始人瑞·達利歐寫了一本叫做《原則》的書。裡面總結了大量瑞·達利歐自己總結的規則。

類似於,絕對公開透明,如果要評價別人就直接當對方面講,給對方一個辯解的機會。

如果對方不適合這種規則,那就讓其直接離開公司。

只是這些規則在保護我們的同時,也可能會讓我們反應過度。

比如,丁元英制定的規則就是,無意摧殘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殘。如果有女性表白,就逃離的遠遠的。

所以,剛開始丁元英對於芮小丹的主動是十分抗拒的。

③判斷偏見

指的就是常見的一些扭曲的想法。

列舉幾種常見的:

妄加揣測:不需要藉助任何證據,就認為對方會怎麼樣。

比如,魯迅有一句話是,一見到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然後又想到全裸體······

災難化:認為已經發生的或是即將發生的事情肯定會非常可怕,一定會超出承受範圍。

比如,經常會看到有些人會說,如果自己被背叛了,那肯定完蛋了。

亂貼標籤:為了節省思考,隨意貼標籤。

比如,丁元英對於女性的判斷邏輯,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貼標籤。

主觀臆斷:關注的是事情應該怎麼樣,而不是事情本身到底該怎麼樣。這個是最難的,也是實事求是最忌諱的點。

舉個例子: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1934年,法國昆蟲學家按託萬·馬尼昂遇到了一個難題,他發現根據空氣動力學的原理,昆蟲根本飛不起來。這讓其非常苦惱。

對於那些喜歡主觀膩斷的人來說,開始嘲笑說科學已經山窮水盡了,昆蟲明明能飛,空氣動力學就是一派胡言。甚至把昆蟲能飛標榜為神蹟,是神仙顯靈造萬物。

好在科學家沒有放棄,這個問題一直困擾了幾十年。最終到高速攝像機的發明,才解決了這個困惑。

昆蟲能飛的原理是因為它們翅膀震動的速度非常快,比如蜜蜂一分鐘可以上下低幅振動230次,同時它們的翅膀還以基部為軸轉動,在空氣中劃出“8”字形軌跡。這樣就成產生一個與昆蟲翅膀等大的渦流,從而托起其身軀。

你看主觀臆斷是最容易自圓其說的,也最容易自嗨。但是對於人類的知識進步沒有一點幫助。

④情緒

指的是經過前三個部分,會讓我們產生一種情緒。這種情緒會裹挾我們的思想。

上面四個部分往往綜合產生效果,舉個例子:


"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原創:李撒歡「唯一作者」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一個怕女人怕到骨子裡的男人,結果卻改了主意,擁抱愛情。

在《遙遠的救世主》中,因為芮小丹,丁元英對於女人的看法有一個非常重大的轉變。

芮小丹問丁元英:

你不是說不想被女人摧殘嗎?怎麼改主意了?

丁元英意味深長的回了一句:

有招有術的感情,招術裡是什麼不去論它了。沒招沒術的感情,剩下的就該是造物主給的那顆心了。

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


01 思維的慣性化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丁元英對於女人有很深的偏見。書中用了大量的話來描寫。

比如,元英害怕女人是怕到骨子裡了,教不得、鬥不得,還不如花錢嫖來得明心見性。

比如,女人是形式邏輯的典範,是辯證邏輯的障礙,我無意摧殘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殘。

但是丁元英是如何形成這種思維的,作家豆豆並沒有解釋。

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講過一個關於人是如何形成思維慣性化的小故事。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在蘇丹的丁卡部落和努爾部落中,有一個非常奇怪的風俗。

他們會拔掉孩子牢固的門牙——包括下面的6顆和上面的2顆——這樣會導致孩子們下巴凹陷、下脣摺疊、口齒不清。

阿倫森對這個風俗感到很好奇,因為這個非常反常識。為什麼要把好好的牙給拔了呢?

後來發現這個風俗最早是為了抵禦一種流行疾病。這種疾病會導致牙關緊閉,然後無法進食而死。

所以,當時的村民為了防止餓死,就主動把自己以及孩子的門牙給拔掉,這樣即使得病,也能從缺口處吃流體食物。

問題是,這種流行疾病後來就消失了,但這種風俗卻被保留了下來。

這就是典型的思維慣性化。

甚至,由於後來知道真實原因的村民越來越少,以至於慢慢出現了一種新的解釋,就是拔掉牙齒有審美價值。

他們反而會嘲笑那些牙齒完好無損的人是醜陋的,像是野蠻人。審美有時就是這麼奇葩,可以被當做萬金油解釋好多事情。

02 思維決策的四個部分


思維的慣性化會形成什麼呢?

核心認知。

指的是我們對於事物的思考及看法,包括無意識的。比如,前面提到的丁元英對於女性的偏見。

認知心理學家羅伯特·萊希提出了一個思維模型,講為什麼我們會受控於大腦的思想和感覺。

其包括四個部分:核心認知、制定規則、判斷偏見、情緒。

①核心認知

我們對於整個世界的看法都是建立在這個核心認知之上,而人們很少意識到這一點。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羅伯特·萊希舉了一個例子,這個核心認知就像是墨鏡,如果你一直都戴著墨鏡,周圍的一切都會比實際上看起來更黑暗。你如果意識不到自己的核心認知,那麼就會得出這個世界本身就是黑暗的結論。

核心認知包括對我們自己的判斷,以及對於他人的判斷。

比如,丁元英對於女人的判斷,核心認知,就是女人是形式邏輯的典範,是辯證邏輯的障礙。

認為女性更傾向於感性化,而非理性化。

但是這個核心認知是事實嗎?

實際上感性和理性從來就不是對立的關係。一個人既可以感情豐富,也能做到非常的理性。裡面的核心點在於場景的切換和不同。

比如,一個女人也許在電影院可以被感動的淚流滿面,換一個場景,在公司依然也可以嚴肅的辭退不合適的員工。

核心認知來源於我們的經歷形成的一些體驗和感受。這些感受非常真實,但不一定是事實。

由於我們很少質疑這種核心認知,反而就容易被它困住。

②制定規則

指的是一種「如果···那麼」的機制,基本上是自動化運作。

由於我們人天生規避不確定的訴求,我們會創造一些規則,來讓自己感覺可以預測甚至是控制未來。

我們用它們保護自己。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比如,對衝基金公司橋水創始人瑞·達利歐寫了一本叫做《原則》的書。裡面總結了大量瑞·達利歐自己總結的規則。

類似於,絕對公開透明,如果要評價別人就直接當對方面講,給對方一個辯解的機會。

如果對方不適合這種規則,那就讓其直接離開公司。

只是這些規則在保護我們的同時,也可能會讓我們反應過度。

比如,丁元英制定的規則就是,無意摧殘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殘。如果有女性表白,就逃離的遠遠的。

所以,剛開始丁元英對於芮小丹的主動是十分抗拒的。

③判斷偏見

指的就是常見的一些扭曲的想法。

列舉幾種常見的:

妄加揣測:不需要藉助任何證據,就認為對方會怎麼樣。

比如,魯迅有一句話是,一見到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然後又想到全裸體······

災難化:認為已經發生的或是即將發生的事情肯定會非常可怕,一定會超出承受範圍。

比如,經常會看到有些人會說,如果自己被背叛了,那肯定完蛋了。

亂貼標籤:為了節省思考,隨意貼標籤。

比如,丁元英對於女性的判斷邏輯,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貼標籤。

主觀臆斷:關注的是事情應該怎麼樣,而不是事情本身到底該怎麼樣。這個是最難的,也是實事求是最忌諱的點。

舉個例子: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1934年,法國昆蟲學家按託萬·馬尼昂遇到了一個難題,他發現根據空氣動力學的原理,昆蟲根本飛不起來。這讓其非常苦惱。

對於那些喜歡主觀膩斷的人來說,開始嘲笑說科學已經山窮水盡了,昆蟲明明能飛,空氣動力學就是一派胡言。甚至把昆蟲能飛標榜為神蹟,是神仙顯靈造萬物。

好在科學家沒有放棄,這個問題一直困擾了幾十年。最終到高速攝像機的發明,才解決了這個困惑。

昆蟲能飛的原理是因為它們翅膀震動的速度非常快,比如蜜蜂一分鐘可以上下低幅振動230次,同時它們的翅膀還以基部為軸轉動,在空氣中劃出“8”字形軌跡。這樣就成產生一個與昆蟲翅膀等大的渦流,從而托起其身軀。

你看主觀臆斷是最容易自圓其說的,也最容易自嗨。但是對於人類的知識進步沒有一點幫助。

④情緒

指的是經過前三個部分,會讓我們產生一種情緒。這種情緒會裹挾我們的思想。

上面四個部分往往綜合產生效果,舉個例子: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白雪公主》中,皇后經常問魔鏡,誰是這個世上最美的女人?

  • 核心認知:我的價值來自於我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 尋找證據:魔鏡神通廣大,我可以隨時向它確認。
  • 制定規則:如果我不再是世上最美的女人,那麼我將喪失我擁有的一切。
  • 判斷偏見:災難化。如果自己不再是最美的女人,就沒有了存在的價值,產生巨大的恐懼。
  • 情緒決策:當得知白雪公主成為世上最美的女人時,嫉妒之火,熊熊燃燒。


03 如何打破這種思維慣性化?


丁元英最厲害的地方不在於他不犯錯,而是在於他能打破自己的偏見,並不把自己束縛於規則之中。

所以,沒招沒術的感情,剩下的就該是造物主給的那顆心了。


"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原創:李撒歡「唯一作者」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一個怕女人怕到骨子裡的男人,結果卻改了主意,擁抱愛情。

在《遙遠的救世主》中,因為芮小丹,丁元英對於女人的看法有一個非常重大的轉變。

芮小丹問丁元英:

你不是說不想被女人摧殘嗎?怎麼改主意了?

丁元英意味深長的回了一句:

有招有術的感情,招術裡是什麼不去論它了。沒招沒術的感情,剩下的就該是造物主給的那顆心了。

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


01 思維的慣性化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丁元英對於女人有很深的偏見。書中用了大量的話來描寫。

比如,元英害怕女人是怕到骨子裡了,教不得、鬥不得,還不如花錢嫖來得明心見性。

比如,女人是形式邏輯的典範,是辯證邏輯的障礙,我無意摧殘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殘。

但是丁元英是如何形成這種思維的,作家豆豆並沒有解釋。

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講過一個關於人是如何形成思維慣性化的小故事。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在蘇丹的丁卡部落和努爾部落中,有一個非常奇怪的風俗。

他們會拔掉孩子牢固的門牙——包括下面的6顆和上面的2顆——這樣會導致孩子們下巴凹陷、下脣摺疊、口齒不清。

阿倫森對這個風俗感到很好奇,因為這個非常反常識。為什麼要把好好的牙給拔了呢?

後來發現這個風俗最早是為了抵禦一種流行疾病。這種疾病會導致牙關緊閉,然後無法進食而死。

所以,當時的村民為了防止餓死,就主動把自己以及孩子的門牙給拔掉,這樣即使得病,也能從缺口處吃流體食物。

問題是,這種流行疾病後來就消失了,但這種風俗卻被保留了下來。

這就是典型的思維慣性化。

甚至,由於後來知道真實原因的村民越來越少,以至於慢慢出現了一種新的解釋,就是拔掉牙齒有審美價值。

他們反而會嘲笑那些牙齒完好無損的人是醜陋的,像是野蠻人。審美有時就是這麼奇葩,可以被當做萬金油解釋好多事情。

02 思維決策的四個部分


思維的慣性化會形成什麼呢?

核心認知。

指的是我們對於事物的思考及看法,包括無意識的。比如,前面提到的丁元英對於女性的偏見。

認知心理學家羅伯特·萊希提出了一個思維模型,講為什麼我們會受控於大腦的思想和感覺。

其包括四個部分:核心認知、制定規則、判斷偏見、情緒。

①核心認知

我們對於整個世界的看法都是建立在這個核心認知之上,而人們很少意識到這一點。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羅伯特·萊希舉了一個例子,這個核心認知就像是墨鏡,如果你一直都戴著墨鏡,周圍的一切都會比實際上看起來更黑暗。你如果意識不到自己的核心認知,那麼就會得出這個世界本身就是黑暗的結論。

核心認知包括對我們自己的判斷,以及對於他人的判斷。

比如,丁元英對於女人的判斷,核心認知,就是女人是形式邏輯的典範,是辯證邏輯的障礙。

認為女性更傾向於感性化,而非理性化。

但是這個核心認知是事實嗎?

實際上感性和理性從來就不是對立的關係。一個人既可以感情豐富,也能做到非常的理性。裡面的核心點在於場景的切換和不同。

比如,一個女人也許在電影院可以被感動的淚流滿面,換一個場景,在公司依然也可以嚴肅的辭退不合適的員工。

核心認知來源於我們的經歷形成的一些體驗和感受。這些感受非常真實,但不一定是事實。

由於我們很少質疑這種核心認知,反而就容易被它困住。

②制定規則

指的是一種「如果···那麼」的機制,基本上是自動化運作。

由於我們人天生規避不確定的訴求,我們會創造一些規則,來讓自己感覺可以預測甚至是控制未來。

我們用它們保護自己。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比如,對衝基金公司橋水創始人瑞·達利歐寫了一本叫做《原則》的書。裡面總結了大量瑞·達利歐自己總結的規則。

類似於,絕對公開透明,如果要評價別人就直接當對方面講,給對方一個辯解的機會。

如果對方不適合這種規則,那就讓其直接離開公司。

只是這些規則在保護我們的同時,也可能會讓我們反應過度。

比如,丁元英制定的規則就是,無意摧殘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殘。如果有女性表白,就逃離的遠遠的。

所以,剛開始丁元英對於芮小丹的主動是十分抗拒的。

③判斷偏見

指的就是常見的一些扭曲的想法。

列舉幾種常見的:

妄加揣測:不需要藉助任何證據,就認為對方會怎麼樣。

比如,魯迅有一句話是,一見到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然後又想到全裸體······

災難化:認為已經發生的或是即將發生的事情肯定會非常可怕,一定會超出承受範圍。

比如,經常會看到有些人會說,如果自己被背叛了,那肯定完蛋了。

亂貼標籤:為了節省思考,隨意貼標籤。

比如,丁元英對於女性的判斷邏輯,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貼標籤。

主觀臆斷:關注的是事情應該怎麼樣,而不是事情本身到底該怎麼樣。這個是最難的,也是實事求是最忌諱的點。

舉個例子: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1934年,法國昆蟲學家按託萬·馬尼昂遇到了一個難題,他發現根據空氣動力學的原理,昆蟲根本飛不起來。這讓其非常苦惱。

對於那些喜歡主觀膩斷的人來說,開始嘲笑說科學已經山窮水盡了,昆蟲明明能飛,空氣動力學就是一派胡言。甚至把昆蟲能飛標榜為神蹟,是神仙顯靈造萬物。

好在科學家沒有放棄,這個問題一直困擾了幾十年。最終到高速攝像機的發明,才解決了這個困惑。

昆蟲能飛的原理是因為它們翅膀震動的速度非常快,比如蜜蜂一分鐘可以上下低幅振動230次,同時它們的翅膀還以基部為軸轉動,在空氣中劃出“8”字形軌跡。這樣就成產生一個與昆蟲翅膀等大的渦流,從而托起其身軀。

你看主觀臆斷是最容易自圓其說的,也最容易自嗨。但是對於人類的知識進步沒有一點幫助。

④情緒

指的是經過前三個部分,會讓我們產生一種情緒。這種情緒會裹挾我們的思想。

上面四個部分往往綜合產生效果,舉個例子: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白雪公主》中,皇后經常問魔鏡,誰是這個世上最美的女人?

  • 核心認知:我的價值來自於我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 尋找證據:魔鏡神通廣大,我可以隨時向它確認。
  • 制定規則:如果我不再是世上最美的女人,那麼我將喪失我擁有的一切。
  • 判斷偏見:災難化。如果自己不再是最美的女人,就沒有了存在的價值,產生巨大的恐懼。
  • 情緒決策:當得知白雪公主成為世上最美的女人時,嫉妒之火,熊熊燃燒。


03 如何打破這種思維慣性化?


丁元英最厲害的地方不在於他不犯錯,而是在於他能打破自己的偏見,並不把自己束縛於規則之中。

所以,沒招沒術的感情,剩下的就該是造物主給的那顆心了。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李小龍在《生活中的藝術家》中分享了,他是怎麼把招式放下的。

他最早跟葉問學的詠春拳,但是後來在習武的道路上慢慢跟老師走出了不同的道路。

因為他發現所謂的招式是人創造的。不同的門派創始人都富有傳奇色彩,從聰慧神祕的和尚、夢中的密使、金光照耀下的神靈顯靈等等。

一種招式的創始人可能接觸到部分的真理,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特別是創始人的離世,他的主張、意向、套路,被他的徒弟和追隨者轉化成了法則、規矩。

慢慢的這種法則、規矩會進一步加強為儀式,最終變成了一種體制化。

比如,有人就曾問過,為什麼練功經常要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是為了更加安靜嗎?還是怕被別人偷學了去。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年輕人心浮氣躁,故意搞點神祕感,讓大家覺得有勁頭罷了。

原本創始人自己可能都不太確定的招數,卻最終被固定了下來變成了確實的知識,按照邏輯被組織分類,被傳授,成為應對各種情況的靈丹妙藥。

由於體制化導致招式僵化,反而成了限制和障礙,成了問題的所在。

丁元英講的感情中的招式是什麼?其實就是個人經驗下形成的一堆規則。按照他的規則,那肯定是不能跟芮小丹在一起的。

就像他說的,按照其規則,既然已經跟女人彼此摧殘過,又何必再去趟這攤渾水呢。

但就像李小龍說的,在真正的實戰中,那些在場的和不在場的因素,是不存在邊界的,是充滿活力和生命力的,也並非是一成不變的。

當你沒有了招,沒有了術,反而能更加自由,達到「無我」的境界。

對於丁元英來說,面對芮小丹的時候,這時候愛情境界就成了造物主的那顆心,迴歸到愛的本來。

認知心理學家羅伯特·萊希提到了幾個實現的方法:

①接納自我

在思維的四部分中,情緒會把我們的大腦給裹挾。

實際上正面情緒也好,負面情緒也好,都是進化的產物,是為了提高我們的生存概率。

要學會接納這些情緒,而不作出行為反應。情緒本身是無法被壓制的,它會隨著外部的觸發來來回回,但是人可以自我訓練接納它。

②警惕偏見

因為偏見會扭曲事實,我們傾向於尋找能夠驗證自己觀點的信息,會進一步強化這種偏見。

之前文章中提到過的「沒有人喜歡被改變」,背後的其中一個原理也是這一點。

比較好的做法,就是把這些偏見統計下來,做成一個清單,在重要的事情判斷前拿出來問一下自己,是否犯了這樣的偏見?

③規則的複雜性

我們創造規則,是為了讓我們更有確定性,解決當時情景下面臨的問題。但是過後,我們經常忘記要及時更新規則。

以至於,規則反而變成了障礙本身。


"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原創:李撒歡「唯一作者」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一個怕女人怕到骨子裡的男人,結果卻改了主意,擁抱愛情。

在《遙遠的救世主》中,因為芮小丹,丁元英對於女人的看法有一個非常重大的轉變。

芮小丹問丁元英:

你不是說不想被女人摧殘嗎?怎麼改主意了?

丁元英意味深長的回了一句:

有招有術的感情,招術裡是什麼不去論它了。沒招沒術的感情,剩下的就該是造物主給的那顆心了。

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


01 思維的慣性化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丁元英對於女人有很深的偏見。書中用了大量的話來描寫。

比如,元英害怕女人是怕到骨子裡了,教不得、鬥不得,還不如花錢嫖來得明心見性。

比如,女人是形式邏輯的典範,是辯證邏輯的障礙,我無意摧殘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殘。

但是丁元英是如何形成這種思維的,作家豆豆並沒有解釋。

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講過一個關於人是如何形成思維慣性化的小故事。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在蘇丹的丁卡部落和努爾部落中,有一個非常奇怪的風俗。

他們會拔掉孩子牢固的門牙——包括下面的6顆和上面的2顆——這樣會導致孩子們下巴凹陷、下脣摺疊、口齒不清。

阿倫森對這個風俗感到很好奇,因為這個非常反常識。為什麼要把好好的牙給拔了呢?

後來發現這個風俗最早是為了抵禦一種流行疾病。這種疾病會導致牙關緊閉,然後無法進食而死。

所以,當時的村民為了防止餓死,就主動把自己以及孩子的門牙給拔掉,這樣即使得病,也能從缺口處吃流體食物。

問題是,這種流行疾病後來就消失了,但這種風俗卻被保留了下來。

這就是典型的思維慣性化。

甚至,由於後來知道真實原因的村民越來越少,以至於慢慢出現了一種新的解釋,就是拔掉牙齒有審美價值。

他們反而會嘲笑那些牙齒完好無損的人是醜陋的,像是野蠻人。審美有時就是這麼奇葩,可以被當做萬金油解釋好多事情。

02 思維決策的四個部分


思維的慣性化會形成什麼呢?

核心認知。

指的是我們對於事物的思考及看法,包括無意識的。比如,前面提到的丁元英對於女性的偏見。

認知心理學家羅伯特·萊希提出了一個思維模型,講為什麼我們會受控於大腦的思想和感覺。

其包括四個部分:核心認知、制定規則、判斷偏見、情緒。

①核心認知

我們對於整個世界的看法都是建立在這個核心認知之上,而人們很少意識到這一點。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羅伯特·萊希舉了一個例子,這個核心認知就像是墨鏡,如果你一直都戴著墨鏡,周圍的一切都會比實際上看起來更黑暗。你如果意識不到自己的核心認知,那麼就會得出這個世界本身就是黑暗的結論。

核心認知包括對我們自己的判斷,以及對於他人的判斷。

比如,丁元英對於女人的判斷,核心認知,就是女人是形式邏輯的典範,是辯證邏輯的障礙。

認為女性更傾向於感性化,而非理性化。

但是這個核心認知是事實嗎?

實際上感性和理性從來就不是對立的關係。一個人既可以感情豐富,也能做到非常的理性。裡面的核心點在於場景的切換和不同。

比如,一個女人也許在電影院可以被感動的淚流滿面,換一個場景,在公司依然也可以嚴肅的辭退不合適的員工。

核心認知來源於我們的經歷形成的一些體驗和感受。這些感受非常真實,但不一定是事實。

由於我們很少質疑這種核心認知,反而就容易被它困住。

②制定規則

指的是一種「如果···那麼」的機制,基本上是自動化運作。

由於我們人天生規避不確定的訴求,我們會創造一些規則,來讓自己感覺可以預測甚至是控制未來。

我們用它們保護自己。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比如,對衝基金公司橋水創始人瑞·達利歐寫了一本叫做《原則》的書。裡面總結了大量瑞·達利歐自己總結的規則。

類似於,絕對公開透明,如果要評價別人就直接當對方面講,給對方一個辯解的機會。

如果對方不適合這種規則,那就讓其直接離開公司。

只是這些規則在保護我們的同時,也可能會讓我們反應過度。

比如,丁元英制定的規則就是,無意摧殘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殘。如果有女性表白,就逃離的遠遠的。

所以,剛開始丁元英對於芮小丹的主動是十分抗拒的。

③判斷偏見

指的就是常見的一些扭曲的想法。

列舉幾種常見的:

妄加揣測:不需要藉助任何證據,就認為對方會怎麼樣。

比如,魯迅有一句話是,一見到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然後又想到全裸體······

災難化:認為已經發生的或是即將發生的事情肯定會非常可怕,一定會超出承受範圍。

比如,經常會看到有些人會說,如果自己被背叛了,那肯定完蛋了。

亂貼標籤:為了節省思考,隨意貼標籤。

比如,丁元英對於女性的判斷邏輯,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貼標籤。

主觀臆斷:關注的是事情應該怎麼樣,而不是事情本身到底該怎麼樣。這個是最難的,也是實事求是最忌諱的點。

舉個例子: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1934年,法國昆蟲學家按託萬·馬尼昂遇到了一個難題,他發現根據空氣動力學的原理,昆蟲根本飛不起來。這讓其非常苦惱。

對於那些喜歡主觀膩斷的人來說,開始嘲笑說科學已經山窮水盡了,昆蟲明明能飛,空氣動力學就是一派胡言。甚至把昆蟲能飛標榜為神蹟,是神仙顯靈造萬物。

好在科學家沒有放棄,這個問題一直困擾了幾十年。最終到高速攝像機的發明,才解決了這個困惑。

昆蟲能飛的原理是因為它們翅膀震動的速度非常快,比如蜜蜂一分鐘可以上下低幅振動230次,同時它們的翅膀還以基部為軸轉動,在空氣中劃出“8”字形軌跡。這樣就成產生一個與昆蟲翅膀等大的渦流,從而托起其身軀。

你看主觀臆斷是最容易自圓其說的,也最容易自嗨。但是對於人類的知識進步沒有一點幫助。

④情緒

指的是經過前三個部分,會讓我們產生一種情緒。這種情緒會裹挾我們的思想。

上面四個部分往往綜合產生效果,舉個例子: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白雪公主》中,皇后經常問魔鏡,誰是這個世上最美的女人?

  • 核心認知:我的價值來自於我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 尋找證據:魔鏡神通廣大,我可以隨時向它確認。
  • 制定規則:如果我不再是世上最美的女人,那麼我將喪失我擁有的一切。
  • 判斷偏見:災難化。如果自己不再是最美的女人,就沒有了存在的價值,產生巨大的恐懼。
  • 情緒決策:當得知白雪公主成為世上最美的女人時,嫉妒之火,熊熊燃燒。


03 如何打破這種思維慣性化?


丁元英最厲害的地方不在於他不犯錯,而是在於他能打破自己的偏見,並不把自己束縛於規則之中。

所以,沒招沒術的感情,剩下的就該是造物主給的那顆心了。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李小龍在《生活中的藝術家》中分享了,他是怎麼把招式放下的。

他最早跟葉問學的詠春拳,但是後來在習武的道路上慢慢跟老師走出了不同的道路。

因為他發現所謂的招式是人創造的。不同的門派創始人都富有傳奇色彩,從聰慧神祕的和尚、夢中的密使、金光照耀下的神靈顯靈等等。

一種招式的創始人可能接觸到部分的真理,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特別是創始人的離世,他的主張、意向、套路,被他的徒弟和追隨者轉化成了法則、規矩。

慢慢的這種法則、規矩會進一步加強為儀式,最終變成了一種體制化。

比如,有人就曾問過,為什麼練功經常要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是為了更加安靜嗎?還是怕被別人偷學了去。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年輕人心浮氣躁,故意搞點神祕感,讓大家覺得有勁頭罷了。

原本創始人自己可能都不太確定的招數,卻最終被固定了下來變成了確實的知識,按照邏輯被組織分類,被傳授,成為應對各種情況的靈丹妙藥。

由於體制化導致招式僵化,反而成了限制和障礙,成了問題的所在。

丁元英講的感情中的招式是什麼?其實就是個人經驗下形成的一堆規則。按照他的規則,那肯定是不能跟芮小丹在一起的。

就像他說的,按照其規則,既然已經跟女人彼此摧殘過,又何必再去趟這攤渾水呢。

但就像李小龍說的,在真正的實戰中,那些在場的和不在場的因素,是不存在邊界的,是充滿活力和生命力的,也並非是一成不變的。

當你沒有了招,沒有了術,反而能更加自由,達到「無我」的境界。

對於丁元英來說,面對芮小丹的時候,這時候愛情境界就成了造物主的那顆心,迴歸到愛的本來。

認知心理學家羅伯特·萊希提到了幾個實現的方法:

①接納自我

在思維的四部分中,情緒會把我們的大腦給裹挾。

實際上正面情緒也好,負面情緒也好,都是進化的產物,是為了提高我們的生存概率。

要學會接納這些情緒,而不作出行為反應。情緒本身是無法被壓制的,它會隨著外部的觸發來來回回,但是人可以自我訓練接納它。

②警惕偏見

因為偏見會扭曲事實,我們傾向於尋找能夠驗證自己觀點的信息,會進一步強化這種偏見。

之前文章中提到過的「沒有人喜歡被改變」,背後的其中一個原理也是這一點。

比較好的做法,就是把這些偏見統計下來,做成一個清單,在重要的事情判斷前拿出來問一下自己,是否犯了這樣的偏見?

③規則的複雜性

我們創造規則,是為了讓我們更有確定性,解決當時情景下面臨的問題。但是過後,我們經常忘記要及時更新規則。

以至於,規則反而變成了障礙本身。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這也是為什麼李小龍反覆強調,截拳道里的核心是明月,而不是指向明月的手指。

總結:

沒招沒術的感情,剩下的就該是造物主給的那顆心了。

丁元英面對芮小丹,打破了自己內心中對於女人的成見,從一個怕女人到骨子裡的男人,變成了一個勇敢面對自己愛情的人。

認知心理學家羅伯特·萊希提出了一個思維模型,很適合作為這個過程的解讀。包括四個部分包括:核心認知、制定規則、判斷偏見、情緒。

形成的過程其實很簡單,但是打破的過程反而很難。

因為招式帶給我們的是確定性。甚至有些人,為了不被愛所傷害,形成了先去用愛傷害別人的畸形策略。

沒有了招式意味著我們要接納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以及這種不確定性可能帶來的傷害和痛苦。


"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原創:李撒歡「唯一作者」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一個怕女人怕到骨子裡的男人,結果卻改了主意,擁抱愛情。

在《遙遠的救世主》中,因為芮小丹,丁元英對於女人的看法有一個非常重大的轉變。

芮小丹問丁元英:

你不是說不想被女人摧殘嗎?怎麼改主意了?

丁元英意味深長的回了一句:

有招有術的感情,招術裡是什麼不去論它了。沒招沒術的感情,剩下的就該是造物主給的那顆心了。

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


01 思維的慣性化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丁元英對於女人有很深的偏見。書中用了大量的話來描寫。

比如,元英害怕女人是怕到骨子裡了,教不得、鬥不得,還不如花錢嫖來得明心見性。

比如,女人是形式邏輯的典範,是辯證邏輯的障礙,我無意摧殘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殘。

但是丁元英是如何形成這種思維的,作家豆豆並沒有解釋。

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講過一個關於人是如何形成思維慣性化的小故事。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在蘇丹的丁卡部落和努爾部落中,有一個非常奇怪的風俗。

他們會拔掉孩子牢固的門牙——包括下面的6顆和上面的2顆——這樣會導致孩子們下巴凹陷、下脣摺疊、口齒不清。

阿倫森對這個風俗感到很好奇,因為這個非常反常識。為什麼要把好好的牙給拔了呢?

後來發現這個風俗最早是為了抵禦一種流行疾病。這種疾病會導致牙關緊閉,然後無法進食而死。

所以,當時的村民為了防止餓死,就主動把自己以及孩子的門牙給拔掉,這樣即使得病,也能從缺口處吃流體食物。

問題是,這種流行疾病後來就消失了,但這種風俗卻被保留了下來。

這就是典型的思維慣性化。

甚至,由於後來知道真實原因的村民越來越少,以至於慢慢出現了一種新的解釋,就是拔掉牙齒有審美價值。

他們反而會嘲笑那些牙齒完好無損的人是醜陋的,像是野蠻人。審美有時就是這麼奇葩,可以被當做萬金油解釋好多事情。

02 思維決策的四個部分


思維的慣性化會形成什麼呢?

核心認知。

指的是我們對於事物的思考及看法,包括無意識的。比如,前面提到的丁元英對於女性的偏見。

認知心理學家羅伯特·萊希提出了一個思維模型,講為什麼我們會受控於大腦的思想和感覺。

其包括四個部分:核心認知、制定規則、判斷偏見、情緒。

①核心認知

我們對於整個世界的看法都是建立在這個核心認知之上,而人們很少意識到這一點。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羅伯特·萊希舉了一個例子,這個核心認知就像是墨鏡,如果你一直都戴著墨鏡,周圍的一切都會比實際上看起來更黑暗。你如果意識不到自己的核心認知,那麼就會得出這個世界本身就是黑暗的結論。

核心認知包括對我們自己的判斷,以及對於他人的判斷。

比如,丁元英對於女人的判斷,核心認知,就是女人是形式邏輯的典範,是辯證邏輯的障礙。

認為女性更傾向於感性化,而非理性化。

但是這個核心認知是事實嗎?

實際上感性和理性從來就不是對立的關係。一個人既可以感情豐富,也能做到非常的理性。裡面的核心點在於場景的切換和不同。

比如,一個女人也許在電影院可以被感動的淚流滿面,換一個場景,在公司依然也可以嚴肅的辭退不合適的員工。

核心認知來源於我們的經歷形成的一些體驗和感受。這些感受非常真實,但不一定是事實。

由於我們很少質疑這種核心認知,反而就容易被它困住。

②制定規則

指的是一種「如果···那麼」的機制,基本上是自動化運作。

由於我們人天生規避不確定的訴求,我們會創造一些規則,來讓自己感覺可以預測甚至是控制未來。

我們用它們保護自己。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比如,對衝基金公司橋水創始人瑞·達利歐寫了一本叫做《原則》的書。裡面總結了大量瑞·達利歐自己總結的規則。

類似於,絕對公開透明,如果要評價別人就直接當對方面講,給對方一個辯解的機會。

如果對方不適合這種規則,那就讓其直接離開公司。

只是這些規則在保護我們的同時,也可能會讓我們反應過度。

比如,丁元英制定的規則就是,無意摧殘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殘。如果有女性表白,就逃離的遠遠的。

所以,剛開始丁元英對於芮小丹的主動是十分抗拒的。

③判斷偏見

指的就是常見的一些扭曲的想法。

列舉幾種常見的:

妄加揣測:不需要藉助任何證據,就認為對方會怎麼樣。

比如,魯迅有一句話是,一見到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然後又想到全裸體······

災難化:認為已經發生的或是即將發生的事情肯定會非常可怕,一定會超出承受範圍。

比如,經常會看到有些人會說,如果自己被背叛了,那肯定完蛋了。

亂貼標籤:為了節省思考,隨意貼標籤。

比如,丁元英對於女性的判斷邏輯,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貼標籤。

主觀臆斷:關注的是事情應該怎麼樣,而不是事情本身到底該怎麼樣。這個是最難的,也是實事求是最忌諱的點。

舉個例子: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1934年,法國昆蟲學家按託萬·馬尼昂遇到了一個難題,他發現根據空氣動力學的原理,昆蟲根本飛不起來。這讓其非常苦惱。

對於那些喜歡主觀膩斷的人來說,開始嘲笑說科學已經山窮水盡了,昆蟲明明能飛,空氣動力學就是一派胡言。甚至把昆蟲能飛標榜為神蹟,是神仙顯靈造萬物。

好在科學家沒有放棄,這個問題一直困擾了幾十年。最終到高速攝像機的發明,才解決了這個困惑。

昆蟲能飛的原理是因為它們翅膀震動的速度非常快,比如蜜蜂一分鐘可以上下低幅振動230次,同時它們的翅膀還以基部為軸轉動,在空氣中劃出“8”字形軌跡。這樣就成產生一個與昆蟲翅膀等大的渦流,從而托起其身軀。

你看主觀臆斷是最容易自圓其說的,也最容易自嗨。但是對於人類的知識進步沒有一點幫助。

④情緒

指的是經過前三個部分,會讓我們產生一種情緒。這種情緒會裹挾我們的思想。

上面四個部分往往綜合產生效果,舉個例子: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白雪公主》中,皇后經常問魔鏡,誰是這個世上最美的女人?

  • 核心認知:我的價值來自於我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 尋找證據:魔鏡神通廣大,我可以隨時向它確認。
  • 制定規則:如果我不再是世上最美的女人,那麼我將喪失我擁有的一切。
  • 判斷偏見:災難化。如果自己不再是最美的女人,就沒有了存在的價值,產生巨大的恐懼。
  • 情緒決策:當得知白雪公主成為世上最美的女人時,嫉妒之火,熊熊燃燒。


03 如何打破這種思維慣性化?


丁元英最厲害的地方不在於他不犯錯,而是在於他能打破自己的偏見,並不把自己束縛於規則之中。

所以,沒招沒術的感情,剩下的就該是造物主給的那顆心了。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李小龍在《生活中的藝術家》中分享了,他是怎麼把招式放下的。

他最早跟葉問學的詠春拳,但是後來在習武的道路上慢慢跟老師走出了不同的道路。

因為他發現所謂的招式是人創造的。不同的門派創始人都富有傳奇色彩,從聰慧神祕的和尚、夢中的密使、金光照耀下的神靈顯靈等等。

一種招式的創始人可能接觸到部分的真理,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特別是創始人的離世,他的主張、意向、套路,被他的徒弟和追隨者轉化成了法則、規矩。

慢慢的這種法則、規矩會進一步加強為儀式,最終變成了一種體制化。

比如,有人就曾問過,為什麼練功經常要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是為了更加安靜嗎?還是怕被別人偷學了去。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年輕人心浮氣躁,故意搞點神祕感,讓大家覺得有勁頭罷了。

原本創始人自己可能都不太確定的招數,卻最終被固定了下來變成了確實的知識,按照邏輯被組織分類,被傳授,成為應對各種情況的靈丹妙藥。

由於體制化導致招式僵化,反而成了限制和障礙,成了問題的所在。

丁元英講的感情中的招式是什麼?其實就是個人經驗下形成的一堆規則。按照他的規則,那肯定是不能跟芮小丹在一起的。

就像他說的,按照其規則,既然已經跟女人彼此摧殘過,又何必再去趟這攤渾水呢。

但就像李小龍說的,在真正的實戰中,那些在場的和不在場的因素,是不存在邊界的,是充滿活力和生命力的,也並非是一成不變的。

當你沒有了招,沒有了術,反而能更加自由,達到「無我」的境界。

對於丁元英來說,面對芮小丹的時候,這時候愛情境界就成了造物主的那顆心,迴歸到愛的本來。

認知心理學家羅伯特·萊希提到了幾個實現的方法:

①接納自我

在思維的四部分中,情緒會把我們的大腦給裹挾。

實際上正面情緒也好,負面情緒也好,都是進化的產物,是為了提高我們的生存概率。

要學會接納這些情緒,而不作出行為反應。情緒本身是無法被壓制的,它會隨著外部的觸發來來回回,但是人可以自我訓練接納它。

②警惕偏見

因為偏見會扭曲事實,我們傾向於尋找能夠驗證自己觀點的信息,會進一步強化這種偏見。

之前文章中提到過的「沒有人喜歡被改變」,背後的其中一個原理也是這一點。

比較好的做法,就是把這些偏見統計下來,做成一個清單,在重要的事情判斷前拿出來問一下自己,是否犯了這樣的偏見?

③規則的複雜性

我們創造規則,是為了讓我們更有確定性,解決當時情景下面臨的問題。但是過後,我們經常忘記要及時更新規則。

以至於,規則反而變成了障礙本身。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這也是為什麼李小龍反覆強調,截拳道里的核心是明月,而不是指向明月的手指。

總結:

沒招沒術的感情,剩下的就該是造物主給的那顆心了。

丁元英面對芮小丹,打破了自己內心中對於女人的成見,從一個怕女人到骨子裡的男人,變成了一個勇敢面對自己愛情的人。

認知心理學家羅伯特·萊希提出了一個思維模型,很適合作為這個過程的解讀。包括四個部分包括:核心認知、制定規則、判斷偏見、情緒。

形成的過程其實很簡單,但是打破的過程反而很難。

因為招式帶給我們的是確定性。甚至有些人,為了不被愛所傷害,形成了先去用愛傷害別人的畸形策略。

沒有了招式意味著我們要接納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以及這種不確定性可能帶來的傷害和痛苦。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打破思維慣性化的?1個思維模型拆解


一指望月,重要的是月亮,而不是手指。


我是李撒歡,一個追隨丁元英精神的學徒,用理性發動對基因和模因的叛亂。

如果文章對你有啟發,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轉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