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揭示土衛六“沙堡”之謎:靜電與大風功不可沒

天文 地球 NASA 空間探測器 cnBeta.COM 2017-04-05
科學家揭示土衛六“沙堡”之謎:靜電與大風功不可沒

卡西尼號探測器發回的土衛六紅外合成圖像(via NASA / JPL)

值得一提的是,乾燥的情況特別有利於靜電富集成球,而不會很快消散掉。就土衛六而言,這也是造成它看起來那麼邋遢的主要原因。

若衛星非常乾燥,就很容易產生靜電,所以月塵會頑強地貼附在宇航服之類的東西上,讓你看起來就像是跳進了一個滿是煙塵的深坑。

泰坦那裡和阿波羅號登月任務所面臨的情況差不多,其大氣主要成分為氮/甲烷(密度約為地球的一半),微風風速在 5 英里/小時(8 km/h)。

不過有時候,風速會增長到 15 mph(24 km/h),雖然數值看起來不大,但在厚重的泰坦大氣裡已相當於 60 mph(97 km/h),讓它成為了一個巨大的靜電發生器(非硅酸鹽顆粒被大風捲起跳躍)。

科學家揭示土衛六“沙堡”之謎:靜電與大風功不可沒

土衛六上的風速要多快,才能捲起沙塵?

喬治亞理工學院的團隊在調查了這一現象後得知,這些捲起的顆粒會被帶上電荷。而且與地球上的沙塵不同,它們會聚結到一起,除非遇到了在運輸中保護“花生”的那種“包裝”。

這些“花生”會與另一個(或者其它碳氫化合物)相連而抵制進一步的運動,直到電荷在幾天或數月後消散。而凝結的另一個方面,是因其改變了沙塵可產生的摩擦力(正如地球上打溼的沙子可以把角度堆得更陡)。

這也解釋了 NASA 卡西尼號深空探測器為啥總能在由東往西的盛行風的反方向,拍到 300 英尺(91 米)高的沙丘。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發表在近日出版的《自然 —— 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期刊上。

[編譯自:New Atlas, 來源:Georgia Tech]

相關推薦

推薦中...